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科技巨擘(英語:Big Tech),又譯作科技巨头,也被称作Tech Giants、Big Four、Four ... FANG四字母在英文中意為尖牙、利齒,故又有「尖牙股」之稱。

科技巨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科技巨擘[1](英語:BigTech[2]),又譯作科技巨頭[3],也被稱作TechGiants[4]、BigFour[5]、FourHorsemen[6][7]、BigFive[8]和S&P5[9][10][11],是對資訊科技(IT)行業最大、最具主導地位的公司之合稱,尤其指美國的亞馬遜公司、蘋果公司、Google(Alphabet)、Facebook(Meta)及微軟。

這些公司不只在美國,在世界的資訊科技產業也佔有龍頭地位。

目次 1定義 1.1GAFA或TheFour 1.2GAFAM或FAAMG 1.3FAANG 1.4BATX 1.5ATMX 1.6TMD 1.7MAMAA 2監管 3注釋 4參考資料 定義[編輯] GAFA或TheFour[編輯]   「GAFA」重新導向至此。

GAFA是由埃里克·施密特、菲爾·西門(英語:PhilSimon)、斯科特·加洛威(英語:ScottGalloway(professor))等人提出的概念,用以做為Google、亞馬遜(Amazon)、Facebook、蘋果(Apple)等4家美國科技業公司的合稱[12][13][14]。

四家公司對全球社會帶來巨大的變化。

施密特、西門與加洛威提出他們的影響力超過了IBM及微軟的觀點[15][16]。

GAFAM或FAAMG[編輯]   「FAAMG」、「GAFAM」和「FAAAM」重新導向至此。

FAAMG,是美國五家超大型資訊業公司的縮寫[17],分別為Facebook、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Google。

FAAMG這個名詞由高盛發明,用於投資宣傳。

這五家公司各自市值都至少有一兆美元,其中蘋果公司的市值率先[註1]超過兩兆美元[18]。

FAAMG在2018年9月4日時的市值[19] 這五家公司被認為統治了中國以外的世界資訊產業,但時常有販賣使用者個資等負面新聞,有時候FAAMG也被「五惡人」(FrightfulFive)。

[20]由於Google母公司為Alphabet,有時也被改寫做FAAAM。

[21] FAANG[編輯]   「FAANG」重新導向至此。

FAANG指的是Facebook、蘋果公司(Apple)、亞馬遜公司(Amazon)、Netflix、Google等5家美國網路業(英語:Dot-comcompany)或科技業巨擘的合稱,主要做為科技股的時髦術語使用。

[22][23]這個詞語首次由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的吉姆·克瑞莫(英語:JimCramer)(JimCramer)於2013年命名。

截至2018年,上述5家公司的市值總額已達到3兆元。

FANG四字母在英文中意為尖牙、利齒,故又有「尖牙股」之稱。

時至今日,紐約證交所推出之尖牙股指數(NYSEFANG+Index)除上述主要成分股,還納入特斯拉(Tesla)、輝達(Nvidia)、推特(Twitter)等科技公司。

BATX[編輯]   「BATX」重新導向至此。

BAT指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騰訊(Tencent)等3家大型中國網際網路公司[24],後來隨著小米(Xiaomi)的發展,稱呼改為BATX[25]。

ATMX[編輯]   「ATMX」重新導向至此。

ATMX指阿里巴巴(Alibaba)、騰訊(Tencent)、美團(Meituan)、小米(Xiaomi)四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大陸科技股[26]。

TMD[編輯] TMD指今日頭條(Toutiao;母公司字節跳動)、美團(Meituan)、滴滴出行(DiDi)等3家大型中國網際網路公司[27][28]。

MAMAA[編輯] MAMAA是指Meta、蘋果公司(Apple)、微軟(Microsoft)、Alphabet(Google)和亞馬遜公司(Amazon)等5家美國網路業(英語:Dot-comcompany)或科技業巨擘的合稱。

2021年10月29日,曾創造「尖牙股」名詞的美國知名財經節目主持人吉姆·克瑞莫(英語:JimCramer)(JimCramer)表示,因Facebook將改名為Meta、Google已改為Alphabet,「再見尖牙股(FAANG)、你好MAMAA!」[29] 值得注意的是,Netflix較不受Cramer青睞,不包含在新的首字母縮略詞中,微軟則是新納入。

基本上這5家公司美國市值排名截至2021年10月底均位於前六。

監管[編輯] 科技巨頭普遍轉移利潤到低稅收地區,蘋果公司就開創了雙層愛爾蘭夾荷蘭三明治的方式避稅,2013年之前四年就省下了約740億美元的稅金[30],Google在2015年也是這個方式避稅,省下37億美元[31]。

