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如何開智慧呢? - 看板Buddhism - 批踢踢實業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標題Re: [法語] 如何開智慧呢? 時間Sun Jan 27 08:33:32 2019. : 《釋量論.成量品第二》 : #1〔量謂無欺智(識)。
〕 ...
批踢踢實業坊
›
看板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返回看板
作者cool810(silence)看板Buddhism標題Re:[法語]如何開智慧呢?時間SunJan2708:33:322019
:《釋量論.成量品第二》
:#1〔量謂無欺智(識)。
〕
------------------------------------------------------------------------------
補充:透過聞思修——智慧發展的過程——顛倒知、疑、伺察意、比量、再決知、現量
無明的心識是顛倒知,首先對顛倒知的執取產生懷疑,疑有不具義疑、等分疑、具義
疑,由具義疑產生伺察意,伺察意從不具理由到具正確理由的增上,自依正因引生通達不
欺誑的比量,由比量修習具相止、觀,具相止、觀獲得聖者離分別不欺誑的瑜伽現量。
摘自:《心類學顯要》倉忠仁波切教授
http://cn.t-karuna.com/
◆為初學眾建立堪能修學佛法之根基◆
我們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初學者的簡單課程,當初我們學習時就只能先直接熟記其中的
詞句,然後日後再慢慢學習,經過五、六年之後在幫助新進出家眾學習時,自己才真正了
解其中所說的內涵是什麼;但是,即使到現今,有些內涵還是需要一再反覆觀察思惟,因
為,雖然表面上是初學者的課程,然而其中則是結合《上阿毗達摩論》、《下阿毗達摩論
》及《釋量論》的內涵,為了利益初階學者而以《心類學》之簡要闡述作為前行引導,建
立有助於日後學習深奧經論的基礎。
*學習《心類學》之必要性
《心類學》並不是一般的世間科學課程,而是與修學佛法極為相關,且是實際修行上
會使用到的義理,其中所詮釋的心類都不是外在的法,而是內心的狀態。
我們想要學習佛法、修行佛法,修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調整自己的內心,透由調整內心
為正確才能增長福智二資糧,乃至獲得究竟的寂靜。
因此,如果不能清楚自相續中所現行的各種心類,那麼,一定也不能清楚修行上所需
要斷除的心類、所需要串習的心類,彼等是什麼?
例如,我們一般都說「發心」,什麼是發心?是要發什麼心?所發起的心,它是什麼
情狀?真正去觀察,事實上,我們並不清楚所要發起的那個心的本質體性是什麼?它的作
用是如何?它是緣取什麼境?它所趨入的境是什麼?它會成辦什麼的目的、結果?一般人
難以解釋這個部分。
每個人對於自己的心並不是隱蔽法,而是現前法——這是指自己對自己的心。
因為,
自己內心想什麼,自己一定清楚;自己想做什麼,自己一定知道。
但是,當某一心類在自
心續中現行時,我們卻無能力決定它是錯亂或不錯亂?對自己有沒有幫助?我們自己不確
定。
透由學習《心類學》才能了解各種心類,心續中現行的心類是錯亂的認知?或是無錯
亂的認知?是不是顛倒知?是量或非量知?
將學習《心類學》的義理運用於觀察自己的內心、修行自己的內心,這麼修學佛法必
定會有廣大的利益,我們的上課也才有真正的意義;相反的,若不是如此,只是將它當作
一般世間的學識,只是將它運用於一般世間生活的人事上,這樣也可能會有一些幫助,但
是並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為這不是學習《心類學》的主要目的。
為了讓自己能夠了解「心」的狀態,所以需要學習《心類學》,因為透由學習《心類
學》才能了解自己心續中生起的不正確、不如理的心類,例如,煩惱──貪、瞋、癡、我
執等等。
例如,我們就會有能力觀察到:自己就將要現行某一種煩惱!或是觀察到:自己的心
續現行的補特伽羅我執、法執!當觀察已經出現這些情況,應當進行思惟、對治,轉換心
的所緣境,例如思惟三寶的功德、發菩提心、思惟無常、空性等,當這些心續中現行這些
心類,煩惱的勢力自然就會逐漸減弱。
但是,如果不了解這些心類,就不可能對治煩惱,也就不可能修行。
反之,如果我們
能了解各種心類,那麼就會有能力修行佛法,這樣我們才能獲得前面所說的增上生果位、
解脫果位乃至最究竟圓滿的佛果位。
總之,為了能了解種種殊勝的法門,所以我們開始學習《心類學》,原因就是如此。
如果各位能了解這些學習對於日後深入各種論典絕對有利益,那麼就能決定學習《心類學
》的重要性。
另外,因為有很多人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因此,再從這一點來說明。
《菩提道
次第廣論》是結合五部大論的論典,彼論中說到煩惱等心類的部分,這部分是結合《上阿
毗達摩論》及《下阿毗達摩論》而說。
又,其中的「毗缽舍那」是「觀」的部分,主要是詮說一種特殊的智慧及所緣境──
通達空性之智、空性,…為了能夠學習且理解這些內涵,所以必須先了解《佛教四部宗義
》的內涵,然而,這又攸關是否了解《心類學》與《攝類學》。
又,下士道、中士道所說的內涵都是上士道的前行,因為修菩提心之前必須先修大慈
、大悲,大悲的所緣境是「一切具苦眾生的相」,為了讓我們了解眾生的痛苦,故必須闡
述苦諦,這部分就是下士道和中士道所說的內涵,所以,必須先了解下士道和中士道的內
涵才有可能修成大悲。
如是,下士道和中士道是修菩提心的前行,修菩提心是正行,其助伴則是空正見,雙
修菩提心、空正見才能成就無上佛果位,因此,《菩提道次第廣論》主要所詮就是建立菩
提心、空正見。
但是,《菩提道次第廣論》整個內涵則是必須透過思惟才能通達,思惟的
方向及理路則是透過了解《釋量論》才能獲得。
如是,《菩提道次第廣論》是結合五部大論的論典,學習五部大論之後就能了解《菩
提道次第廣論》,但也由此顯示出,具足這些前行課程的基礎真的是特別重要!
