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學習生態系統的資源流通性與社會包容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社會包容性 ; 社會網絡分析 ; 非制式科學教育 ; 科學學習生態系統 ; Social Inclusion ;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 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 ; Science ... 隨時查.隨時看,你的隨身圖書館已上線! 立即使用 DOI 是數位物件識別碼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簡稱, 為物件在網路上的唯一識別碼,可用於永久連結並引用目標物件。

使用DOI作為永久連結 每個DOI號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為永久網址。

如以DOI號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獻為例,此文獻的永久連結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後不論出版單位如何更動此文獻位置,永久連結所指向的位置皆會即時更新,不再錯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獻 有DOI的文獻在引用時皆應同時引用DOI。

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規範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連結。

DOI可強化引用精確性、增強學術圈連結,並給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經驗,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過五千萬個物件申請DOI。

如想對DOI的使用與概念有進一步了解,請參考 華藝DOI註冊中心 ( doi.airiti.com ) 。

ACI: 數據來源:AcademicCitationIndex,簡稱ACI 臺灣地區最大的引用文獻資料庫,目前收錄臺灣地區所出版的人文學、社會學領域學術期刊,穩定出刊中的期刊總量約400種,若包含已收錄但後續停刊的期刊,總期刊量超過500種,每年定期公布收錄期刊的影響係數(ImpactFactor)等指標給大眾,並可提供專家學者免費進行學術研究使用。

影響指數(ImpactFactor):某一期刊前兩年產出的論文,在統計年平均被引用的次數。

公式:(前兩年發表論文在統計年的被引用次數)÷(前兩年論文產出論文總篇數) 例如:2010年之影響係數(2011年呈現) 2009年A期刊產出論文15篇,2009年A期刊產出論文在2009年被引用20次 2008年A期刊產出論文16篇,2008年A期刊產出論文在2009年被引用30次 → 2010年的影響係數 =(20+30)÷(15+16)≒1.61 什麼是預刊文章? 為提供讀者最前線之學術資訊,於期刊文獻獲同意刊登後、紙本印製完成前,率先於網路線上發表之文章即為預刊文章。

預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頁次及出版日期資訊,但可藉由DOI號識別。

DOI號是文獻的數位身份證字號,不論預刊或正式出版皆不會改變,讀者可點擊DOI連結,或於DOI號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連結到文獻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預刊文章? 請使用預刊文章的線上發表日期及DOI號來引用該篇文獻。

引用範例(視不同引文格式規範可能有所差異): 作者姓名。

文章篇名。

期刊名稱。

YYYY/MM/DD線上預先發表。

doi:DOI 號 來源資料 科學教育學刊 27卷1期(2019/03/01) 科學學習生態系統的資源流通性與社會包容性 開放式生物探究活動對馬來西亞高二高、低參與度學生之科學探究能力與覺知的影響 大規模線上開放課程授課教師經驗、經驗本質及反思 P49-72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DOI: 10.6173/CJSE 訂閱目次 書目管理工具 書目匯出 加入收藏 加入購物車 E-mail給朋友 列印書目 相關連結 問題回報 購買單篇 全文下載 科學學習生態系統的資源流通性與社會包容性 ScienceLearningEcosystem'sResourceMobilityandSocialInclusion 李偉廷(Wei-TingLi) ; 謝百淇(PaichiPatShein) 科學教育學刊 ; 27卷1期(2019/03/01) , P49-72 繁體中文 DOI: 10.6173/CJSE.201903_27(1).0003 社會包容性;社會網絡分析;非制式科學教育;科學學習生態系統;SocialInclusion;SocialNetworkAnalysis;InformalScienceEducation;ScienceLearningEcosystem 分享到 摘要 │ 參考文獻 (64) │ 被引用次數 (1) │ 文章國際計量 摘要 〈TOP〉 本研究透過科學學習生態系統的觀點,以科學學習環境問卷調查高雄地區的科學學習機構(N=33),透過社會網絡分析法及內容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試圖刻畫高雄地區的科學學習生態系統,以提供實證性的建議,強化資源的流通與使用,並促進均等的科學學習機會,以提升公民科技素養。

本研究發現,高雄地區的科學學習生態系統中,「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傳播業者」(電視、電臺、網站)及「博物館」在提供與接受資源上總流通量最高,而「圖書館/社教館所」有較高的機會與其他科學學習機構建立資源連結,亦即是最佳的資源集散中心。

此外,也發現「圖書館/社教館所」與「博物館」與其他類型的科學學習機構相比,所提供的科學學習服務對於弱勢族群最為友善,能提升其進行科學學習的機會。

本研究可以使決策者在思考如何有效分配科學學習資源時,有所依循,以提升資源使用的效率,避免資源的浪費。

並列摘要 〈TOP〉 Thisstudyusesa"sciencelearningecosystem"framework,andsocialnetworkandcontentanalysismethodstoinvestigate33sciencelearninginstitutionsinKaohsiung,Taiwan.Thepurposeofthisinvestigationistoproviderecommendations,basedonempiricalevidence,onhowtomaketheflowofsciencelearningresourceseffective,efficient,andequitableinpromotingpublicscientificliteracy.Thefindingsofthisinvestigationrevealedthatelementaryandsecondaryschools,publicbroadcastingcommunicationnetworks(television,radio,andInternet),andpublicmuseumsdemonstratedthehighestlevelofresourceexchangeinthesciencelearningecosystem.Publiclibrariesandsocialeducationalinstitutionsalsoofferedthehighestopportunitytoconnecttoothersciencelearninginstitutions,makingthemanoptimalcenterforreceivinganddistributingsciencelearningresources.Inaddition,publiclibraries,socialeducationalinstitutions,andmuseumswerefoundtobethemostinclusiveintheirservicesforunderprivilegedgroups,providingthesegroupsopportunitiesforsciencelearning.Thissystem-widestudyprovidesinformationtoeducationalauthoritiesanddecisionmakerswhichtheymayfindusefulwhenmakingwell-informeddecisionsonhowtobestdistributenewresourcesefficientlytoavoidawasteofresources. 參考文獻 ( 64 ) 〈TOP〉 方世榮,張文賢,林正智(2008)。

中小企業跨層次社會網絡與績效之關係。

中山管理評論,16(1),83-118。

連結: 王思峰,鄭尹茹(2005)。

線上與線下世界的交錯:校園線上學習的社會網絡分析。

資訊社會研究,8,155-192。

連結: 林頌恩(2013)。

博物館實踐促進少數群體文化權利的理論與想像。

博物館學季刊,27(3),29-49。

連結: 徐典裕,王薏涵,郭凡瑞(2015)。

博物館虛實整合科普教育應用與推廣服務模式─以融入小學課程主題之虛實整合行動學習為例。

博物館學季刊,29(1),99-115。

連結: 徐昊杲,施秀青(2014)。

國民中小學能源教育之推動經驗與成果。

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5(3),99-128。

連結: 被引用次數 ( 1 ) 〈TOP〉 郭世文,洪振方,王裕宏(2019)。

博物館協助校園登革熱防治教育之研究-以「滅飛特攻隊」教具箱為例。

科技博物,23(4),33-70。

文章國際計量 〈TOP〉 E-mail : 文章公開取用時,將寄通知信至您填寫的信箱地址 E-mail : 購物車中已有多篇文章,請問是否要先清除,或一併加入購物車中購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