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就好》:寂寞不只是一種「悲傷」狀態,還具有危險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他將寂寞定義為「感知到的社交孤立」(perceived social isolation)。
當我們覺得自己與別人失去連結,就會感到寂寞,也許是遭到重視的團體排擠,或是缺乏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商益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士奇傳播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
2019/10/26,生活PhotoCredit:Depositphotos精選書摘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文:布芮尼・布朗(BreneBrownPh.D.)
寂寞的邊緣人
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ofChicago)的神經科學家約翰・卡喬波(JohnCacioppo)研究寂寞(loneliness)已有二十多年。
他將寂寞定義為「感知到的社交孤立」(perceivedsocialisolation)。
當我們覺得自己與別人失去連結,就會感到寂寞,也許是遭到重視的團體排擠,或是缺乏真正的歸屬感。
寂寞的核心是缺乏有意義的社交互動——親密關係、友誼、家庭聚會,甚至是社區成員或同事間的聯繫。
值得注意的是,寂寞與獨處是截然不同的。
獨處或孤單地生活可以帶來力量或療癒人心。
作為一個內向的人,我非常重視獨處的時間,而且經常在與人共處時最感到寂寞。
在我們家,這種失去連結的感受稱為「寂寞的感覺」。
有好幾次我在路上打給史蒂夫說「我覺得寂寞」。
消除這種感覺的方法,通常是與他和孩子聊幾句話。
雖然有違常理,但史蒂夫通常會建議我,「你可能需要在旅館房間裡獨處一下。
」這對我來說是很棒的解藥。
我不認為有任何事比與人共處而感到孤單更令人寂寞。
我與家人用「寂寞感」來形容各種事情。
艾倫或查理常說,「我不喜歡那間餐廳。
它讓我覺得寂寞。
」或是「今天我朋友可以在我們家過夜嗎?她的家給我一種寂寞的感覺。
」
我們四個人試圖探究「寂寞感」對家的意義時,一致認為,讓人感覺不到連結的地方會帶來寂寞感。
基於這個原因,我認為不只是人,地方本身也可能帶有連結斷絕的感覺。
有時候,一個地方會讓人感到寂寞,是因為散發著某種缺乏親密人際關係的感覺。
有時候,我認為無法在特定的地方想像自己與關心的人有所連結,才會覺得那個空間很寂寞。
儘管在研究中的發現與卡喬波的研究結果非常一致,但我讀了他的文章後,才徹底了解寂寞感在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他解釋,人類身為群居動物,不是從堅強的個人主義獲得力量,而是仰賴計畫、溝通與合作的集體能力。
我們的神經、荷爾蒙與基因組成支持互相依賴勝過獨立自主。
他指出,「包含人類在內的群居動物,長大的目的不是為了自主與孤獨,而是成為他人可以依賴的人。
不論我們知不知道這一點,大腦與生物構造先天都傾向促成這個結果。
」人類無疑是群居動物。
因此,連結對我們很重要。
這正是為什麼羞恥感如此令人痛苦與脆弱,以及為什麼我們天生渴望歸屬感。
卡喬波說明人類大腦的生物機制如何在生存能力受到威脅時發出警告。
飢餓感提醒我們血糖過低需要進食;口渴的感覺警告我們需要補充水分以免脫水;疼痛感讓我們警覺組織可能會受損;寂寞感則告訴我們需要社會連結——這對我們的幸福跟食物與水一樣至關重要。
他表示,「拒絕承認自己感到寂寞,就跟拒絕承認自己餓了一樣,沒有意義。
」
然而,我們的確拒絕承認感到寂寞。
身為研究羞恥感的學者,我發現自己又回到熟悉的領域。
我們對寂寞感到羞恥,彷彿感到寂寞就表示有問題。
即使會有寂寞感是因為悲傷、失落或心碎,仍然覺得羞愧。
卡喬波認為,大部分與寂寞有關的羞恥,來自於多年來人們定義與談論羞恥的方式。
我們習慣將寂寞定義為「折磨人、無法治癒的慢性疾病」。
寂寞等於害羞、沮喪、是個邊緣人或反社會者,或是社交技巧拙劣。
他舉了一個很好的例子,提到人們通常會用「邊緣人」來形容罪犯或壞人。
卡喬波解釋,寂寞不只是一種「悲傷」的狀態,還具有危險性。
在演化機制下,群居動物如果遭到社交圈排擠(也就是變成局外人),大腦會進入防衛模式。
當我們感覺被孤立、失去連結與寂寞,會試著保護自己。
在這個模式下,我們希望與別人建立連結,大腦卻試圖以自我保護代替連結。
這會使人減少同理心、更加提防他人、感覺麻木,睡眠時間也會減少。
我在《勇氣的力量》一書中寫道,大腦的自我保護模式通常會使我們言過其實、捏造故事或誇大心中最深層的恐懼與不安。
失控的寂寞使我們害怕與外界接觸,越來越孤獨。
想戰勝寂寞,得先學會認清寂寞,並且勇於將這種經驗視為警訊。
對此我們應該尋求連結。
所謂連結,不一定加入一堆團體或在社群媒體上與好幾群朋友一起打卡。
有無數研究證實,真正重要的不是朋友的數量,而是少數人際關係的品質。
如果你和我一樣,不相信寂寞感跟飢餓一樣會危及生命,那我來分享一下幫我拼湊出事情全貌的研究。
