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裡的「做」性別:想很多的俗民方法論 - 巷仔口社會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俗民方法論學者的任務,就是讓這些理所當然的常識現形,探討社會中的個體如何過日常生活,進而形塑規則與秩序。
舉個例子,想想看最近一次搭乘公共 ...
跳至主要內容
勤定芳/英國約克大學婦女研究
「你是男生還女生?」
家中來了兩位客人。
一大一小,一成年一稚齡。
我們一起坐在客廳聊天。
稚齡的客人盯著我瞧了我一會兒,對著我問:「你是男生還是女生?」身為奸巧難鬥陣的大人,我忍不住回問:「那你覺得我是男生還女生?」對方停頓了兩、三秒,說道:「我覺得你是女生,可是因為你留短頭髮,所以我也覺得你是男生」。
嗯,頭髮的長短與性別的推定,這是個值得好好討論的議題。
雖然前半句「覺得」的部份,也很有意思,但比較不具體,後半部應該比較容易對話。
所以,我回答:「喔,頭髮。
可是不一定短頭髮就是男生,長頭髮就是女生。
男生也可以留長頭髮,女生也可以留短頭髮啊」。
就在小客人要回應我那宛如繞口令的解釋時,一旁的大客人打斷了我們,以帶著笑的聲音說:「這位阿姨想太多了」。
這不幸被腰斬的短暫討論,如同其他關於性別的日常對話,看似平凡瑣碎,卻包含了許多複雜、細微的社會意涵。
也許有不少人會贊同大客人「想太多」的詮釋,認為這個話題應該就此打住,然而,從俗民方法學(Ethnomethodology)以及女性主義的角度來看,從來沒有「想太多」這回事。
Harold Garfinkel的俗民方法論
Ethnomethodology,這個有點拗口的英文字是美國社會學學者HaroldGarfinkel於1950年代發想出來的專有名詞,用以指稱他所提倡的社會學研究領域。
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提供的學術名詞對照資料,台灣的社會學學界一般將ethnomethodology譯為「俗民方法論」。
Garfinkel有感於當時美國社會學學界偏重研究「不尋常的事件」,不關心社會個體生活中的「日常事務」,因此提出俗民方法論這個新的提問領域,用以拓展社會學的研究視野。
Garfinkel認為,人們習以為常,甚至不起眼的常規小事,也值得好好探究。
在他看來,每一個人,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在進行社會實作(socialpractices)時,或多或少都牽涉理性的考量。
我們無時無刻都在特定的情境裡判讀當下的規則:權衡應該說什麼話、做什麼事,以及怎麼說、怎麼做。
如同學術從業人員在進行研究時會發展相應的方法論(methodology),我們每一個人,其實也會在日常生活中琢磨出特定的方法(methods),以群體成員的身份生存於社會之中。
這些方法可能被視為「常識」而不受研究目光青睞。
俗民方法論學者的任務,就是讓這些理所當然的常識現形,探討社會中的個體如何過日常生活,進而形塑規則與秩序。
舉個例子,想想看最近一次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時,你是如何挑選座位的?直覺式的答案也許是「有空位就坐啊!」然而,真是如此嗎?你的「挑選」也許多少牽涉了一些標準以及考量事項,這些標準與考量事項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呢?你會選擇旁邊已經有其他乘客佔據的空位嗎?鄰座乘客的樣貌、舉止會影響你的決定嗎?若是那位乘客雙腳大開,你還會坐下嗎?你會開口請對方把腳收回去嗎?這些看似細微,甚至瑣碎的生活小事,對俗民方法論的學者而言,都是潛在的田野寶庫。
週而復始、平凡單調的社會生活,蘊藏著豐富的社會學資料,值得一一審視。
俗民方法論與性別
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性別,作為一種社會分類(socialdivision),往往被視為理所當然,因此,許多從事俗民方法學的學者,特別將性別提出作為需要近一步檢視的「常識」。
1950年代晚期,一位名叫Agnes的人,參與了Garfinkel的研究,此研究彰顯了所謂的生理性別狀態(sexstatus)並非天生自然,而是有賴於日常生活透過細部做工才得以維持。
Garfinkel於1967年出版的經典著作“StudiesinEthnomethodology”,編納了這個個案研究的資料與分析。
