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灣豫劇發展史 豫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豫劇 豫劇表演 戲曲拼音 Yùjù 英文名稱 Yuopera 流行區域 豫、魯、皖、鄂、台、新、晉 主要流派 陳派、常派、崔派、馬派閻派、桑派 唐派、牛派. 豫劇(桑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地區或單位河南省河北省邯鄲市分類傳統戲劇序號167編號項目IV-23登錄2006年2008年 豫劇是發源於中國河南省的一個戲曲劇種,中國的五大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居中國各地域戲曲之首。

[1]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藉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歡迎。

因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注1],又叫「河南謳」。

[2]又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注2]打拍而得名河南梆子,[3]豫劇是在繼承河南梆子的基礎上,通過不斷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河南省的簡稱是「豫」而將該劇種定名為「豫劇」。

除河南本省外,河北、山東、陝西、湖北、山西、安徽、江蘇、四川、甘肅、東北、新疆、西藏、青海等各省以及台灣等地都曾有專業豫劇團分布。

豫劇在台灣舞台上與歌仔戲、京劇呈三足鼎立的局面。

根據2004年的統計,中國大陸的豫劇團達160個,是全國之最。

[4]2006年5月20日,豫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 目次 1歷史沿革 1.1起源 1.2明清時期 1.3民國時期 1.41949年之後 1.4.1中華人民共和國 1.4.2中華民國 1.4.2.1蔣氏父子與豫劇 1.4.2.2台灣豫劇發展史 1.4.3兩岸豫劇交流 2豫劇藝術 2.1藝術特色 2.2角色行當 2.3藝術形式 2.4唱腔 3主要流派 4主要演出團體 5部分劇目 6參看 7注釋 8參考資料 9外部連結 歷史沿革[編輯] 起源[編輯] 豫劇演出 關於豫劇的起源最初有三種說法。

一說,由北曲弦索調直接發展而成,清代李調元的《劇話》中有的記載:「女兒腔亦名弦索腔,俗名河南調。

」人們據此認為豫劇是由「弦索」直接演變而來,形成於明朝;二說,明朝中後期,在中原盛行的時尚小令基礎上,吸收「弦索」等藝術精華發展而成。

依據是《清稗類鈔·戲劇》「土梆戲」的記載:「土梆戲者,汴人相沿之戲曲也。

」;三說,明朝末期在秦腔與蒲州梆子傳入河南後,與河南民歌和小調相結合而成。

[6] 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和大量資料證實,特別是相關人員在編修《中國戲曲志·河南卷》的過程中,各方面的專家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和論證,結論為河南梆子最早的誕生地是在河南開封和開封周圍各縣。

豫劇誕生在開封,絕非偶然。

這得益於開封的歷史文化積澱和豐富的樂舞活動。

特別是宋代,開封作為首都,勾欄[注3]瓦舍[注4]遍布全城,宋代志書《東京夢華錄》有明確記載,當時有桑家瓦子、北瓦、次里瓦等,一個勾欄棚可容數千觀眾之多。

當時在開封已經演出了大型雜劇《目連救母》。

[7]從干梆子到土梆子再到河南梆子最後演變為豫劇,就是現代豫劇發展衍變的整個脈絡。

明清時期[編輯] 據20世紀的一些老藝人回憶,他們在1912年前後學藝時,曾聽師傅說河南的「內十處」[注5]和「外八處」[注6]在明清時期就流行「河南謳」。

據傳,豫劇最早的傳授者為蔣門、徐門兩家,蔣門在開封南面的朱仙鎮,徐門在開封東面的清河集,都曾收徒辦班。

而開封的「老三班」,義成班、公議班和公興班,傳說都經歷了明、清兩個朝代。

[2] 豫劇作為清初大一統「梆子腔」的一個支系。

十八世紀前期開始,在曲牌體中楔入十字句,名「十字調梆子腔」。

後又加進「集唐」七字句,一度被稱作「干梆戲」或「梆子秧腔」。

隨著曲牌的減少,大約在清嘉慶、道光年間基本形成以板腔為音樂主體形式的梆子戲,距今已有200餘年。

清朝乾隆、嘉慶年間,出現了中國戲曲史上有名的「花雅之爭」。

崑曲作為戲壇霸主的「雅部」,逐漸讓位給產生於民間作為「花部」的各地方戲劇種。

豫劇正是在這一時期逐漸壯大起來的。

清咸豐至光緒年間,豫西一帶有十八位演員因其唱作俱佳,被譽觀眾為「十八家老國公」。

清光緒十年(1884年)創建於密縣的密縣八班是河南梆子科班,密縣八班在光緒三十年(1904年)的時候聘請了豫西「十八家老國公」的部分藝人,此時新老結合,各有絕技,至民國初期名滿豫西各縣,人們稱之為「萬將無敵戲班」。

清未民初,河南梆子在開封的演出已趨於成熟,《重修明皇宮碑》中記載的大量演員、班社都是演唱河南梆子的。

同時,東到商丘,南到駐馬店,西到義馬,北到滑縣,河南梆子占據了河南省的整個中心地域,梆子戲在流傳過程中,在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曲調,如祥符調(開封一帶)、豫東調(商丘一帶)、豫西調(洛陽一帶)、沙河調(漯河一帶)等。

[2] 民國時期[編輯] 現代豫劇之父樊粹庭 辛亥革命後,河南梆子更多地進入城市演出,開封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慶茶社、澄懷茶社、慶茶社、東火神廟茶社和同樂茶社等,均爭相邀聘河南子班社,義成班、天興班、公議班、公興班參加演出。

豫劇進入茶社演唱之後,與早已進入茶社的二簧(京劇)形成了相互競爭的局面,因豫劇強大的藝術魅力,使京劇敗下陣來,退出了茶社,1916年12月29日出版的《嵩岳日報》載:「汴省簧戲屢演屢輟,惟梆戲頗持久」。

除省城開封之外,鄭州、洛陽、信陽、商丘等地也先後出現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戲園,[2]並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叫好之聲,連連不絕。

