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筆記- 管理學綜合班7C學思日誌 - Google Sites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規劃是planning 計畫是plan 策略管理 決定組織長期績效的一套管理決策與行動。
策略管理涵蓋規劃、組織、領導及控制等所有基本的管理功能,而為管理者重要的工作。
管理學綜合班7C學思日誌搜尋這個協作平台
小組成員簡介林敬富鄭智陽王佑倫
每週小組筆記小組筆記11/1011/1711/2412/112/8專題演講12/1512/2212/29
每週小組反思心得反思心得11/10反思心得11/17反思心得11/24反思心得12/1反思心得12/8反思心得12/15反思心得12/22反思心得12/29反思心得
小組管理網站資源簡介逢甲大學圖書館
小組作業報告第一次小考題目及答案管理學進修一甲期中考問答題
組員個人特殊成果專題演講學思作業個案報告個人作業
小組筆記
訂閱文章
張貼者:2011年12月28日清晨6:17未知的使用者
[
已更新2011年12月28日清晨6:21
]
10/27
張貼者:2011年10月28日晚上8:52未知的使用者
[
已更新2011年10月28日晚上8:56
]
規劃有用嗎?規劃的四種理由1.指出方向2.減少不確定性3.減少資源的重疊與浪費4.提供控制標準規畫兩個重要因素1.「目標」是個人、團體或整個組織所期望達到的結果,它提供管理者決策的方向,同時也衡量實際績效的指標,這就是它常被稱管理基礎的原因。
2.「計畫」是記載「如何達成目標」的文件,通常包括:各項資源的分配、時程表及完成目標的必要行動。
當管理者進行規劃時,它同時也發展出目標與計畫。
規畫的類型陳述性目標-將組織目標透過公開陳述,讓不同利害關係人都能瞭解。
真正目標-組織真正追求的目標,可藉由其組織成員做什麼事就知道了。
WHAT→目標 HOW→策略信的階段1.眼見為真2.美好願景3.SMART目標SIMPLE簡單 MEASURABLE可測 ACHIEVABLE可成 RESOURCED可行 TRACEABLE可考Planningbridgesthegapfromwherewearetowherewewanttogo.規劃同時為組織設計所要完成的目標及需要完成所需的手段或方法Ends-setting鎖定目標-使命mission願景vision目標goals目的objectives規劃是planning 計畫是plan策略管理決定組織長期績效的一套管理決策與行動。
策略管理涵蓋規劃、組織、領導及控制等所有基本的管理功能,而為管理者重要的工作。
策略管理為何重要攸關組織績效的優劣。
策略管理程序策略管理程序步驟一:界定組織使命、目標與策略步驟二:外部環境分析步驟三:內部環境分析步驟四:形成策略步驟五:執行策略步驟六:評估結果
SWOT分析 :有關組織優點、弱點、機會與威脅(Strengths,
Weaknesses,Opportunities,andThreats)之分析。
總體策略有三種1.成長2.穩定3.更新五力模式1.新進入者的威脅:新競爭者進入某一產業的難易程度。
2.替代品的威脅:企業的產品為其它產業產品替代的難易程度。
3.購買者的議價能力:購買者(消費者)議價能力的強弱。
4.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供應商議價能力的強弱。
5.現存的競爭者:產業內現存廠商間的競爭程度。
要應付今日複雜的環境,有三項重要的策略:1.電子商業科技2.顧客服務3.創新
10/20
張貼者:2011年10月25日凌晨3:17未知的使用者
Stayhungry,stayfolish.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承諾commitment→諾不輕許,言出必行
你可以不答應,但你一但答應了你必須使命必達
你付出的叫價格,你得到的叫價值--巴菲特
Thinkingdifferent,changinglives.
一個轉念和積極的行動,可以擁有不一樣的天空
核心的競爭力→你會而別人不會的地方
Decision指在諸多方案中作出的選擇。
– Makingachoicefromtwoormorealternatives.
一、機會、問題與決策的關係:
1、「作決策」是選擇與擬定計畫方案的過程
2、管理者每天都會碰到不同的問題
3、程式化決策與非程式化決策之差別在於重複性及例行性,其成份稱為決策結構
4、管理四大功能(規劃、組織、領導、控制)
5、要讓事情發生,須先確立問題è想出解決方法è選擇è實踐
6、上述解題過程即為「決策過程」
解題四大步驟
問題
分析
範例
1
發生什麼事?
評估與澄清
飛機失事
2
為什麼發生?
探究因果
飛行員不遵守程序
3
如何解決?
對策選擇
慎選飛行員,加強訓練
4
成效如何?
