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 民初思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譯文] 人們有離別的痛苦、團聚的歡欣,月亮也會有陰伏晴出、團圓虧損,這些事古往今來難以讓人稱心。

氣韻 人物 思潮 作品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人文精神  >>>  山水文化專題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譯文]  人們有離別的痛苦、團聚的歡欣,月亮也會有陰伏晴出、團圓虧損,這些事古往今來難以讓人稱心。

        [出典]  蘇軾  《水調歌頭》       注:       1、              《水調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gé),低綺(qǐ)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注釋】  (1)把酒:端起酒杯。

  (2)宮闕:宮殿。

  (3)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話傳說,天上只三日,世間已千年。

古人認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編排與人間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問。

  (4)乘風歸去:駕著風,回到天上去。

作者在這里浪漫地認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5)瓊樓玉宇:形容瑰麗堂皇的建筑物。

這里指月中宮殿。

  (6)不勝:忍受不住。

  (7)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動不已,仿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戲。

  (8)朱閣:朱紅色的樓閣。

  (9)綺戶:刻有紋飾門窗。

  (10)照無眠:照著有心事的睡不著的人。

  (11)嬋娟:美好的樣子,這里指明月。

  (12)大曲《水調歌》的首段,故曰“歌頭”。

雙調,九十五字,平韻。

  (13)丙辰:熙寧九年(1076)。

蘇轍字子由。

  (14)李白《把酒問天》:“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  (15)牛僧孺《周秦行紀》:“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   (16)司馬光《溫公詩話》記石曼卿詩:“月如無恨月長圓。

”  (17)[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化用李白<>詩句"青天明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把,握著。

  (18)起舞弄清影:在月下起舞,身影搖曳.  (19)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月光轉過朱紅的樓閣,照進雕花的窗戶,照到不眠的人.綺戶,裝飾著花紋或圖案的窗戶.  (20)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月亮不應對人間有什么遺憾,為什么總是在人離別之時圓呢?  (21)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希望人們都能身體康健,即使相隔千里,也可共同沐浴在同樣的月光中.嬋娟,指月亮.      3、譯文1:  明月從何時才有?手持酒杯來詢問青天。

  不知道天上宮殿,今年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風歸返,又恐怕返回月宮的瓊樓玉宇,  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冷落、風寒。

  起舞翩翩玩賞著月下清影,歸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間!  轉過朱紅樓閣,月光低灑在綺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悵無眠。

  明月不該有什么怨恨,卻為何總在親人離別時候才圓?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  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

  但愿離人能平安康健,遠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譯文2: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懷念(弟弟)子由。

        明月什么時候出現的?(我)端著酒杯問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宮闕里,現在是什么年代了。

(傳說神仙世界里只過幾天,地下已是幾千年,故此設問。

)我想乘著風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來就是從天上下到人間來的,所以說“歸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麗月宮,在高空中經受不住寒冷(傳說月中宮殿叫廣寒宮)。

在浮想聯翩中,對月起舞,清影隨人,仿佛乘云御風,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間!     月亮轉動,照遍了華美的樓閣,夜深時,月光又低低地透進雕花的門窗里,照著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

月亮既圓,便不應有恨了,但為什么常常要趁著人們離別的時候團圓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歡樂、有離別、也有團聚;月亮呢,也會遇到陰、睛、圓、缺;這種情況,自古以來如此,難得十全十美。

只愿我們都健康和長在,雖然遠離千里,卻能共同欣賞這美麗的月色。

       4、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學家、書畫家,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

蘇軾二十一歲中進士,神宗時期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

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在黃州四年多曾于城東之東坡開荒種田,故自號“東坡居士”。

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貶惠州、儋州。

大赦北還,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郟縣,追謚文忠公。

      在任地方長官期間,蘇軾關心民眾疾苦,做了許多利民的好事,深受民眾擁戴。

蘇軾博學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學作品標志著北宋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蘇軾是著名詩人,他同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并稱為“蘇黃”;蘇軾為杰出的詞人,開辟了豪放詞風,他同杰出詞人辛棄疾并稱為“蘇辛”,對后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蘇軾是著名的書法家,他同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蘇軾還是著名的畫家。