[8] 19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開封相國寺先後建立了永安、同樂、永樂和國民四個戲院,各地豫劇演員薈萃開封,廣受歡迎。

民國十六年(1927年),馮玉祥主政河南,由河南省教育廳在開封成立河南遊藝訓練班,審編劇目,對數百名演員進行「高台教化」、「服務社會」的教育,被名家稱為「河南梆劇改革的第一聲」。

民國十七年(1928年)省教育廳又成立了戲曲審查會,頒發各種《章程》。

以樊粹庭、王鎮南、鄒少和、蔣文質、張介陶等為代表的一批知識分子的介入,使河南梆子舞台面貌一新。

1935年河南省教育廳推广部主任樊粹庭在開封組建豫聲戲劇學社,與陳素真對戲劇的科白、詞句、腔調、做工、化裝、行頭進行改革,對豫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次改革因行政力量的介入,戲劇改革形成了一定的聲勢;鑲入時代思想,提高了劇目、唱詞的文學品位,發揮了唱唸做舞的綜合優勢,改革了舊曲,合流了唱調,創立了新腔新韻。

樊粹庭還將同樂戲院改為豫聲劇院,邀請陳素真、趙義庭等人組成強大的演出班子在豫聲劇院售票演出,改編後的豫劇頗受歡迎,1935年5月4日出版的《河南民報》載:「每晚座無隙地」。

1936年,常香玉隨周海水的豫西調戲班到開封演出,1937年主演王鎮南《六部西廂》一舉成名。

常香玉在梆子王鎮南的幫助和指導下,同年成立中州戲曲研究社,致力於豫劇改革,演新戲。

並與豫聲劇院的陳素真,永安舞台的司鳳英,三足鼎立,各展風采。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樊粹庭將原豫聲劇院的部分人員組織起來成立獅吼劇團,宣傳抗日、募捐演出,支援抗日戰士,被稱為熱心救國之模範。

1938年,開封淪陷,國民黨軍隊炸開黃河花園口大提,黃河泛濫,民眾流離失所。

有不少豫劇團體進入西安,如樊粹庭領導的獅吼劇團,常香玉的香玉劇社,崔蘭田的蘭光劇社,還有孫老七創辦的河南災童戲劇學社等,西安成為豫劇的演出的重要陣地。

[2]還有一些演員進入安徽界首演出,如毛蘭花、馬金鳳、閻立品等。

在抗戰中,各流派的演員為了謀生而到處流動,他們打破門戶之見,相互搭班演出,使豫劇各流派有了更多的交流。

1949年之後[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編輯] 1952年豫劇《斷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職業豫劇表演團體在大陸相繼成立,新編曲目、劇目大量出現。

國家攝製了大量的舞台藝術紀錄電影片、電視片,保存紀錄了許多藝術家和劇團的表演藝術。

[9]1956年3月河南豫劇院成立,9月8日,河南省文化局提出在全省挖掘整理傳統劇目,並決定在年底召開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

在12舉行的觀摩大會上,共有23個劇種參加演出,豫劇劇目幾乎占演出劇目的一半。

1950年代中期,全國許多省、市、自治區普遍建立豫劇職業演出團體,使豫劇已成為中國境內流布較廣的戲曲劇種之一。

[2]1957年,隨著反右鬥爭的不斷擴大,全國各地有一批豫劇工作者如閻立品、陳素真都被打成右派,遭到批判。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的口號中,豫劇同其他戲曲團一樣,大量傳統服裝、道具、戲曲資料被視為封建殘餘而被燒毀。

還有許多豫劇演員遭到批鬥,如常香玉被剝奪演出權,《河南日報》對她進行批判,稱之為「大戲霸」。

同時,包括河南豫劇院在內的一些豫劇團被撤銷或合併,在全國大力普及樣板戲的形勢下,豫劇工作者為豫劇移植樣板戲做了大量工作,一些不適合演樣板戲的演員被迫改行。

從1966年到1972年這段文革時期,豫劇除了移植樣板戲外,幾乎沒有新創做的劇目。

文革結束後,一些傳統的豫劇劇目重新走上舞台,從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這一時期,豫劇創做有了一種新的思想涌動,伴隨著「傷痕文學」的腳步,豫劇出現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作品。

到1983年,文革時期的創造桎梏已被打破,豫劇新劇目從作品內容到表現形式、從藝術實踐到理論研究等各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和實驗。

進入1990年代,河南電視台自1994年開播的《梨園春》欄目以擂台賽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得到廣泛好評。

《梨園春》欄目組在中國大陸、台灣甚至國外各地演出,使豫劇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10]2009年,中國戲曲學院首次從全國招收24名學生,組成2009豫劇本科班,豫劇首次成為大學的一門專業。

[11]2010年9月18日至9月20日,河南省文化廳一行10人赴新加坡參加2010年新加坡華族文化節,與台灣豫劇團和新加坡戲曲學院共同舉辦了「亞洲豫劇論壇」,成為豫劇發展史上第一次跨國舉辦的豫劇論壇。

[12] 中華民國[編輯] 豫劇自1949年隨中華民國國軍輾轉播遷至台灣,意外地撒種植根,國民黨為「弘揚中原文化」,以豫劇做為中原文化典型代表,因而在台灣得到大力發揚,豫劇當時是台灣政府資助的劇種之一。

[13]但李登輝、陳水扁在台灣執政時期,大力推行本土文化,豫劇環境受到影響,財源與後繼人才培養不足,觀眾日益減少,社會影響力有所下降。

[14]儘管如此,1994年因軍方精簡人事,僅存的豫劇隊險遭裁撤,亦是由李登輝親下口諭務必保留此表演團體,並於1996年改隸教育部。

[15]在馬英九上台後,隨著兩岸關係的升溫,豫台文化交流不斷加深,豫劇在台灣的影響力進一步彰顯。

[16]目前,台灣豫劇團是隸屬於中華民國文化部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的國家級公立豫劇表演團體。

蔣氏父子與豫劇[編輯] 豫劇《香囊記》(《抬花轎》) 1949年4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南京,國軍將領黃杰率領近四萬官兵撤往越南富國島,這些官兵多為蘇、魯、皖、豫諸省人,部隊中有一軍官李久濤,其太太張岫雲原是唱豫劇的紅角。

