標籤: STS - 巷仔口社會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S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研究告訴我們,這樣的爭論之所以常常會出現在大眾討論的版面上,正是在於一種根深蒂固的社會科技想像──沿著科技發展來衡量 ...
跳至主要內容
【楊智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PTT常見的熱門文章中,有一類型就是在探討臺灣到底算不是算是「先進國家/已開發國家」,還是只算一個「後進國家/開發中國家」。
STS(ScienceandTechnologyStudies)研究告訴我們,這樣的爭論之所以常常會出現在大眾討論的版面上,正是在於一種根深蒂固的社會科技想像──沿著科技發展來衡量自己並且想像未來。
如果回顧科技政策與戰後臺灣發展的文獻,一個非常鮮明的討論軸線會浮現出來:我們該如何做才能夠追趕上西方先進國家?該如何進一步的發展自身的社會、經濟與工業?簡單來說,我們該如何進行「現代化」的重要工作?可以說,關於現代化的追求與後進國家的自我認同,形成了我們在戰後五十年內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討論的基本調性。
更具體的來說,在「科技發展」的議題上,更是居於主流論調的地位。
其實這樣的現象並不只限於臺灣,韓國鄉民也很喜歡問相類似的問題。
舉例來說,韓國在戰後發展的歷程,也喜歡將科技的發展等同於工業的進展與技術面的進步,追求一種以國家總體作為單位的「發展」與「進步」的觀點。
瞿宛文將上面這種以「落後的羞辱感」所映襯出來「集體追趕的衝動」稱為「發展意志」。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上,我們很能夠理解社會科技想像(sociotechnicalimaginary)的存在——它是那些渴求、嚮往的想像,經由科技而「經濟要發展、工業要現代化、社會文化要進步」,成為了跨越政黨組織與社會團體藩籬的共通語言。
這是戰後臺灣社會在進行討論與彼此對話的時候,不可或缺的語言要素,也是在進行政治宣傳時,往往能夠勾引民心的響亮口號。
分享按一下以分享至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分享到Twitter(在新視窗中開啟)點這裡寄給朋友(在新視窗中開啟)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楊弘任/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從社會學跨入科技與社會(science,technologyand…閱讀全文組裝技術物、組裝社會:我的科技社會之旅→分享按一下以分享至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分享到Twitter(在新視窗中開啟)點這裡寄給朋友(在新視窗中開啟)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林文源/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探討科技與社會的關係時,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討論技術物的政治性:技術物的配置方式可能…閱讀全文刨挖未來技術創新根基的服貿協定:STS的觀點→分享按一下以分享至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分享到Twitter(在新視窗中開啟)點這裡寄給朋友(在新視窗中開啟)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許甘霖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楔子:灰姑娘與小美人魚在《格林童話》的〈灰姑娘〉(Cinderella)故事裡…閱讀全文尖刀砍進你身體以成為最美麗的人:生活風格醫療的社會特徵→分享按一下以分享至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分享到Twitter(在新視窗中開啟)點這裡寄給朋友(在新視窗中開啟)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搜尋關鍵字:
最新文章
《我的黑手父親》:一個社會階層研究的思考
2021/12/28
數位的社會學:談數位足跡的社會研究
2021/12/14
救災的科技,行動的公民:疫情下公民的協作與自救
2021/11/30
住宅何以為「社會」?社會住宅的必要性(續):寫於社會住宅運動十周年(二)
2021/11/16
臺灣住宅體系的結構性調整之道:寫於社會住宅運動十周年(一)
2021/11/09
為何女性易為陷於貧困生活的「下流老人」?年金分配之性別差異初探
2021/10/26
維修取代拋棄:全球在地的維修運動
2021/10/12
臉書是促進了社會聯繫,還是讓人們愈來愈隔離?談社群媒體與個人的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
2021/09/28
臺灣新都市社區如何做認同?北大特區的觀察
2021/09/14
頂上功夫,頂真人生:美髮建教生的社會書
2021/08/31
熱門文章︰
《我的黑手父親》:一個社會階層研究的思考
如果贏者全拿,我們還剩下什麼?—《巷仔口社會學3序言》
誰得了「不專心」的病?注意力缺失症(ADD/ADHD)的社會學觀察
數位的社會學:談數位足跡的社會研究
住宅何以為「社會」?社會住宅的必要性(續):寫於社會住宅運動十周年(二)
「異性戀霸權」是什麼?
