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的數字】「零」的誕生 - 故事StoryStudio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如果說,數字作為數學語言的基本符號,可以稱得上是其基礎的話,那欲探求 ... 於是,這套印度數字系統又隨著征服者和商人重新傳回到西方,逐漸演變為 ...
尚未登入
訂閱方案
看・這些人
帝王將相
革命家
王子
公主
皇后
歐洲名人
希特勒
拿破崙
伊莉莎白一世
臺灣
鄭成功
林獻堂
蔣經國
宋美齡
蔣介石
孫中山
中國
曹操
毛澤東
袁世凱
慈禧太后
唐太宗
行行出狀元
農民
文豪
攝影師
科學家
運動員
醫護人員
看全部分類
看・這些事
天災人禍
災難
戰爭
COVID-19
文青日常
藝術/設計
閱讀
音樂
影視/電影
生活大小事
移民/遷移
新聞/媒體
法律
飲食
科技
主義/思想
法西斯主義
轉型正義
資本主義
女性主義
政治/國際
共產黨
國民黨
伊斯蘭
納粹
神聖羅馬帝國
看全部分類
看・這世界
Asia。
亞洲
越南
泰國
韓國
日本
香港、澳門
中國
Europe。
歐洲
英國
荷蘭
希臘
義大利
德國
Americas。
美洲
墨西哥
古巴
加拿大
美國
Taiwan。
臺灣
臺灣
高雄
臺南
嘉義
臺北
基隆
看全部分類
看・這時代
臺灣分期
戰後時期
日治時期
清治時期
鄭氏時期
荷西時期
英國王朝
都鐸王朝
金雀花王朝
斯圖亞特王朝
西元世紀
20世紀
19世紀
18世紀
17世紀
16世紀
中國朝代
春秋戰國
唐
魏晉南北朝
三國
秦
世界大代誌
文藝復興
冷戰
工業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看全部分類
所有分類
會員專區
專題特輯
專欄作者
所有文章
活動
影音
倒數2030
帳戶資訊
閱讀紀錄
收藏清單
關於我們
月繳方案
149/月
新會員首月99元優惠
訂閱此方案
季繳方案
原價NT447
350/季
淺嚐方案,閱讀故事小試身手
訂閱此方案
年繳方案
原價NT1788
1280/年
深度探索,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此方案
首頁
【改變世界的數字】「...
【改變世界的數字】「零」的誕生
2020-05-23
(duncanc,viaflickr)
「數」概念的出現
進位的發明
數字紀錄系統的演變
「零」的首度亮相
東方對零的態度
收藏
+新增分類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Line
數學的概念深植於當今社會文化中,從計算時間、進行金錢交易,到電腦的運算和投票的制度,它無處不在。
如果不使用數字,生活將會有許多的困難,我們就不會有今天的科技、政府將無法收稅、教徒不能準時祈禱、商人也做不成買賣。
使用數字彷彿理所當然,於是我們少有機會反省數字本身的意義,更少有人注意到它們的來源和對人類世界的影響。
也就是說,我們活在一個由數學建構的社會中卻不自知。
事實上,「數量」的概念出現在人類社會中是很自然的,從上古時期,人類就會衡量自己一天要吃多少食物才不會餓死,經過幾次日出日落天氣會開始轉涼,要抓多少獵物才能讓自己和同伴都分到一杯羹。
如果說,數字作為數學語言的基本符號,可以稱得上是其基礎的話,那欲探求數學的根本,就必須往回追溯數字的起源。
我們將會發現,這一切的發生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而是經過了數不清的變革,才造就了今日這個方便又完整的數字系統。
在這個系統中有一個特別奇妙的數字,它的出現顛覆了人們的世界觀,改變了神學、哲學、科學、甚至藝術史,為人類文明帶來了重大的衝擊,這個震懾古今的數字就是──零。
「數」概念的出現數的概念起源於數羊、時間的推算與財產的紀錄等需求。
1930年代晚期,考古學家卡爾‧艾伯索倫(KarlAbsolom)發現了一根三萬年前的狼骨,上面一系列的刻痕顯示當時候的人已經會算數了。
