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蘇東坡突圍1@lamort - 個人新聞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余秋雨-蘇東坡突圍作者:余秋雨一住在這遠離鬧市的半山居所裏,安靜是有了,但寂寞也來了,有時還來得很兇猛,特別在深更半夜。
只得獨個兒在屋子裏轉著圈,拉下窗簾, ...
24h購物|
線上購物|
PChome|
登入
今夏最夯!精品3折.入手就趁現在iPhone14相機再度升級
lamort
[公告]真是非常抱歉開放參觀日期不確定,請密切注意開放日期與時間;如有不便請見諒。
------------------------------------------------------------------------------------------------------------------------
正當你迷失了道路,你就能開始了解道路。
THEWORDISNOTBEAUIFUL.THEREFOREITIS.
0愛的鼓勵
0訂閱站台
首頁
相簿
活動
萬件高音質音響✈8材積內免費!!!贊助
2006-05-0920:36:24|人氣828|回應0
|上一篇
|下一篇
余秋雨-蘇東坡突圍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余秋雨-蘇東坡突圍
作者:余秋雨
一
住在這遠離鬧市的半山居所裏,安靜是有了,但寂寞也來了,有時還來得很兇猛,特別在深更半夜。
只得獨個兒在屋子裏轉著圈,拉下窗簾,隔開窗外壁立的懸崖和翻卷的海潮,眼睛時不時地瞟著床邊那乳白色的電話。
它竟響了,急忙沖過去,是臺北《中國時報》社打來的,一位元不相識的女記者,說我的《文化苦旅》一書在臺灣銷售情況很好,因此要作越洋電話採訪。
問了我許多問題,出身、經歷、愛好,無一遺漏。
最後一個問題是:“在中國文化史上,您最喜歡哪一位文學家?”我回答:蘇東坡。
她又問:“他的作品中,您最喜歡哪幾篇?”我回答:在黃州寫赤壁的那幾篇。
記者小姐幾乎沒有停頓就介面道:“您是說《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我說對,心裏立即爲蘇東坡高興,他的作品是中國文人的通用電碼,一點就著,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峽阻隔、素昧平生。
放下電話,我腦子中立即出現了黃州赤壁。
去年夏天剛去過,印象還很深刻。
記得去那兒之前,武漢的一些朋友紛紛來勸阻,理由是著名的赤壁之戰並不是在那裏打的,蘇東坡懷古懷錯了地方,現在我們再跑去認真憑吊,說得好聽一點是將錯就錯,說得難聽一點是錯上加錯,天那麽熱,路那麽遠,何苦呢?
我知道多數歷史學家不相信那裏是真的打赤壁之戰的地方,他們大多說是在嘉魚縣打的。
但最近幾年,湖北省的幾位中青年歷史學家持相反意見,認爲蘇東坡懷古沒懷錯地方,黃州赤壁正是當時大戰的主戰場。
對於這個爭論我一直興致勃勃地關心著,不管爭論前景如何,黃州我還是想去看看的,不是從歷史的角度看古戰場的遺址,而是從藝術的角度看蘇東坡的情懷。
大藝術家即便錯,也會錯出魅力來。
好像王爾德說過,在藝術中只有美醜而無所謂對錯。
於是我還是去了。
這便是黃州赤壁。
赭紅色的陡峭石坡直逼著浩蕩東去的大江,坡上有險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蕩槳仰望,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間就有了氣勢,有了偉大與渺小的比照,有了視覺空間的變異和倒錯,因此也就有了遊觀和冥思的價值。