學習《心類學》與《攝類學》等前行課程;乃至思辨三邊、四邊等等差別,其目的與
利益。
透由學習《心類學》《攝類學》等等前行課程,乃至思辨三邊、四邊等等差別而培養
出思惟的邏輯理路,對於修學佛法或是一般生活上都有廣大的利益,因為透由這些學習與
思考就能增長觀察力。
其中,最主要目的是:增長智慧,解決自內心的煩惱。
修學佛法不同於一般世間的學習,為何修學佛法?其主要目的就是——將所學的義理
運用於增長智慧、消除煩惱。
所以,學習這些義理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增長智慧,解決自
內心的煩惱。
比如,佛法中說無我,那麼,無我是什麼?佛法中說空性,於是有人認為:「空性就
是什麼都沒有,就像衣服的口袋空空沒有任何物品,一切都是無我、空性,都是沒有的,
所以不要執著。
」這種觀念將無我、空性認為就是沒有存在,然而,經論典籍中清楚闡明
無我、空性,而且必須透由聞、思、修才能夠了解,過去已經成就的大師都是透由聞思修
經教的義理而成辦的,並沒有不是如此的。
所以,誠如觀音上師所說:「祈求文殊菩薩加持而持念文殊心咒108次,由於對文殊
菩薩的強烈信心,以及傳承諸上師的加持、具足福報因緣,也許會產生好的改變,但是不
完全決定能以此而增長智慧,但是,透由學習《心類學》《攝類學》等等教理,一定能增
長心續中的智慧。
」
持念文殊咒會有加持,但不一定增長智慧,因為還必須具足眾多因緣、福報;但是,
當我們學習這些課程,一定需要透過思惟才能學習、有所獲得,正因為如此,就能開展我
們的思惟方向,增長我們的觀察力,我們的智慧就會越來越增上。
總的來說,輪迴的眾生所追求的就是此五種境(五欲的對境—色、聲、香、味、觸)
,例如,我們人類一般就是追求此五種境(五欲的對境),藉由緣取此五種境之認知而獲
得快樂,在這五種認知(前五根知)所引生的虛妄快樂之中隨波逐流、搖擺不定。
無始輪迴以來,我們都是以前五根知緣取對境為主要,侷限且糾結纏繞於其中,所以
,無堪能進一步去觀察修行上的法義;但是,由於三寶的加持、諸傳承上師的加持與教授
,今日我們有機會透由學習而理解各種認知,由此才能修行改變自己的內心,這是非常有
福報的事情,所以,大家應當歡喜的研讀、思考、串習,這是很重要的!
------------------------------------------------------------------------------
[1]一般人的追求,只侷限在前五根知對於五欲的追求,內心缺乏希求佛法的善法欲
淨界法師《聞法儀軌》:「我們在求法的過程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心態,就是「善
法欲」。
佛法,必須主動去追求才能夠得到利益,而不是被動的配合。
說:誒!佛學院排
那麼多課程,反正有上課,我就來聽。
這樣的心態是一種被動,就很難得到大的利益。
所
以,在聽課之前,要先思惟:到底聽聞這個法,對我們會有什麼殊勝的益處?先去思惟這
個道理,進而產生一種主動、積極追求的心情。
…宗喀巴大師說:「正見是一切善法的根
本。
」無量無邊的善法,都有一個根本,就是「正見」。
所以我們剛開始學佛,第一件事
情就是聽聞佛法,建立整個修學的正見。
」
[2]心類學學習——量與非量、自證與他證、分別心與無分別心、心王與心所等心的主題
--
※文章網址: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48549214.A.22B.html
※編輯:cool810(219.69.36.162),01/27/201909:04:30
延伸文章資訊
- 1聰明經文、觀音開智慧咒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觀世音菩薩咒悉發菩提心。蓮花遍地開, 弟子[ 姓名]。心矇矓。禮拜觀世音。求聰明。拜智慧。南無大慈大悲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 2請神明開智慧、拜文昌帝君時間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在拜文昌帝君開智慧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M4Tank也提到考完國考後去文昌宮拜拜順便跟文昌帝君求一隻關於考試結果的籤然後抽到38號籤名顯有意在中央不須 ...
- 3[問卦] 有一貫道開智慧的八卦嗎? - Gossiping
ptt 熱門文章、政治八卦.
- 4Re: [法語] 如何開智慧呢? - 看板Buddhism - PTT網頁版
- 5[分享] 淨空法師-開示:真實智慧- learn_buddha | PTT學習區
「開」是開示,是開啟,一切眾生的心被無明煩惱污染、閉塞,佛為我們打開, 這就是比喻佛對於一切眾生的教化。 佛教導我們了,他的能事只到此為止,眾生能不能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