大家號召張岫雲成立劇團(後命名為「中州豫劇團」),專門為官兵們表演,以慰藉鄉情。

1953年,黃杰的部隊遷台,劃為台灣海軍陸戰隊,駐地高雄。

遷台後的「中州豫劇團」在時任海軍陸戰隊司令周雨寰及夫人的關心和時任職參謀長於豪章的支持下,改組為「飛馬豫劇隊」。

同年4月初的一天,蔣介石攜夫人宋美齡在陽明山革命實踐研究院的介壽堂觀看了一場豫劇,在演出過程中,蔣介石連聲稱好,謝幕後,他脫去軍帽,頻頻向台上招手,並對在座的政府要員說豫劇是最富教育之劇種。

在1969年4月2日中國國民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晚會上,蔣介石指明要看豫劇,並看完新編歷史名劇《楊金花》上下全場,盛讚豫劇具有教忠教孝的意義。

[17]1974年,中國電影製片廠拍攝的豫劇電影《秦良玉》,呈獻蔣介石,甚獲讚賞,並令頒三軍觀賞。

受父親影響,蔣經國對豫劇亦情有獨鍾,在他擔任中華民國行政院副院長期間,就過觀賞過由王海玲女士主演的多部豫劇,並向嚴家淦和何應欽等人推薦。

1965年在飛馬豫劇隊要奉命解編之際,蔣經國在高雄聽取了海軍和陸戰隊的長官們的意見後,下令保留飛馬豫劇隊,蔣經國還想辦法解決了豫劇隊的經費問題。

在1978年的台灣軍隊第14屆文藝金獎會演上,總統蔣經國親臨觀賞,並頒發給飛馬豫劇隊獎金四萬元新台幣。

[18] 台灣豫劇發展史[編輯] 依據陳芳、嚴立模所編的《台灣豫劇五十年圖志》,豫劇在台灣的發展歷程可分為五個時期: 奠基期是在1950年代,1950年元旦,由杜玉柯集合安排愛好豫劇的陸軍政戰文工體系眷屬在高雄縣鳳山鎮(今高雄市鳳山區)演出《轅門斬子》,是目前所知台灣最早的豫劇演出,同年,在陸軍呂心賢團長的支持下,創立「黃龍豫劇隊」,七年後,由鳳山調駐馬祖的芮文正發起組織「虎賁豫劇隊」,此為後來「陸光豫劇隊」前身。

另外,1951年毛蘭花受邀加入、指導並成立「空軍業餘豫劇團」,又稱「大鵬豫劇隊」,1958年大鵬開辦了台灣史上第一個豫劇科班即中華民國空軍業餘豫劇團學生班(大鵬豫劇隊學生班),招收第1期學生8人,第2期學生4人,第3期學生8人後停辦。

而1953年張岫雲組織的「中州豫劇隊」隨部隊輾轉由緬甸、越南來台後,改編成立「飛馬豫劇隊」,成為台灣豫劇薪火相傳的重要劇團。

1959年開辦的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學生班是台灣史上維持最久的豫劇科班(後來改成國立國光劇藝實驗學校豫劇科),停辦前共培養出9期學生。

大鵬和飛馬培養出的這幾批演員成為台灣豫劇發展的中堅力量。

整編期集中在1960年代,當時台灣軍方政戰體系開始整併各劇團,大鵬首先於1965年解散,陸光也於1971年解散,唯飛馬豫劇隊因張岫雲陳情獲時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蔣經國下令特別照顧而特準保留。

然毛蘭花、張岫雲先後離開劇團,迫使第一代豫劇科班學生立即接棒,此時國防部設置「國軍文藝金像獎」,1966年王海玲初演《花木蘭》成功,一砲而紅。

此時期的演出,以競賽戲及觀摩公演為主。

轉形期約為1970年代,1971年陸光豫劇隊解編,飛馬豫劇隊吸收陸光成員,成為台灣豫劇發展的唯一重鎮。

這段時期的演出重心,已從勞軍及商業性公演,轉移至國軍文藝中心每年三檔的公演,及國軍文藝金像獎競賽戲。

並走向了京劇化、精緻化的路線,參考京劇的分場形式與唱唸,排演如《紅拂》(由程派名劇改編)等新戲。

同時相對於飛馬「新豫劇」的表演風格,河南同鄉會附設「台北市豫劇改進會」也聘請張岫雲教戲開始演出一些改革劇目,如《桃花庵》、《平遼東》等戲的改編演出。

興盛期是在1980年代,飛馬豫劇隊繼續國軍文藝中心定期公演,並活躍於各種藝文活動,提升了豫劇在藝文界的地位,其所代表的轉型意義,是從國軍文藝中心的傳統戲迷轉向新文藝觀眾群,逐漸蛻變為台灣表演藝術的重要資產。

此時期的表演風格,不再強調京劇化,而是向內深掘,標榜活潑、鄉土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行精緻化的處理,如《新白馬關》、《新秦香蓮》、《新洛陽橋》等骨子老戲的修整重排及新劇目《梁祝緣》、《白蓮花》的編演等。

創發期是從1990年代至今,1990年代,飛馬先後受邀至美、德、奧、意、英等國公演,以豫劇藝術站上國際舞台。

1996年,台灣軍方決定不再經營戲曲劇隊,1月1日飛馬豫劇隊從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移到中華民國教育部下,改成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它就是現在的國營臺灣豫劇團,2008年3月6日,台灣豫劇團脫離國光劇團獨立,成為其對等機構。

2012年5月20日,中華民國文化部成立後,台灣豫劇團隸屬於中華民國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近年來,台灣豫劇團的演出風貌以「結合現代化與本土化,展現包容性與創新性」為發展標誌,強調豫劇的本土化,深刻融入台灣內涵。