沿線格差:日本軌道交通網絡的階級生活
臉書是促進了社會聯繫,還是讓人們愈來愈隔離?談社群媒體與個人的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
人為什麼要遷移?
為何都說我白目?:從亞斯伯格看台灣的社交常規
按月搜尋 按月搜尋
選取月份
2021年12月 (2)
2021年11月 (3)
2021年10月 (2)
2021年9月 (2)
2021年8月 (3)
2021年7月 (2)
2021年6月 (2)
2021年5月 (1)
2021年4月 (2)
2021年3月 (2)
2021年2月 (1)
2021年1月 (1)
2020年12月 (3)
2020年11月 (2)
2020年10月 (2)
2020年9月 (2)
2020年8月 (2)
2020年7月 (3)
2020年6月 (4)
2020年5月 (4)
2020年4月 (2)
2020年3月 (3)
2020年2月 (1)
2020年1月 (2)
2019年12月 (3)
2019年11月 (3)
2019年10月 (2)
2019年9月 (2)
2019年8月 (2)
2019年7月 (4)
2019年6月 (3)
2019年5月 (3)
2019年4月 (2)
2019年3月 (3)
2019年2月 (2)
2019年1月 (4)
2018年12月 (3)
2018年11月 (8)
2018年10月 (5)
2018年9月 (4)
2018年8月 (4)
2018年7月 (6)
2018年6月 (5)
2018年5月 (5)
2018年4月 (5)
2018年3月 (4)
2018年2月 (3)
2018年1月 (5)
2017年12月 (4)
2017年11月 (4)
2017年10月 (5)
2017年9月 (4)
2017年8月 (5)
2017年7月 (4)
2017年6月 (6)
2017年5月 (5)
2017年4月 (4)
2017年3月 (4)
2017年2月 (4)
2017年1月 (4)
2016年12月 (6)
2016年11月 (6)
2016年10月 (4)
2016年9月 (4)
2016年8月 (6)
2016年7月 (4)
2016年6月 (5)
2016年5月 (5)
2016年4月 (4)
2016年3月 (5)
2016年2月 (5)
2016年1月 (3)
2015年12月 (6)
2015年11月 (4)
2015年10月 (4)
2015年9月 (3)
2015年8月 (4)
2015年7月 (5)
2015年6月 (13)
2015年5月 (4)
2015年4月 (5)
2015年3月 (5)
2015年2月 (3)
2015年1月 (6)
2014年12月 (8)
2014年11月 (4)
2014年10月 (7)
2014年9月 (5)
2014年8月 (4)
2014年7月 (4)
2014年6月 (5)
2014年5月 (9)
2014年4月 (9)
2014年3月 (6)
2014年2月 (3)
2014年1月 (4)
2013年12月 (5)
2013年11月 (5)
2013年10月 (5)
2013年9月 (5)
2013年8月 (4)
2013年7月 (5)
2013年6月 (5)
2013年5月 (5)
2013年4月 (5)
2013年3月 (4)
2013年2月 (2)
芭樂人類學自然象徵與憂鬱時代《敞墳之地》書評:考古學讓我們得以介入不遠的、被隱藏的過去,為遷移者說一個不一樣的故事歷史學柑仔店消失在高中歷史課本裡的台灣考古學「麵包學者」與「哲學頭腦」——世界史教授席勒談大學生的學習態度Blogroll
芭樂人類學
歷史學柑仔店
台灣社會學會
新作坊
好厝邊福利社電子報
白經濟
標籤2018九合一大選(3)
ADD(1)
ADHD(1)
ANT(2)
Bataille(1)
Baudrillard(1)
Bourdieu(2)
CAM(1)
CERT(1)
CharlesTaylor(1)
COVID(1)
COVID-19(7)
CRPD(1)
g0v(2)
Geertz(1)
Goffman(1)
IVSA(1)
LAT(1)
Lolita(1)
Polanyi(1)
Rakyat(1)
SARS(1)
Scott(1)
Simmel(1)
Soyinka(1)
STS(4)
StuartHall(1)