此外,在農田水利、教育、音樂、醫藥、數學、金石、美學、烹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蘇軾生平事跡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5、“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月亮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原型之一,中國古代詩人對月亮的歌吟單從數量而言也是無與倫比的。

然而天地間總是“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真正能使觀者感受到生命與自然相交融的那么一種和諧之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就像美麗的夢一樣。

蘇軾在另一首詞中說過:“對花逢酒不飲待何時”,而月亮不正是一朵高懸天際的巖石之花嗎?據有關典籍記載,東坡并不是一個能飲很多酒的人,但他喜歡與別人一起飲酒,尤其是看別人飲酒,別人的快樂也就是他的快樂,他心胸豁達,氣質清明,在如夢浮生里,他處在醉與醒之間,既不像屈原那樣遺世而獨立,也不跟有些文人似的和其泥而揚其塵。

他是他自己,沒有比他自己更接近于他自己的了。

“問青天”,李白登峨眉山頂說過:“恨不得挾謝眺驚人詩來,搔首問青天耳!”屈原《問天》是一部充滿幻想的作品,共有一百多問。

東坡這首詞也是對青天提出了他的疑問。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今夕何年”也就是《詩經》中所說的“今夕何夕”。

劉向《說苑》中有一首“越人歌”,用越語寫成,譯成當時通行的隸書,最后一句就是“不知今夕何夕”。

不同之處在于:《詩經》及《鄂君歌》中說的是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感到疑惑,仿佛把自己遺忘了一樣,不知道這個夜晚是那個夜晚了。

而在東坡的詞中,則是對上天的宮闕存在著疑惑。

在古代,有著“天上一日,人間一年”的說法,因此,東坡以為,天上與人間必然有著不同的計算時間的方法。

人間的光陰如白駒之過隙,而天上的則是緩慢的,這里暗寓一種對時間催人老這一自然現象的無可奈何的悲哀。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此句是上面那種悲哀心情的很自然地轉換。

因為對人世間的時間是無可奈何的,因此想“乘風歸去”。

這里用了一個“歸”字,是很有深意。

李白被賀知章譽為“謫仙人”,而東坡也隱然以“謫仙人”自任。

他到天上,不是附驥之尾,而是再回到他所來的地方。

然而,他在想入非非中,又漸漸產生了新的憂慮。

“高處不勝寒”是担心自己再也忍受不了那種純凈的寒冷。

李商隱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嬋娟”乃“美好貌”。

青女素娥是耐得住寒冷的,因之能夠在月中霜里比賽誰更美好。

但詩人會怎樣呢?他顯然是忍耐不了,他的天堂在人間。

在這里,蘇軾賦予這首詞以非常豐富的意義。

他對自己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是有些厭倦的,他也渴望上升到一個更純凈的高度,然而他卻忍受不了這種寒冷。

他就是這樣處在一個矛盾的情境之中。

從句面的意思看,似乎是瓊樓玉宇乃耐不住高處的寒冷,而作者的真正關注的還是自己。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一句是作者的猜度之詞,杜甫詩“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桂樹在月輪中留下陰影,斫卻此桂,清光應該更多。

據古代姮娥奔月的傳說,月中還有吳剛,坐在那里斫桂。

故毛澤東有《虞美人》“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云云。

           轉至下片。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連用三個動詞,來描述月亮的運動。

月亮升起來,轉過朱閣,慢慢降落,月光延伸進窗戶,照到床上無眠的人。

“照無眠”有兩種解釋,月光照在人身上,而人還處在無眠狀態。

也可能是月光照到床上,卻發現并無人在此睡覺。

那人在何處呢?李白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是寫人在床上卻無眠的;另一首“卻下水精廉,玲瓏望秋月”,則寫人并沒有躺在床上,卻坐在窗前默默地望著月亮。