若是以現在的語彙來形容Agnes的話,我們也許可以說,Agnes的生理狀態同時具有男性與女性的性徵。
Agnes出生時,具有「正常可見的」男性性器官,因此被判定為男孩,並且以男孩的身份教養長大。
到了青春期,她的身體開始出現女性第二性徵的發育徵兆(這裏使用女性第三人稱代名詞she,因為根據Garfinkel的研究資料,Agnes認同自己是女性,Garfinkel亦使用英文的女性人稱代名詞she來指稱Agnes)。
自17歲開始,Agnes徹底改變穿著打扮,決定作為一名女人生活。
1958年,19歲的Agnes來到洛杉磯尋求醫療協助,希望藉由手術,摘除對她而言無用且造成困擾的男性器官,並重建陰道,以擁有「正常一般的女性生活」。
當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正組成一支跨領域的研究團隊,針對雙性人(intersexed)進行個案研究。
團隊成員包括RobertJ.Stoller以及HaroldGarfinkel。
藉由醫師的轉介,Agnes成為了這個研究計畫的研究對象。
研究與醫療團隊最終判定Agnes患有所謂的睪丸女性化綜合症(testicularfeminisationsyndrome),為Agnes進行手術。
手術完成約莫8年之後,Agnes向Stoller揭露,她其實從12歲起即服用雌激素,促使女性第二性徵的發育。
不論她的女性生理特徵是「天生自然」還是「藥物誘發」,擁有「雙性性癥」是接受手術前的Agnes必須面對的生理狀態。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Agnes時時警覺、處處留意,努力打理、經營日常的一切,讓自己作為「正常、自然的女人」生活。
Garfinkel用‘passing’此字眼,來詮釋Agnes在各式狀況、場合中努力成就「女人」這個性別狀態所投注的心力。
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學術名詞資料庫將‘passing’翻譯為「矇混」,但我想這個翻譯不適用於Garfinkel的分析脈絡。
Garfinkel筆下的Agnes,對生活細節安排極為小心,與「矇混」完全沾不上邊。
例如,Agnes會開車,但從不開車,在工作的安排上,則是刻意選擇走路可抵達的工作地點。
因為她擔心如果發生交通意外,陷入無意識狀態,她的生理狀態極有可能曝光。
比起「矇混」,Agnes在日常生活裡經歷的,也許比較像是不間斷的「性別合格試煉」。
Garfinkel針對Agnes進行的個案研究,具有前瞻性的價值,但不可否認有其侷限與盲點,畢竟那是一個先於「性別」(gender)此一社會學概念、以及性別與婦女研究的時代。
MaryF.Rogers即指出,Garfinkel的分析忽略了Agnes在醫療、研究過程中的從屬地位(subordinatestatus),甚至有剝削Agnes的嫌疑。
RoslynWallachBologh則認為Garfinkel的研究,缺少政治性的面向與具反身性的批判思考,例如Garfinkel的分析沒有論及與Agnes的互動中,他身為一名研究者如何維持自己「男性」、「男人」的性別狀態。
「做」性別的觀點
藉由審視Garfinkel針對Agnes提出的個案分析,女性主義者揭示了一個有趣的社會學提問:我們所有人,是不是某種程度上,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下了功夫,以成就、維持特定的性別狀態?其中,SusanneK.Kessler與WendyMcKenna,以及CandaceWest與DonH.Zimmerman的經典著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化架構。
SusanneK.Kessler與WendyMcKenna的作品“Gender:AnEthnomethodologicalApproach”,著眼分析性別歸屬(genderattribution)的社會意涵。
性別歸屬指的是在特定的社會文化中,人們被賦予或者指派性別的過程,而這個過程通常不涉及辨明此人的生物性性別(sex)或者其自我認同的性別(gender)。
Kessler與McKenna更指出,性別歸屬經常地發生在日常生活裡。
回想看看,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脫口而出這樣的敘述:「那個女生…」、「那個男的…」,我們判定對方性別的原因跟標準是什麼呢?絕大部分都不是因為我們真的知道對方的sex或是gender吧?