Tilly(1)
Urry(1)
Zerubavel(1)
下流老人(1)
不平等(2)
不正常(1)
世代(2)
世界體系(2)
中國(23)
中國製造2025(1)
中東,歷史(1)
中藥(2)
中醫(1)
乳房(1)
亞斯伯格(1)
人口(3)
人口流動(1)
人口遷移與生命歷程(1)
人工智能(1)
人形地景(1)
人權(3)
人造社會性(1)
仲介(1)
伊斯蘭(1)
低生育率(1)
住宅政策(2)
佛光山(1)
佛教(1)
便利商店(1)
俗民方法論(1)
信仰(1)
修理咖啡館(1)
個人主義(1)
倫理(4)
做媽媽(1)
健保(2)
健康(13)
健康不平等(1)
健康主義(1)
傳統(2)
債務(3)
價值中立(1)
價值自由(1)
充權(1)
兒童(3)
入世佛教(1)
內部殖民(1)
全球健康治理(1)
全球化(3)
兩岸經濟(1)
八八風災(1)
公共性(2)
公共預算(1)
公投(1)
公民(9)
公民參與(4)
公民權(1)
公民社會(40)
公民科技(2)
公民黑客(1)
公益(2)
共產主義(1)
兼業農(1)
冷戰(1)
分配正義(1)
初經(1)
刻板印象(1)
前台(1)
劃界工作(1)
勇武派(1)
動漫(1)
動物(1)
勞動(29)
勞動市場(1)
勞動管理(1)
勞工(1)
勞工運動(1)
勞資(2)
北京(1)
北大特區(1)
升學(2)
半導體(1)
南島(1)
南方(1)
南方理論(1)
南方社會學(2)
南水北調(1)
卡債(1)
印度(1)
原始積累(1)
參與式預算(4)
反同(2)
反商業主義(1)
反恐(1)
反抗(1)
反毒(1)
反相對主義(1)
反送中(3)
叢聚(1)
口腔癌(1)
古舞重建(1)
台北捷運(1)
台商(1)
台江(1)
台灣(2)
右派(1)
司法(5)
同儕(1)
同居(1)
同志(13)
同志婚姻(2)
同志親職(1)
同志運動(1)
同性婚姻(2)
同性親密關係(1)
和理非(1)
商品化(1)
嘉年華(1)
囤房稅(1)
國家(9)
國家機器(1)
國家資本主義(1)
國族(11)
國科會(1)
國際(1)
國際化(1)
圖博(1)
土地(1)
土地正義(1)
土地超限利用(1)
土地開發(1)
在地安老(1)
地圖(1)
地方性別文化(1)
地方政治(5)
地景敘事(1)
地震(1)
城市治理(1)
基因科學(1)
外籍移工(1)
外配生育率(1)
多元入學(3)
多元成家(1)
多元文化(1)
多胞胎(1)
大埔(1)
大學(2)
太陽花運動(1)
奧運(1)
女力(1)
女性(2)
女性主義(5)
女性主義領導(1)
女性候選人(1)
女性參政(1)
女性教育程度與生育率(1)
威權政府(1)
威權民粹運動(1)
娘炮(1)
婆媳(1)
婚外生育率(1)
婚姻(3)
婚姻平權(2)
媒介(1)
媒體(2)
子女學業成就(1)
孕產管理(1)
孤單(1)
孤獨感(1)
學校(1)
學術(5)
學費(1)
學運(13)
學院(1)
安樂死(1)
宗教(5)
官僚(1)
客家(1)
家務分工(1)
家庭(19)
家庭型態(1)
家暴(7)
家長參與(1)
密集母職(1)
實務(1)
審美社會學(1)
審議民主(3)
寫作(1)
專家(1)
專業(20)
尋租中國(1)
小畢典致詞(11)
小農生產模式(1)
少子女化(1)
局內人(1)
居住正義(3)
居家照護(1)
屏東(3)
展演性理論(1)
山寨(1)
川普(1)
工人(2)
工作(4)
工具(2)
工會(2)
工會法(1)
工業發展(1)
工資(1)
左派(1)
巴西(1)
巴赫金(1)
巷仔口社會學(1)
市場(3)
年金(2)
年金改革(3)
底層階級(1)
建教生(1)
弱勢生(1)
弱連結(1)
強連結(1)
影像發聲法(1)
後台(1)
後殖民(2)
後現代(1)
徵地(1)
德國(1)
心理健康(1)
心理發生(1)
志工(1)
性(16)
性交易(1)
性侵害(1)
性傾向(1)
性別(57)
性別化的友誼網絡(1)
性別差異(1)
性別氣質(1)
性別角色(5)
性工作者(1)
性平法(1)
恐同(1)
恐怖(1)
恐怖主義(3)
恐懼(1)
情感(1)
情感勞動(1)
情緒勞動(1)
想像共同體(2)
愉港(1)
意義(1)
意識(1)
愛情(1)
慈濟(1)
憲政(1)
成績(1)
戒嚴(1)
戰爭(1)
房價(1)
所得分配(2)