詞人在這里把月亮擬人化了。

仿佛月亮也是一個與他“心有靈犀”的朋友。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何事”俗本多作“何時”,一句之中有兩個“時”字,是不太妥切的,同時也與理不通。

因為上面已經把月亮當作自己的朋友,因此要跟她談談心,要向她表示最為親切的問候,這句的意思是:月亮啊,你這高處也能勝寒的“別有天地非人間”的造物,難道還如我們這些渺小而可悲的人類一樣有著什么遺恨嗎?不,你是完美無缺的,不應該有遺恨的;但你又是因為什么緣故總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團圓呢?難道你就不能在人們團圓的時候團圓,離別的時候殘缺嗎?你為什么總是要跟我們不一致呢?我們人類離別的悲哀難道就一點也贏不到你的憐憫嗎?  由上片的“把酒問青天”到此處的問月,詩人的感情有了比較大的變化,他逐漸領悟到了什么,也可以說他聽到了天外之音。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這一句可以看成作者的領悟,也可以看成月亮的回答:月亮也不是完美無缺的,她也有著自己固有的悲痛,同人有“悲歡離合”一樣,她也有著“陰晴圓缺”,這世界本身就不是完美的,每一件事物都處在自己固有的缺憾之中。

明白了這一點,再怨天尤人有什么意思呢?         最后“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也就是“隔千里兮共明月”的意思。

這個結局是自然而然地達到的,作者最終自然會達到這一高度。

但這一高度卻并不寒冷,它還是我們常人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

蘇軾的思想境界并不如朱熹那樣的理學家高遠,他比較地有人情味,他的曠達是一種生活化了的心境,他在人間,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這首詞之所以廣為流傳,膾炙人口,其原因就在于此。

我們并沒有把蘇軾當成一個膜拜的偶像,我們把他看做自己的朋友,確實,在中國文人中,你找不到比他更適合做朋友的人了。

          我們需要對這首詞作一整體的評價,這首詞在詞史上的價值可以跟蘇軾的《前赤壁賦》在散文史上的價值相比,而且這兩篇作品,有一種內在的共性。

《赤壁賦》中說:“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用之不盡,取之無竭,是造物無盡藏也。

”清風明月,“耳聞之而成聲,目遇之而成色”。

      我們在享受這些大自然豐富的饋贈時應該感到幸福,應該對自然、對生命、對生命與自然的共生感激不盡,我們不僅是自然的朋友,是清風明月的朋友,也是自己的朋友,而且,惟有自己才是你最初與最后的朋友。

基督所說的“要愛你的鄰人”,試問誰還比自己更接近自己呢?基督還說“要愛你的敵人”,試問:誰能比你自己更是你的敵人呢?你正是自己的鄰人,也是自己的敵人,人生最大的勝利就是戰勝自己。

因此,基督所說的就是“愛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怎么可能去愛別人呢?   孔子說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所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推己及人,己立而立人,己達而達人,古代人所推崇的“安家治國平天下”,也要以修身開始。

人必須先成為自己的朋友,不要自己作自己的獨裁者,不要自己作自己的暴君。

——讓我們還是回到蘇軾的這首詞上吧,在這首詞中,蘇軾最終達到了某種令人神往的內在的和諧,不僅是與自然的和諧,與生活在另一處地方的弟弟的和諧,但最重要的還是與自己的和諧,他不再想乘風歸去,他也不再怕高處的寒冷,他站立在大地上,在他的上方,有著無限蔚藍、高遠的藍天,有著仿佛黃金一樣閃耀的月亮!     6、此詞作于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亦即丙辰年的中秋節日。

作者當時知密州(今山東諸城)。

從小序可知,此詞系醉后抒懷之作,同時表達了對兄弟蘇轍(子由)的思念。

古人評論說:詞的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筆”(先著《詞詰》),其實通篇風調又何嘗不是這樣。

