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的原因大家都清楚,政府不能只給「小確幸」還要「解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對一個國家而言,關注「生育率」的人口自然增加情形,才是整體人口政策的核心問題所在;然而,台灣「少子化」現象已不是新聞,疫情或許會讓民眾的生育意願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商益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士奇傳播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
2021/03/24,社會PhotoCredit:中央社吳瑟致法學博士,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秘書長、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曾放逐米國、神州當人質,長期觀察兩岸政經情勢、產業經濟議題,自許成為是拿著一把刀的評論者。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人口」一直是國家發展的重要課題,無論是增加或減少都攸關著社會經濟的穩定與榮窳,許多國家都面臨著人口萎縮的挑戰,包括中國、日本等全球性主要經濟體都出現「出生率不足」及「人口老化」的現象。
而台灣也不例外。
近年來,因為國人生育意願不高所導致的「少子化」情形備受關注,這影響的不只是新生人數的減少,更衝擊到經濟生活、人力資源及教育事業等的分配,深受討論的焦點在於教育機構面臨學生人數不足所帶來的經營困境,尤以許多國內大專院校在招生壓力之下,有營運不善而退場的結果。
我國首度出現人口減少,少子化與老化問題同時發生日前,內政部公布我國最新的口人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底,台灣戶籍登記人口為2350多萬人,比2019年減少了4萬多人,這是首次出現人口負成長的情況,人口增加率約為-0.8%。
其中,人口登記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增加人數」,這就是所謂的「新生人口數」,2020年的出生人數比2019年減少了7000多人,這顯示我國「少子化」的現象沒有改變;另一是「社會增加人數」,也就是遷入戶籍扣除遷出的人數,2020年則下滑近4萬人,表示我國新遷入境外人數正處減少的趨勢,總體而言,我國人口減少現象正式浮出檯面。
當然,疫情(COVID-19)持續延燒是一個很重要的變數,社會大眾對於疫情蔓延的擔憂,間接導致原本低生育意願的現象更為凸顯;此外,也因為防疫意識的強化及境外感染的風險,加上各國採取比過去更嚴謹的出入境管制,民眾減少跨國的移動,這也會影響外國遷入人數的大幅減少。
對一個國家而言,關注「生育率」的人口自然增加情形,才是整體人口政策的核心問題所在;然而,台灣「少子化」現象已不是新聞,疫情或許會讓民眾的生育意願更趨保守,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國人對於經濟生活的顧慮所致。
戶量下滑家庭成員變少,各縣市呈不同增減現象值得觀察的地方是「人口減少」背後的微觀數據意義。
首先,2020年的「戶數」與「戶量」卻呈現相逆的關係,去年一整年,台灣整體登記的戶數是呈現增加的現象,但是每戶所登記的平均人口數卻是下降的情形,戶量的平均值不到3人,可以說,若以戶數來看,台灣民眾登記「獨立戶」的意願攀升,這顯示社會家庭型態仍以「小家庭」為主的模式;但是,戶量的下降就表示家庭成員人數趨向減少,這合乎了前述「自然增加人口」減少的現象,而增加的戶數也反應多數是雙薪但不生育的頂客族,甚至是單身獨戶的戶籍登記。
PhotoCredit:中央社其次,以區域人口分布來看,以北台灣地區為例,台北市呈現人口負成長的現象,再對照桃園市與新北市的正成長來看,三個鄰近的直轄市確有人口由首都向外移動的現象,這符合大都會圈的發展特性,在交通便利之下,選擇入戶生活壓力較低的地區是理性的公共選擇行為。
其中,尤以台北市高居不下的房價對照民眾的所得分配,區域人口的變化正好鑲嵌在「一日生活圈」的型態之中。
