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氣血津液@ 中醫護理部落格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及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它們是臟腑生理活動的產物,又為臟腑經絡進行生理活動提供必須的物質和能量。

生命––陽––氣︰不斷運動,具有活力的 ... 中醫護理部落格這是台灣中醫護理學會理事長鍾蕙如博士的部落格,記錄了鍾理事長對中醫護理專業投入與體會的點點滴滴,以及中醫養生保健護理的心得,敬請多多給與肯定及指導!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906081859認識氣血津液?中醫基礎概論                     認識氣血津液   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及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它們是臟腑生理活動的產物,又為臟腑經絡進行生理活動提供必須的物質和能量。

        生命––陽––氣︰不斷運動,具有活力的精微物質,有推動、溫煦的作用。

   ––陰––血︰基本指血液。

       ––津液︰機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

具有營養、滋潤作用。

  何謂氣   周、秦時代出現有關「氣」的學說。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均來自氣。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本身是氣。

《易‧系辭上》︰「精氣為物,遊魂為變」,即物之成由於精氣。

以後叫元氣。

《春秋繁露重政》第十三︰「元猶原也,其以隨天地始終也……故元者為萬物之本,而人之原在焉」。

該書天地之行篇提到元氣「布恩施惠,若元氣之流於皮毛腠理也」。

清‧姚配中《姚氏周易學。

乾卦》︰「元者二氣(陰陽)之始,萬物之原也。

當陰陽未分之際,稱太極;既分之後,稱陰陽」。

  太極––陰 ––陽––––萬物 元氣––陰氣 ––陽氣––––能力 (有物質才有能力,能力是物質的運動。

物質不等於能力,但能力源自物質)   物質、功能一元論的樸素唯物主義是在與奴隸主的天神創世說爭論時出現的。

如荀子、韓非子提出氣是構成萬物與人的根本物質。

在自然觀上不是以五種生活物質(五行)解釋世界,而用概括性的非直接感知的氣解釋。

周代的老子認為道是萬物之宗(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裏的「一」可理解為元氣。

他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陰與陽對立統一之物即氣,是無形的。

有人認為這裏的氣不是物質,是氣機。

氣機是動態的,是事物運動的內因。

陰、陽是事物的屬性,依附於事物後成為氣的載體,氣則附于載體之上完成傳輸過程。

古人以「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以陰陽作為推動世界萬物變化、發展的基本功能。

以自然界幾種物質說明複雜事物變化有困難。

《管子》的心術上下、白心、內業四篇是宋研和尹文的作品。

他們提出「精氣」是原始物質。

荀子繼承宋、尹的元氣論,提出人、禽獸等都由氣構成。

宋、尹提出「化不易氣」的學說。

戰國末期荀況提出自然界的起源是「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禮論》,認為萬物之生是由于天地陰陽的變化。

《素問‧寶命全命論》︰「天地合氣,別為九野,分為四時」。

「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

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素問‧六微旨大論》︰「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

天地之氣升降,引起萬物變化。

用於人體,即人體是不斷發生升降出入氣化作用的機體。

王充提出元氣自然論︰「天地含氣之自然(談天篇)」、「天地合氣,萬物自生,猶夫婦合氣,子自生矣(自然篇)」。

「人之所以生者精氣也……能為精氣者血脈……精神本以血氣為主,血氣常附形體(論死篇)」。

南北朝范縝認為形神「名株而體一」「形者神之質也,神者形之用也。

是則形稱其質,神言其用。

形之與神,不得相異」。

王安石︰「道有體有用。

體者,元氣之不動;用者,沖氣運行於天地之間」。

由道(元氣)分化為陰陽,具體化為五行,以後由五行的運動變化形成萬物。

五行的基本物質屬性是有耦,即有對……「生物者,氣也」,《洪范傳‧卷65》。

北宋張載的氣一元論︰太虛即氣。

一物兩體(陰陽),氣也。

「陰陽之氣,則循環迭至,聚散相蕩,升降相求……蓋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

此其以屈伸無方,運行不息,莫或使之(正蒙‧參兩篇)」。

用事物內部陰陽二氣矛盾作用解釋自然界和人體現象。

宋代曾造認為形、神、氣三者具備,才成生物。

「人之始生,本乎胎息……神無形則不住,形無氣則不變,氣無形則不立,故知神形者,受氣之本也。

氣者,養形之根也。

三之和合然後出於世也」《道藏‧太玄部‧胎息篇第14、9》。

南宋葉適《習學記言》︰「五行之物,遍滿天下,觸之必應,求之必得」,認為五行八卦由氣構成︰夫天地水火雷風山澤,此八物者,一氣之所役,陰陽之所分,其始為造,其卒為化《葉適集‧進卷‧易》。