客觀景物只提供一種審美可能,而不同的遊人才使這種可能獲得不同程度的實現。
蘇東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給黃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這種意味,使無生命的自然形式變成美。
因此不妨說,蘇東坡不僅是黃州自然美的發現者,而且也是黃州自然美的確定者和構建者。
但是,事情的複雜性在於,自然美也可倒過來對人進行確定和構建。
蘇東坡成全了黃州,黃州也成全了蘇東坡,這實在是一種相輔相成的有趣關係。
蘇東坡寫于黃州的那些傑作,既宣告著黃州進入了一個新的美學等級,也宣告著蘇東坡進入了一個新的人生階段,兩方面一起提升,誰也離不開誰。
蘇東坡走過的地方很多,其中不少地方遠比黃州美麗,爲什麽一個僻遠的黃州還能給他如此巨大的驚喜和震動呢?他爲什麽能把如此深厚的歷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給黃州呢?黃州爲什麽能夠成爲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驛站呢?這一切,決定于他來黃州的原因和心態。
他從監獄裏走來,他帶著一個極小的官職,實際上以一個流放罪犯的身份走來,他帶著官場和文壇潑給他的渾身髒水走來,他滿心僥倖又滿心絕望地走來。
他被人押著,遠離自己的家眷,沒有資格選擇黃州之外的任何一個地方,朝著這個當時還很荒涼的小鎮走來。
他很疲倦,他很狼狽,出汴梁、過河南、渡淮河、進湖北、抵黃州,蕭條的黃州沒有給他預備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廟中住下。
他擦一把臉,喘一口氣,四周一片靜寂,連一個朋友也沒有,他閉上眼睛搖了搖頭。
他不知道,此時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載史冊的文化突圍。
黃州,注定要與這位傷痕累累的突圍者進行一場繼往開來的壯麗對話。
二
人們有時也許會傻想,像蘇東坡這樣讓中國人共用千年的大文豪,應該是他所處的時代的無上驕傲,他周圍的人一定會小心地珍惜他,虔誠地仰望他,總不願意去找他的麻煩吧?事實恰恰相反,越是超時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於他所處的具體時代。
中國世俗社會的機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願意播揚和轟傳一位文化名人的聲譽,利用他、榨取他、引誘他,另一方面從本質上卻把他視爲異類,遲早會排拒他、糟踐他、毀壞他。
起哄式的傳揚,轉化爲起哄式的貶損,兩種起哄都起源於自卑而狡黠的覬覦心態,兩種起哄都與健康的文化氛圍南轅北轍。
蘇東坡到黃州來之前正陷於一個被文學史家稱爲“烏台詩獄”的案件中,這個案件的具體內容是特殊的,但集中反映了文化名人在中國社會的普遍遭遇,很值得說一說。
搞清了這個案件中各種人的面目,才能理解蘇東坡到黃州來究竟是突破了一個什麽樣的包圍圈。
爲了不使讀者把注意力耗費在案件的具體內容上,我們不妨先把案件的底交代出來。
即便站在朝廷的立場上,這也完全是一個莫須有的可笑事件。
一群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硬說蘇東坡在很多詩中流露了對政府的不滿和不敬,方法是對他詩中的詞句和意象作上綱上線的推斷和詮釋,搞了半天連神宗皇帝也不太相信,在將信將疑之間幾乎不得已地判了蘇東坡的罪。
在中國古代的皇帝中,宋神宗絕對是不算壞的,在他內心並沒有迫害蘇東坡的任何企圖,他深知蘇東坡的才華,他的祖母光獻太皇太后甚至竭力要保護蘇東坡,而他又是非常尊重祖母意見的,在這種情況下,蘇東坡不是非常安全嗎?然而,完全不以神宗皇帝和太皇太後的意志爲轉移,名震九州、官居太守的蘇東坡還是下了大獄。