同時,跨文化或跨界創作觀念成為台灣二十一世紀創作風潮,台灣豫劇團於2000年首度以義大利著名歌劇《杜蘭朵公主》開創豫劇跨文化劇目,演出造成空前轟動。

2009年,再度移植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為豫劇版《約束》,此兩齣跨文化新作,為豫劇在台之現代化與國際化之發展,開啟創作新道路。

兩岸豫劇交流[編輯] 1990年7月,台北豫劇改進會一行40人到河南省平頂山市演出,開啟了兩岸豫劇交流的大幕。

此後,台灣豫劇演員多次應邀到對岸演出。

這一時期,被稱為「單向交流時期」。

1993年,兩岸的豫劇交流由單向交流時期進入雙向交流時期。

其中1998年4月,鄭州市豫劇團一行40人首次以整團的形式赴台演出。

2001年之後,兩岸豫劇交流進入合作時期。

河南藝術家赴台排演了大批豫劇新劇目。

2008年8月,河南省決定每年免費為台灣培養一批豫劇演員,扶持台灣豫劇發展。

[19]2009年,兩岸合作劇目邁向國際舞台,河南藝術家與台灣豫劇團合作的豫劇大戲《約束》,赴倫敦參加「第四屆英國莎士比亞雙年會」,演出獲得很高評價。

[20] 豫劇藝術[編輯] 藝術特色[編輯] 豫劇演出 豫劇藝術古今兼納、剛柔相濟、豁達寬厚、有「中和」之美。

豫劇以唱見長,首先,豫劇唱腔鏗鏘有力,大氣磅礴、抑揚有度、富有熱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具有強大的情感力度。

其次,豫劇行腔酣暢、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

再者,豫劇節奏鮮明強烈、矛盾衝突尖銳、故事情節有頭有尾,再加上曲調詼諧歡快,使得豫劇不僅適合演出輕鬆的喜劇,它又恢宏大氣故又適合演帝王將相的大場面戲,豫西調委婉動聽,唱腔悲涼故很適合演悲情戲。

[21]豫劇在關鍵劇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暢、節奏鮮明、極具挑戰性,一般吐字清晰,易被觀眾聽清,顯示出特有的中原藝術魅力。

角色行當[編輯] 豫劇的角色行當,由「生旦淨丑」組成。

一般稱為四生、四旦、四花臉。

戲班組織也是四生四旦四花臉,四兵四將四丫環,八個場面兩箱官,外加四個雜役。

[1] 四生是指正生,二生,小生和武生。

正生又稱紅生、大生、大紅臉;二生又稱二紅臉、馬上紅臉;小生後來又分出娃娃生;武生又稱邊生。

四旦是指正旦(青衣、閨門旦)、小旦(花旦)、老旦(婆旦)、彩旦(潑旦、丑旦),後來又有了帥旦、武旦(刀馬旦)。

四花臉是指大花臉(含白臉)、二花臉(或稱武花臉、摔打花臉,以後又分出毛臉)、三花臉(丑)、黑臉。

藝術形式[編輯] 豫劇藝術形式表現在「四功五法」上,「四功五法」是豫劇演員基本功的統稱。

四功是指唱、念、做、打(舞),「唱」即演唱者隨劇情、人物性格、思想和情緒的發展變化用聲樂技巧生動表現出來,唱要求字清腔純,節奏準確,以字生腔,以情帶腔;「念」是指念白,用接近於生活的語言,以韻律化的方式展現的對白,是具有節奏感和音樂性的戲曲對白;「做」泛指表演技巧,特指舞蹈化的形式動作;「打」是傳統武術在戲曲表演中的舞蹈化體現。

五法是指手、眼、身、法、步,「手」是指各種手勢動作;「眼」是指各種眼神表情;「身」是指各種身段工架;「步」是指各種形式的台步;「法」則總指上述幾種表演技術的規程和法則。

唱腔[編輯] 祥符調是以開封為中心帶地區流行的豫劇,為標準的中州正韻。

豫東調也稱為「東路梆子」、「下路調」,它是祥符調傳入豫東後形成的一個地域流派,因鄰接魯南等縣,亦近山東梆子,咬字較重,弦高,故有「高調梆」之稱。

豫西調在洛陽、鄭州等地,又稱之為「西府調」,音味略帶秦腔,優美悅耳動聽,吐字清晰,字字入耳。

沙河調流行於沙河流域,這種腔調是祥符調和南陽梆子相結合的產物,在祥符調還沒有流傳到豫南以前,豫南淮北一帶的沙河西岸,流行著南陽梆子,後來祥符調在漯河、周口一帶紮下了根,又吸收了南陽梆子的精華後而形成的一個流派。

高調在豫魯冀三地交界處還有一個流派叫高調,高調與其他流派愈走愈遠,最終脫離了豫劇形成了新的劇種叫大平調。

主要流派[編輯] 派別 開創者 圖片 行當 簡介 代表劇目 陳派 陳素真 青衣、刀馬旦 陳素真首創豫劇界第一個豫劇流派」陳派「,創豫劇大慢板、將啞劇融入豫劇、並與樊粹庭進行豫劇板胡改良。

唱腔古樸典雅,含蓄俏麗,表演細膩傳神,規範講究,身段優美、剛柔相濟、含蓄秀美;台步行動如飄,長綢舞、水袖功、雙劍舞、辮子功、羽舞、花鐮舞、單劍舞、獨舞、群舞、扇子功和穿衣功等美妙絕倫。

《梵王宮》、《宇宙鋒》、《春秋配》 常派 常香玉 青衣、花旦 常派發展了豫劇清唱這種演出形式,並創立了豫劇演唱的新方法——混聲唱法;唱腔字正腔圓,運氣酣暢,韻味淳厚,格調新穎,以聲繪情、以情帶聲,多彩多姿,雅俗共賞,表演剛健清新、細膩大方,內涵深邃、性格鮮明,在表達人物內在的思想感情上,細緻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

《花木蘭》、《斷橋》、《紅娘》 崔派 崔蘭田 青衣、老旦 崔蘭田是豫西流派的傑出代表,其唱腔以下五音為體,兼用上五音,同時融會秦腔、曲劇、河北梆子、京崑等姊妹劇種的音調,唱腔旋律豐富多彩,發音長於鼻腔共鳴,音域寬廣,行家總結為「氣不暴,聲不搶,字不逼,音不撞,形不露」;行腔樸實,較少使用花腔,表演形「靜」而實動。