CandaceWest與DonH.Zimmerman則是將「性別」的理論化,推展至日常互動的層次。
West與Zimmerman強調,性別不是一個社會存有(socialbeing)與生具備的條件狀態,而是透過日常互動達成的常規性實現。
換句話說,身為社會成員,我們不「擁有」性別,我們「做」性別(doinggender)。
性別的內涵始終具備社會性與文化性,個體的生物性性別(sex)與性類別(sexcategory)沒有絕對的關連性。
畢竟具備社會共識的生物性標準,往往在日常生活中隱而不顯(例如:一個人有沒有陰道?一個人有沒有陰莖?)因此,人們通常會在社會生活中尋找其他可見、可感知的特徵作為判斷線索,而這些特徵通常與文化性的期待相符。
性別(gender),是一個不斷在日常互動中延續的活動。
我們本著對特定性類別的認知,在每個日常情境裡,管理著(manage)我們與他人的言行舉止,產生情境式的性別意涵。
我們必須在性別這檔事上「想很多」
回顧小客人的提問,頭髮的長短顯然被當作判斷我的性別的線索。
而這個線索不是小客人自己想像出來的,它牽涉到台灣對男、女髮型的文化性期待。
有趣的是,根據提問內容,小客人似乎隱約覺得光是頭髮長短不足以作為決定性的性別判定標準,因此才會開口向我提問。
Kessler與Mckenna曾指出,我們通常都難以依靠任何單一資訊來判定一個人的性別。
相反的,如果性別歸屬一但完成,所有關於性別的信息就會一齊塵埃底定,例如:性別認同、性傾向、性別氣質。
對從事俗民方法論的女性主義者而言,我們的工作就是著眼日常生活的層面,專注地在性別這檔事上「想很多」,而且,還總是深怕想得不夠多。
而我認為,在社會互動中「發覺單一線索難以判定性別」的時刻,就是開啟具社會學意義「性別對話」的最佳時刻。
CoverImage: https://www.uu.nl/en/events/doing-gender-in-the-netherlands-strategies-tactics-and-impact
分享按一下以分享至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分享到Twitter(在新視窗中開啟)點這裡寄給朋友(在新視窗中開啟)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發表者:巷仔口社會學
檢視「巷仔口社會學」的全部文章
文章導覽
上一篇文章如何提升子女學業成就?努力參與子女的教育活動下一篇文章培力性別化的身體為主體:拳擊培力課程的性別觀察
在〈日常生活裡的「做」性別:想很多的俗民方法論〉中有2則留言
追求性別平權的社會是全民之責https://tw.news.appledaily.com/forum/realtime/20181003/1440390/
正在載入...
回覆
小時候玩過一個遊戲,想辦法讓自己把「看起來像是男生」的人「看成女生」,想辦法把「看起來像是女生」的人「看成男生」。
方法是透過他人外表看到的訊息中,有些訊息是大部分共有,但是在我對「另一性別」的想像中比較突出,以這些訊息讓自己腦袋將對方認成「另一性別」。
成功了還可以試著去改變自己原本的想像。
我小時候認為性別是假的、是社會的謊言,這是我自認為找出的一大實例XDD
雖然不知道從小習慣於二元性別刻板印象的成人有沒有辦法玩這個遊戲,還是會很有困難。
但這真的很有趣,這遊戲玩熟了,還可以達成能夠不預設他人性別的效果,認真推薦w
正在載入...
回覆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Akismet服務減少垃圾留言。
進一步了解Akismet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搜尋關鍵字:
最新文章
《我的黑手父親》:一個社會階層研究的思考
2021/12/28
數位的社會學:談數位足跡的社會研究
2021/12/14
救災的科技,行動的公民:疫情下公民的協作與自救
2021/11/30
住宅何以為「社會」?社會住宅的必要性(續):寫於社會住宅運動十周年(二)
2021/11/16
臺灣住宅體系的結構性調整之道:寫於社會住宅運動十周年(一)
2021/11/09
為何女性易為陷於貧困生活的「下流老人」?年金分配之性別差異初探
2021/10/26
維修取代拋棄:全球在地的維修運動
2021/10/12
臉書是促進了社會聯繫,還是讓人們愈來愈隔離?談社群媒體與個人的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
2021/09/28
臺灣新都市社區如何做認同?北大特區的觀察
2021/09/14
頂上功夫,頂真人生:美髮建教生的社會書
2021/08/31
熱門文章︰
如果贏者全拿,我們還剩下什麼?—《巷仔口社會學3序言》
誰得了「不專心」的病?注意力缺失症(ADD/ADHD)的社會學觀察
「異性戀霸權」是什麼?
數位的社會學:談數位足跡的社會研究
住宅何以為「社會」?社會住宅的必要性(續):寫於社會住宅運動十周年(二)
臉書是促進了社會聯繫,還是讓人們愈來愈隔離?談社群媒體與個人的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
人為什麼要遷移?