  此詞的主旨在于抒發作者外放期間的寥落情懷,其中雜用道家思想,觀照世界亦復自為排遣。

作者俯仰古今變遷,感慨宇宙流轉,厭棄險惡的宦海風濤,提示睿智的人生理念,運用形象化描繪的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把自己遺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和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蘇軾一生,以崇高儒學、講究實務為主。

但他也“齠齔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過“歸依佛僧”,是經常處在儒釋道貌岸然糾葛當中的。

每當挫折失意之際,則老莊思想上升,借以幫助自己解釋窮通進退的困惑。

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他以開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為了權且避開汴京政爭的漩渦。

熙寧七年調知密州,雖說出于自愿,實質上仍是處于外放冷遇的地位。

盡管當時“面貌加豐”,頗有一些曠達表現,也難以遮掩深藏內心的郁憤。

這首中秋詞,正是此種宦途險惡體驗的升華與總結。

“大醉”遣懷是主,“兼懷子由”是輔。

對于一貫秉持“尊主澤民”節操的作者來說,手足分離和私情,比起廷憂邊患的國勢來說,畢竟屬于次要的倫理負荷。

此點在題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此詞通篇詠月,卻處處關合人事。

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圓月襯托別情。

開篇“明月幾時有”一問,排空直入,筆力奇崛。

諸家指出此處詞意和屈原《天問》、李白《把酒問月》的傳承關系,正可說明作者“奮勵有當世志”,而又不諧塵俗的怫郁心理。

“不知天上宮闕”以下數句,筆勢夭矯回折,跌宕多彩。

它說明作者在“出世”與“入世”。

亦即“退”與“進”、“仕”與“隱”之間抉擇上的深自徘徊困惑情態。

李澤厚闡述蘇軾詩文的美學觀時說:蘇軾把“中晚唐開其端的進取與退隱的矛盾雙重心理發展到一個新的質變點”,“蘇軾一生并未退隱”,“但他通過詩文所表達出來的那種人生空漠之感,卻比前人任何口頭上或事實上的‘退隱’、‘歸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美的歷程》)。

這些論斷,對理解《水調歌頭》這首詞本身,是很有啟示作用的。

“又恐瓊樓玉宇”二句,把見于段成式《酉陽雜俎》諸書中的神話傳說具象化。

說入世不易,出世尤難,言外仍是說得在現實社會中好自為之。

這里寄寓著“出世”、“入世”的雙重矛盾心理,也潛藏著對封建秩序的些微懷疑情緒。

盡管上下文銜接處都曾表示自己顧影自憐、頗欲遐舉的旨意。

蘇軾詩文中很多貌似“出世”的思想,實質上都是“入世”思想的一種反撥形式,本篇復如此。

  下片,融寫實為寫意,化景物為情思,揮灑淋漓,無入不適。

“轉朱閣”三句,“愈轉愈深,自成妙諦”(唐圭璋《唐宋詞簡釋》)。

“不應”二句,筆勢淋漓頓挫,表面上是責月問月,實際上是懷人。

“月如無恨月長圓”(石曼卿),本是“人事多錯迕”(杜甫)的同義詞。

“人有悲歡離合”三句,雙綰自然和社會,用變幻不拘的宇宙規律,說明人間合少離多自古已然的事實,意境一轉豁達,聊以自我寬慰。

結尾兩句,把南朝劉宋時謝莊的《月賦》,進行更高層次的變轉,向世間所有離別的親人發出深摯的祝愿,給全詞增加了積極奮發的意蘊。

詞的境界愈見澄澈遼遠,詞的情思也愈加殷切綿延,是頗有“逸懷浩氣,超乎塵垢之外”(胡寅《酒邊詞序》)的崇高美感的。

  從藝術成就上看,本篇屬于蘇詞代表作之一。

它構思奇拔,畦徑獨辟,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在格調上則是“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胡寅《酒邊詞序》),是歷來公認的中秋詞中的絕唱。