《桃花庵》、《三上轎》、《秦香蓮》 馬派 馬金鳳 帥旦、老旦 馬金鳳表演細膩、灑脫、生動、逼真,唱腔高亢、明快,嗓音清脆、明亮,吐字清晰,噴口爽利,行腔穩健,韻味醇厚。

以小嗓為主,大小嗓結合運用。

《穆桂英掛帥》、《花打朝》、《花槍緣》 閻派 閻立品 閨門旦、刀馬旦 閻派唱腔體現出了「精細」的特徵,注重行腔,注重意思的通達,不僅力度變化大,而且在音色變化上也有許多過人之處,明暗相宜,濃淡盡顯。

《秦雪梅》、《游龜山》、《西廂記》 桑派 桑振君 青衣、花旦 桑派的唱腔乖巧靈動、深沉委婉、雍容富麗,以字乖音巧見長,她的偷、閃、滑、搶之技絕非信口能來。

《白蓮花》、《桃花庵》、《對繡鞋》 唐派 唐喜成 鬚生 唐喜成繼承了祥符調豪邁、高亢、粗獷的風格,又融入了豫劇沙河調男聲篤實、剛健的演唱技藝,他的演唱雖以假聲為主,但音域並不窄,而且聲音宏亮,高低音銜接自然,控制自如。

特別是吐字清晰,唱高腔也能保持音色的柔和悅耳。

《轅門斬子》、《三哭殿》、《南陽關》 張派 張岫雲 花旦、老旦 張岫雲取長補短,不斷創新,她除了繼承了豫劇傳統演唱和表演藝術之外,還學習大量京劇的表演藝術。

《楊金花奪印》《平遼東》、《陰陽河》 李派 李斯忠 黑頭 博採眾家之長,及京劇,秦腔等藝術特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唱腔特點粗獷豪邁,卻又不乏細膩和儒雅。

取捨有度,融會貫通,最大限度上融入了豫劇唱念做打的技巧。

[22] 《下陳州》《包龍圖坐監》《司馬茅告狀》《跪韓鋪》 主要演出團體[編輯] 主條目:豫劇團列表 豫劇在全國11個省有167個專業劇團,專業從業人員1萬4千多人,是全國第一大地方劇種。

連同民營劇團在內,共有一千六百多個劇團。

河南省:河南豫劇院以及包括開封市豫劇團、洛陽市豫劇團等在內的河南18個地市豫劇團 河北省:邯鄲東風豫劇團[23]、河北省春燕豫劇團[24]、河北省平原青年豫劇團、邢臺市豫劇團 陝西省:西安市豫劇團、咸陽市豫劇團、寶雞市豫劇團 山東省:濟南市豫劇團、濟寧市豫劇團、聊城市豫劇團、菏澤市豫劇團 湖北省:襄樊市豫劇院、十堰市豫劇團、老河口市豫劇團[25]、武漢市豫劇團、湖北省豫劇團 安徽省:毫州市豫劇團、淮北市豫劇團、濉溪豫劇團、阜陽金鵬豫劇團 四川省:四川省豫劇團 江蘇省:江蘇省梆子劇團、徐州豫劇團、豐縣小皇后豫劇團 甘肅省:蘭州市豫劇團、甘肅省豫劇團 山西省:太原市豫劇團、大同市豫劇團、陽泉市豫劇團長治市豫劇團 黑龍江省:鶴崗市豫劇團、哈爾濱市豫劇團、伊春市豫劇團 新疆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豫劇團、石河子市豫劇團、農九師豫劇團 台灣:臺灣豫劇團 部分劇目[編輯] 朝陽溝 七品芝麻官 宇宙鋒 穆桂英掛帥 花木蘭 參看[編輯] 梨園春 中國豫劇節 香玉杯 注釋[編輯] ^曹植的《箜篌引》有京洛出名謳之說。

^棗樹的果實為紅色,其味甘甜綿長,由她的枝幹做出來的梆子,通過敲打形成的聲音,仿佛來自大自然的天籟。

^勾欄,又作勾闌或構欄,是一些大城市固定的娛樂場所,也是宋元戲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場所,相當於現在的戲院。

