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本科生寫讀書心得應該寫哪些內容? - GetIt01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一歷史系本科生,老師讓自己讀書,然後寫讀書心得。
1.我想問一下,讀書心得要寫什麼內容呢?2.所有的東西作者不都清清楚楚地寫在上面了嗎?
標籤:歷史歷史學論文論文寫作讀書心得
歷史系本科生寫讀書心得應該寫哪些內容?
12-27
大一歷史系本科生,老師讓自己讀書,然後寫讀書心得。
1.我想問一下,讀書心得要寫什麼內容呢?2.所有的東西作者不都清清楚楚地寫在上面了嗎?我所讀的這本書不就是作者閱讀各種史料文獻所寫得的受嗎?這不就等於我看著作者的感受再寫自己的感受,這怎麼寫得出來呢?3.btw,老師要求寫論文也是如此,很多結論都已經是約定俗成的東西了,看一本王安石變法研究的書寫一篇論文,作為一名大一本科生很難有自己的新觀點,也沒有能力從事研究,那論文還寫什麼呢?我知道周圍的同學都是把已有的觀點照搬在自己的論文上,那這樣又有什麼意義呢?4.在歷史系待了快一年了,覺得自己還是沒有入門,每天學的東西都是知識類的,老師推薦書目要求閱讀,然後寫讀書心得,我就會碰到上面的那些問題。
我很困惑歷史學專業的學習,請各位前輩指點。
謝謝。
書評/讀書心得(分別為正式和通俗的稱謂)是一種很重要的學術寫作體裁。
國內學界向來喜歡「產出」,書評在很多人看來是在談論別人的「產出」,當然不算自己的「產出」,以致於某些高校在計算成果量時,把書評和綜述當做0.5篇論文摺合。
國內的史學期刊也極少刊出書評,《歷史研究》平均每期不到一篇的,同樣是中國近現代史的刊物,《近代史研究》的書評出現率至多只有TheChinaQuarterly的二十分之一。
因為國內學界對書評的這種強烈歧視,所以大學裡常常給低年級的學生布置書評當作業,老師機智地知道讓學生寫論文你必然複製粘貼(或者從各種已有研究中換個說法複製粘貼),不妨讓學生細細讀書來得實在,但坦率地我們往往偏頗地想像了書評的使命,把書評當成是一個通過「評」來展示自我的東西。
有位老師曾在課上抱怨說,你們為什麼不能去看看好期刊的書評是怎麼寫呢?為什麼一群根本沒有臧否學術能力的本科生還特別喜歡抒發感想和評議呢?雖然我知道你們的那些感想和評議也是絞盡腦汁湊出來的...(老師好懂我們!)書評最重要的是「敘述原書」。
為什麼我要強調「敘述原書」的重要呢,因為剛剛接觸書評時許多人會自然地聯想起「讀後感」這個東西,讀後感的我們都寫過,先把「敘述原書」當做一個「部分」簡要完成後,然後瘋狂地大感特感。
書評恰恰相反,只需要我們「介紹」而不需要我們「感想」。
所以我想先說「敘述原書」這件最重要的事。
第一是要注意,敘述原書是最基本的行文線索,其他的諸如作者信息、著作背景、寫作特點、學界綜述等可能你要寫進書評的,都是你敘述原書內容的過程中自然附帶展開的,所以一篇優秀書評絕對不會有「該書內容/介紹」這個部分,因為敘述該書根本就不是一個「部分」,而是貫穿始終的土壤。
書評的最基本作用,不是要綜述學界動態、不是要表達褒貶臧否,而是要告訴沒有讀過這本書的人這本書講了什麼(最重要),用的什麼方法、視角(次要一些),讓他們聽你說一遍就能相當充分(不是大概)地了解原書。
第二是要注意,敘述的時候不要自覺運用上語文答題「概括本段/本文主要內容中心思想」的那種辦法,因為你的語文老師是讀過原文的,所以會覺得概括得精鍊為好,但對於沒有讀過原文的人來說,你概括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三五句話是什麼鬼,粗暴簡單地把整個原文都毀了。
所以寫書評時敘述原書內容要不吝筆墨,像給一個陌生人轉述清楚一件事情一樣。
有些學生認為這樣好沒有技術含量,不能展示我的某種思想或能力,但書評真的是不是用來展示你的,而是用來展示該書作者的。
第三是要注意,雖然敘述要不吝筆墨,但也不是對20W原作的2K字梗概,要用你設計的某種架構把原書展現出來。