在寂寞研究的綜合分析中,研究員茱莉安娜・浩特朗斯泰德(JulianneHolt-Lunstad)、提摩西・史密斯(TimothyB.Smith)與布拉德利・萊頓(J.BradleyLayton)得到以下發現:空氣汙染使人提早死亡的可能性提高百分之五;肥胖增加百分之二十;酗酒是百分之三十。
而寂寞呢?它使人早死的風險比一般高出百分之四十五。
恐懼造就現在的我們
那麼,我們怎麼會變得如此涇渭分明與孤單寂寞?我們不能假定互相貼標籤是越來越寂寞的原因。
研究不是這樣運作的,不能這樣草草了事。
然而,我們可以認清自己正困在可能互有關聯的一些狀態中,如果希望改變現狀,就必須全盤了解。
「我們是如何造就現在的樣子?」問題的答案肯定複雜。
但如果非得說出一個驅使與加深結黨分派的衝動,同時斷絕與他人真實連結的主要因素,我的答案會是恐懼(fear)。
恐懼脆弱,恐懼受到傷害,恐懼失去連結的痛苦,恐懼批評與失敗,恐懼衝突,恐懼讓別人失望。
單純的恐懼。
123»全文閱讀不想分頁?試試看我們的新服務猜你喜歡最新發展:《做自己就好》:「你不跟我們一伙,就是與我們為敵」是種屁話2年前Tags:做自己就好我屬於我自己布芮尼・布朗BreneBrownPh.D.寂寞恐懼Sponsored2022/08/03,政治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智慧國家觀測報告智慧島嶼的日常可見數位創新、多元包容、環境永續,並善用科技融入生活、產業乃至國家競爭力之中,成為全球指標性智慧國家─本專欄與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合作,以數位觀察報告培養公民對智慧科技思辨,並強化全民科普知識涵養。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科技部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下稱「新國科會」),7月27日於科技大樓舉行揭牌及主任委員布達儀式,與會貴賓不只涵蓋產官學界,總統蔡英文及行政院長蘇貞昌也親臨會場,共同見證我國科研事務推動最高權責機關成立,為政府組織改造立下重要的里程碑。
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新國科會打造不只是科技部的科技,建立科技與臺灣社會的多元聯繫臺灣的科技不應該只有科技部,而是還有經濟部、衛福部等所有部會在一起,但是用科技部的名稱出去國外,好像就變成全臺灣的科技都是科技部的。
所以我說,科技不會只有科技部的科技,應該是所有部會的總合。
新國科會首任主委吳政忠在致詞開頭即強調「部會合作」的組織核心,表示「科技不只是科技,科技與經濟、社會、環境等面相都有密切的關係」,也因此不應侷限於某個部分,應當是多個部會、學術界、產業界等攜手合作推動。
有別於過去科技部與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以合作關係來協調部會,未來新國科會改以委員會的組織形式運行,透過每月主要部會的首長共同商議策略方向,能夠整合部會資源,協作共達目標,此舉不只立下我國科技發展全新的里程碑,也讓臺灣能夠更靈敏的面對國際競爭。
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新國科會主委吳政忠。
新國科會前身是1959年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又於2014年改制為科技部,過去肩負推動全國整體科技發展、支援學術基礎研究,以及發展科學園區等三大使命,在歷任部長的努力下,更將創新創業加入推動目標。
如今的新國科會不只承接過去使命,主任委員吳政忠更提出以下四點未來新國科會所精進的方向:一、跨部會協力,布局新興科技與產業儘管臺灣小、科技預算不如國外,但臺灣部會之間高效率、精準連結的合作模式,將成為與國外競爭時的最大優勢,而「跨部會」溝通不只是未來新國科會的努力目標,也是新國科會最核心的思考架構。
二、基礎學術研究奠基回顧過去兩年臺灣新冠疫情的防疫成果,無論在病毒醫學還是疫苗研發領域,基礎科學研究一直都是技術開發的堅強後盾;所以在臺灣邁向國際頂尖的路上,無論半導體、太空、還是人工智慧,科技的基礎研究與國際互動都將是新國科會注重的發展方向。
三、打造精緻多元的生活科學園區過去半導體產業已替臺灣打下堅實的基礎,科技園區的產值從2.7兆成長到去(2021)年3.7兆,但除了半導體,其他的產業也需要布局,尤其是精準健康、智慧農醫、電動車、太空科技、低軌衛星等「接近生活」的重點產業。
四、實踐科技的人文社會價值隨著科技與生活拉近距離,未來的科技發展必然需要與社會需求、環境永續連結,回應外在社會環境的變化;此外,科技人才培育、加強臺灣女性在科技面的投入比例,都將是未來新國科會欲強化的目標。
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進一步探究,就會發現上述新國科會的策略方針並非憑空發想,而是源自對產業發展的細微觀察與豐富的知識、經驗的珍貴結晶。
早在吳政忠任職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副執行秘書時,就已觀察到「當科技更接近生活,產品價值就會大幅度的翻倍成長」的現象,再回顧臺灣善於代工製造零件的發展歷史,才萌生「將臺灣強而有力的製造技術與創新想法整合」的初步想法。
