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也有話要說 - 宇宙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病毒,無法滿足生命的基本定義,卻具有部分生命現象;它無法獨立生存、複製、繁衍,只能寄生於其他生物體。
它既不是生物,也不是非生物;它是由一組 ...
Loading...
取消讀取
標籤區
那些在世界角落的台灣人
寫給青春的信
耕者心
Music
歷史
白培英長老紀念專輯
孫越叔叔紀念專輯
教會巡禮
韓偉紀念講座
Movie
真實故事
台灣宣教之旅
那些在世界角落的台灣人
寫給青春的信
耕者心
Music
歷史
白培英長老紀念專輯
孫越叔叔紀念專輯
教會巡禮
韓偉紀念講座
Movie
真實故事
台灣宣教之旅
韓偉紀念講座
病毒也有話要說
第532期
2018/8/1
潘榮隆
圖片來源/Wikipedia
↑威斯康辛大學密爾沃基分校製作一部3D電影,描述病毒感染健康細胞的過程。
(圖片來源/https://phys.org/news/2017-08-d-movie-virus-action.html)
炎炎夏日,各種流行病最是猖狂。
流行病還有一個嚇人的名稱,叫做「瘟疫」,它的歷史跟人類歷史一樣源遠流長。
說起流行病原體,可比人類、甚至其他哺乳動物出現的時間還久遠呢!中國上古時期的甲骨文,就刻有占卜流行病的字形;美索不達米亞古文明、巴比倫王國的〈吉爾伽美什史詩〉,也把流行病列為人類四大災厄之一;已有三千多年歷史的聖經,更記載不少流行病帶來的影響。
直到如今,流行病從未斷絕,流行病原體和人類似乎是共存的孿生兄弟,對人類造成巨大影響──小小病原體居然可以殺人於無形,甚至顛滅一個偉大的帝國。
以鼠疫來說,最早在聖經舊約就已出現類似記載:一夜間,十八萬五千名強大的亞述軍兵,遭瘟疫擊殺無存(列王紀下十九章35節)。
西元六世紀,鼠疫在羅馬帝國蔓延,連當時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usI)也受感染,東羅馬帝國人口銳減一半以上,國力大受影響。
在東方,明崇禎六年(1633年),中國華北鼠疫大作:「天行瘟疫,朝發夕死。
至一夜之內,百姓驚逃,城為之空。
」北京城的死亡率超過40%,明末民生不振,再加上鼠疫天災,加速了明朝衰敗滅亡。
流行病起源相當複雜,生態環境遭破壞、人類貪婪無知、生活墮落糜爛等等,都是造成瘟疫興起的原因。
至於病原體如何進入人體、引發傷害等機制,原因非常複雜,更是分子生物學、醫學的熱門研究重點,也因而產生數十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呢!
流行病原體的種類繁多,細菌、病毒、真菌、原蟲、寄生蟲……到處都是,是對人類不友善的環境因子;流行病也印證了一個人能生存下來之不易──意思就是,人類能夠生存,根本就是神蹟!病原體侵入人類、定居並繁殖,造成發炎(Inflammation)、破壞組織,病原體更釋放毒素(內毒素Endotoxin,或外毒素Exotoxin),對身體、生存造成危害。
這些病原體,以病毒(Virus)最為微小,但它入侵人體、繁殖所造成的傷害,卻不可等閒視之。
病毒非生物,也非「非生物」
病毒,無法滿足生命的基本定義,卻具有部分生命現象;它無法獨立生存、複製、繁衍,只能寄生於其他生物體。
它既不是生物,也不是非生物;它是由一組核酸分子(DNA或RNA)與蛋白質構成的分子有機複合體,而非細胞;它只能利用宿主細胞系統保護自身存在,自我複製;它只會為自己的生存利益,操控、甚至毀滅其他生物的生命。
第一個已知的病毒是「菸草鑲嵌病毒」,由荷蘭植物學家馬丁努斯‧貝傑林克(MartinusBeijerinck),於1899年發現並命名。
很多流行病,像登革熱、腸病毒、禽流感、愛滋病等等,都屬於病毒類感染。
病毒的種類、形狀,大小各異,直徑10~300奈米(nm)不等。
大多數病毒的體積微小到可以滲透過濾紙(很多細菌無法滲透濾紙),故稱之為「濾過性病毒」。
它們太小,無法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只能用高解析度的電子顯微鏡觀察到其為顆粒形態──「病毒體」(Virion),化學上是由蛋白質組成具有保護功能的「衣殼」(Capsid,或稱蛋白質外殼),以及殼內由核酸組成的分子結構(不是生物)。
有些病毒的核衣殼外面,還有一層由蛋白質、多醣和脂類構成的膜,叫做「包膜」(Envelope,又稱外套膜);包膜,是偷自宿主細胞膜、粉裹在病毒體上的一層外套。
有受體,才能入侵
病毒不是細胞,無法自行分裂增長數量;它進入宿主體內,利用宿主的代謝工具來複製合成病毒自身。
病毒入侵,最先附著於宿主細胞表面,病毒藉由與宿主細胞表面特定受體(Receptor)進行特異性結合(Specificbinding)。
這種特異性(Specificity)決定了病毒的感染對象。