比如,不要只展現原書的「內容」講的是什麼(雖然這是最主要的),還可以介紹原書的語言特色、史料來源、史識見地等等。
在之展現原書的「內容」時,也最好不要直接複製作者的敘述順序,而要自己新創一個轉述體系。
(第三點蠻抽象的,後面列一些書評範例,看看就懂)
在「敘述原書」之外,可以有這幾項獨立內容可選:
小綜述。
介紹該書涉及議題的學界研究情形,該書對學界研究有什麼難能可貴的助益,如填補內容空白/糾正錯誤認知/新史料/新方法/新視野等等。
常寫在全文開篇。
不過坦率地說,真正的綜述是該領域的專業研究者才有能力著手的,進入一個陌生領域靠突擊讀書來寫綜述會變成粗暴的書單羅列,其實並不了解這個領域研究的困境難點、突破方向,所以更無法說清你要評的這本書為什麼該在這個領域有一席之地。
本科生不建議加小綜述。
商榷。
許多書評有這個部分,從指出全書的幾十個無關緊要的史實錯誤,到對更加重要的問題的疑問(比如基本史料可靠性、視角問題、研究盲點等等)。
對於本科生來說,即便發現無關緊要的事實錯誤都很難,更不用說有能力商榷其他問題了,所以特別反對那種為賦新詞強說愁不管如何一定要商榷一下的文風,難道我們就不能花痴搬地欣賞一本書嗎?
作者、書籍信息。
這個真的沒什麼意思,初學者特別喜歡加這一部分,告訴別人這個作者是誰、在什麼大學、評了什麼職稱、寫過什麼東西、受到什麼評價吧啦吧啦。
因為這是可以不費腦力百度谷歌到的,一不小心就湊了三百字呢,但和要評的這本書真的沒什麼關係。
好吧上面寫的都好抽象,大家自己去看好書評是怎樣的不就OK了,國內期刊沒幾篇書評,國外期刊有語言障礙,想來想去那就用香港中大的《二十一世紀》吧,這是研究中國現代史的國際級刊物,每期有四分之一的篇幅都是書評。
先看這篇評傅高義《鄧小平時代》cuhk.edu.hk的頁面全文敘述該書內容,沒有什麼議論、綜述、商榷,無非就是把該書內容說了一遍。
多簡單的行文,學習。
再看這篇評論文集《勝利帶來的兩難》http://www.cuhk.edu.hk/ics/21c/m_bissue_c.htm點2010年第6期作者陳永發該文篇幅驚人,結構極其簡單,九成內容是不厭其煩地告訴你那些論文分別寫了什麼,最後指出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史實錯誤。
有些人會驚愕大學者就是這麼寫書評的嗎?!
再看這篇評川島真《中國近代外交的形成》cuhk.edu.hk的頁面同學寫的,學生習作在形式上還比較拘束,天然地會有全文結構概念,以敘述原書為主要,但沒有前兩篇那麼主要,添加了小綜述、評價(商榷)。
這篇體例也可以學習,因為我們學生都喜歡按某種結構來寫東西。
該刊每期都有書評數篇,各種體例的都有,但沒有一篇在不是大篇幅深層次「敘述原書」,沒有一篇寫成「讀後感」的,這是我們最應該注意的。
我到現在也不知道讀書心得該寫啥。
每次讓寫讀書心得,我就先賣萌問老師想讓我寫哪些內容。
一般是以下內容中2-3項的排列組合1.該書的內容概要2.該書的學術背景及反響3.我對該書內容的評價4.我由該書內容結合已讀史料所進行的闡發、展望人讀書稍多一點就能練就連續扯3k字不露怯的本領,我就這麼混到了今天(真是抱歉)。
還好我即將告別讀書心得作業這種事情了……
歷史系大二本科生這個學期世界史老師已經讓我們交了三個讀書筆記了。
可以不用太在乎格式。
先寫一段引言,大概說一下這本書寫作的背景,介紹一下作者,引用一下別人對這本書的評價。
之後開始分一二三,就這本書里的幾個大的方面進行概括、思考和質疑。
最後再寫一段結語,對這本書和作者進行一定的評價。
總之就是要真實,哪怕你自己的想法再幼稚也要敢於表達。
不要找借口說自己的這方面那方面能力都不行,請問你上大學來幹嘛來了?不鍛煉怎麼進步?別人怎麼做的不用管。
我上面說的這種是最基本的書評寫法,如果你想寫更高大上的,可以讀一下托尼朱特的《重估價值~反思被遺忘的20世紀》,看看人家的書評是怎麼寫的。
書評和讀書筆記沒有本質區別。