人們為了記下數目而發明了一些記數符號(或文字),有些文明甚至在發明書寫前就找到紀錄數字的方法,如沒有文字的印加人便用「結繩」法,在繩子上打結來記錄計算結果。
考古學家卡爾‧艾伯索倫(KarlAbsolom)發現的三萬年前狼骨
早期的人類可能還不會處理太複雜的數目(或者他們還沒有需要這麼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始語言開始出現「一」和「多」的分別。
及至今日,仍有部分語言中僅用多和少來分別數量的差異。
玻利維亞的西利歐那印地安人(SirionaIndians)和巴西的亞拿馬族(Yanoama)便是如此。
他們的語言中只有「一、二、三」和「許多」,沒有我們習慣的數字系統,但由於數字可以相加,數字系統的未來擴大並不難想像。
進位的發明數字增加的方法之一,就是進位。
巴西的巴凱瑞族(Bacairi)及博洛洛族(Bororo)的語言中只有一和二兩個數字,聰明的族人於是使用「一」、「二」、「二加一」、「二加二」、「二加二加一」以此類推的方式計算,即使存在的數字符號很有限,靠相加的方式也可以成為完整的計數系統。
甚至到今天,這種系統在許多領域中仍然極其重要,電腦使用的計算方式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種方式類似於我們今天所謂的「二進位」系統。
然而,相對於二進位系統,五進位和十進位系統常見得多,例如那根狼骨上所使用的就是五進位,古希臘人甚至將「五」這個字當作動詞表示計算的過程。
日耳曼語系的語言是使用十進位;法語則將八十寫作「四個二十」(quatre-vingt),可能是當地早期使用二十進位的痕跡。
至於為什麼用五、十、二十的進制,這完全是主觀的決定,最合理的推論應該是因為人的指頭數量方便進行這種進制的計算。
數字紀錄系統的演變有了數量的觀念,下一步就是要把口述的數目記錄下來。
這並不難,但當人們開始記錄較大的數目時,就會發現更簡易符號的必要。
早在五千多年前,還沒有金字塔時,古埃及人就設計了一種抄寫十進位系統的方式,用不同的圖畫代表一、十和百,以此排列不同的組合紀錄來表現很大的數目,像是231,此後不再需要刻下兩百三十一條線,只需要兩個「百」的符號、三個「十」的符號和一個「一」的符號,就可以表現。
到了希臘時代,希臘人延續了這種計數模式,只不過他們用的是字母而非圖形,也發明了更多的符號來表現數字,例如200、30和1都各有不同的符號表示。
也就是說,希臘的系統不再需要用6個符號來表示231,只需要一個200、一個30和一個1。
雖然使用這種系統需要記憶更多更複雜的符號,但使用起來比埃及系統的計數方式簡易許多。
沒想到承繼了希臘系統的羅馬數字,卻又走回埃及式的方法,231計做CCXXXI,本來三個符號的數目,又回到了6個符號。
希臘數字在古代已經是很先進的系統了,但當時還有一種更先進也更快速的計數系統,那就是巴比倫的數字。
巴比倫的數字(Source:Josell7/CCBY-SA)
巴比倫的計數系統和上述其他文明都不一樣,巴比倫採用的是60進位。
希臘系統中,每個符號表示一個數字,而巴比倫系統中的符號所表示的是一個乘積,也就是說,同一個數字可以表示1、60、3600等,依此類推到無窮多。
那我們要如何判斷這個符號所在的位置是十位、百位還是千位呢?零是這個問題最有效的解決方案,只要在數字後面補上零,數字就有了新的意義。
在巴比倫數字之前,零的概念還沒有出現,因此巴比倫人只是先將零的位置空下來,但巴比倫的數字系統給了「零」一個出現的好機會。
「零」的首度亮相約在西元前300年,巴比倫人開始使用特定的楔形文字來代表數目上的空白處,也就是我們今天會補上0的位置。
這是西方最早期出現的零的痕跡。
然而,這個相當於零的楔形文字,在當時還只是個用來確認位數的位置記號,它為左邊的數字帶來意義,但本身並不代表數值;而當它單獨存在時,所表示的是「無」。
這種空位的問題,也同樣出現在中國。
《孫子算經》中說:「凡算之法,先識其位。
一從十橫,百立千僵,千十相望,萬百相當。
」也就是說,中國人用十進位,縱橫相間擺放算籌,以分辨不同位數,空的位數則和巴比倫一樣用空格代替。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困惑,若是同時空兩位以上怎麼辦呢?