這一股強大而邪惡的力量,就很值得研究了。
這件事說來話長。
在專制制度下的統治者也常常會擺出一種重視輿論的姿態,有時甚至還設立專門在各級官員中找岔子、尋毛病的所謂諫官,充當朝廷的耳目和喉舌。
乍一看這是一件好事,但實際上弊端甚多。
這些具有輿論形象的諫官所說的話,別人無法聲辨,也不存在調查機制和仲裁機制,一切都要賴仗於他們的私人品質,但對私人品質的考察機制同樣也不具備,因而所謂輿論云云常常成爲一種歪曲事實、顛倒是非的社會災難。
這就像現代的報紙如果缺乏足夠的職業道德又沒有相應的法規制約,信馬由繮,隨意褒貶,受傷害者無處可以說話,不知情者卻誤以爲白紙黑字是輿論所在,這將會給人們帶來多大的混亂!蘇東坡早就看出這個問題的嚴重性,認爲這種不受任何制約的所謂輿論和批評,足以改變朝廷決策者的心態,又具有很大的政治殺傷力(“言及乘輿,則天子改容,事關廊廟,則宰相待罪”),必須予以警惕,但神宗皇帝由於自身地位的不同無法意識到這一點。
沒想到,正是蘇東坡自己嘗到了他預言過的苦果,而神宗皇帝爲了維護自己尊重輿論的形象,當批評蘇東坡的言論幾乎不約而同地聚合在一起時,他也不能爲蘇東坡講什麽話了。
那麽,批評蘇東坡的言論爲什麽會不約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我想最簡要的回答是他弟弟蘇轍說的那句話:“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
”他太出色、太響亮,能把四周的筆墨比得十分寒傖,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點狼狽,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後你一拳我一腳地糟踐,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在這場可恥的圍攻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當了急先鋒。
例如舒[dan3](應爲澶字去掉氵--輸入者注)。
這人可稱之爲“檢舉揭發專業戶”,在揭發蘇東坡的同時他還揭發了另一個人,那人正是以前推薦他做官的大恩人。
這位大恩人給他寫了一封信,拿了女婿的課業請他提意見、輔導,這本是朋友間非常正常的小事往來,沒想到他竟然忘恩負義地給皇帝寫了一封莫名其妙的檢舉揭發信,說我們兩人都是官員,我又在輿論領域,他讓我輔導他女婿總不大妥當。
皇帝看了他的檢舉揭發,也就降了那個人的職。
這簡直是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就是這麽一個讓人噁心的人,與何正臣等人相呼應,寫文章告訴皇帝,蘇東坡到湖州上任後寫給皇帝的感謝信中“有譏切時事之言”。
蘇東坡的這封感謝信皇帝早已看過,沒發現問題,舒[dan3]卻苦口婆心地一款一款分析給皇帝聽,蘇東坡正在反您呢,反得可凶呢,而且已經反到了“流俗翕然,爭相傳誦,忠義之士,無不憤惋”的程度!“憤”是憤蘇東坡,“惋”是惋皇上。
有多少忠義之士在“憤惋”呢?他說是“無不”,也就是百分之百,無一遺漏。
這種數量統計完全無法驗證,卻能使注重社會名聲的神宗皇帝心頭一咯噔。
又如李定。
這是一個曾因母喪之後不服孝而引起人們唾駡的高官,對蘇東坡的攻擊最凶。
他歸納了蘇東坡的許多罪名,但我仔細鑒別後發現,他特別關注的是蘇東坡早年的貧寒出身、現今在文化界的地位和社會名聲。
這些都不能列入犯罪的範疇,但他似乎壓抑不住地對這幾點表示出最大的憤慨。
說蘇東坡“起於草野垢賤之余”,“初無學術,濫得時名”,“所爲文辭,雖不中理,亦足以鼓動流俗”,等等。