^瓦舍也叫瓦子、瓦市。

瓦舍里設置的演出場所稱勾欄。

^指祥符(今開封)、杞縣、陳留、尉氏、中牟、通許、儀封(今併入蘭考)、封丘、陽武(今併入原陽)等。

^即淮陽、西華、商水、項城、沈丘、太康、扶溝、鹿邑。

參考資料[編輯] ^1.01.1中国五大剧种之豫剧简介.中國社會科學院.2011-03-16[2011-12-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07)(中文(簡體)).  ^2.02.12.22.32.42.5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新浪網.2009年6月6日[2011-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1)(中文(簡體)).  ^商丘豫剧团赴台湾进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展演.中華網.2010-11-24(中文(簡體)). [失效連結] ^从数据看全国戏曲剧种的构成与分布.2006-04-20.中國文化部[2011-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2)(中文(簡體)).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人民網.2009年12月7日[2011年7月4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中文(簡體)).  ^中国戏曲剧种之豫剧起源.中國藝術作品珍藏網.2006-11-24[2010-02-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7)(中文(簡體)).  ^戏曲文化:中华文明的艺术奇葩.華夏經緯網.2008-06-13(中文(簡體)). [永久失效連結] ^胡樸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第121頁.ISBN 9787543947740(中文(簡體)).  ^河南戏曲大事记.河南戲曲廣播.2011年5月12日(中文(簡體)). [永久失效連結] ^从《梨园春》现象看豫剧振兴.大河網.2009年4月9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7月20日)(中文(簡體)).  ^中戏首开豫剧本科班.中國青年報.2009-09-18[2011-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2)(中文(簡體)).  ^“亚洲豫剧论坛”在新加坡圆满落幕.河南省文化廳.2010-09-28. [永久失效連結] ^在豫剧的故乡.《兩岸關係》雜誌.2001年8月24日[2011年7月4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4月2日)(中文(簡體)).  ^豫剧在台湾.全刊雜誌賞析網(中文(簡體)).  ^兩根木梆子聲傳半世紀.高雄畫刊.2018年5月28日(中文(繁體)).  ^今年豫台文化交流将打造六大品牌.鄭州晚報.2010年2月25日[2011-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中文(簡體)).  ^蒋氏父子与台湾豫剧.中國戲曲網.[2012-02-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中文(簡體)).  ^《東方藝術》.2000年,(03期). 缺少或|title=為空(幫助) ^河南拟免费培养台湾青年豫剧演员.搜狐網.2008年8月12日[2011年7月4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5月17日).  ^豫台豫剧交流纪事.大河網.2010年5月6日[2012年9月1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7月20日).  ^戏曲大观园:豫剧─激情奔放特色浓郁.文匯報.2009-09-08(中文(簡體)). [永久失效連結] ^李斯忠.[2016-11-10].  ^邯郸东风剧团.中國戲劇場.[2010-02-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02)(中文(簡體)).  ^河北省春燕豫剧团.中國戲曲網.2009年2月23日[2010年2月26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22日)(中文(簡體)).  ^老河口豫剧团.中國戲曲網.2008年11月23日[2010年2月26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5月17日)(中文(簡體)).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豫劇 河南豫劇網 中央電視台20集專題片《中國豫劇》 台灣國立台灣豫劇團 河南豫劇臉譜(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河南三大劇種 豫劇   •越調   •曲劇 中國五大劇種 京劇   • 豫劇   • 黃梅戲   • 越劇   • 評劇 閱論編豫劇相關:豫劇演員·豫劇團·豫劇劇目·豫劇編劇家·豫劇作曲家名角名家鬚生泰斗注1 王海晏 祥符五朵雲 李劍雲 ·閻彩雲 ·林黛雲 ·時倩雲 ·賈碧雲 杞縣三亭 陳玉亭 ·劉金亭 ·程蘭亭 豫西十八家老國公注1老生老盛三 ·劉喜連 ·張姐 ·張慶員旦行張小無 ·列燦柔 ·老百合 ·紀喜來 ·大金城花臉行李合群 ·況膏雲 ·老慶和 ·鮑公義 ·李留柱丑角老趙奶 ·唐誠 ·黃曹城小生鄭金城豫東五桿旗大花旗花桂榮大紅旗唐玉成杏黃旗黃儒秀雪白旗劉玉梅小藍旗陳素花豫劇十八蘭注2組一毛蘭花 ·崔蘭田 ·王蘭琴 ·郭蘭玉 ·馬蘭貞 ·李蘭菊 ·羅蘭梅 ·汪蘭巧 ·秦蘭花組二車蘭玉 ·黃蘭祥 ·范蘭榮 ·司蘭榮 ·張蘭保 ·馮蘭青 ·劉蘭葉 ·馬蘭風 ·周蘭學沙河三少 李家玉 ·易湘山 ·王仲華 三鼎甲1930年代陳素真 ·司鳳英 ·常香玉1950年代陳素真 ·常香玉 ·桑振君汴京三王 王敬先 ·王秀蘭 ·王素君 大陸五大名旦 陳素真 ·常香玉 ·崔蘭田 ·馬金鳳 ·閻立品 台灣豫劇皇太后張岫雲豫劇皇后王海玲豫劇小天后蕭揚玲童星 秦夢瑤 ·孔瑩 ·牛欣欣 ·張欣怡 ·鄧鳴賀 ·趙藝多 幕後人物劇作家 樊粹庭 ·楊蘭春 ·齊飛 作曲家 趙國安 ·耿玉卿 ·王基笑 ·王豫生 ·朱超倫 ·左奇偉專業媒體電視 河南衛視《梨園春》 ·河南廣播電視台梨園頻道 