才藝班(1)
托育(2)
技術(2)
技術哲學(1)
技術者(1)
投票行為(2)
抵抗(18)
拉薩(1)
拖車產業(1)
捐款(1)
捷克(1)
推拉理論(1)
支配(12)
政大社會系(1)
政府(1)
政治(18)
政治參與的性別平等(1)
政策(1)
政黨得票率(1)
教學(2)
教改(1)
教育(53)
教育社會學(2)
教育部(8)
教養文化(1)
數位文化資本(1)
數位落差(1)
數位足跡(1)
文創(1)
文化(72)
文化工業(1)
文化權(1)
文化研究(1)
文化資本(2)
文化資產(1)
文明(1)
新冠肺炎(6)
新加坡(1)
新小農階級(1)
新自由主義(3)
方法(11)
旅美台灣移民(1)
族群(24)
族群經濟(1)
族群邊界(1)
旗津(1)
日本(9)
時間(1)
最佳生育年齡(1)
月經(1)
服務業(1)
服裝(1)
未來(2)
本體論(1)
東亞(1)
校務研究(1)
校園文化(1)
核四(1)
核心邊陲(2)
核能(3)
根源情結(1)
極右民粹(1)
權力(23)
正常(1)
武漢肺炎(2)
歧視(2)
歷史(3)
歷史社會學(2)
死亡(1)
殖民(12)
母職(8)
母親(1)
毒品(1)
比較研究(1)
比較社會學(1)
民主(37)
民主化(2)
民族主義(10)
民族國家(1)
民族舞蹈(1)
民族誌(1)
氣候正義(1)
氣候變遷(1)
水產養殖(1)
水資源(2)
汙名(1)
污名(28)
河川(1)
治理(2)
法國大革命(1)
法律(1)
法規(1)
法鼓山(1)
流行(1)
消費(14)
消費者,市場,政治,社會(1)
淡馬錫(1)
淨選盟(1)
清明上河圖(1)
溝通(1)
漫畫(1)
災難(5)
災難社會學(1)
照片引談法(1)
照顧(3)
照顧勞動(1)
照顧體制(1)
熱錢(1)
父權(7)
物(1)
物質(1)
犯罪(4)
現代性(2)
理論(2)
瑞典(1)
環保(5)
環境(5)
生命政治(1)
生命權利(1)
生命歷程(2)
生命線(1)
生命軌跡(1)
生態(3)
生態不平等交換(1)
生態債務(1)
生殖(1)
生活風格(1)
生產(2)
生育率(4)
產婆(1)
產業(2)
產業工會(1)
產業結構(1)
產銷失衡(1)
田野(2)
田野的技藝(1)
田野調查(1)
男子氣慨(1)
男性(1)
疾病(4)
疾病社會學(1)
癌症(1)
發展(2)
發展遲緩(1)
白領(1)
相對主義(1)
真實烏托邦(1)
睡眠(1)
知識人(1)
知識份子(2)
研發(1)
研究(24)
社交距離(1)
社區(4)
社大(1)
社子島(1)
社會(6)
社會不平等(1)
社會互動(1)
社會交換(1)
社會企業(1)
社會住宅(2)
社會保險(1)
社會制度(1)
社會創新(4)
社會化(2)
社會學(14)
社會學是什麼(1)
社會學者(1)
社會安全網(1)
社會實踐(1)
社會心理學(1)
社會想像(1)
社會投資(1)
社會抗爭(1)
社會排除(1)
社會政策(1)
社會比較(1)
社會發生(1)
社會福利(3)
社會網絡(4)
社會變遷(2)
社會資本(2)
社會運動(41)
社會金融(1)
社會關係(2)
社會階層(1)
社經地位(1)
社群媒體(2)
社群效應(1)
福利(2)
福利國家(1)
禮物經濟(1)
秀異(1)
科技(24)
科技混生性(1)
移工(2)
移民(17)
移民政策(1)
種族(2)
種族主義(3)
空屋率(1)
空間(20)
空間研究(1)
符號(1)
米德(1)
精神病(1)
糙米(1)
系統(1)
紓困(1)
組織(2)
組織者(1)
結婚率(1)
結構(2)
統計(1)
經濟(11)
經濟學(1)
經濟社會學(3)
維修運動(1)
網絡(2)
網絡分析(1)
網路(3)
綽號(1)
繁星(2)
罐頭遊具(1)
羅莉塔(1)
美中貿易戰(1)
美國(1)
美墨邊境(1)
美容(1)
美髮(1)
老人(2)
老年(2)
老年社會學(1)
考試(1)
聯考(1)
職業傷病(1)
職業工會(1)
股票市場(1)
肥胖(1)
育幼院(1)
能K能玩(1)
能動性(1)
能源(1)
脆弱族群(1)
腐之眼(1)
臉書(1)
自我(1)
自我認同(1)
自殺(1)
自衛隊(1)
臺灣(2)
臺灣佛教(1)
舞(1)
舞蹈(1)
色情產業(1)
英國(1)
華人(1)
萌(1)
萬年溪(2)