例如:人類愛滋病毒(HIV)只能感染人類T細胞,因為病毒有一表面蛋白,能夠與T細胞表面的CD4分子(受體)結合。
換句話說,如果宿主細胞膜上沒有這一特定受體蛋白,病毒就無法入侵。
因此,貓的愛滋病毒只會侵入貓細胞,造成貓的免疫缺乏症,卻不會進入人體,造成人類病情。
反之,人的愛滋病毒也不會入侵毛小孩,因為牠們的細胞膜沒有這種受體蛋白質。
當病毒附著於宿主細胞膜後,宿主受體會誘發細胞「胞吞作用」(Endocytosis),或病毒藉由與宿主細胞膜融合而進入其內,稱作「入侵」(Viralentry)。
胞吞是宿主細胞自動侵吞外來物的機制。
然後,病毒的表面蛋白被宿主細胞的降解機制消化,病毒的核酸得以釋放出來,鑲入宿主DNA內,並控制宿主DNA來合成病毒DNA與外殼蛋白。
接下來,宿主便會主動將合成好的病毒核酸和外殼蛋白組裝在一起,化作成群完整的新病毒。
大量新病毒於是裂解、殺死宿主細胞,或者病毒包裹宿主細胞膜,藉由「出泡」(Exocytosis)的方式釋放出來,再迅速、大量侵犯其他細胞,造成宿主更嚴重的傷害,最後可能致死。
生命的破口,病毒的入口
病毒的生活週期史告訴我們,病毒具有宿主特異性,它無法任意感染所有生物,是宿主身上有個東西(受體蛋白)招蜂引蝶、歡迎它們進入宿主細胞內。
當我們咬牙切齒、厭惡病毒時,病毒若能知,一定會邪惡地聳聳肩、兩手一攤,說:「是你們列隊(受體蛋白排列在細胞膜上)歡迎我們呀!是你們自願把我們胞吞進去呀!是你們把外鞘蛋白剝離,讓我的核酸跑出來呀!是你們的DNA讓我插入呀!是你們的酶自動幫我們複製呀!是你們自動把我們組裝、粉裹你們的細胞膜,用出泡把我們釋放出來呀!」──是誰之過?還是咎由自取呢?
一連串的「人問」,讓我們得到一個結論:當人類生命有了破口、歡迎病毒入侵,容讓它在我們體內恣意而為、甚至使我們喪生,我們還能怪病毒嗎?它要生存,也莫可奈何哩!
大塊假我以文章。
這是大自然藉著病毒,向我們述說人類生命的現實。
病毒出現在我們周遭,是因為人類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貪婪、肆意、疏忽所引起。
病毒之所以能夠入侵,是因為我們提供這個惡棍立足點(受體蛋白),使它可以合法(Legalright)肆虐我們。
這種人類受害的模式(Pattern),一再在大自然重演。
其實,有一本人類古老的真理書──聖經,早已向我們預言,人類如此不堪的命運。
病毒的最愛:人的罪
聖經告訴我們,始祖亞當、夏娃犯罪後,人類交出權柄(原文Exsosia),罪就取得合法地位(Legalright),進入人類命運──原罪(Originalsin)自此進入遺傳,歷世歷代伴隨我們,就如受體蛋白天然地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只等我們提供邪惡的病毒──那惡者,一個合法的途徑侵入、困擾、攻擊、致死我們。
自古人類用盡各種辦法,乃至今日科學這麼昌明,醫學技術這麼發達,都徒呼奈何。
人類只有回到聖經所諭示:依靠造物主的救贖,過著聖潔、合乎上帝心意的生活,才能把邪惡勢力根本排除在人體之外,不讓它有機會入侵。
聖經記載許多瘟疫,同時建議防疫方法,居然至今還是人類所能想到最有效的方法;過去亞述王國的瘟疫如此,耶穌時代的大麻瘋如此,二十一世紀的流行病、伊波拉病毒(Ebolavirus)如此,愛滋病毒(HIV)也是如此。
讓人不得不說,偉哉!聖經!
聖經〈以弗所書〉四章27節:「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
」──這是預防病毒唯一有效的辦法。
……(文未完,請見2018年08月雜誌)
延伸文章資訊
- 1篇名: 病毒到底是不是生物作者
生物是只有生命現象的物體,包含了新陳代謝、生長、感應,運動和繁殖作用。 以下針對這五點作詳細說明。 新陳代謝:生物體內所有化學物質和能量的轉換過程稱為新陳代謝.
- 2病毒也有話要說 - 宇宙光
病毒,無法滿足生命的基本定義,卻具有部分生命現象;它無法獨立生存、複製、繁衍,只能寄生於其他生物體。它既不是生物,也不是非生物;它是由一組 ...
- 3知己知彼,了解病毒才能對抗病毒 - 科普寫作網路平台
武漢肺炎的疫情持續延燒,新型冠狀病毒的無情肆虐,考驗著全球的防疫能力。 ... 病毒(virus)在生物學中一直是個模糊的存在,生物需要有一些生命現象才能被稱為生物, ...
- 4生命科學概論 - 微生物學系
生命科學(life sciences)是以科學的方法來探討與生命有關的各種事實與現象,並希望 ... 例如已知最小的微生物叫病毒(virus),在所寄生的生物體外時,它是不活動的 ...
- 5過的是一種借來的生活病毒到底算不算「活著」? | 新聞
對於尋找生命定義的生物學家來說,病毒確實令人頭疼。他們無法完全剔除病毒的 ... 目前只有在病毒身上,才能找到這種特別的生化現象。 病毒的多樣性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