台灣超低生育率的迷思與現實
為何都說我白目?:從亞斯伯格看台灣的社交常規
家務分工你覺得公平嗎?女性的矛盾家務公平觀
按月搜尋 按月搜尋
選取月份
2021年12月 (2)
2021年11月 (3)
2021年10月 (2)
2021年9月 (2)
2021年8月 (3)
2021年7月 (2)
2021年6月 (2)
2021年5月 (1)
2021年4月 (2)
2021年3月 (2)
2021年2月 (1)
2021年1月 (1)
2020年12月 (3)
2020年11月 (2)
2020年10月 (2)
2020年9月 (2)
2020年8月 (2)
2020年7月 (3)
2020年6月 (4)
2020年5月 (4)
2020年4月 (2)
2020年3月 (3)
2020年2月 (1)
2020年1月 (2)
2019年12月 (3)
2019年11月 (3)
2019年10月 (2)
2019年9月 (2)
2019年8月 (2)
2019年7月 (4)
2019年6月 (3)
2019年5月 (3)
2019年4月 (2)
2019年3月 (3)
2019年2月 (2)
2019年1月 (4)
2018年12月 (3)
2018年11月 (8)
2018年10月 (5)
2018年9月 (4)
2018年8月 (4)
2018年7月 (6)
2018年6月 (5)
2018年5月 (5)
2018年4月 (5)
2018年3月 (4)
2018年2月 (3)
2018年1月 (5)
2017年12月 (4)
2017年11月 (4)
2017年10月 (5)
2017年9月 (4)
2017年8月 (5)
2017年7月 (4)
2017年6月 (6)
2017年5月 (5)
2017年4月 (4)
2017年3月 (4)
2017年2月 (4)
2017年1月 (4)
2016年12月 (6)
2016年11月 (6)
2016年10月 (4)
2016年9月 (4)
2016年8月 (6)
2016年7月 (4)
2016年6月 (5)
2016年5月 (5)
2016年4月 (4)
2016年3月 (5)
2016年2月 (5)
2016年1月 (3)
2015年12月 (6)
2015年11月 (4)
2015年10月 (4)
2015年9月 (3)
2015年8月 (4)
2015年7月 (5)
2015年6月 (13)
2015年5月 (4)
2015年4月 (5)
2015年3月 (5)
2015年2月 (3)
2015年1月 (6)
2014年12月 (8)
2014年11月 (4)
2014年10月 (7)
2014年9月 (5)
2014年8月 (4)
2014年7月 (4)
2014年6月 (5)
2014年5月 (9)
2014年4月 (9)
2014年3月 (6)
2014年2月 (3)
2014年1月 (4)
2013年12月 (5)
2013年11月 (5)
2013年10月 (5)
2013年9月 (5)
2013年8月 (4)
2013年7月 (5)
2013年6月 (5)
2013年5月 (5)
2013年4月 (5)
2013年3月 (4)
2013年2月 (2)
芭樂人類學自然象徵與憂鬱時代《敞墳之地》書評:考古學讓我們得以介入不遠的、被隱藏的過去,為遷移者說一個不一樣的故事歷史學柑仔店消失在高中歷史課本裡的台灣考古學「麵包學者」與「哲學頭腦」——世界史教授席勒談大學生的學習態度Blogroll
芭樂人類學
歷史學柑仔店
台灣社會學會
新作坊
好厝邊福利社電子報
白經濟
標籤2018九合一大選(3)
ADD(1)
ADHD(1)
ANT(2)
Bataille(1)
Baudrillard(1)
Bourdieu(2)
CAM(1)
CERT(1)
CharlesTaylor(1)
COVID(1)
COVID-19(7)
CRPD(1)
g0v(2)
Geertz(1)
Goffman(1)
IVSA(1)
LAT(1)
Lolita(1)
Polanyi(1)
Rakyat(1)
SARS(1)
Scott(1)
Simmel(1)
Soyinka(1)
STS(4)
StuartHall(1)
Tilly(1)
Urry(1)
Zerubavel(1)
下流老人(1)
不平等(2)
不正常(1)
世代(2)
世界體系(2)
中國(23)