而台中市、新竹縣市及外島縣市等也呈現人口增加的情形,主要是因為地方政策及產業發展帶來的效應;其他縣市則是面臨人口外移、老化的挑戰,尤其是以農業為主的地方,人口外流現象已有滅村(鄉)的危機。
台灣需要永久人口政策,不只小確幸還要解疑慮持平而論,「提高出生率」一直是老生常談的話題,當然有其政策的必要性,畢竟「少子化」是攸關國家安全的議題,如果再對比當前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全國老化指數每年攀升幅度驚人,未來社會乘載的照護壓力不言而喻。
不過,相關政策研擬推行了多年之久,成效卻是不彰,相關探討中知道問題在哪,但卻仍陷入無解的泥沼之中。
解決未來人口結構的挑戰,除了需要有針對養育的長照政策支持,也必須深知當前民眾對於新生生育的考量,其實多數「不是不願生,而是不敢生」,這和社會經濟環境條件有關。
PhotoCredit:中央社台灣需要一個長久永續的「人口政策」,這需要透過財政資源的重新分配,也需要有整體規劃的思維,尤以在目前的發展情勢來看,進入2030年甚至到2050年的人口結構會如何發展,應當有更完善的政策考量,這不但會影響著未來社會自然增加人口數,也會衍生出平均人力負擔照護老年人口的高低壓力。
如果要追根究柢,其實政府政策應當思考如何確實提高國內生育數的作法,建構一套從生育、養育到國民教育的各種階段性政策,以及研擬每一家戶在住房、納稅、生活等需求的配套措施;換言之,過去「小確幸型」的政策補貼恐怕只能隔靴搔癢,對解決人口問題只是緣木求魚,面對台灣人口首度呈現減少的現象,相關單位應當跳脫過去的政策思維,提出能接地氣的作法來降低民眾的疑慮,相當重要。
延伸閱讀 為什麼這麼多台灣的年輕人都不想生小孩? 另類超前部署:如何透過「人口結構安全基金」解決少子化危機? 少子化與高齡化是兩件事:關於人口危機,日本《未來年表》教會台灣的事責任編輯:丁肇九核稿編輯:翁世航
最新發展:台灣生育率連7跌、年花近千億也難以「催生」,民團與立委呼籲政院成立少子化專責機關7月前行政院通過「國家一起養」:有薪產檢假增為7天,夫妻可同時請育嬰留停、津貼增加到八成1年前少子女化因應對策「猛發津貼」錯了?民團學者:重點是不婚、晚生、公托不足1年前用「國家力量」幫助願意生的父母,行政院擬擴大補助不孕症治療、增加產檢次數1年前【關鍵時事】台中市府推「媒人養成班」搶救結婚率與少子化,根本幫倒忙!1年前Tags:高齡化少子化人口政策生育率Sponsored2022/10/14,藝文PhotoCredit:Shutterstock廣編企劃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業務團隊》製作,由各品牌單位贊助。
業務與行銷相關合作,歡迎與我們聯繫。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2017年,電影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Spielberg)在聖地牙哥動漫展(ComicCon)裡,談到他對VR的看法,「過去十年,我參與其中,就像未來一樣,我覺得不管我們喜不喜歡,它都在前方等待著。
」後來,史蒂芬史匹柏所執導的電影《一級玩家》接著在2018年春天上映,眾所皆知這可以說是一部詮釋「元宇宙」概念的經典電影。
或許是因為自己執導了一部後來被譽為談論VR世界的電影,因此有別於過去史蒂芬總是對VR持憂心態度,該年他的發言,反而將VR視為新可能性的起點,認為技術將改變過去電影給觀眾的體驗,並且強調:「在其中,人類可以做任何你想像得到的事情。
」在同一個時空背景下,把場景轉到威尼斯影展。
2016年,威尼斯影展首創VR單元、2017年設立VR競賽類別,而成立首年,台灣藝術家黃心健即以《沙中房間》拿下「最佳體驗獎」(BestExperience)。
到了2022年,導演陳芯宜再度以《無法離開的人》——這部受國家人權博物館之邀、以白色恐怖受難者故事為題材的VR創作——睽違五年,再度為台灣拿下同一獎項。
同樣是今年6月,導演王登鈺以VR作品《紅尾巴Ep.1》,也在被國際間視為最具規模「XR沉浸式展覽」之一的法國新影像藝術節(NewImagesFestival)中,拿下評審團特別提及獎(SpecialMention)。
評審團認為該片的美術質感及奇幻氣氛令人深受吸引,且實拍逐格動畫細緻度極高,是VR電影的一大突破。
《無法離開的人》劇照《無法離開的人》獲2022威尼斯影展最佳體驗獎,故事融合多位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經歷,以一封無法送達的遺書,穿越歷史與時間,並藉由VR沉浸式體驗,期待喚起不同世代對這段歷史與人物的共感。