蘇東坡的出身引起他的不服且不去說它,硬說蘇東坡不學無術、文辭不好,實在使我驚訝不已。
但他不這麽說也就無法斷言蘇東坡的社會名聲和世俗鼓動力是“濫得”。
總而言之,李定的攻擊在種種表層動機下顯然埋藏著一個最深秘的原素:妒忌。
無論如何,詆毀蘇東坡的學問和文采畢竟是太愚蠢了,這在當時加不了蘇東坡的罪,而在以後卻成了千年笑柄。
但是妒忌一深就會失控,他只會找自己最痛恨的部位來攻擊,已顧不得哪怕是裝裝樣子的可信性和合理性了。
又如王[王圭]。
這是一個跋扈和虛僞的老人。
他憑著資格和地位自認爲文章天下第一,實際上他寫詩作文繞來繞去都離不開“金玉錦繡”這些字眼,大家暗暗掩口而笑,他還自我感覺良好。
現在,一個後起之秀蘇東坡名震文壇,他當然要想盡一切辦法來對付。
有一次他對皇帝說:“蘇東坡對皇上確實有二心。
”皇帝問:“何以見得?”他舉出蘇東坡一首寫檜樹的詩中有“蟄龍”二字爲證,皇帝不解,說:“詩人寫檜樹,和我有什麽關係?”他說:“寫到了龍還不是寫皇帝嗎?”皇帝倒是頭腦清醒,反駁道:“未必,人家叫諸葛亮還叫臥龍呢!”這個王[王圭]用心如此低下,文章能好到哪兒去呢?更不必說與蘇東坡來較量了。
幾縷白髮有時能夠冒充師長、掩飾邪惡,卻欺騙不了歷史。
歷史最終也沒有因爲年齡把他的名字排列在蘇東坡的前面。
又如李宜之。
這又是另一種特例,做著一個芝麻綠豆小官,在安徽靈璧縣聽說蘇東坡以前爲當地一個園林寫的一篇園記中有勸人不必熱衷於做官的詞句,竟也寫信給皇帝檢舉揭發,並分析說這種思想會使人們缺少進取心,也會影響取士。
看來這位李宜之除了心術不正之外,智力也大成問題,你看他連誣陷的口子都找得不倫不類。
但是,在沒有理性法庭的情況下,再愚蠢的指控也能成立,因此對散落全國各地的李宜之們構成了一個鼓勵。
爲什麽檔次這樣低下的人也會擠進來圍攻蘇東坡?當代蘇東坡研究者李一冰先生說得很好:“他也來插上一手,無他,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官,若能參加一件扳倒名人的大事,足使自己增重。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這種目的確實也部分地達到了,例如我今天寫這篇文章竟然還會寫到李宜之這個名字,便完全是因爲他參與了對蘇東坡的圍攻,否則他沒有任何理由被哪怕是同一時代的人寫在印刷品裏。
我的一些青年朋友根據他們對當今世俗心理的多方位體察,覺得李宜之這樣的人未必是爲了留名於歷史,而是出於一種可稱作“砸窗了”的惡作劇心理。
晚上,一群孩子站在一座大樓前指指點點,看誰家的窗子亮就揀一塊石子扔過去,談不上什麽目的,只圖在幾個小朋友中間出點風頭而已。
我覺得我的青年朋友們把李宜之看得過於現代派、也過於城市化了。
李宜之的行爲主要出於一種政治投機,聽說蘇東坡有點麻煩,就把麻煩鬧得大一點,反正對內不會負道義責任,對外不會負法律責任,樂得投井下石,撐順風船。
這樣的人倒是沒有膽量像李定、舒[dan3]和王[王圭]那樣首先向一位文化名人發難,說不定前兩天還在到處吹噓在什麽地方有幸見過蘇東坡、硬把蘇東坡說成是自己的朋友甚至老師呢。
又如——我真不想寫出這個名字,但再一想又沒有諱避的理由,還是寫出來吧:沈括。
這位在中國古代科技史上佔有不小地位的著名科學家也因忌妒而陷害過蘇東坡,用的手法仍然是檢舉揭發蘇東坡詩中有譏諷政府的傾向。
如果他與蘇東坡是政敵,那倒也罷了,問題是他們曾是好朋友,他所檢舉揭發的詩句,正是蘇東坡與他分別時手錄近作送給他留作紀念的。
這實在太不是味道了。
歷史學家們分析,這大概與皇帝在沈括面前說過蘇東坡的好話有關,沈括心中産生了一種默默的對比,不想讓蘇東坡的文化地位高於自己。
另一種可能是他深知王安石與蘇東坡政見不同,他投注投到了王安石一邊。
但王安石畢竟也是一個講究人品的文化大師,重視過沈括,但最終卻得出這是一個不可親近的小人的結論。