至於要運用哪些參考文獻自己琢磨,覺得你想了解哪些內容,就去上知網上找找哪方面的內容。
引用要注意文獻來源的水平和針對性。
如果你英文很厲害或者會其他的小語種也可以用外國文獻
謝邀。
我本科不是學歷史的,所以沒有題主在專業學習上的困惑,但可以分享一下入歷史門的經驗。
首先區別「讀書心得」和「讀書筆記」。
妳們老師佈置的作業真的就叫「讀書心得」?如若是這樣,那麼寫作風格可以很自由,但必須有自己的觀點。
人文學科都應該有這方面的訓練——絲毫不引述別人的觀點,完全獨抒性靈。
當然,必須言之成理。
這個訓練從入學就可以做,不必擔心學養不夠就不敢寫,順帶還培養寫作能力。
如果從一開始就不敢說自己的話,那麼可能一直只能做鋀釘史學沒有創見。
當然,將來重看這些文字,肯定會感到幼稚,或許會「悔其少作」,但當學生就不要怕犯錯誤。
「讀書筆記」則屬於另一個概念了,它可以是「心得」,也可以是「筆記」。
史上不少讀書筆記(如管錐編)單獨拿出來都是著作,這個就不是本科生能夠駕馭得了的。
其次,是本科生學習的問題。
本科、碩士、博士教育的性質完全不同,絕不能一概而論。
葛兆光教授「給本科生常識,給碩士生方法,給博士生視野」就很好。
與上述談到的「讀書心得」寫作風格迥異,本科學習最好還是先從常識開始——懂文獻,懂通論。
如果是學古代史的,不妨先看看《史記》和《通鑒》、《國史大綱》,把文言基礎打好;如果是學世界史的,則一定鞏固好英文基礎,看看《全球通史》、《希羅多德》之類的。
大學本科教材非常之不推薦,現在大學文科教材從來不能引起學生的熱情和興趣。
再次,看起來,老師讓妳們讀的都是論著,不是史書。
問題來了,作者的文章引用了哪些史料?有何新觀點?對他是接受還是質疑?這些都可以寫成心得。
寫的過程中搜尋史料、探賾前人,這就是學習。
最後寫論文的問題?其實本科生不應該開始寫論文(大牛除外),做好讀書功夫、打好基本功、增進常識就夠了。
換句話說,寫「論文」的時候,不把它當「論文」寫,當成前述「心得」就好啦。
樓主,提看書三個檔次:學識:博學而廣識,縱不通古今,亦曉日月盈虧之變。
見識:發乎常人之不能見者,謂之見識。
膽識:站雖有陣,而勇為本。
喪雖有禮,而哀為本。
士雖有學,而行為本也。
謝邀。
學渣竟然被邀請回答本專業學術問題了!
正好這兩天老師要求我講講我上學期一篇讀書報告來著,過兩天我講完了整理下-。
-
等我啊親。
推薦閱讀:
※研究和學習歷史的人是否需要看很多的原典?※如何看待「五四運動割斷了中國文化傳統」的說法?※周朝末年周天子實際掌控的土地越來越小是被其他國家侵佔了么?※在歷史教學裡應該引用counterfactualhistory嗎?
TAG:歷史|論文|歷史學|論文寫作|讀書心得|
一點新知
GetIt01
延伸文章資訊
- 1《全球史學史》書評 - 今天頭條
《全球史學史》是國際知名的歐洲思想史、史學史和史學理論學者格奧爾格·伊格爾斯(Georg G.Iggers, 1926-2017 )與美國新澤西州羅文大學歷史系教授王 ...
- 2歷史系本科生寫讀書心得應該寫哪些內容? - GetIt01
大一歷史系本科生,老師讓自己讀書,然後寫讀書心得。1.我想問一下,讀書心得要寫什麼內容呢?2.所有的東西作者不都清清楚楚地寫在上面了嗎?
- 3历史系本科生写读书心得应该写哪些内容? - 知乎
书评/读书心得(分别为正式和通俗的称谓)是一种很重要的学术写作体裁。国内学界向来喜欢「产出」,书评在很多人看来是在谈论别人的「产出」,当然不算自己的「产 ...
- 4歡迎賜稿 - 臺大歷史學報- 國立臺灣大學
- 5【方法】北大历史系教授:如何写出一篇好书评 - 搜狐
作者:荣新江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凡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或是接受过研究生、本科教育的人,大都有写书评的经历。但究竟什么样的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