與其說是「挑戰」,不如用「好玩」形容更貼近如同大導演史蒂芬所言,虛擬實境走進影視產業已數年,顛覆與創新實然並存並進。
我們不禁想問,在此發展過程裡,對於創作者而言,其挑戰與學習在哪裡?對未來的想像又在哪裡?這些問題,將從本次於「未來內容展」展出作品的創作者視角出發,進一步理解創作者的心情,以及對VR的想像。
「從平面攝影到動態攝影,是一個歷程;從動態影像到VR,又是一個新的歷程。
」過去以電影、紀錄片為主要創作媒材的陳芯宜表示,平面2D電影的電影語彙已經發展很成熟,「像是在電影裡,你說遠景、中景、近景等等,大家很容易可以理解,但這在VR裡面幾乎是不成立的。
」正因許多事都還在萌芽階段,眾人也都還在成長的路上,因此凡事都還在探索階段。
而細究這段探索的過程,陳芯宜並不認為「痛苦」,取而代之的,反而是「好玩」。
「先不要定義,要探索。
」正因為過去的影像經驗與語言已然不成立,透過VR創作,所有共同語言都必須重新定義;又或是原本覺得不可行的事情,可能在不斷討論與嘗試中,又變得可行。
舉例來說:電影中「滑軌」是共通語言。
講出來,每個人都會浮現共同想像、操作手法也非常一致。
但「滑軌」該怎麼在VR影像裡呈現?便成為一個新的課題。
首先,「滑軌」要在VR影像裡運用,在技術上有門檻。
隨著鏡頭往前移動,技術團隊要縫合的是整個空間,不是單個畫框而已,那可是浩大且繁複的工程;其次,鏡頭在動的時候,觀眾容易頭暈,反而無法成就最佳觀影體驗。
PhotoCredit:Shutterstock一般電影製作中的「滑軌」,若要在VR影像裡呈現,隨著鏡頭往前移動,技術團隊要縫合的是整個空間,而不是再只是單個畫框的鏡頭推進。
陳芯宜說,這個鏡頭語言原在她2018年的第一支VR創作《留給未來的殘影》裡就想運用,但根基於上述兩個問題就沒有實現,「但第二支片,我就用上了。
」在與團隊不斷嘗試與討論的過程裡,陳芯宜最終成就了新的技術突破。
對創作者而言,這樣的過程,當然不會是痛苦,甚至用好玩也不足以形容,因為聽起來,那簡直令人著迷。
怎麼讓觀眾「沉浸」?你要同時是導演也是觀眾陳芯宜強調,VR電影不能與一般動態影像與平面敘事相較,因為那根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與類型。
「在我接觸VR後,它要給的是整個空間感,因此觀者是進入一個空間,不只是看一個電影。
」也因如此,VR創作從劇本寫作開始,就與陳芯宜過去的經驗完全不同。
寫電影劇本以敘事結構為主,但VR使得影像的各自空間有了不同定義,因此導演必須依照不同空間情境,寫出A、B、C…面的劇本,分別代表不同的空間結構。
「我會試著去找到在VR裡面,我要怎麼講白色恐怖故事講得最好,讓體驗互相加乘、讓眾人更身歷其境。
」《無法離開的人》以白色恐怖受難者的經驗為題創作,讓這段多數台灣人過去曾被噤聲的歷史,用VR形式呈現給觀眾,當你戴上VR頭顯,便會瞬間置身於綠島人權園區的「新生訓導處」蠟像展示館,讓政治受難者坤伯與一封永遠無法送達的遺書,帶你回到當年的歷史情境中。
「該怎麼講述這個故事?」陳芯宜說,光是要表現「監視」在VR裡就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手法,你得去想像、去摸索,才能讓觀眾沉浸在你想傳達的情緒裡。
此外,也因為是空間創作,創作者勢必要轉換自己的身分,創作者「既是導演,也是觀眾」。
要怎麼讓觀眾能進入導演的內心,得看創作者如何塑造沉浸感,令人在虛擬中感受到真實交錯。
當走進奇幻世界成為可能!沉浸式體驗拉近作品與觀眾的距離像是《紅尾巴》這部作品,在VR的影像敘事裡,便不同於《無法離開的人》,觀眾被明確賦予了「造訪博物館」的角色,《紅尾巴》中,觀眾是全然的旁觀者,並透過小男孩的好奇與追尋,讓觀者隨著VR的沉浸感,不自覺的把自己帶入那個立體的空間中。
《紅尾巴》是一部關於一個小男孩在懵懂中踏上漫長旅程,走過一座又一座奇幻城市,只為追尋紅尾巴幻影的故事。
導演王登鈺曾在受訪中表示,想要透過作品傳達的意念是:「從兒童轉變成大人這段時期,會面臨許多成長掙扎。
青少年是極度渴望被瞭解的,他們察覺到自己身體的改變,但是並不知道內心也在經歷嚴重的地殼變動。
」而故事的沉浸感,便是源自導演王登鈺將自己在夢中所感知到的世界。
導演採用實體模型,製作出一個個劇中的角色模型、場景模型,再透過台灣知名VR技術團隊FuniqueVR以高解析度攝影測量法(Photogrammetry)掃描,最終透過遊戲引擎製作成類逐格動畫,打造夢境般的細緻世界。
