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 鄭仰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也因此,台福教會對世界的態度可以說是採取典型福音派教會的「福音超越文化」模式:以「搶救靈魂」為宣教的終極目的、反對教會「插政治」(個別基督徒則可以)、將教會關心 ...
登入|註冊
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詩歌分享研經網站經課表新眼光讀經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
出版品>新使者雜誌>第41期新新人類
字級調整:
解惑之窗
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
關鍵字:
作者/鄭仰恩
(現為臺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助理教授兼教務長,及教會與社會系主任。
)
創設於美國加州洛杉磯地區的台語福音教會,於去年(1996)初決定要來台灣宣教,隨即成立「台灣宣道部」。
該會首先於今年初在台中成立「台福宣教中心」,三月下旬接著在該中心舉行「回台宣教說明會」,三月底「台北台福基督教會」正式成立。
因為此台北教會的聚會地點位處市中心,聚會時間又訂在週日下午二點,加上台福教會的成員中有許多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成員具有高度的「同質性」,此舉已經引起長老教會的高度關切。
事實上,在日前台北中會的傳教師聯誼會中,就有數位牧者明確指出,已經有長執和會友接到台福牧者所打來邀請前往參加聚會的電話。
可以想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如果同樣的模式開始在台灣全國各地擴散開來,必然會引起更多的緊張,甚至衝突,值得重視。
當然,長老教會在面對這個問題所帶來的衝擊與挑戰時,也應藉機好好思考並反省自身的宣教本質與使命,才能再創宣教契機。
本文就以這兩個前提作為出發點,首先分析台福教會的本質與特性,然後探討其來台設教所可能引起的衝擊與困擾,最後提出一些建議性的「因應之道」。
一、台福教會的教會觀與宣教觀1.相對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主流教會」取向,台福教會是具有獨立教派(小派)本質的教會。
當初移民海外的台灣人要在洛杉磯成立教會時,就已經對是否應加入主流教派或成立獨立教會產生過不同的意見。
反對加入主流教派的理由主要有二:一是認為若加入主流教會則將無法擁有行政、人事、經濟的自主權,且作為少數族群的台灣人教會將淹沒在北美主流教會的洪流中;二則是對當時北美主流教會關心社會、政治、人權、種族問題的「自由化」傾向無法認同。
這樣的不同意見就逐漸形成了現今北美洲的兩種台灣人教會型態,一種加入主流教會,一種成為獨立教會,前者可以美國基督長老教會(PCUSA)屬下的「全國台灣人教會聯合會」(NTPC)為代表,後者則以「台語福音教會」為代表。
獨立教派(小派)除了在宣教合作與神學觀點上無法與普世教會有良好的聯繫外,最大的危機就是欠缺體制上的監督與責任制度(accountability)。
這也是台福教會在過去十年當中,曾經發生過一些「不幸事件」的原因所在。
2.以比較「化約」的方式來說,我們可以將台福教會的神學取向歸類為「屬靈福音派」。
她的領導者及牧師團成員主要受「富勒神學院」及其「教會增長學派」影響,神學上傾向保守的福音派立場,這也是現今「台福神學院」的基本立場。
也因此,台福教會對世界的態度可以說是採取典型福音派教會的「福音超越文化」模式:以「搶救靈魂」為宣教的終極目的、反對教會「插政治」(個別基督徒則可以)、將教會關心社會或人權議題視為次要的事,也不贊同教會過度關懷台灣的前途或主權等問題。
除此之外,台福教會的聚會內容、信仰型態,以及出版文宣多以軟性的「屬靈感受」為訴求,因此對現今生活在「市民社會」的中產階級基督徒特別有吸引力。
3.台福以「為主圖謀大事,搶救百萬靈魂」為宣教口號,因此是一個著重傳福音之本質與果效的教會。
但其在宣教的作法上,是否有重視結果、不問過程的「目的論」傾向,很值得在宣教倫理的層面上加以探討。
事實上,近二十年來,台福教會在美國與「全國台灣人教會聯合會」之間的緊張與對立,可以說主要是因為宣教理念與宣教倫理的衝突所致。
4.綜上所述,本文並無意對台福教會的教會觀或神學立場提出批評或作價值判斷,因為任何教會的信仰立場只要不落入「排他」或「自我絕對化」的偏失,都應該受到尊重。
不過,就教會體制與宣教倫理的層面而言,台福教會的作法確實有值得商榷之處。
因此,上述分析之目的主要是要呈現台福教會的本質與特色,以作為下文的討論基礎。
事實上,任何讀過台福教會的主要刊物「台福通訊」之內容,或曾在參加「世界台灣人教會協會」時,有過與台福教會代表接觸經驗的人,應該都可以贊同上述的基本觀察與分析。
二、對台灣教會的衝擊與挑戰1.牧者、會友的「同質性」及人力/物力資源的「重疊」問題:當台福教會開始創立時,牧者及會友中有極高的比例都是具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背景者。
時至今日,雖然台福教會中已經增加不少具有不同教會背景或新進的會友,但與長老教會關係密切或有所淵源的成員仍佔非常高的比例,其中甚至有為數不少的「會籍重疊者」。
在這種高度「同質性」的糾葛下,台福教會來台設教一事,必然會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產生相當大的衝擊。
台灣教會原本就資源有限,在同質性高的處境下,若再加上惡性的教勢競爭,後果必然不堪設想。
