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坤良×跨文化筆記】全英語授課的想像與真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因此,EMI成了當前高教課程改革的一個焦點,也是大專校院學術表現及教學品質的考核標準。
但在實際操作時,EMI也面臨空前的挑戰。
原本一石二鳥的策略,可能導致英文和專業 ...
EnglishCareer第67期名家專欄最新消息莊坤良/跨文化筆記
3,110
這學期開了一門全英語授課(EnglishasaMediumofInstruction,簡稱EMI)的課程,課堂裡一半是外籍學生,一半是台灣學生。
歐美學生不通中文,英文也不盡然流暢完美,但上課主動提問,勇於表達。
東方學生(包含日本、韓國、越南學生)對英語缺乏自信,相對被動,羞於開口參與討論。
要將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聚在一起用英文學習,對師生都是挑戰。
英語是與世界溝通的工具,學會了當然是一種福氣(blessing)。
但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需要花力氣去學習,就像掛在我們脖子上的信天翁註(analbatrossaroundournecks),也是我們擺脫不掉的詛咒(cursing)。
隨著大學校園越來越國際化,EMI課程變得越來越普遍,但也越來越棘手。
理想中,全英語授課有許多優點,包括改善跨文化溝通、增強全球意識,以及提升國家和個人就業的競爭力,提高大學全球排名等好處。
因此,EMI成了當前高教課程改革的一個焦點,也是大專校院學術表現及教學品質的考核標準。
但在實際操作時,EMI也面臨空前的挑戰。
原本一石二鳥的策略,可能導致英文和專業,兩頭落空。
原本程度好的同學受益,差的相對受害。
好得更好,差得更差,加速英語能力的兩極化。
這種教育的不公平卻被體制化,使得程度與教育資源本來就不足的學生被邊緣化。
此外,學者也擔心以第二語言思考,學習者本身的創造性可能會受到壓抑,連帶也會影響創新概念或創意思考能力的開發。
要解決這些糾葛的問題,我們必須從學生、教師和行政三個角度來檢討:
一、學生觀點
1.有的老師只是把課文做成簡報檔(PPT),簡要說明一遍,對於重點知識沒有舉例論述或延伸討論,無法完全傳達課文的精髓,學習不完整。
2.老師發音不清,跟不上老師的步調,挫折感重,覺得被忽視。
3.有些EMI的課很空洞,上課的內容缺少深度,師生之間的討論也不能暢所欲言。
沒學到英文,也沒學到專業知識。
筆者發現,英文程度本來就相對落後的學生,很少參與課堂討論,因聽不懂老師授課的內容,只能借筆記來看、自學,或仰賴中文翻譯,或乾脆放棄。
但程度好的學生,則增加了真正使用英文的機會,英文溝通的能力也明顯進步不少。
二、教師觀點
1.需要花很多時間備課,又擔心期末後學生給老師的評鑑成績不佳。
2.很難引導學生參與討論,因為他們的英文程度不足;亞洲學生更是羞於發表意見。
3.抽象概念很難用英文表達出來,只好用中文輔助,或降低授課內容的難度。
教師對於全英語授課的必要性缺乏共識;大多認為自己英文能力不足,不能流暢的用英文授課,因此動機低、缺少自信心。
另外,也常見到資深老師不願意改以英文授課,而年輕老師不論意願或能力,被迫採用英文授課的情形。
除此之外,EMI的教學缺乏適當的評鑑,教學品質也因此受到質疑。
三、行政立場
學校為了爭取國際排名與國際招生,必須推動全英語授課。
許多學校為鼓勵教師全英語授課,紛紛祭出胡蘿蔔與棍子,相關政策包括:減少授課鐘點、鐘點費加倍、優先招聘具英語能力的教師、評鑑與升等加分、頒予學術傑出的榮譽等等。
有些學校則是強制規定每院/系都必須開幾門EMI課程。
老師的評鑑標準,除了SCI(sciencecitationindex,科學引用索引)、KPI(KeyPerformanceIndicator,關鍵績效指標)又增加了EMI,連三個「I」整得大家哀哀叫。
儘管如此,許多學校的行政單位還是克服困難,致力推動EMI教學。
一方面,舉辦EMI教師成長營,透過經驗分享、觀課與試教,協助改善教師的發音和語言流暢度,建立使用英語授課的信心。
同時,也選派教師到英語系國家受訓,回國後擔任種子教師,或是邀請國外老師來授課等等。
另一方面,國內大專校院也紛紛於校內設立EnglishCorner和WritingClinic(寫作診斷),輔導學生加強英文說寫能力,並鼓勵學生自學。
有些學校為了降低學生的抗拒感,還採雙軌制政策:同一科目開設中、英文兩個班,提供學生選課的自由。
學校行政端對EMI的投入,不可謂不多。
儘管三方各有立場與作法,回歸到學習面,推動EMI最終脫離不了以下三件事:
一、翻轉教學::翻轉傳統以老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讓學生透過參與活動來達到學習的成果。
美國開國元勛富蘭克林曾說:「TellmeandIforget.TeachmeandIremember.InvolvemeandIlearn.」學生的積極參與,是所有教學成功的關鍵。