喻昌︰「所以統攝營衛、臟腑、經絡,而令充固無間,環流不息,通體節節皆靈者,全賴胸中大氣,為之主持」。

大氣一衰,便「出入廢,升降息,神機化滅,氣立孤危」。

氣的基本概念︰ 1.古代哲學︰氣是構成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質。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由氣的運動變化來產生。

2.中醫學︰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物質。

氣具有活力很強的不斷運動著的特性,對人的生命活動有推動和溫煦等作用,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一)氣是構成人體最基本的物質 1.    人是天地之氣交感的產物。

2.    精氣是生命的基礎︰ 《管子‧內業》︰精也者,氣之精者也。

精︰狹義︰生殖之精。

廣義︰包括氣、血、津液和從飲食中攝取的營養等一切精微物質。

(二)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物質 1.    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

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五味入口,藏於腸胃。

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2.    精神活動︰人有五臟化五氣,生喜、怒、悲、憂、恐。

二、氣的生成 (一) 氣的主要來源   ––先天精氣(來自父母)-腎氣 ––後天穀氣(即水谷精氣-脾:飲食中的營養物質) ––清氣(存在於自然界)-肺 人體的氣,來源於稟受於父母的先天精氣、飲食中的營養物質(即水谷的精氣--谷氣)和存在於自然界的清氣,通過肺、脾胃、腎等臟腑作用而生成。

在三者中,人出生後,脾胃運化功能尤為重要。

(人受氣於穀。

穀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 氣的生成與臟腑的關係︰ 1.肺為氣之主:吸入清氣,呼出濁氣,這種氣體交換使新陳代謝正常進行。

清氣與水穀精氣在肺結合,積於胸中,形成宗氣,維持臟腑生理功能。

2.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納,脾主運化。

脾將水穀精氣上輸至肺,從而布散全身。

3.腎為生氣之源:腎藏先天和後天的精氣,合稱腎中精氣,為元氣之根。

氣生成的基本條件:1)物質來源充足(先後天精氣和清氣)。

2)臟腑功能正常。

氣的運動︰ (一)氣機的含義 氣的運動,稱作氣機。

人體的氣,是不斷運動的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推動激發各種生理活動,維持生命。

(二)氣的運動形式 1.運動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

氣的運動,是生命活動的根本。

2.氣的運動與臟腑的關係 氣的運動在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中得到體現。

以肺、脾、腎最為重要(腎尤重要,是氣機升降之本)。

肺︰呼氣是出,吸氣是入,宣發是升,肅降是降。

脾胃︰脾主升清,胃主降濁。

脾胃運化轉輸。

腎︰氣機升降之本。

腎陽的蒸騰氣化和攝納排濁。

病變表現︰ 氣機調暢︰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之間的協調平衡。

氣機失調︰氣的升降出入的平衡失調︰ 1.    氣機不暢︰升降出入運動受阻。

2.  氣滯︰局部阻滯不通。

3.  氣逆︰上升太過或下降不及。

4.    氣陷︰上升不及或下降太過。

5.    氣脫︰氣不內守而外逸。

6.    氣結或氣鬱,甚則氣閉︰氣不能外達而結聚於內,如肺失宣降、脾氣下陷、胃氣上逆、腎不納氣、肝氣鬱結等。

  氣的生理功能 (一)推動作用︰ 氣對人的生長發育,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血的生成和運行,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洩等,均起著激發和推動的作用。

(二)溫煦作用︰ 氣是人體熱量的來源。

「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   (三)防禦作用︰ 主要體現於護衛全身肌表,防禦外邪入侵。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四)固澀作用(與推動作用相反相成)︰ 防止體內液態物質無故流失,維持呼吸,提系臟腑。

1固攝血液︰使血循脈而行,防止逸出。

2固攝汗、尿、唾液、胃液、腸液和精液︰控制分泌、排泄量,防止無故流失。

(五)氣化作用︰ 氣化,是指通過氣的運動而產生的各種變化,即精、氣、血、津液各自的新陳代謝及相互轉化。

(六)營養作用︰ 即水穀精氣的作用。

此氣與津液結合而成血液,有營養作用,故稱營氣。

氣的分類與分布︰ (一)元氣︰ 概念︰ 亦稱原氣、真氣,是人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生成、分布︰      生成︰元氣來源於腎,以腎藏精氣為主,由先天之精所化,加上後天水谷精氣的培育補充(元陰、元陽之氣)。

分布︰通過三焦而流行全身,內至臟腑,外達肌膚腠理。

主要功能︰推動人體的生長、生殖、發育、溫煦和激發各個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

  (二) 宗氣︰ 概念︰ 肺吸入的清氣和脾胃化生的水穀精氣結合後,積於胸中。

積聚之處,稱上氣海,或膻中。

生成︰ 由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氣和脾胃運化生成的水谷精氣組成。

分布︰ 聚集胸中,貫注於心肺之脈。

上出於肺,循喉咽,走息道;下蓄於丹田,并注足陽明的氣街(腹股溝部位)而下行於足;入心者,經心臟入脈。

  功能︰ 1)走息道而行呼吸︰與語言、聲音、呼吸的強弱有關。

2)貫心脈以行氣血︰氣血運行與宗氣有關。

3)與人體的視、聽、言、動等有關。

(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之氣=宗氣)   (三)營氣︰ 概念︰ 富於營養,是與血共同運行於脈中之氣。