《孫子算經》(Source:wikipedia)
事實上,算籌只是計算工具,不兼具記錄功能,且它像今天的算盤一樣是有固定位置的,即便要預防萬一糊塗而擺放其他物品在其中,也未必不可行,只要計算上方便就好了。
因此,中國數字的紀錄還是用文字,每個位數皆有自己專門的名字,在計算上的空位並不會造成困難。
由上可知,「算」和「寫」是兩回事,表述數字的語言和文字也是兩回事。
計算所使用的工具有時會遇到空位的問題(如算籌),但也有時候不會(如算盤)。
語言的位數則因為有固定的名稱,也不會遇到空位的問題,例如「兩百八十七」。
先秦文獻中亦有使用「有」(通今日的「又」)表示「多」或是「加」之用法,例如「十有五」表示十五、「二百有七」表示兩百零七。
一直到設計了適合「筆算」的數字書寫系統後,「算」和「寫」才連成同一回事。
但因為古代書寫系統並不方便,不是每個人都隨時有條件能書寫,因此筆算的數字系統出現得較晚。
這種集算和寫之便利於一身的數字系統,對於較複雜的計算和紀錄確實大有幫助,除了讓人們使用上更方便,也使得數學可以更迅速的發展。
「零」可以說是數學史上的一大發明,它的出現為巴比倫數字系統帶來了重大的歷史意義。
可惜的是,希臘人對於巴比倫這一項偉大的發明一點都不欣賞,他們認為零很危險,因此拒絕將零納入自己的數字系統中。
直到零傳到了印度,零的概念才得到重視。
東方對零的態度印度數字系統的起源已不可考,在古代的文獻中也沒有出現明顯使用零的痕跡,但可以確定的是,羅馬帝國時期,亞歷山大入侵印度時,也隨之帶來了埃及、希臘及巴比倫的數學。
在西元五世紀時,印度由希臘的數字系統改變為巴比倫系統,唯一的差距是:不同於巴比倫的60進位制,印度採用的是10進位制。
西元六世紀,數字「零」正式出現在印度的數字系統中。
印度的哲學接受空無的概念(同樣在東方的中國亦是),印度人沒有希臘人對零的排斥和恐懼,印度人甚至讓零在數線上有了自己的位置,也就是說,零不再只是位置符號,它還有了屬於自己的數值。
除了接受當時的前衛思想「零」之外,印度人也接受負數的概念。
他們不像希臘人對幾何有近乎瘋狂的著迷,反而將數字抽象化,使其不再只是幾何學的婢女。
印度人甚至會玩數字遊戲,在希臘人打死無法想像從2畝地中拿掉3畝地是什麼樣怪異的概念時,東方人早已欣然接受2-3=-1。
至此,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數線已經成形。
西元七世紀,羅馬帝國崩潰,東方的伊斯蘭勢力逐漸昌盛。
知識和文明的進步終究逃不過武力的征討,伊斯蘭征服了印度,大量將印度的智慧和文明翻譯為阿拉伯文,數字當然也不例外。
於是,這套印度數字系統又隨著征服者和商人重新傳回到西方,逐漸演變為我們今天所謂的「阿拉伯數字」。
(待續)
文章資訊
作者
徐悅禾
刊登日期
2020-05-23
文章分類
故事
標籤
西亞
中國
希臘羅馬時代
印度
伊斯蘭
相關故事
#西亞
#中國
#希臘羅馬時代
#印度
#伊斯蘭
2017-07-07
說書
在宗教與暴力的歷史中,我們如何認識信仰?
林創
世俗、宗教,孰為烏托邦之路?
2018-04-11
故事
猜猜看!博物館裡的那些大肚瓶是作什麼用的?
「默」名其妙
故宮那些造型各異的瓷器,原來背後竟有這段歷史故事,看著這些文物,遙想那個繁華世代。
2016-05-09
故事
靈香、神香、返魂香:漢唐中國的薰香千里路
長生不死是古代中國人最大的夢想,來自西域的返魂香正是抵禦死亡的利器。
延伸文章資訊
- 1數字的演變歷史
在古代印度,進行城市建設時需要設計和規劃,進行祭祀時需要計算日月星辰的執行,於是,數學計算就產生了。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數字就 ...
- 2靠「這裡」來辨別數字,只能說古人的智慧實在太驚人了!
這時蘇每人發明了計數符號,但這些符號很複雜,並不適合民眾使用,直到數學家Abu Ja'far Muhammad ibn Musa Al-Khwarizmi出現,才推動了數學的演變。 由於必須做大...
- 3阿拉伯數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外部連結[編輯] · 總覽. 語言 · 字母 · 歷史 · 羅馬化轉譯 · 字母數字 · 對其他語言的影響 · 字母 · 阿拉伯文數字 · 東阿拉伯數字 · 附加符號 · 哈姆扎 · ة · 發...
- 4數字「0」的演變史:這可能和印度還有佛教都有關係 - BBC
印度人可能發明了數字「0」,凖確地量度了地球的周長,並且創造了數學意義的「無限」概念……
- 5「阿拉伯數字」一段奇趣的演變史,再次證明古人的智慧根本無 ...
當你坐在教室中學習複雜的數學知識時,是否想過數字的型態為什麼是現在這樣?如果你曾經有過這個疑問,現在終於能夠找到答案了。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