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有毒 - 科學人雜誌- 遠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們都曾感受到寂寞,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種感覺會隨我們的處境和心態而有所不同。
寂寞的定義就是感到社交孤立並和他人失去交流。
在大多數情況下,寂寞感 ...
購買本期
瀏覽全文前往科學人知識庫
編輯推薦
寂寞有毒
2018-03-01
羅素(FrancineRusso)
寂寞不是病,但長期深感寂寞可能導致各種疾病甚至早逝。
科學家努力探尋「寂寞感」的來由、高風險群以及解方,期望撫慰每顆孤寂之心。
奧倫巴赫寂寞且痛苦地在美國賓州郊區長大。
雖然她有一位親密的丈夫以及許多朋友,這位住在伊利市的39歲行政助理兼作家仍然必須對抗發自內心的寂寞。
在高中時,她不敢靠近其他成群的女孩,因為覺得自己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也擔心對方會找自己麻煩。
她不時質問並評判自己:「我是否對不理解的事物有先入為主的想法而刻意避免接觸,使得自己變得寂寞?我是否太過積極反而把別人推得更遠?」
過去幾年,奧倫巴赫在各方面都有所成長且改變,但寂寞依然存在。
最近她在一場研習課程中說道:「我一個人來、一個人午餐。
沒有人邀請我,我也沒有試著融入。
我應該嘗試嗎?是的。
」「你嘗試走遍世界探索一切,但寂寞無所不在。
」
奧倫巴赫的這種寂寞感,或許在生活和文學作品中稀鬆平常,但已引發科學研究熱潮,包括心理學、流行病學及演化生物學,研究人員開始探究各類寂寞的本質、生物機制以及對身心的影響。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寂寞與罹患各種心理和生理疾病有關,包括憂鬱症、認知衰退、心臟病和中風。
2015年美國楊百翰大學的心理學家霍爾特-朗斯戴(JulianneHolt-Lunstad)及同事發表一項結合1980~2014年研究資料的後設分析,發現寂寞、社交孤立(socialisolation)和獨居都與較高的過早死亡率有關,相關程度甚至比肥胖更高。
2017年霍爾特-朗斯戴等人檢視目前所有科學證據後認為,缺乏社會連結(寂寞、社交孤立及人際關係不佳所致)是公共衛生的主要問題。
人們究竟有多寂寞?霍爾特-朗斯戴等人引用了一些指標,認為以下這些因子惡化導致社交孤立越來越嚴重,進而引發寂寞:獨居人口攀升、結婚率下降、少子化、志願服務者減少,以及在美國有宗教信仰的人越來越少。
2006年杜克大學及亞利桑那大學研究人員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2004年美國自認沒有親密知己的人數是1985年的三倍。
其他統計數據則有不同發現,例如英國德倫大學的社會學家楊可明(KemingYang)分析了2006~2014年的歐洲人口資料,顯示懷有寂寞主觀感受的成年人口數「相當穩定」,大約維持在7~10%的人口;在英國,「總是穩定維持在5~6%」。
無論寂寞的人數是否增加(與測量方式有關),全世界開始關注寂寞和健康問題的關聯,並試圖找出解決之道。
例如,2011年丹麥王妃瑪麗(CrownPrincessMary)發起一項降低寂寞感的全國運動;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資助幾項降低老年人寂寞感的活動;類似AARP的機構「高齡英國」(AgeUK)以及其他組織在2011年也推動「終止寂寞運動」(CampaigntoEndLoneliness),旨在研究降低寂寞的方法;2016年,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紀錄片「寂寞年代」提醒大眾關心「寂寞流行病」,促使全國重視這個議題。
英國布魯內爾大學的老年學家維克特(ChristinaVictor)說:「訊息已經散播出去。
如果你們都願意去探訪自己的奶奶,她就不需要去醫院了。
」
寂寞到底是什麼?