廣播 河南廣播電視台娛樂廣播 ·鄭州文娛廣播 刊物《南腔北調·河南戲劇》機構組織組織 中華豫劇文化促進會 ·中國豫劇節 ·台北市豫劇改進會 ·豫劇團列表 教育 中國戲曲學院豫劇專業 ·中原文化藝術學院 獎項 河南省戲劇大賽 ·豫劇藝術終身成就獎 ·香玉杯藝術獎 ·河南戲劇演員排行榜 1:清光緒年間,2:1930年代到1940年代閱論編中國各地戲劇浙江越劇-婺劇-紹劇-新昌調腔-寧海平調-松陽高腔-永康醒感戲-溫州崑曲-金華崑腔戲-台州亂彈-諸暨亂彈-甌劇-和劇-杭劇-甬劇-湖劇-姚劇-睦劇-南戲北京京劇-北方崑曲-西路評劇-北京曲劇河北河北梆子-評劇-絲弦-保定老調-哈哈腔-河北亂彈-武安平調-武安落子-西調-隆堯秧歌-唐劇-深澤墜子-安國老調-上四調-保定皮影-賢寓調-碰板調-十不閒蓮花落-固義儺戲-海興南鑼-定州秧歌戲-蔚州梆子-高腔-唐山皮影-冀南皮影戲-張家口賽戲-臨漳西狄邱落子-南辛莊木偶戲-新穎調-橫歧調-東路二人台-詩賦弦-邢臺弦子腔-邢臺墜子戲-邢臺淮調-邢臺西調-肅寧武術戲-懷安軟秧歌-肥鄉羅戲山東呂劇-山東梆子-棗梆-萊蕪梆子-東路梆子-柳子戲-大弦子戲-羅子戲-茂腔-柳腔-五音戲-柳琴戲-四平調-燈腔-東路肘鼓子-墜劇-漁鼓戲-八仙戲-藍關戲青海青海藏戲-青海平弦戲安徽黃梅戲-青陽腔-沙河調-岳西高腔-目連戲-安徽儺戲-廬劇-安徽端公戲-泗洲戲-宿州墜子-含弓戲-蕪湖梨簧戲-文南詞-鳳陽花鼓戲-皖南花鼓戲-淮北花鼓戲-推劇-嗨字戲-洪山戲江蘇崑曲-淮劇-揚劇-通劇-錫劇-蘇劇-淮海戲-丹劇-丁丁腔-海門山歌劇-淮紅劇-蘇州評彈-白局上海滬劇-滑稽戲-奉賢山歌劇江西贛劇-弋陽腔-盱河戲-東河戲-寧河戲-瑞河戲-宜黃戲-南昌採茶戲-贛南採茶戲-萍鄉採茶戲-萬載花燈戲-撫州採茶戲-吉安採茶戲-寧都採茶戲-贛東採茶戲-九江採茶戲-景德鎮採茶戲-高安採茶戲-武寧採茶戲福建閩劇-莆仙戲-平講戲-梨園戲-庶民戲-詞明戲-高甲戲-詞明戲-大腔戲-閩西漢劇-北路戲-梅林戲-右詞南劍調-小腔戲-三角戲-閩西採茶戲-南詞戲-閩西山歌戲-薌劇(歌仔戲)-打城戲-竹馬戲-遊春戲-肩膀戲廣東粵劇-潮劇-白字戲-粵北採茶戲-樂昌花鼓戲-梅州客家山歌劇-雷劇-粵西白戲-正字戲-廣東漢劇-西秦戲-花朝戲海南瓊劇-臨劇湖南湘劇-祁劇-常德漢劇-巴陵戲-湘昆-長沙花鼓戲-岳陽花鼓戲-常德花鼓戲-湘西花燈戲-湘西陽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零陵花鼓戲-師道戲-湘西苗戲-新晃侗族儺戲河南豫劇-越調-南陽梆子-大平調-懷梆-大弦戲-羅戲-羅卷戲-河南曲劇-河南道情-豫南花鼓戲-樂腔-五調腔-宛梆-二夾弦-河南墜子湖北漢劇-荊河戲-南劇-湖北越調-山二黃-湖北高腔-楚劇-東路花鼓戲-黃梅採茶戲-陽新採茶戲-遠安花鼓戲-荊州花鼓戲-梁山調-鄖陽花鼓戲-隨縣花鼓戲-文曲戲-鄂西柳子戲四川川劇-四川燈戲-四川曲藝劇-秀山花燈戲吉林黃龍戲-吉劇-拉場戲雲南滇劇-雲南花燈戲-昆明曲劇-關索戲-傣劇-白劇-雲南壯劇貴州儺戲-黔劇-貴州梆子-貴州花燈劇-貴州侗戲-布依戲-苗戲-安順地戲甘肅隴劇-高山劇-影子腔-甘南藏戲陝西秦腔-漢調二黃-合陽跳戲-線腔-眉戶戲-陝西碗碗腔-陝西老腔-陝南端公戲-陝西道情-弦板腔-陝南花鼓戲-安康弦子戲-漢調桄桄遼寧海城喇叭戲-遼南影調戲-阜新蒙古劇-彩扮蓮花落-二人轉山西晉劇-蒲劇-北路梆子-鑼鼓雜戲-耍孩兒-靈邱羅羅-上黨皮黃-上黨落子-永濟道情戲-洪洞道情-臨縣道情戲-晉北道情-襄武秧歌-壺關秧歌-沁源秧歌-祁太秧歌-繁峙秧歌-朔縣秧歌-孝義碗碗腔-曲沃碗碗腔-弦子腔-鳳台小戲-河曲二人台黑龍江龍江劇西藏藏戲內蒙古內蒙大秧歌-漫瀚劇-二人台廣西邕劇-桂劇-絲弦戲-師公戲-彩調-牛娘劇-桂南採茶戲-壯劇-苗戲-侗戲新疆新疆曲子戲香港粵劇-潮劇-黃梅戲-京劇澳門粵劇-土生土語話劇閱論編中原文化歷史二里頭文化 ·仰韶文化 ·河南龍山文化 ·河南歷史語言中原官話 ·河南話 ·鄭州話 ·洛陽話 ·徐州話 ·蚌埠話姓氏中原姓氏飲食豫菜戲曲豫劇 ·河南曲劇 ·越調體育少林武術 ·陳氏太極拳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殷墟 閱論編河南專題鄭州市(省會)總體 歷史 政治 經濟 人文 地理 城市 華北平原 黃土高原 南陽盆地 太行山 大別山 黃河 淮河 文化 中原官話 天地之中 洛學 豫劇 豫菜 胡辣湯 汝窯 鈞窯 汴繡 少林功夫 太極拳 洛陽牡丹 信陽毛尖 高校 旅遊景點 龍門石窟 嵩山 少林寺 白馬寺 殷墟 雲台山 老君山 紅旗渠 登封觀星台 分類    共享資源 閱論編河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民間文學 梁祝傳說注 董永傳說注 木蘭傳說注 盤古神話 邵原神話群 老子傳說注 河圖洛書傳說 杞人憂天傳說 傳統音樂 嗩吶藝術注 板頭曲 信陽民歌 西坪民歌 江河號子注(黃河號子) 古箏藝術注(中州箏派) 笙管樂注(超化吹歌) 鑼鼓藝術注(大銅器,開封盤鼓,中州大鼓) 佛教音樂注(大相國寺梵樂) 傳統舞蹈 龍舞注(火龍舞) 獅舞注(小相獅舞,槐店文獅子) 高蹺注(高抬火轎) 麒麟舞注(睢縣麒麟舞) 燈舞注(蘇家作龍鳳燈舞) 跑帷子 官會響鑼 耍老虎 傳統戲劇 豫劇注 宛梆 懷梆 大平調注 越調注 柳子戲注 大弦戲注 四平調注 曲劇 道情戲注(太康道情戲) 目連戲注(南樂目連戲) 皮影戲注(羅山皮影戲,桐柏皮影戲) 花鼓戲注(光山花鼓戲) 二夾弦注 羅卷戲 二股弦 淮調 落腔 曲藝 河洛大鼓 河南墜子注 三弦書注(南陽三弦書) 大調曲子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少林功夫 太極拳注(陳氏太極拳,和氏太極拳) 八極拳(月山八極拳) 心意六合拳 萇家拳 東北莊雜技 撂石鎖 傳統美術 朱仙鎮木版年畫 剪紙注(靈寶剪紙,盧氏剪紙,輝縣剪紙) 泥塑注(濬縣泥咕咕,淮陽泥泥狗) 燈彩注(洛陽宮燈,汴京燈籠張) 石雕注(方城石猴) 玉雕注(鎮平玉雕) 木版年畫注(滑縣木版年畫) 麥稈剪貼注 汴繡 傳統技藝 寶劍鍛制技藝注(棠溪寶劍鍛制技藝) 鈞瓷燒制技藝 唐三彩燒制技藝 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注(寶豐酒傳統釀造技藝) 綠茶製作技藝注(信陽毛尖茶製作技藝) 真不同洛陽水席製作技藝 窯洞營造技藝注(地坑院營造技藝) 汝瓷燒制技藝 登封窯陶瓷燒制技藝 當陽峪絞胎瓷燒制技藝 傳統醫藥 中醫診療法注(買氏中醫外治法,毛氏濟世堂脫骨疽療法) 中藥炮製技藝注(四大懷藥種植與炮製) 中醫正骨療法注(平樂郭氏正骨法) 民俗 重陽節注(上蔡重陽習俗) 黃帝祭典注(新鄭黃帝拜祖祭典) 太昊伏羲祭典注 民間社火注(濬縣民間社火) 馬街書會 藥市習俗注(百泉藥會,禹州藥會) 廟會注(濬縣正月古廟會) 民間信俗注(關公信俗) 打鐵花 洛陽牡丹花會 上標「注」的項目為多省區市聯合申報。