薪資(1)
藍綠(1)
藝術(5)
藥商管理(1)
藥物(1)
藥物濫用(1)
藻礁(1)
蘭嶼(1)
虛擬社區(1)
號子(1)
融合(1)
行動者網絡理論(3)
街友(2)
衛生棉(1)
衝浪(1)
被發明(1)
補習(1)
西方中心主義(1)
西藏(3)
視覺研究(1)
視覺社會學(2)
親密(1)
親密關係(3)
親職(1)
觀光(6)
角色(8)
角色期待(1)
言談(1)
計畫性淘汰(1)
記憶(1)
設計(2)
認知社會學(1)
認識論(1)
語言(1)
課外活動(1)
諮商(1)
證券營業廳(1)
證照(2)
貧富差距(1)
貧窮(2)
貿易(1)
資本(3)
資本主義(7)
資訊(1)
資訊社會學(1)
超商(1)
越南(5)
跨國(2)
跨國灰姑娘(1)
跨性別(1)
身分實踐(1)
身分認同(1)
身心障礙(2)
身障者(1)
身體(29)
身體社會學(1)
身體論述(1)
軍隊(1)
軔實力(1)
農村(1)
農業(3)
農業社會學(2)
農民工(1)
迷(1)
遊戲場改革(1)
遊民(2)
運動(3)
道德(1)
達瓦諾布(1)
遶境(1)
遷移(2)
遷移法則(1)
遷移體制(1)
選擇性(1)
選舉(2)
遺忘(1)
邊境工廠(1)
邊界(1)
邊緣(1)
部落民(1)
都市(3)
都市主義(1)
都市政治(18)
都市更新(2)
都市社會學(2)
都市規劃(2)
都市計畫(1)
醫學(3)
醫師(1)
醫療(11)
醫療社會學(1)
重劃區(1)
金融制度(1)
金融化(1)
錢(1)
長壽(1)
長照(2)
長照2.0(1)
開放政府(2)
開源社群(1)
陰柔氣質(1)
陰陽人(1)
陽剛氣質(4)
階層(1)
階級(52)
階級分析(1)
隔離(1)
障礙(1)
障礙研究(4)
障礙者(5)
隱私(1)
集體主義(1)
雙胞胎(1)
雨傘運動(1)
電力(1)
電影(1)
電玩(1)
電車(1)
需求不確定(1)
霸凌(1)
青少年(3)
非典勞動(1)
非典型(1)
非同居親密關係(1)
韋伯(7)
韓國(2)
韓流(2)
預算(1)
風險(1)
風險社會(1)
食品(1)
食品工業(1)
食物與社會(1)
飲食社會學(1)
香港(3)
馬來西亞(2)
馬克思(2)
馬太效應(1)
體育(1)
高教工會(1)
高雄(1)
高雄氣爆(1)
高雄港(1)
高風險妊娠(1)
高齡化(1)
高齡社會(1)
魔神仔(1)
黑客松(1)
黑手(1)
最新文章
《我的黑手父親》:一個社會階層研究的思考
2021/12/28
數位的社會學:談數位足跡的社會研究
2021/12/14
救災的科技,行動的公民:疫情下公民的協作與自救
2021/11/30
住宅何以為「社會」?社會住宅的必要性(續):寫於社會住宅運動十周年(二)
2021/11/16
臺灣住宅體系的結構性調整之道:寫於社會住宅運動十周年(一)
2021/11/09
為何女性易為陷於貧困生活的「下流老人」?年金分配之性別差異初探
2021/10/26
維修取代拋棄:全球在地的維修運動
2021/10/12
臉書是促進了社會聯繫,還是讓人們愈來愈隔離?談社群媒體與個人的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
2021/09/28
臺灣新都市社區如何做認同?北大特區的觀察
2021/09/14
頂上功夫,頂真人生:美髮建教生的社會書
2021/08/31
按月搜尋 按月搜尋
選取月份
2021年12月 (2)
2021年11月 (3)
2021年10月 (2)
2021年9月 (2)
2021年8月 (3)
2021年7月 (2)
2021年6月 (2)
2021年5月 (1)
2021年4月 (2)
2021年3月 (2)
2021年2月 (1)
2021年1月 (1)
2020年12月 (3)
2020年11月 (2)
2020年10月 (2)
2020年9月 (2)
2020年8月 (2)
2020年7月 (3)
2020年6月 (4)
2020年5月 (4)
2020年4月 (2)
2020年3月 (3)
2020年2月 (1)
2020年1月 (2)
2019年12月 (3)
2019年11月 (3)
2019年10月 (2)
2019年9月 (2)
2019年8月 (2)
2019年7月 (4)
2019年6月 (3)
2019年5月 (3)