中國製造2025(1)
中東,歷史(1)
中藥(2)
中醫(1)
乳房(1)
亞斯伯格(1)
人口(3)
人口流動(1)
人口遷移與生命歷程(1)
人工智能(1)
人形地景(1)
人權(3)
人造社會性(1)
仲介(1)
伊斯蘭(1)
低生育率(1)
住宅政策(2)
佛光山(1)
佛教(1)
便利商店(1)
俗民方法論(1)
信仰(1)
修理咖啡館(1)
個人主義(1)
倫理(4)
做媽媽(1)
健保(2)
健康(13)
健康不平等(1)
健康主義(1)
傳統(2)
債務(3)
價值中立(1)
價值自由(1)
充權(1)
兒童(3)
入世佛教(1)
內部殖民(1)
全球健康治理(1)
全球化(3)
兩岸經濟(1)
八八風災(1)
公共性(2)
公共預算(1)
公投(1)
公民(9)
公民參與(4)
公民權(1)
公民社會(40)
公民科技(2)
公民黑客(1)
公益(2)
共產主義(1)
兼業農(1)
冷戰(1)
分配正義(1)
初經(1)
刻板印象(1)
前台(1)
劃界工作(1)
勇武派(1)
動漫(1)
動物(1)
勞動(29)
勞動市場(1)
勞動管理(1)
勞工(1)
勞工運動(1)
勞資(2)
北京(1)
北大特區(1)
升學(2)
半導體(1)
南島(1)
南方(1)
南方理論(1)
南方社會學(2)
南水北調(1)
卡債(1)
印度(1)
原始積累(1)
參與式預算(4)
反同(2)
反商業主義(1)
反恐(1)
反抗(1)
反毒(1)
反相對主義(1)
反送中(3)
叢聚(1)
口腔癌(1)
古舞重建(1)
台北捷運(1)
台商(1)
台江(1)
台灣(2)
右派(1)
司法(5)
同儕(1)
同居(1)
同志(13)
同志婚姻(2)
同志親職(1)
同志運動(1)
同性婚姻(2)
同性親密關係(1)
和理非(1)
商品化(1)
嘉年華(1)
囤房稅(1)
國家(9)
國家機器(1)
國家資本主義(1)
國族(11)
國科會(1)
國際(1)
國際化(1)
圖博(1)
土地(1)
土地正義(1)
土地超限利用(1)
土地開發(1)
在地安老(1)
地圖(1)
地方性別文化(1)
地方政治(5)
地景敘事(1)
地震(1)
城市治理(1)
基因科學(1)
外籍移工(1)
外配生育率(1)
多元入學(3)
多元成家(1)
多元文化(1)
多胞胎(1)
大埔(1)
大學(2)
太陽花運動(1)
奧運(1)
女力(1)
女性(2)
女性主義(5)
女性主義領導(1)
女性候選人(1)
女性參政(1)
女性教育程度與生育率(1)
威權政府(1)
威權民粹運動(1)
娘炮(1)
婆媳(1)
婚外生育率(1)
婚姻(3)
婚姻平權(2)
媒介(1)
媒體(2)
子女學業成就(1)
孕產管理(1)
孤單(1)
孤獨感(1)
學校(1)
學術(5)
學費(1)
學運(13)
學院(1)
安樂死(1)
宗教(5)
官僚(1)
客家(1)
家務分工(1)
家庭(19)
家庭型態(1)
家暴(7)
家長參與(1)
密集母職(1)
實務(1)
審美社會學(1)
審議民主(3)
寫作(1)
專家(1)
專業(20)
尋租中國(1)
小畢典致詞(11)
小農生產模式(1)
少子女化(1)
局內人(1)
居住正義(3)
居家照護(1)
屏東(3)
展演性理論(1)
山寨(1)
川普(1)
工人(2)
工作(4)
工具(2)
工會(2)
工會法(1)
工業發展(1)
工資(1)
左派(1)
巴西(1)
巴赫金(1)
巷仔口社會學(1)
市場(3)
年金(2)
年金改革(3)
底層階級(1)
建教生(1)
弱勢生(1)
弱連結(1)
強連結(1)
影像發聲法(1)
後台(1)
後殖民(2)
後現代(1)
徵地(1)
德國(1)
心理健康(1)
心理發生(1)
志工(1)
性(16)
性交易(1)
性侵害(1)
性傾向(1)
性別(57)
性別化的友誼網絡(1)
性別差異(1)
性別氣質(1)
性別角色(5)
性工作者(1)
性平法(1)
恐同(1)
恐怖(1)
恐怖主義(3)
恐懼(1)
情感(1)
情感勞動(1)
情緒勞動(1)
想像共同體(2)
愉港(1)
意義(1)
意識(1)
愛情(1)
慈濟(1)
憲政(1)
成績(1)
戒嚴(1)
戰爭(1)
房價(1)
所得分配(2)
才藝班(1)
托育(2)
技術(2)
技術哲學(1)
技術者(1)
投票行為(2)
抵抗(18)
拉薩(1)
拖車產業(1)
捐款(1)