從表現方面來說,詞的前半縱寫,后半橫敘。

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轉。

前半是對歷代神話的推陳出新,也是對魏晉六朝仙詩的遞嬗發展。

后半純用白描,人月雙及。

它名為演繹物理,實則闡釋人事。

筆致錯綜回環,搖曳多姿。

從布局方面來說,上片凌空而起,入處似虛;下片波瀾層疊,返虛轉實。

最后虛實交錯,紆徐作結。

  作者既標舉了“絕塵寰的宇宙意識”,又摒棄那種“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錯愕”情態(聞一多評《春江花月夜》語)。

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對待自然界的變化發展,而是努力從自然規律中尋求“隨緣自娛”的生活意義。

所以,盡管這首詞基本上是一種情懷寥落的秋的吟詠,讀來卻并不缺乏“觸處生春”、引人向上的韻致。

       7、這首詞被許多評論家認為是詞中之《天問》,又有李白之仙心。

屈原《天問》洋洋一百七十余問;李白《把酒問月》是即興遣懷之作。

蘇軾此詞是中秋望月,歡飲達旦后的狂想曲,亦屬"佇興之作"(王國維《人間詞話》)。

  它們都有起得突兀、問得離奇的特點。

屈原呵問青天,"似癡非癡,憤極悲極"(胡浚源《楚辭新注求確》)。

李白《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李白是因失意而悵惘而問月。

  蘇軾作此詞時40歲,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自請外任密州。

他既對朝廷政局深切關注,又期望重返汴京,心情復雜,時逢中秋,一飲而醉,醒后感慨彌深,遂作此詞。

  上闋主要表達政治失意后入世與出世的矛盾心理。

見月而問天,追月而遲疑,在"天上"與"人間"徘徊不定。

這與蘇軾主儒術而不迂腐、參佛老而不沉溺的思想特點是分不開的。

所以據說宋神宗讀至"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時,乃有"蘇軾終是愛君"的感嘆,并以此量移汝州。

(《歲時廣記》引楊湜《古今詞話》)。

  值得注意的是,蘇軾"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所展示的語言方式和矛盾心態,曾一時為眾人仿效,如黃庭堅之"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云深處,浩氣展虹蜺。

只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趙秉文"我欲騎鯨歸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時真。

笑拍群仙手,幾度夢中身"等等。

  下闋從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中宕出,專寫"人間"一路,小序中"兼懷子由"之意也隨之拈出。

換頭三句實寫月色照人之形。

轉、低、照三字寫足月光移動之神韻。

"無眠"二字始直接涉及中秋人事,"懷"弟之意隱約而出。

接下五句又跳出個人思緒,由個人之離別聯想到普天下人之離別,使詞的境界陡然提升。

不惟自慰,實兼慰人,意思愈轉愈深。

煞拍兩句從謝莊《月賦》之"美人邁兮音塵絕,隔千里兮共明月"化出。

雖然月圓人未圓,但明月千里,同此天空,則人若得生命長久,自有與月共圓之日。

  全詞情感數折,而意思層遞進深,在矛盾中歸于曠放。

胡仔云:"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苕溪漁隱叢話》)。

  作此詞六年后,蘇軾(46歲,在黃州)又作了一首中秋賞月詞--《念奴嬌》: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云無留跡。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

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

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

  其情景與前闋皆相仿佛,但意趣已自不同。

前闋之矛盾曲折、境界開闔在此詞中化為一股清曠之氣。

劉熙載曾說:"東坡詞具神仙出世之姿。

"(《藝概·詞曲概》)。

       8、詞前片寫“歡飲達旦,大醉”的情狀,后片寫佳節思親的惆悵,全詞充盈著奇特的想象和俊逸的浪漫氣息。

牽人神魂,沁人心脾。

詞的意境顯然受李白詩的影響,但又有所新發。

“明月幾時有”兩句從李白《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化出,同時又暗用此詩“皎如飛鏡臨丹厥,絕煙滅盡清輝發”的詩意。