當然,在人格人品上的不可親近,並不影響我們對沈括科學成就的肯定。
圍攻者還有一些,我想舉出這幾個也就差不多了,蘇東坡突然陷入困境的原因已經可以大致看清,我們也領略了一組有可能超越時空的“文化群小”的典型。
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要單獨搞倒蘇東坡都是很難的,但是在社會上沒有一種強大的反誹謗、反誣陷機制的情況下,一個人探頭探腦的冒險會很容易地招來一堆湊熱鬧的人,於是七嘴八舌地組合成一種僞輿論,結果連神宗皇帝也對蘇東坡疑惑起來,下旨說查查清楚,而去查的正是李定這些人。
文章定位:
我要檢舉
台長:
lamort
人氣(828)|回應(0)|推薦(0)|收藏(0)|轉寄
全站分類:不分類|個人分類:文章|此分類下一篇:余秋雨-蘇東坡突圍2
回應(0)
推薦(0)
收藏(0)
我要回應
*回應人:
E-mail:
悄悄話:
否
是(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回應內容: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自我介紹
lamort
興趣:看書、看漫畫、看動畫、聽音樂(由其是日文歌曲)、畫畫、畫漫畫、寫作......等
關於本站
留言板
地圖
加入好友
愛的鼓勵:0
文章篇數:51
站方公告
【公告】Flash支援相關問題【公告】2020新聞台系統更新1.1【公告】個人新聞台服務認證公告【公告】第五批40款底圖將下線【公告】第四批52款底圖將下線
贊助商
好友列表
好友的新聞台Blog
站內搜尋
標題
內容
標籤
最新文章
無奈[轉貼]12星座叫床聲(18禁)注意、請注意!!無奈啊![轉貼]無奈的一家人[轉貼]校園分屍日誌...真實?[轉貼]動漫的三十二禁忌[轉貼]小白兔[轉貼]keroro的猜謎~[轉貼]惡搞卡卡西Vs君麻呂
文章分類
訊息(4)文章(24)日記(17)未分類(6)
本台最新標籤
最新回應
站台人氣
累積人氣:36,136
當日人氣:0
訂閱本站
RSS訂閱
(如何使用RSS)
加入訂閱
連結書籤
目前沒有資料
TOP
.廣告刊登
.消費者保護
.兒童網路安全
.AboutPChome
.徵才
網路家庭版權所有、轉載必究Copyright©
PChomeOnline
延伸文章資訊
- 1重商愛國文- 余秋雨〈蘇東坡突圍〉節錄二... | Facebook
余秋雨〈蘇東坡突圍〉節錄二蘇東坡到黃州來之前正陷於一個被文學史家稱「烏台詩獄」的案件中,這個案件的具體內容是特殊的,但集中反映了文化名人在 ...
- 2苏东坡突围(余秋雨)
回目录. 苏东坡突围. 作者:余秋雨 一 住在这远离闹市的半山居所里,安静是有了,但寂寞也来了,有时还来得很凶猛,特别在深更半夜。只得独个儿在屋子里转着圈,拉下 ...
- 3蘇東坡突圍賞析
《蘇東坡突圍》是《余秋雨文集》中的一篇,蘇東坡山居筆記因「烏台詩案」專被貶官之後,他的政屬-敵、私-敵甚至一些潑皮無賴都一哄而上,對他的人格 ...
- 4「烏台詩案」與「貶謫黃州」對蘇軾的意義----余秋雨 - 樵客
黃州,注定要與這位傷痕累累的突圍者進行一場繼往開來的壯麗對話。 二 人們有時也許會傻想,像蘇東坡這樣讓中國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應該 ...
- 5余秋雨〈蘇東坡突圍〉 一詮釋詞句
余秋雨〈蘇東坡突圍〉. 參考資料──烏臺詩案. 北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四十三歲的蘇軾,遭遇了北宋規模最大的文字獄「烏臺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