捷克(1)
推拉理論(1)
支配(12)
政大社會系(1)
政府(1)
政治(18)
政治參與的性別平等(1)
政策(1)
政黨得票率(1)
教學(2)
教改(1)
教育(53)
教育社會學(2)
教育部(8)
教養文化(1)
數位文化資本(1)
數位落差(1)
數位足跡(1)
文創(1)
文化(72)
文化工業(1)
文化權(1)
文化研究(1)
文化資本(2)
文化資產(1)
文明(1)
新冠肺炎(6)
新加坡(1)
新小農階級(1)
新自由主義(3)
方法(11)
旅美台灣移民(1)
族群(24)
族群經濟(1)
族群邊界(1)
旗津(1)
日本(9)
時間(1)
最佳生育年齡(1)
月經(1)
服務業(1)
服裝(1)
未來(2)
本體論(1)
東亞(1)
校務研究(1)
校園文化(1)
核四(1)
核心邊陲(2)
核能(3)
根源情結(1)
極右民粹(1)
權力(23)
正常(1)
武漢肺炎(2)
歧視(2)
歷史(3)
歷史社會學(2)
死亡(1)
殖民(12)
母職(8)
母親(1)
毒品(1)
比較研究(1)
比較社會學(1)
民主(37)
民主化(2)
民族主義(10)
民族國家(1)
民族舞蹈(1)
民族誌(1)
氣候正義(1)
氣候變遷(1)
水產養殖(1)
水資源(2)
汙名(1)
污名(28)
河川(1)
治理(2)
法國大革命(1)
法律(1)
法規(1)
法鼓山(1)
流行(1)
消費(14)
消費者,市場,政治,社會(1)
淡馬錫(1)
淨選盟(1)
清明上河圖(1)
溝通(1)
漫畫(1)
災難(5)
災難社會學(1)
照片引談法(1)
照顧(3)
照顧勞動(1)
照顧體制(1)
熱錢(1)
父權(7)
物(1)
物質(1)
犯罪(4)
現代性(2)
理論(2)
瑞典(1)
環保(5)
環境(5)
生命政治(1)
生命權利(1)
生命歷程(2)
生命線(1)
生命軌跡(1)
生態(3)
生態不平等交換(1)
生態債務(1)
生殖(1)
生活風格(1)
生產(2)
生育率(4)
產婆(1)
產業(2)
產業工會(1)
產業結構(1)
產銷失衡(1)
田野(2)
田野的技藝(1)
田野調查(1)
男子氣慨(1)
男性(1)
疾病(4)
疾病社會學(1)
癌症(1)
發展(2)
發展遲緩(1)
白領(1)
相對主義(1)
真實烏托邦(1)
睡眠(1)
知識人(1)
知識份子(2)
研發(1)
研究(24)
社交距離(1)
社區(4)
社大(1)
社子島(1)
社會(6)
社會不平等(1)
社會互動(1)
社會交換(1)
社會企業(1)
社會住宅(2)
社會保險(1)
社會制度(1)
社會創新(4)
社會化(2)
社會學(14)
社會學是什麼(1)
社會學者(1)
社會安全網(1)
社會實踐(1)
社會心理學(1)
社會想像(1)
社會投資(1)
社會抗爭(1)
社會排除(1)
社會政策(1)
社會比較(1)
社會發生(1)
社會福利(3)
社會網絡(4)
社會變遷(2)
社會資本(2)
社會運動(41)
社會金融(1)
社會關係(2)
社會階層(1)
社經地位(1)
社群媒體(2)
社群效應(1)
福利(2)
福利國家(1)
禮物經濟(1)
秀異(1)
科技(24)
科技混生性(1)
移工(2)
移民(17)
移民政策(1)
種族(2)
種族主義(3)
空屋率(1)
空間(20)
空間研究(1)
符號(1)
米德(1)
精神病(1)
糙米(1)
系統(1)
紓困(1)
組織(2)
組織者(1)
結婚率(1)
結構(2)
統計(1)
經濟(11)
經濟學(1)
經濟社會學(3)
維修運動(1)
網絡(2)
網絡分析(1)
網路(3)
綽號(1)
繁星(2)
罐頭遊具(1)
羅莉塔(1)
美中貿易戰(1)
美國(1)
美墨邊境(1)
美容(1)
美髮(1)
老人(2)
老年(2)
老年社會學(1)
考試(1)
聯考(1)
職業傷病(1)
職業工會(1)
股票市場(1)
肥胖(1)
育幼院(1)
能K能玩(1)
能動性(1)
能源(1)
脆弱族群(1)
腐之眼(1)
臉書(1)
自我(1)
自我認同(1)
自殺(1)
自衛隊(1)
臺灣(2)
臺灣佛教(1)
舞(1)
舞蹈(1)
色情產業(1)
英國(1)
華人(1)
萌(1)
萬年溪(2)
薪資(1)
藍綠(1)
藝術(5)
藥商管理(1)
藥物(1)
藥物濫用(1)
藻礁(1)
蘭嶼(1)
虛擬社區(1)
號子(1)