明月清輝逼人,美酒香醇醉人,東坡不禁奇想聯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正是《詩經》“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之意,贊美、欣賞之情溢于言表,而詞人倜儻瀟灑之豐神亦盡在這一問之中。

進而詞人以謫仙自居,意欲“乘風歸去”,詞境較李白《把酒問月》更為空靈蘊藉。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反接上文,欲去又止,詞情一頓。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融化李白《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詩句,借用李白詩中灑脫不羈的形象和清朗空明的意境,舍卻原詩孤獨迷惘的情緒,表達了蘇軾飄飄欲仙卻又腳踏人間泥土、熱愛人生的精神面貌。

瓊樓玉宇,乘風奔月,月宮高寒,無一不是人們熟知的神話傳說,被詞人信手拈來表現其中秋月夜的“歡”情“醉”意,舒卷自如,既寫盡了“歡”,也寫活了“醉”。

    下片寫思親,仍扣“月”而行,情緒略轉低徊。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月光流轉,斯人不眠。

蘇軾與蘇轍手足情篤。

蘇軾杭州通判任滿時,“請郡東方,實欲昆弟之相近”(《密州謝表》《東坡集》卷二十五)。

但來到密州,兄弟相隔仍遙,晤面艱難。

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宵明月朗朗,思親之情襲來,不能自已。

“無眠”者,與客長飲之蘇子也,然亦指今宵因月色而思親的普天下“無眠”之人。

由己及人,月光下會有多少羈旅游子輾轉反側、憂思無眠呵!月圓而人未圓,不由蘇子不怨:“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月亮對人間不該有什么怨恨吧?可是,何以總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刻而常圓呢?倒像故意令人難堪似的。

此一問,婉轉真摯,體驗獨到,足見懷人之深之切。

“人有悲歡離合”三句又反,詞情再作跌宕。

詞人運思入理,以他特有的曠達灑脫自我排解。

既然天地間萬事萬物都不能十全十美,最后順理成章,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結束全詞。

只要“人長久”,雖然相隔千里,總還能心心相印,共賞圓月;只要“人長久”,今雖不聚,總會有團圓之日。

至此情緒一寬,圓月的光輝似乎也更為清朗可愛了。

    此詞想象奇拔浪漫,筆勢矯健回折,形象灑脫生動,“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胡寅《酒邊詞序》)。

其清曠健朗之格調大異于花間、金奩之柔媚婉約,初露東坡豪放詞風范,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但更為啟人心智、雋永有味的還是蘇軾對人生、對物理的睿智的思考。

宇宙里、自然界、人生中原本有無數的缺憾。

鮮花嬌美,芳草茂綠,但枯榮有時,美景不永;親情系心,相依相戀,而悲歡離合,聚散無常;時光無限而人生短促;懷才有志而機緣難憑……大千世界竟是這樣美好而又缺憾地奇妙融合,詩歌賦吟因此才有那么多的惜春悲秋、傷離嘆老之作。

古往今來,有多少志士哲人困于這種人生的缺憾而悲憤不平;有多少騷人墨客惑于這種人生的缺憾而頹唐憂傷。

歲月悠悠,現在輪到東坡。

他“奮勵有當世志”,但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只好自請外任,當有壯志難酬之恨。

中秋佳節,兄弟同在齊魯,相望而不能相晤,是有親人不得團聚之苦。

年屆不惑,人生入秋,漸知人生短暫之緊促。

時值中秋,霜風漸緊,將近萬物蕭殺之蕭條。

洞悉事理的東坡此時此刻對人生、物理的缺憾該有多少深切的感受!所以,他的詞里才有那么多情感、思想的跌宕、回折。

但是他絕不淪于憂傷頹唐。

他站高一層,放開視野,以古今事理排解一己之郁悶。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人雖因離別而苦,月也并非永遠團圓。