參見: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閱論編河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民間文學 孟姜女傳說注 耿村民間故事 河間歌詩 契丹始祖傳說 鬼谷子傳說 傳統音樂 嗩吶藝術注(唐山花吹,豐寧滿族吵子會) 河北鼓吹樂 冀中笙管樂注(屈家營音樂會,高洛音樂會,高橋音樂會,勝芳音樂會,雄縣古樂,小馮村音樂會,張莊音樂會,軍盧村音樂會,東張務音樂會,南響口梵唄音樂會,里東莊音樂老會,辛安莊民間音樂會,安新縣圈頭村音樂會,東韓村拾幡古樂,子位吹歌) 昌黎民歌 鑼鼓藝術注(常山戰鼓) 道教音樂注(廣宗太平道樂,花張蒙道教音樂) 傳統舞蹈 秧歌注(昌黎地秧歌,樂亭地秧歌) 井陘拉花 龍舞注(易縣擺字龍燈,曲周龍燈) 獅舞注(徐水舞獅,滄縣獅舞) 鼓舞注(隆堯招子鼓) 麒麟舞注 滄州落子 傳統戲劇 晉劇注 河北梆子注 豫劇注(桑派) 亂彈注(威縣亂彈,南岩亂彈) 石家莊絲弦 評劇注 武安平調落子 秧歌戲注(隆堯秧歌戲,定州秧歌戲,蔚縣秧歌) 哈哈腔 二人台注 儺戲注(武安儺戲) 皮影戲注(唐山皮影戲,冀南皮影戲,河間皮影戲,昌黎皮影戲,樂亭皮影戲) 老調(保定老調,安國老調) 四股弦(冀南四股弦) 賽戲注 永年西調 墜子戲注 西路梆子 曲藝 山東大鼓注(梨花大鼓) 西河大鼓注 木板大鼓 樂亭大鼓 京東大鼓注 河南墜子注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吳橋雜技 中幡注(安頭屯中幡,正定高照) 滄州武術(劈掛拳,燕青拳,孟村八極拳,六合拳) 太極拳注(楊氏太極拳,武氏太極拳,王其和太極拳) 梅花拳(邢臺梅花拳) 沙河藤牌陣 八卦掌注 形意拳注 鷹爪翻子拳 滿族二貴摔跤 左各莊杆會 蘇橋飛叉會 戳腳 傳統美術 武強木版年畫 內畫注(衡水內畫) 剪紙注(蔚縣剪紙,豐寧滿族剪紙) 曲陽石雕 泥塑注(玉田泥塑) 草編注(大名草編) 柳編注(廣宗柳編,固安柳編) 彩扎注(秸稈扎刻,彩布擰台) 京繡注 布糊畫 水陸畫 傳統技藝 磁州窯燒制技藝 生鐵冶鑄技藝注(干模鑄造技藝) 景泰藍製作技藝注 煙火爆竹製作技藝注(南張井老虎火) 定瓷燒制技藝 傳統棉紡織技藝注(威縣土布紡織技藝) 花絲鑲嵌製作技藝注 硯台製作技藝注(易水硯製作技藝) 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注(衡水老白乾傳統釀造技藝,山莊老酒傳統釀造技藝,板城燒鍋酒傳統五甑釀造技藝) 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藝 直隸官府菜烹飪技藝 邢窯陶瓷燒制技藝 傳統醫藥 中醫診療法注(中醫絡病診療方法,臟腑推拿療法) 中醫傳統製劑方法注(金牛眼藥製作技藝) 民俗 太昊伏羲祭典注(新樂伏羲祭典) 女媧祭典注 民間社火注(桃林坪花臉社火,永年抬花桌) 藥市習俗注(安國藥市) 元宵節注(蔚縣拜燈山習俗,掄花) 燈會注(葦子燈陣,勝芳燈會) 民間信俗注(千童信子節) 抬閣注(芯子、鐵枝、飄色)(葛漁城重閣會,寬城背杆,隆堯縣澤畔抬閣) 上標「注」的項目為多省區市聯合申報。

參見:河北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豫剧&oldid=68663639」 分類:​河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豫劇隱藏分類:​自2017年10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自2018年7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條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連結自2018年1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含有缺少標題的引用的頁面含有漢語拼音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CatalàDeutschEnglishEsperantoEspañolFrançaisItaliano日本語NederlandsNorskbokmålPortuguêsРусский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