融合(1)
行動者網絡理論(3)
街友(2)
衛生棉(1)
衝浪(1)
被發明(1)
補習(1)
西方中心主義(1)
西藏(3)
視覺研究(1)
視覺社會學(2)
親密(1)
親密關係(3)
親職(1)
觀光(6)
角色(8)
角色期待(1)
言談(1)
計畫性淘汰(1)
記憶(1)
設計(2)
認知社會學(1)
認識論(1)
語言(1)
課外活動(1)
諮商(1)
證券營業廳(1)
證照(2)
貧富差距(1)
貧窮(2)
貿易(1)
資本(3)
資本主義(7)
資訊(1)
資訊社會學(1)
超商(1)
越南(5)
跨國(2)
跨國灰姑娘(1)
跨性別(1)
身分實踐(1)
身分認同(1)
身心障礙(2)
身障者(1)
身體(29)
身體社會學(1)
身體論述(1)
軍隊(1)
軔實力(1)
農村(1)
農業(3)
農業社會學(2)
農民工(1)
迷(1)
遊戲場改革(1)
遊民(2)
運動(3)
道德(1)
達瓦諾布(1)
遶境(1)
遷移(2)
遷移法則(1)
遷移體制(1)
選擇性(1)
選舉(2)
遺忘(1)
邊境工廠(1)
邊界(1)
邊緣(1)
部落民(1)
都市(3)
都市主義(1)
都市政治(18)
都市更新(2)
都市社會學(2)
都市規劃(2)
都市計畫(1)
醫學(3)
醫師(1)
醫療(11)
醫療社會學(1)
重劃區(1)
金融制度(1)
金融化(1)
錢(1)
長壽(1)
長照(2)
長照2.0(1)
開放政府(2)
開源社群(1)
陰柔氣質(1)
陰陽人(1)
陽剛氣質(4)
階層(1)
階級(52)
階級分析(1)
隔離(1)
障礙(1)
障礙研究(4)
障礙者(5)
隱私(1)
集體主義(1)
雙胞胎(1)
雨傘運動(1)
電力(1)
電影(1)
電玩(1)
電車(1)
需求不確定(1)
霸凌(1)
青少年(3)
非典勞動(1)
非典型(1)
非同居親密關係(1)
韋伯(7)
韓國(2)
韓流(2)
預算(1)
風險(1)
風險社會(1)
食品(1)
食品工業(1)
食物與社會(1)
飲食社會學(1)
香港(3)
馬來西亞(2)
馬克思(2)
馬太效應(1)
體育(1)
高教工會(1)
高雄(1)
高雄氣爆(1)
高雄港(1)
高風險妊娠(1)
高齡化(1)
高齡社會(1)
魔神仔(1)
黑客松(1)
黑手(1)
最新文章
《我的黑手父親》:一個社會階層研究的思考
2021/12/28
數位的社會學:談數位足跡的社會研究
2021/12/14
救災的科技,行動的公民:疫情下公民的協作與自救
2021/11/30
住宅何以為「社會」?社會住宅的必要性(續):寫於社會住宅運動十周年(二)
2021/11/16
臺灣住宅體系的結構性調整之道:寫於社會住宅運動十周年(一)
2021/11/09
為何女性易為陷於貧困生活的「下流老人」?年金分配之性別差異初探
2021/10/26
維修取代拋棄:全球在地的維修運動
2021/10/12
臉書是促進了社會聯繫,還是讓人們愈來愈隔離?談社群媒體與個人的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
2021/09/28
臺灣新都市社區如何做認同?北大特區的觀察
2021/09/14
頂上功夫,頂真人生:美髮建教生的社會書
2021/08/31
按月搜尋 按月搜尋
選取月份
2021年12月 (2)
2021年11月 (3)
2021年10月 (2)
2021年9月 (2)
2021年8月 (3)
2021年7月 (2)
2021年6月 (2)
2021年5月 (1)
2021年4月 (2)
2021年3月 (2)
2021年2月 (1)
2021年1月 (1)
2020年12月 (3)
2020年11月 (2)
2020年10月 (2)
2020年9月 (2)
2020年8月 (2)
2020年7月 (3)
2020年6月 (4)
2020年5月 (4)
2020年4月 (2)
2020年3月 (3)
2020年2月 (1)
2020年1月 (2)
2019年12月 (3)
2019年11月 (3)
2019年10月 (2)
2019年9月 (2)
2019年8月 (2)
2019年7月 (4)
2019年6月 (3)
2019年5月 (3)
2019年4月 (2)
2019年3月 (3)
2019年2月 (2)
2019年1月 (4)
2018年12月 (3)
2018年11月 (8)