透過做筆記(note-taking)、口頭發表(oralpresentation)、團體作業(groupproject)、學伴(learningpartners)等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感與學習成效。
二、建立「使用」英文的觀念:從小學到大學,我們已經學了很多年有關英文的「常識」,但對「使用」英文仍感陌生。
全球化的時代,英文是一種「通用語」(Englishasalinguafranca)的概念,強調有效溝通,關鍵不在於文法或腔調的精確,更在於善意傾聽與合作對話。
它不是以英美母語為標準的英文學習,而是允許在地文化語彙的介入,來提高溝通效率。
例如,我們可以使用英語的語言架構,搭配中華文化思想,來豐富我們的表達。
三、重視教學品質:提升課堂知識傳遞的強度,落實有效學習,才是EMI成功的關鍵。
例如小班授課、合作學習、以任務導向(project-based)的概念來設計課程等,亦可仿效TEDTalks模式分段教學。
此外,也要鼓勵教師重視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
一般來講,如果師生可以共同克服第一年的困難期,就能漸入佳境,讓教與學能夠正常運作;學會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提升雙方使用英語的能力。
最後,用英語教學(teachinginEnglish)和英語教學(theteachingofEnglish)是兩回事。
師生需要建立共識,認識EMI的精神。
教師注重教學的有效性,學生也不必在英文是否標準上打轉,大方表達自我。
以全球英語(GlobalEnglish)的概念,建立說寫英語的信心,透過師生緊密的互動合作,EMI的效果才能落實。
註:出自英國浪漫詩人SamuelTaylorColeridge的名作《老水手之歌》(TheRimeoftheAncientMariner),詩中寫道:「Insteadofthecross,thealbatross/Aboutmyneckwashung.」老水手無故射死信天翁,因此遭到詛咒,死鳥掛在他的脖子上拿不下來。
莊坤良
美國南加大英美文學博士
現為逢甲大學外文系教授
PreviousPost
【TESOL論文】同儕合作學習對語言內化的幫助/從認知衝突中共同獲得的語言提升
NextPost
CLIL教學創新的英語學習環境/以溝通為重用中英雙語學習專業科目
發燒話題
想當公務員更需英語力雙語政策將成國考重心
台灣邁向雙語國家教育需與人才進用雙管齊下
英語、程式、理財、證照課程最夯加值職場競爭力/小資族開外掛、身價翻倍線上進修
熱門文章
英文閱讀壓力大?掌握五大基本守則快樂讀英文
【鍾文雄×關鍵數字】如何有效帶領與留任新世代人才?
【洪玉芬×商旅見聞】從非洲首富廠房的機器操作手冊看台灣工業瓶頸
活動快訊
想當公務員更需英語力雙語政策將成國考重心
徵才版快速約會十分鐘決定是否繼續談下去
《公益英語學堂》上線 遠距學英語幫助馬拉威
桃園市府公布雙語小學能力指標讓學生從小扎根英語力
托福留學系列講座留美學長姐在台開講
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
GlobalEducationAssociationinTaiwan
關於我們
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
出版品
EnglishCareer期刊
專案成果
合作夥伴
AIESEC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會
CHRMA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
SHRM
TESOL
聯絡資訊
EnglishCareer-GEAT
[email protected]
電子報訂閱
ShoppingBasket
延伸文章資訊
- 1全英語授課(EMI )的想像與真實@ 莊坤良筆記
這學期開了一門EMI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的課程,開學後課堂裡坐著一半外籍學生和一半的台灣學生。課堂的教學語言是英文,但教師面 ...
- 2全英語教學在大學課程中的挑戰 - 臺灣教育評論學會
世界各地英語非母語的國家,包括臺灣,都面臨著全英語授課教學. (English-medium Instruction/EMI)的需求與挑戰。作為現行世界上唯一的通用.
- 3你聽過EMI嗎?一窺全英語授課技巧的眉角
- 4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全英語授課(EMI)指引
應設立校內跨單位之「雙語教學推動資源中心」或同等單位,專責EMI推動事項及推動EMI與ESP(EAP/ESAP /EWP)教學與訓練所需資源,有明確的任務,以支持整個院校的英語 ...
- 5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
普及提升:整體提升教師英語教學能力及學生. 英語能力. 3. 擴增雙語教學人才:擴增師資並強化EMI.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