2.所謂的「屬靈福音主義」對我教會所可能引起的困擾:過去在台灣教會界早已有過「屬不屬靈」的爭論,只不過當時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提出挑戰的,主要是所謂的「極端派」教會(如聚會所、真耶穌教會等)或獨立的「國語教會」。
近二十年來,「靈恩運動」及「敬拜讚美運動」又引發了另一波有關「屬不屬靈」及「更新與否」的爭論。
這不但造成教會的困擾,甚至分裂,更有為數不少的年輕人被吸引到其他教派去。
有鑑於這些歷史的先例,一旦以「屬靈福音主義」為主要訴求的台福教會在台灣各地設教,以其同為「台語宣教」的性質,新的爭論必定層出不窮、難以善了。
就以台福教會代表在三月中與總幹事楊啟壽牧師的正式會談為例,台福代表宣稱其設教動機之一是因為其信徒在「返台後無法順利找到教會」。
從教會的普世大公觀點來看,這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的說法。
難道台灣的教會都不夠屬靈嗎?難道台灣的教會都不算教會嗎?三、因應之道1.本人在今年初總會所辦的「宣教大會」中,曾經以下列的論點來提醒全體教會: 現今普世宣教運動的基本精神就是宣教上的「夥伴」關係(partnership),亦即強調各教會間人力及資源的整合與分享。
夥伴關係指的是「宣教教會」與「本地教會」之間互相尊重且對等合作的關係,反對任何缺乏宣教上之協調合作或不尊重本地教會之意願,甚至忽視其既存之信仰傳統的「單向」宣教作法。
去年年底我受派至巴西參加普世教會協會所舉辦的世界宣教大會(CWME),在會議中,與會代表齊聲嚴詞譴責現今普世教會間任何不負責任的「改宗主義」(proselytism)為一種「靈性的殖民主義」(spiritualcolonialism)。
舉例來說,自從前蘇聯及東歐共產國家在1980年代末期解體後,就有一批又一批的宣教師──其中以來自韓國的為最多──湧入這些地區,他們熱心傳教,完全無視於原本就已存在於當地的希臘正統教。
他們的宣教態度似乎假定該地不曾有過教會的存在,也不曾有過福音的宣揚,僅是一個「無神」(God-less)的宣教場。
這種宣教作法所反映的,是一種文化與靈性上的「奴化」心態,因為它企圖將一種自己所認定為正確、但卻同樣深受其文化制約的基督教信仰模式,強加在其他受不同文化傳統塑造的基督徒身上。
從上述這個角度來看,台灣教會應該排除任何不負責任的設教方式,也應該反對或避免任何以「我們比較屬靈」的宣教態度,來侵犯其他既有信仰傳統的作法,更應該譴責任何不與「在地教會」尋求協調及合作之可能性,或甚至完全不考慮其處境的宣教模式。
就此而言,創設於北美洲的「台福教會」,若在全然無視台灣「本地教會」之存在的情形下,貿然前來台灣宣教或設立教會,我教會應譴責其作為。
我想,這段警告的話應該仍是有效的。
不過,「譴責」已經於事無補了,更重要的是如何預防與因應。
2.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應該由「信仰與教制」(faithandorder)的層面著手,清楚界定我教會與台福教會的關係,並對牧者或會友跨教派服務、任職,或會籍重疊的情形訂出明確的規定與限制,並切實執行。
我想,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奇特的文化,過去許多「腳踏兩條船」的牧者應該要負最大的責任。
因此,我們若能在體制上清楚地作到「一人歸一邊」,則不管是要減免新的困擾紛爭,或是要進一步談宣教合作,也才有可能。
3.「預防勝於治療」。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舊傷痕」已經太多,實在無法再承擔任何「復發」的惡果,所以應該極力避免新的衝突與對立。
正因如此,與其視而不見、賣人情、或任憑緊張的局勢持續發展,不如著重事先的協調、對話,並採取任何可能避免傷害的預防措施。
最重要的是,我教會應該嚴肅正視這個問題。
4.絕對不容忽略的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應該藉由此次台福教會來台設教的衝擊與挑戰,再思其本身既存的「宣教觀及信仰實踐」。
同作者相關文章: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3)(第183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2)(第182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1)(第181期)
.瘟疫衝擊下的基督教:幾個值得反思的信仰故事(第174期)
.PCT信仰與體制的重新塑造:跳脫利益和權力的誘惑與框架(第169期)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第164期)
.教會對現今台灣實況的回應:一個宣教史的觀點(第160期)
.懷念駱維仁博士:台灣聖經神學研究的巨人(第156期)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第153期)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第150期)
.在合一與孤立之間擺盪—淺談二次大戰後PCT的認同與挑戰(第146期)
.從普世觀點看經濟議題—以「拿伯的葡萄園」為鑑(第144期)
.共享上帝美好的家園:普世合一運動的精神(第141期)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第137期)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第135期)
.公共宗教與公民社會(第131期)
.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第125期)