2018年10月 (5)
2018年9月 (4)
2018年8月 (4)
2018年7月 (6)
2018年6月 (5)
2018年5月 (5)
2018年4月 (5)
2018年3月 (4)
2018年2月 (3)
2018年1月 (5)
2017年12月 (4)
2017年11月 (4)
2017年10月 (5)
2017年9月 (4)
2017年8月 (5)
2017年7月 (4)
2017年6月 (6)
2017年5月 (5)
2017年4月 (4)
2017年3月 (4)
2017年2月 (4)
2017年1月 (4)
2016年12月 (6)
2016年11月 (6)
2016年10月 (4)
2016年9月 (4)
2016年8月 (6)
2016年7月 (4)
2016年6月 (5)
2016年5月 (5)
2016年4月 (4)
2016年3月 (5)
2016年2月 (5)
2016年1月 (3)
2015年12月 (6)
2015年11月 (4)
2015年10月 (4)
2015年9月 (3)
2015年8月 (4)
2015年7月 (5)
2015年6月 (13)
2015年5月 (4)
2015年4月 (5)
2015年3月 (5)
2015年2月 (3)
2015年1月 (6)
2014年12月 (8)
2014年11月 (4)
2014年10月 (7)
2014年9月 (5)
2014年8月 (4)
2014年7月 (4)
2014年6月 (5)
2014年5月 (9)
2014年4月 (9)
2014年3月 (6)
2014年2月 (3)
2014年1月 (4)
2013年12月 (5)
2013年11月 (5)
2013年10月 (5)
2013年9月 (5)
2013年8月 (4)
2013年7月 (5)
2013年6月 (5)
2013年5月 (5)
2013年4月 (5)
2013年3月 (4)
2013年2月 (2)
芭樂人類學自然象徵與憂鬱時代《敞墳之地》書評:考古學讓我們得以介入不遠的、被隱藏的過去,為遷移者說一個不一樣的故事
載入迴響中...
發表迴響…
電子郵件
名稱
網站
傳送到電子郵件地址
你的姓名
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取消
文章未送出─請檢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電子郵件地址檢查失敗,請再試一次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
%d位部落客按了讚:
延伸文章資訊
- 1如何寫好論文中的「研究方法」? - Wordvice
研究方法必須寫進論文以利其他人可以複製我們的作法並驗證結果的有效性。這意味著研究方法內容必須寫的清楚易懂,內容必須解釋實際操作流程和方法論。
- 2何謂方法論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提供何謂方法論相關文章,想要了解更多方法論例子、方法論論文、方法論英文有關歷史與軍事文章或書籍,歡迎來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3俗民方法論- 教育百科
跟大多數質的研究之非操控與非干擾策略不同的是,俗民方法論研究者侵入現場(violate the scene),且做一些不尋常的行動來干擾日常的生活。一個較簡單的例子是在一密閉的 ...
- 4何謂方法(Method)與方法論(Methodology) - 張承管理學- 痞客邦
何謂方法(Method)與方法論(Methodology) 在說明了何謂「研究」之後接下來我們來談一下何謂「方法」(Method) (這樣大家就會對「研究方法」有一簡單的認識了) 簡單來 ...
- 5實証論的本體論、知識論、方法論 - Devil Red - 痞客邦
壹、就已所知,說明何謂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並舉例說明之。(一)本體論的內涵本體論(Ontology)是在討論被調查事物的本質(essence)。本體論研究了存在的本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