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的真義濟公活佛慈訓 - 彌勒書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寶的真義濟公活佛慈訓 · 一、冷靜。
這不是一次就能冷靜下來,是要慢慢、要功夫的。
· 二、意守玄關。
· 三、凡事都是自己的錯,所以要並用三寶。
· 四、 ...
我們的FB粉絲群:
彌勒書院粉絲群
FB社團:
彌勒辦公室
你好,各位佛友登錄
註冊
搜索
前賢著作認識一貫道求道三寶道場修行設佛堂素食顯化行誼三曹普渡訓文慈語講題一貫道書籍佛教圖書館進修班一年級進修班二年級進修班三年級進修班四年級進修班五年級法會講題經典講題壇主班
首頁→三寶→三寶修持
背景:
閱讀文章-三寶的真義濟公活佛慈訓
三寶的真義濟公活佛慈訓
[日期:2016-10-29]
閱讀:次
濟公活佛慈訓:徒兒閒暇更記住:時時靜心默守玄關,不浮不燥,氣貫丹田。
三寶乃法門,而你們不會使用,只知遇到災難時趕緊用三寶,平時就該用來修心煉性,常唸你就與彌勒祖師、為師有感應,遇困難感應就快。
濟公活佛慈訓:晚上睡覺沒有用三寶的請舉手?(無人舉手)不錯,你們都有長進。
聽老師講這種話叫做愛的叮嚀,有則繼續,無則嘉勉。
要靜坐可以,你有一訣,比他們更高超的,他們天天坐在那裡,事也不做的去靜坐;你可以做事,也可以靜坐,那就是你這個雙人,「二目守玄,而又能做事。
」雙人守一土,中央戊己土,「雙人能守中土,才能見性」,不像他們那樣靜坐來的;你能培外功修內德,修久了,你自然到達境界,你就能平心靜氣。
沒有一個經典是教我們參禪打坐的。
三寶的好處、妙用太多了,但要運用於日常生活中,用於自身,如心不平靜時,念念五字真言;有問題時、靜不下來時,念念五字真言,就有妙智慧。
迷惘時要參拜,就是問問自己、反省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先找出根本再解決,這樣就是妙智慧了。
如何克己呢?一、冷靜。
這不是一次就能冷靜下來,是要慢慢、要功夫的。
二、意守玄關。
三、凡事都是自己的錯,所以要並用三寶。
四、將心比心。
五、替換定律。
不急不緩,做到中庸之道。
六、反求諸己。
凡事先想一想,仔細思考是不是自己的錯?◎無論在何處,有事辦則渡人,無事辦則修己。
一個劫數的來臨,對於領導者及所有的修行人來說,都是一大考驗,因此濟公及月慧為此憂心忡忡;你們要多用功,要發慈憫心,平常在家雖不能行善,但也可以多唸經迴向,以善念消弭災劫。
這雖是一個法,但最主要的是要讓你們發出那一份「慈悲心」,讓人間的修行人,把這一份的慈心傳達到無極宮,報之老母娘。
◎現在諸多人心惶恐,因此你們在講道時,要多提光明面,若有求道者的心性不能安寧,就叫他默唸五字真言;沒有聞道的人,叫他唸唸佛號,仰仗諸佛菩薩的悲願,再加上自我身心的主人不亂,才能有救。
到末後了,沒把握往後怎能修辦?從此刻開始,心性一定要提昇!一切的人我、對待,不要存在!如果在人事上打轉,那你還修什麼?辦什麼?光看的都是別人的不對,所以說修道、辦道,要與人結善緣,而不是結冤;心裏起憎恨心,就與人結了惡緣!所以每個人都要提昇!這是沒有人可以代替你的;第二寶(口訣)在緊急的時候念一念,沒事的時候也要念,最重要的是:要去「實踐」!念念如仙佛,魔就對你沒有辦法!念念都是佛心,就沒有私我,沒有私,就不會貪,還會執著什麼?憎恨什麼?要腳踏實地去實踐!很自然的,一吸一呼,呼吸之間本是道,不是有形色在那裏坐禪道,你們進來的時候,兩目守玄,把心念收攝,收攝你們的心念,不要讓你們的心猿意馬往外放,那時候、那一刻,當下就是道!神仙在那裏?天堂在那裏?在你們的心中!
打印
先天大道和三教圓通--三寶心法
濟公活佛老師教你怎樣用三寶
歡迎道親在註明出處的情況下,分享本站文章到Facebook、LINE群組或其他地方,功德無量。
Poweredbyiwms5.1
Processedin0.072second(s),3queries,Gzipdisabled
延伸文章資訊
- 1三寶的真義:新版三寶範例 - 博客來
- 2三寶的真義@ 一貫道興毅南興南悌區 - 隨意窩
三寶的真義壹、前言◎上天慈悲大開普渡,藉求道來接引佛子◎求道得三寶是登天梯的第一步◎三寶是回天的憑證,超生了死的秘寶貳、得道是千古奇緣◎首先道喜~根基祖德佛 ...
- 3三寶真義@ 簡簡單單 - 隨意窩
不只是修行學道的不二法門,對現實人生中,心念的轉化、煩惱的降伏,更. 有莫大的助益。 3. 於複習求道的意義時,三寶解說者應再次肯定、恭賀求道人得道之「殊 勝佛.
- 4講『三寶』的要點- 道學研究 - 悟見天道
時代進步、社會繁忙、信仰趨向多元化,如無強而有力的證據,則無法感動新求道人的心靈,再來接進道場研究道義行功了愿,修持超生了死之道。所以講「三寶」之人才應感念天恩 ...
- 5三寶的真義濟公活佛慈訓 - 彌勒書院
三寶的真義濟公活佛慈訓 · 一、冷靜。這不是一次就能冷靜下來,是要慢慢、要功夫的。 · 二、意守玄關。 · 三、凡事都是自己的錯,所以要並用三寶。 · 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