因此觀看時,觀者能深刻沉浸在精緻的VR世界,並不自覺地追著天空的紅尾巴奔走,與故事裡的小男孩一同回到過去的自己,喚醒內心那個需要被療癒的靈魂碎片。
讓觀者進入VR的世界裡,與故事裡的角色一同身歷其境、感他所感,要創造出最佳體驗的沉浸式內容,從創作的最開端,導演就不僅是導演,也是觀眾。
PhotoCredit:《紅尾巴》劇照獲法國新影像藝術節評審團特別提及獎,《紅尾巴》從一條紅尾巴的流動,與男孩的奇幻旅程相互暗湧,詩意地詮釋出人們童年的情感記憶。
最後,台灣VR創作雖屢在國際上嶄露頭角,陳芯宜也肯定台灣發展VR創作,更屬前段班,但重要的體驗設備如VR頭顯,距離普及化還有一大段距離。
也因投入VR創作的成本高昂、回收又相對艱難等種種緣由,她認為在現階段無法定義VR未來的發展性。
然而,創作者躬逢其時,在這麼早期的階段可以參與嘗試,用不同的媒材創作,興許是件好事。
至於眾人都會問的一個題目:「新的媒材,對創作者是不是一個挑戰?」陳芯宜的答案淺顯易懂:「挑戰不在於媒材的新或舊,『創作』的本質就是一項挑戰。
」而所有想嘗試定義與探索的創作者,勢必都在這條路上。
免費報名!2022TCCF創意內容大會|未來內容展「擴增宇宙,運算中」Web3.0開啟了數位世界邁向元宇宙的大門,讓現實世界在即時運算下快速擴增「多重宇宙」。
2022未來內容展以「擴增宇宙,運算中」為主軸,便是意味蘊釀元宇宙時代的娛樂體驗、展現將內容產業帶往未來的企圖心。
從故事力策展出發,結合科技藝術衍擘畫新未來內容藍圖,帶領參展者體驗內容敘事感官疆界與全新媒體科技應用與商機,在文化內容與商業之間搭建起一座黃金之橋。
2022年11月3日至13日 松山文創園區2、3號倉庫同場加映「主題沙龍」未來內容展同場加映精彩沙龍舞台,匯聚內容創作者、科技業者、產業經營者三方共創的產業交流論壇。
了解更多內容結合科技的創意製作、產業熱點、策展觀點、國際趨勢及商業案例,不可錯過!免費報名主題沙龍:https://www.tccf.tw/salonTags:文策院未來內容展王登鈺紅尾巴陳芯宜無法離開的人TCCFVRMore...鴻海科技日發表MODELB跨界休旅、MODELV電動皮卡;未來10年堅持CDMS模式,要當全球車商的夥伴1則觀點雪羊:基於這五個事實查核基礎,曾格爾「13小時無氧速攀Manaslu」的可能性奇低無比1則觀點心臟保健指南:除了控制好血糖和血壓,也該戒掉抽菸喝酒的習慣1則觀點「私募股權基金」不只為產業轉型引進資金,還提供管理專業人才創造價值1則觀點2022年11月15日將達到80億人,我們的地球能養活多少人口?1則觀點我們印象中的「安平古堡」其實不是古蹟?「熱蘭遮堡」到底是什麼意思?1則觀點《預防猝死超圖解》:心絞痛與心肌梗塞合稱「缺血性心臟病」,兩者有什麼不同?1則觀點心肌梗塞時別大力咳嗽,不然連小命都一起咳掉了1則觀點中共的時勢英雄觀:中國選擇了習近平,還是習近平選擇了中國?2則觀點一生經歷三個女人的徐志摩,究竟是偉大情聖還是超級渣男?1則觀點
延伸文章資訊
- 1少子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少子化對臺灣來說,是一件緩衝期相對短的事件。社會普遍認為高等教育、自尊及女性經濟自主權的提升、享樂主義等是造成少子化的主因,實際上上一輩 ...
- 2少子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降低,老人人口高達7%是高齡化社會,導致幼年人口比例逐漸減少的現象。少子化代表著未來勞動人口可能逐漸變少,對於社會結構、經濟發展等各方面都會 ...
- 3少子化的原因大家都清楚,政府不能只給「小確幸」還要「解 ...
對一個國家而言,關注「生育率」的人口自然增加情形,才是整體人口政策的核心問題所在;然而,台灣「少子化」現象已不是新聞,疫情或許會讓民眾的生育意願 ...
- 4少子化是什麼?台灣少子化原因/影響/政策一次看懂 - 親子天下
台灣少子化原因有哪些? · 晚婚及不婚,影響生育人數 · 育齡婦女生育年齡延後,影響胎次 · 育兒成本高,家庭經濟負擔沉重 · 婦女難兼顧家庭與就業,影響生育 ...
- 5立法院全球資訊網-台灣少子化對策建議
年青人的低薪傾向、職場不友善又工時過長、家內性別責任不平等、女性視婚育為畏途等原因,均會降低適婚年齡者的結婚及生育的意願。且年青人就業後,如又達到適婚生育年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