我們都曾感受到寂寞,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種感覺會隨我們的處境和心態而有所不同。
寂寞的定義就是感到社交孤立並和他人失去交流。
在大多數情況下,寂寞感會隨情境而改善,例如結識新朋友或展開新戀情,但研究人員定義的「長期寂寞」則是長時間感到深刻的寂寞,而且在各種情境都是如此。
長期寂寞的感受有別於憂鬱、社交焦慮或害羞,不過這些狀態往往也伴隨長期寂寞。
英國基爾大學心理學家羅坦伯格(KenRotenberg)的研究顯示,長期寂寞者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現社交訊息處理失常的現象(例如對社交威脅過度警覺),也較容易產生心理問題(憂鬱)以及人際適應不良(社交退縮)。
社交孤立會導致寂寞,我們可以透過記錄一些因子客觀檢視社交孤立,例如獨居、幾乎不參與社群以及鄰居人數稀少。
不過,有些社交孤立者相當滿意現況;有些從客觀數據看來並不屬於社交孤立的人,例如已婚且有許多朋友,卻可能感受到深刻的寂寞。
寂寞和社交孤立都與健康風險較高有關,但原因可能不同,例如寂寞可能引發某些生理反應並影響健康,而對不感到寂寞的社交孤立者來說,霍爾特-朗斯戴表示:「可能是沒有人提醒你要吃藥,或幫你叫救護車。
」
至於有多少人是寂寞的社交孤立者,還有他們是否為健康風險最高的人?依目前的資料仍難以判斷,要找出這個族群很不容易。
目前關於寂寞的科學研究有一個問題,就是判斷寂寞程度的一些標準工具所測量的對象或目標,並非完全相同。
例如歐洲大型調查研究中常用的基維爾德寂寞量表(DeJongGierveldLonelinessScale)同時測量了寂寞和社交孤立,卻沒有測量持續時間;此量表單純要求受試者在面對「我想念擁有摯友的感覺?」或「我有很多可以信任的人?」這類問題時,回答「正確!」、「正確」、「或許」、「不對」或「不對!」。
最常使用的寂寞測量工具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寂寞量表修正版(RevisedUCLALonelinessScale),它測量受試者對於人際關係在質和量上不滿意的程度,例如評量自己多常與他人親近、是否缺乏朋友、是否感到害羞或孤身一人。
這些測量主要針對認知層面,也就是檢視受試者自我覺察的程度及其他要素,而不是直接探究寂寞感。
羅坦伯格表示,對某些人來說,「寂寞這樣的情緒感受就像腸子打結一樣痛苦,如果狀況持續,將影響心理健康。
」
【欲閱讀全文或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知識庫〉2018年第193期03月號】
購買本期
#關鍵字:編輯推薦、生命科學
更多文章
編輯推薦基因剪輯踩過紅線2016/10/01霍爾(StephenS.Hall)歐維格(KyleOrwig)一直想做一項實驗,照他的話來說,這項實驗會「讓人們跳腳」。
歐維格是美國匹茲堡大學的教授,研究的是複雜深奧的精細胞生物學,特別專精於雄性睪丸中的特化幹細胞製造出精子的過程。
...答案是……特別愛吃某種食物,是否表示身體缺少某種養份?2005/10/01對特定食物的愛好與任何顯著的營養缺乏並無關聯,而是其他生物因素所造成。
學者使用功能性磁共振造影(fMRI)來探索關於食慾的神經機制。
這些影像研究顯示,當一個人偏愛某種食物,大腦中杏仁核、前扣帶皮質、眼...編輯推薦孤兒藥成就之路2016/04/28龐中培重點提要■罕見遺傳疾病「龐貝氏症」的患者往往在出生後一年內便會夭折,在治療的藥物Myozyme發明之後,配合篩檢,提早使用,可使死亡率大幅下降。
■新藥研發困難重重,往往需要資金與機運,這也讓藥物的上市...
活動推薦更多
追蹤科學人
延伸文章資訊
- 1寂寞,不是無病呻吟也不是憂鬱 - 今周刊
而寂寞則來自於特定的事件,一定有一件與寂寞有關的人際互動事件。」就是這種人際上的缺憾感,一定程度的孤單和缺乏連結。一旦當我要求寂寞朋友形容這 ...
- 2第一章
現在社會的人際越來越疏離,寂寞感也越來越加劇,本研究以成年前期女性為研究對象,因為 ... 對於寂寞的定義,不同的學者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會有不同的定義,Peplau ...
- 3寂寞的涵義 - something - 痞客邦
Gordon(1976)認為寂寞是由於缺乏某些人際接觸而產生的被剝奪感,即失去某人的感覺。進一步說,它是所期待的人際關係缺少時,所產生的被剝奪感。 Sermat( ...
- 4大學生寂寞感、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寂寞感的不同定義,本研究將寂寞感視為「個體對現有社會關係網絡的不滿意,. 或因為現實與期望的人際關係有落差而感到人際關係的不足,而主觀經驗到的不. 愉快感受。」.
- 5《做自己就好》:寂寞不只是一種「悲傷」狀態,還具有危險性
他將寂寞定義為「感知到的社交孤立」(perceived social isolation)。當我們覺得自己與別人失去連結,就會感到寂寞,也許是遭到重視的團體排擠,或是缺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