2019年4月 (2)
2019年3月 (3)
2019年2月 (2)
2019年1月 (4)
2018年12月 (3)
2018年11月 (8)
2018年10月 (5)
2018年9月 (4)
2018年8月 (4)
2018年7月 (6)
2018年6月 (5)
2018年5月 (5)
2018年4月 (5)
2018年3月 (4)
2018年2月 (3)
2018年1月 (5)
2017年12月 (4)
2017年11月 (4)
2017年10月 (5)
2017年9月 (4)
2017年8月 (5)
2017年7月 (4)
2017年6月 (6)
2017年5月 (5)
2017年4月 (4)
2017年3月 (4)
2017年2月 (4)
2017年1月 (4)
2016年12月 (6)
2016年11月 (6)
2016年10月 (4)
2016年9月 (4)
2016年8月 (6)
2016年7月 (4)
2016年6月 (5)
2016年5月 (5)
2016年4月 (4)
2016年3月 (5)
2016年2月 (5)
2016年1月 (3)
2015年12月 (6)
2015年11月 (4)
2015年10月 (4)
2015年9月 (3)
2015年8月 (4)
2015年7月 (5)
2015年6月 (13)
2015年5月 (4)
2015年4月 (5)
2015年3月 (5)
2015年2月 (3)
2015年1月 (6)
2014年12月 (8)
2014年11月 (4)
2014年10月 (7)
2014年9月 (5)
2014年8月 (4)
2014年7月 (4)
2014年6月 (5)
2014年5月 (9)
2014年4月 (9)
2014年3月 (6)
2014年2月 (3)
2014年1月 (4)
2013年12月 (5)
2013年11月 (5)
2013年10月 (5)
2013年9月 (5)
2013年8月 (4)
2013年7月 (5)
2013年6月 (5)
2013年5月 (5)
2013年4月 (5)
2013年3月 (4)
2013年2月 (2)
芭樂人類學自然象徵與憂鬱時代《敞墳之地》書評:考古學讓我們得以介入不遠的、被隱藏的過去,為遷移者說一個不一樣的故事
載入迴響中...
發表迴響…
電子郵件
名稱
網站
傳送到電子郵件地址
你的姓名
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取消
文章未送出─請檢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電子郵件地址檢查失敗,請再試一次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
%d位部落客按了讚:
延伸文章資訊
- 1STS教學理論與策略分析
STS是針對科技所帶來的「社會問題」,為培養具有科學素養能力的公民而發展的科學教育理念。對一般學生而言,科學學科常讓他們覺得無聊,而且與實際生活沒有關連。因此, ...
- 2科技與社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科技與社會(英語: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S)是一跨領域學門,研究社會、政治和文化如何影響科學研究與技術發展,以及反之科技如何影響社會、政治和文化 ...
- 3STS教育 - MBA智库百科
什麼是STS教育
- 4誰的STS?-「科學教育」與「科學研究」 的「同」與「不同」
均可以清楚地觀察出有兩個不同的學術陣營同時著力在這個議題上,其中一個是「科. 學教育」(science education)領域所談論的STS,另一個則為「科學研究」(science ...
- 5一個另類的STS方法論 - 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
就STS 這個英文縮寫的涵意來看,ST&S和S&TS的細微區分已廣為人知,前者是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的縮寫,把社會視為研究主題之一,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