為此各國政府計劃設定全球最低企業稅率以應對,歐洲部分國家曾設立數字服務稅(Digitalservicetaxes,DSTs)針對科技巨頭。

注釋[編輯] ^2021年7月 參考資料[編輯] ^鄭詩韻;嚴思祺.反托拉斯議題夯拜登政府考慮新增白宮職位.中央通訊社.2021-01-20[2021-03-04](中文(臺灣)).  ^TheEconomicsofBigTech.FinancialTimes.2018-03-29[2019-06-06].  ^李曦子.围剿科技巨头!欧、美、英、中在行动…….國際金融報.2020-12-16[2021-03-04](中文(簡體)).  ^We'reStuckWiththeTechGiants.ButThey'reStuckWithEachOther..NewYorkTimes.2019-11-13[2020-04-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1).  ^Johnson,MarkW.DotheU.S.’sBigFourTechCompaniesHaveaVisionfortheFuture?.HarvardBusinessReview.2020-07-24[2020-09-20].ISSN 0017-80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1).  ^TheFour:TheHiddenDNAofAmazon,Apple,Facebook,andGoogle.www.amazon.com.[2020-08-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0).  ^Swisher,Kara.HereComethe4HorsemenoftheTechopolypse.TheNewYorkTimes.2020-07-01[2020-08-28].ISSN 0362-43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2).  ^The'BigFive'CouldDestroytheTechEcosystem.Bloomberg.com.2017-11-15[2020-08-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TheS&P500isreallytheS&P5.Bigtechdominatestheindex.CNN.2020-02-11[2020-08-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6).  ^AnimalSpirits:TheS&P5.TheIrrelevantInvestor.2020-08-05[2020-08-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7).  ^TheS&P'5'.www.fa-mag.com.[2020-08-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EricSchmidt'sGangOfFour:Google,Apple,Amazon,AndFacebook–TechCrunch.techcrunch.com.[2019-02-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5).  ^Pisani,Bob.WearelettingAmazonandApple'avoidtaxes,invadeprivacy,anddestroyjobs,'saysNYUprofessor.CNBC.3October2017[2019-02-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GAFAApproachtoDigitalBankingTransformation-Accenture.www.accenture.com.[2019-02-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英語).  ^Simon,Phil.TheAgeofthePlatform:HowAmazon,Apple,Facebook,andGoogleHaveRedefinedBusiness1.MotionPublishing.October22,2011:312[2019-02-10].ISBN 978098293025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Galloway.TheFour:TheHiddenDNAofAmazon,Apple,Facebook,andGoogle.ISBN 0525501223.  ^LAZYweb.下一個世界:從BRICS到FAAMG!-今周刊.www.businesstoday.com.tw.[2018-11-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6)(中文(臺灣)).  ^解聰文,MartinHiesboeck.AreyouaFAAAN?5CompaniestoRuleThemAll..MartinHiesboeck解聰文.2017-03-03[2018-11-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9).  ^中時電子報.亞馬遜市值破兆美元直追蘋果.中時電子報.[2018-11-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9)(中文(臺灣)).  ^蘋果,第一個市值突破一兆美元的史詩企業|數位時代.數位時代.2018-08-03[2018-11-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9).  ^ThePriceof"FAAAM"-5TechStocksNowWorthOver$4Trillion.PeridotCapitalManagementLLC.[2020-08-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5)(美國英語).  ^Grant,Kinsey.FANGStocksAreGettingTheirOwnIndex.TheStreet.2017-09-26[2020-10-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1).  ^Frankel,Matthew.WhatAretheFANGStocks?.MotleyFool.2017-09-29[2018-08-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0).  ^百度傳最快本周上市聆訊-20210303-經濟.明報新聞網.2021-03-03[2021-03-04](中文(繁體)).  ^Korreck,Sabrina.ExploringProspectsforDigitalEuropeintheAgeoftheUS-ChinaTechnologyRace.金融時報.2021-03-03[2021-03-04](英語).  ^麥嘉嘉.專家視野:港股悶局部署生科股.東方日報.2020-05-22[2021-11-03](中文(香港)).  ^甄祥晴.TMD2019:字节激进跳动,美团闷声发财,滴滴艰难正名.投中網.2020-01-06[2021-03-05](美國英語).  ^陳政錄.陸互聯網新力量TMD或取代BAT-話題觀察.中時新聞網.2017-03-12[2021-03-05](中文(臺灣)).  ^尖牙股創詞者:再見FAANG、你好MAMAA ^莊紅韜.苹果避税740亿美元,三明治手法大公开.人民網.[2021-06-18](中文(簡體)).  ^楊明娟.谷歌避稅高招荷蘭三明治夾雙層愛爾蘭.中央廣播電臺.2018-01-04[2021-06-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8)(中文(繁體)).  網際網路主題資訊科技主題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科技巨擘&oldid=68506800」 分類:美國科技公司股市術語公司合稱2010年代創造的新詞語中國科技公司隱藏分類:CS1英語來源(en)CS1美國英語來源(en-us)含有英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বাংলাBrezhonegCatalàDeutschEnglishEspañolEuskaraفارسیFrançaisעברית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Nederlands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lovenščinaతెలుగు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