萬事萬物之圓美、欠缺總在不容抗拒的循回輪轉之中。

既然如此,又何必耿耿于月圓人散呢?繼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超越了時空、地理的局限。

“隔千里兮共明月”(謝莊《月賦》),共賞明月意味著雙方健在并互相思念,這就足以令人慶幸和寬慰。

    蘇軾的這種自我慶幸和自我寬慰反映了他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蘇軾的思想深博而復雜,以儒為根底,但并不排斥佛、老,而且善于將佛、老的某些妙理玄言與儒學理論融匯貫通,用以處理行藏、出處、進退之節。

中國士大夫對待人生、事業的挫折,大體遵循兩條道路:或放棄理想,與世浮沉;或堅持理想,知其不可而為之,哪怕碰得頭破血流,甚至以身相殉。

蘇軾則以獨特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走了第三條道路。

他既不放棄理想,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走極端激烈抗爭,而是聽其自然,力求超脫。

仕途受挫,他以“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

身長健,但憂游卒歲,且斗尊前”(《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的態度來對待。

天地無窮,人生短促,他以享有清風明月自矜,在寄情山水、物我交融中怡然自得。

親人分離,他又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來寬解祝福……作為近千年前的古人,蘇軾的人生態度不無缺憾,但他一輩子處人處事坦蕩圓通,隨遇而安,因緣而適,有效地保持了內心的平靜,一生樂觀、開朗,達到了多少人心向往之而苦求不得的人生境界。

這就是蘇軾,這就是《水調歌頭》獨特藝術魅力之所在。

      9、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   從自然界看,一個月只有一次正圓,一年里也就十二次正圓,再加上陰天雨天的障礙,一般人一生都見不到一千次圓月。

如果要在剛剛谷物收獲后欣賞到秋高氣爽之時的圓月,一般人一生都見不到一百次;如果晚飯后合家嘗餅賞月,人月兩團圓,必須要等九年才有一次。

   在人類生活中,要真正實現家庭、朋友、單位、國家的團圓和美滿,也實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家庭從來就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的美滿和團圓不僅是家庭生活幸福美滿的標志,也是國家繁榮富強社會安寧祥和的具體表現。

然而,家庭的美滿和團圓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從家庭建立起來以后就無時無刻不受到威脅和挑戰。

一是家庭成員的生病所致的死亡造成家庭成員的缺失;二是因為生產生活工作中遭遇的人與自然的斗爭中生成的安全事故造成家庭成員的缺失;三是在社會交往中的人與人的紛爭,包括家庭成員間的紛爭和國家之間的戰爭造成的家庭成員的缺失和國家領土及民族大家庭的缺失。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人民血肉相連不可分割。

由于一小撮臺獨分子的倒行逆施,不斷制造障礙,妄圖阻撓祖國的和平統一,阻撓兩岸人民的團聚。

歷史的潮流不可逆轉,人民的意愿豈能違背。

莊燦煌的博客2013-09-1021:03:01 [新一篇]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舊一篇] 人生七十古來稀 相關閱讀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停舟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長安水邊多麗人。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推薦文章 《雪白血紅》作者:張正隆十四、中國,幾點鐘? 校長管理要留個“缺口” 網絡文學的興起與發展 抗戰時期,一個13歲小女孩眼中的逃難故事 奈保爾《大河灣》:世界如其所是鳳凰讀書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青年 傳統文化 佛教現代化略論 “北梅南歐”與“文武雙絕” 創業公司需要時刻提醒自己的九件事 評論集 1楼2015/8/23上午09:22:47|[email protected] 不知樓上是何來歷,看你說的是中文,估且認為你是華人後裔吧,說話如此不文明,豈不會讓人以為有認日本人為宗的嫌疑? 2楼2015/7/29下午01:34:52|暫無 你個共產黨豬,民族主義中毒的狗。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