但是「整合」一詞的背後,需要的是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產業實務之間的環環相扣,過程不只涉及公私跨部門、跨領域的協調,也是一個漫長轉換的過程,並非一蹴可及。
最後,在數年醞釀及無數人的共同努力下,儘管過程困難重重,以「部會合作」思考為核心的組織架構「新國科會」終於順利誕生,讓整體國家的科技發展得以提升至行政院層級的高度,向下整合上中游的基礎研究、下游的應用研究及產業實務的連接,創造更多的商機與價值。
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新國科會的挑戰與期許,後疫情時代的科技人文關懷如今全球進入後疫情時代,國際關係變動不定,更面臨供應鏈重組、數位轉型等產業挑戰,科技作為國家發展重要的中堅力量,勢必需要更快速的布局因應,在變動中搶得先機。
但除了研究與創新,科技與人文社會的結合也是新國科會的一大核心。
隨著人工智慧、太空等科技發展,生活中科技將無所不在,因此未來傳統產業必然將被完全翻轉,此時人文社會科學就扮演嫁接技術與生活文化的重要橋樑,彰顯科學研究成果對人類福祉的巨大貢獻。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科技與社會必須主動伸手,彼此接觸、相互了解,攜手促進社會總體的福祉發展。
新國科會成立之日,同時也是「國科會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註]」揭牌日,便能看見國科會對人文的用心,除了前述四大重點外,對於女性人才的培育、原住民教育的深耕、環境永續,都將是國科會的重點目標,如何透過科技連結社會的需求,正是新國科會追求的核心,因此新國科會不只是部會整合、資源分配與未來展望而已,更是將科技應用在民間的推動者,同時成為科技與人文交流的平台,最大化科技對總體社會福祉的貢獻。
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廣告[註]:國科會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於110年8月開辦,位於科技大樓1樓,是臺灣公共托育協會承接的第一間職場教保中心。
以平價、優質、非營利、社區化之方向營運,希望透過政府與公益法人團體協力的方式,結合民間團體資源,提供孩子優質的教保品質,減輕社區家庭照顧負擔,提升教保人員工作環境與權益。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
猜你喜歡Tags:政府組織改造國科會陳建仁吳政忠科學園區新國科會唐鳳蘇貞昌人文社會價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部會合作蔡英文基礎學術研究科技部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潘懷宗《勇敢對抗攝護腺癌》:我發現癌細胞的過程相當曲折離奇,小心翼翼仍無法在二期前發現它1則觀點如何超越高智商的對手?你需要的只是比他更「理性」1則觀點【炒幣入門】買賣加密貨幣和進出股市一樣嗎?我的「K線絕活」在幣圈有沒有用?1則觀點「魷魚幣」暴漲2400%又閃崩幾乎歸零,投資機構痛批「根本詐騙」1則觀點美國史上最大「龐氏騙局」主謀馬多夫去世,回顧台版「老鼠會」如何詐騙受害者1則觀點《代幣經濟崛起》:投資ICO代幣前,7招教你如何避開詐騙陷阱1則觀點台灣史上最大詐騙集團「鴻源機構」(下):涉及近20萬人的金錢遊戲,蒸發了無數家庭的保命金1則觀點《金融行為通識課》:詐騙犯慣用的九種認知經驗法則&五種策略和角色1則觀點台灣史上最大詐騙集團「鴻源機構」(上):80年代以每月「四分利」,吸金新台幣近1000億1則觀點投資比特幣之前,你確定你不是被詐騙嗎?虛擬貨幣詐騙的常見套路與迴避策略1則觀點
延伸文章資訊
- 1寂寞有毒 - 科學人雜誌- 遠流
我們都曾感受到寂寞,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種感覺會隨我們的處境和心態而有所不同。寂寞的定義就是感到社交孤立並和他人失去交流。在大多數情況下,寂寞感 ...
- 2寂寞,不是無病呻吟也不是憂鬱 - 今周刊
而寂寞則來自於特定的事件,一定有一件與寂寞有關的人際互動事件。」就是這種人際上的缺憾感,一定程度的孤單和缺乏連結。一旦當我要求寂寞朋友形容這 ...
- 3第二章文獻探討
- 4《做自己就好》:寂寞不只是一種「悲傷」狀態,還具有危險性
他將寂寞定義為「感知到的社交孤立」(perceived social isolation)。當我們覺得自己與別人失去連結,就會感到寂寞,也許是遭到重視的團體排擠,或是缺乏 ...
- 5第一章
現在社會的人際越來越疏離,寂寞感也越來越加劇,本研究以成年前期女性為研究對象,因為 ... 對於寂寞的定義,不同的學者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會有不同的定義,Pepla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