因富於營養,故稱營氣。

與血的關係密切,故常營血並稱。

與衛氣相對,屬陰,故又稱為營陰。

生成、分布︰ 生成︰主要由來自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所化生。

分布︰分布血脈之中,循脈上下,營運全身。

功能︰ 化生血液、營養全身。

1)防禦作用:溫養肌膚腠理,使皮膚柔潤,腠理緻密,防禦外邪入侵。

2)溫養作用:作用於臟腑、肌肉、皮毛等,使體溫恆定。

3)調節作用:控制腠理開闔、汗液排泄,以維持體溫的相對恆定等。

營氣在脈內,衛氣在脈外。

營主內守而屬於陰,衛主外衛而屬於陽。

兩者必須協調。

營衛不和則出現惡寒發熱、無汗或汗多。

「晝不精而夜不寐」,抵禦外邪能力低下等。

  附︰臟腑之氣、經絡之氣︰由元氣所派生。

谷氣、水谷精氣︰從飲食中吸取的營養物質。

邪氣︰致病物質。

水氣︰體內不正常的水液。

正氣︰人體的生理功能和抗病能力。

四氣︰中藥的寒、熱、溫、涼四種性質和作用。

    何謂 血 基本概念︰ 血是在脈管中循行的紅色液體,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具有很高的營養和滋潤作用。

血必須在脈內(脈為血府),否則叫做離經之血,喪失血的功能。

生成︰ (一)物質基礎︰由營氣(水穀中的精專之氣)和津液所組成。

來源為水谷精微。

「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這裡的氣,是指營氣;這裡的汁,是指津液。

(二)與臟腑的關係︰ 1.脾胃︰營氣和津液,來自脾胃消化吸收飲食後生成的水谷精微(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

通過營氣和肺的作用,水谷精微方能化生為血。

(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

中焦……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

2心︰心主血脈︰1)行血2)生血。

3肝︰屬木,能生血。

4腎︰   1)腎中精氣化生元氣,促使脾胃化生精微,進而化血。

2)精血同源︰精可化血。

肝藏血,腎藏精。

腎中精氣充盈,則肝有所養,血可充足。

肝中藏血充盛,則腎有所養,精可充足。

(三)血的循行︰ (一)循行方式:運行不息,環周不休。

正常循環的條件是血液充盈,脈管系統完整通暢,臟腑正常。

(二)與臟腑的關係︰心、肺、脾、肝和脈構成血液的循環系統。

血的運行主要依賴氣的推動作用;血在脈內不逸出脈外,是依賴氣的固攝作用。

因此,血的正常運行,決定於推動作用和固攝作用間的協調平衡。

推動作用︰肺的宣發和朝會百脈,心主血,肝的疏泄(瘀血)。

固攝作用︰脾統血、肝藏血(出血)。

此外,血的運行還與脈道是否通利、血寒或熱有關。

血的生理功能︰ (一)濡養滋潤全身(血主濡之)臟腑器官︰《景岳全書‧血證》︰「凡為七竅之靈,為四肢之用,為筋骨之和柔,為肌肉之豐盛,以至滋臟腑,安神魂,潤顏色,充營衛,津液得以通行,二陰得以調暢,凡形質所在,無非血之用也。

」 (二)精神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靈樞‧平人絕穀》︰「血脈和利,精神乃居」。

    何謂 津液   基本概念︰ 津液是體內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包括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內在體液和正常分泌物,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津︰性質較清稀,流動性較大,布散於體表皮膚、肌肉和孔竅,並能滲注於血脈,起著滋潤作用。

液︰性質較稠厚,流動性較小,灌注於骨節、臟腑、腦、髓等組織,起著濡養作用。

生成、輸布和排泄︰ 這是一個複雜生理過程,涉及多個臟腑,主要是肺、脾、腎。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

脾氣散精,上歸於肺。

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一)生成︰ 1.脾胃對飲食的「遊溢精氣」和運化,上輸於肺後輸布全身。

2.小腸的「分別清濁」。

清者上輸於脾,布散全身。

濁者的水液代謝產物經腎入膀胱,糟粕入大腸。

3.大腸主津。

吸收水液,排出糞便 Jennifer/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homemail15's新文章中醫傷科護理學期末重點複習中醫護理學期末重點複習夏天養生原則釋迦牟尼佛聖誕✿浴佛節認識冬蟲夏草上海弄堂田子坊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203種『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中醫體質補充講義102.4.7中醫護理學期中重點複習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homemail15'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