.熔歷史、人文、生態於一爐的台神校園(第123期)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第121期)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第117期)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第110期)
.建構富有動力且整全的宣教典範(第107期)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第105期)
.從基督徒社會運動觀點看公民社會(第104期)
.戰火下的宗教衝突(第97期)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第91期)
.從教宗選舉看教會權威(第89期)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第86期)
.長老教會一四○週年系列建言(第85期)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第82期)
.認同與合一:基督教信仰與台灣的未來(第75期)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第73期)
.陪伴台灣教會成長的宣教師-安慕理牧師小傳(第70期)
.從改革宗的禮拜觀點看敬拜讚美運動(第69期)
.為「本土化」驗明正身(第68期)
.邁向未知旅程的宣教師--彌迪理牧師小傳(第67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小史(第66期)
.獻身普世運動的台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第64期)
.英國乞丐?台灣的保羅?——梅監霧牧師小傳(第60期)
.為什麼要「按手」﹖(第57期)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第56期)
.編者的話(第55期)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第54期)
.何謂「千禧年」﹖(第53期)
.新眼光「新」在哪裡?(第51期)
.「重返聖經」的歷史考查(第49期)
.尼西亞信經簡介(第46期)
.長老教會屬不屬靈?(第45期)
.淺論聖餐(第44期)
.什麼是「拯救」?(第43期)
.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第41期)
.台灣教會新興流行現象小史(第37期)
.開創新時代的普世宣教者,明有德牧師小傳(第31期)
原文來自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第41期新新人類 (63-66頁)
41
本期主題:新新人類發行日期:1997/8/10
推文: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和你分享閱讀的感動...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文章狀態:
草稿完成
分享註記:
只供自己閱讀供所有人閱讀
審查通知:
評論內容:
存檔
目錄s/編者的話選擇是一種勇敢和美麗 在標新與立異中成長──從協談者立場來談憑著感覺走,啥米攏呣驚?「新新人類」研討會綜合討論記實 新新人類與鬼仔巴模式全方位的福音及社會服務事工開拓者──高甘霖牧師星座?信仰!半調子的占星術布拉姆斯與聖詩(二)什麼是聖靈降臨?女性之悲歌拒絕,小心點!台福基督教會的異象和使命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追憶吾友劉凱方弟兄如何辨識異端?我看「新新人類」網迷迷惘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2006-
gospel.pct.org.twAllRightsReserved.
poweredbyICPCT.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
延伸文章資訊
- 1954 想請問各位,貴格,浸信和召會這三個, 是屬於靈恩派那 ...
長老教會是福音派的脈絡,不只是敬拜儀式比較傳統,台語堂通常都是鋼琴+詩歌,就像海角七號 ... 台灣的浸信會不全是走靈恩路線,比如知名的懷恩堂就是走福音派路線的。
- 2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 鄭仰恩
也因此,台福教會對世界的態度可以說是採取典型福音派教會的「福音超越文化」模式:以「搶救靈魂」為宣教的終極目的、反對教會「插政治」(個別基督徒則可以)、將教會關心 ...
- 3發問:我想從長老會轉入靈恩派,有何不可?
後來我去靈恩派教會聚會,那裡弟兄姊妹彼此相愛、聚會充滿熱情、我也重新 ... 然而,在台灣,長老會算是比較未受到靈恩運動與成功神學污染的教派。
- 4聖經知識庫: 我該選擇哪一個教會?
教會的種類繁多,有靈糧堂、長老教會、福音堂、浸信會、真耶穌教會、神召會、聖教會....,對於初識基督教的我,該如何選擇?我上網查詢,並無一個中央統籌型的基督教 ...
- 5福音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福音派(evangelical)是基督教新教的一個新兴派別,而非一个教派,其与自由派、基要派等相区别,常被视为自由派和基要派兩個基督教派之間的第三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