未來預估
飛行員素質提高,飛機永不失事二、資訊與決策的關係:
管理者對於問題有各種不同程度的了解,稱之決策情境,
它視管理者對目標、手段、結果三者之間的掌握程度而異(或稱為知識品質),
分為四種決策情境:
1、確定情境
2、風險情境
3、不確定情境
4、混淆情境
TheDecision-MakingProcess
三、做決策的三種方式:
1.理性決策
(1)決策者理性
(2)決策程序理性
(3)決策資訊理性
理性決策的七項假定(1)問題明確
(2)目標導向(明確目標)
(3)方案已知
(4)偏好明確
(5)穩定偏好
(6)沒有限制(時間和成本)
(7)最大報償(利潤極大化)
2.有限理性決策
(1)有限度理性:在個人資訊處理能力的限制下,做出理性的決策
(2)Simon西蒙的行政模式:
1.管理者有的資訊是不完美且不完整的
2.決策是在有限理性下產生的
3.決策者追求的是滿意解不是最佳解- 找一個夠好的而非最好的解決方案
(3)承諾升高:雖然已知先前的決策有錯,卻仍繼續加碼投入資源
3.直覺決策
直覺式決策:決策是根據經驗、感覺,和判斷的累積。
四、決策風格
做決策的方法有兩種
(1)思考方式
理性、條理,和一致性
直覺、創意,和特殊性
(2)對不確定性的忍受度
容忍度低:要求有條理和一致性
容忍度高:同時處理許多事情
10/13
張貼者:2011年10月25日凌晨3:03未知的使用者
古典觀點:管理者唯一的社會責任是追求最大利潤。
MiltonFriedman認為管理者的首要任務就是好好經營企業,為股東獲取最大利益--也就是財務利益。
社會經營觀點:認為管理的社會責任不只是追求利潤,而應包括社會福祉的保護與增進。
社會回應:是指公司為了回應社會的重要需求,而做出某些社會活動。
社會責任:指在法律與經濟規範之外,「企業從事有益社會的事或行為」的意願。
綠色管理:指管理者會思考企業對環境衝擊的一種管理形式。
第一種途徑是做到法律所規定的標準,稱為手法途徑(或淺綠途徑)。
此種反映的是社會義務。
市場途徑:即組織會對顧客的環境偏好有所回應,顧客在環保上有任何要求,組織都會盡可能提供。
利害關係人途徑:會盡力滿足組織的所有利害關係人,如員工、供應商或社區對環保的要求。
積極途徑(深綠色):這種公司極力尋求保護地球資源的方法,並展現最高程度的環保敏感度,他們是善盡社會責任的範例。
諾不輕許,言出必行
EthicsDefinedPrinciples,values,andbeliefsthatdefinewhatisrightandwrongbehavior.
價值觀與人格,會影響個人的行為是否合乎道德。
價值觀:代表我們對是非的基本信念。
自我意識強度:只個人信念的強度。
內外控:是一種人格特質,用來衡量一個人對「人們可以主宰自己命運」的相信程度。
組織文化:一個組織的文化是由共通的價值觀所組成。
這些價值觀反映組織所支持及相信的信念,並且會創造一個能夠影響員工道德行為的環境。
管理者對於組織道德的影響力是很大的,他們營造的工作環境,必須能鼓勵員工在工作的同時,也追求良善的組織文化及價值觀。
俗話說:「未窮先窮永遠不窮。
」
王永慶:「賺的一塊錢不是一塊錢;存下來的一塊錢才是一塊錢。
」
10/6
張貼者:2011年10月25日凌晨2:42未知的使用者
1.為一個人全心全意的奉獻,勝過為全世界努力
2.愛是在別人的需要看到自己的責任
3.為富先富永遠不富,為窮先窮永遠不窮
PEST分析(總體分析)P→policy政策
E→economical經濟
S→society社會
T→technology技術
9/15
張貼者:2011年10月25日凌晨2:34未知的使用者
郭老師:來的時候比去的時候漂亮
效率(方法)-減少浪費 lowwaste效能(結果)-提高達成率 highattainment
stressedisdesserts(壓力就是甜點)
9/29
張貼者:2011年10月25日凌晨2:30未知的使用者
前言
「願上第賜我平靜,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願上帝賜我勇氣,改變我能改變的事;願上帝賜我智慧,明辨兩者的差異」
分工:將工作劃分為更小而重複性的單位
工業革命(機器取代人力)組織的特性
a.明確的目的
b.特定的結構
c.人員
管理
是指協調工作項目,使工作能藉由他人之力,有效率極有效能地完成
管理學誕生於1911年,泰勒出版「科學管理原則」《PrinciplesofScientificManagement》
權變觀點變數(組織大小.技術的經常性.環境的不確定性.個人的差異)投入>產出>價值目標(生產.行銷.人力.發展.財務.資訊管理
Plan計畫Planning計劃(Planisnothing,Planningiseverything)
社會化:幫助員工適應組織的文化一天捐5毛比一個月捐15快容易
9/22
張貼者:2011年10月25日凌晨2:03未知的使用者
管理、管理者語管理思想(一)管理的定義1.指協調工作項目,使工作能藉由他人之力,有效率及有效能完成2.Managementisaseriesofactivitiesofgettingthingdonewithandthroughpeople.─MaryFollett(二)效率與效能1.效率:指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產出。
2.效能:指做對的事情,意即這些工作須能幫助組織達成目標。
管理者的定義1.指和一群人共事,並藉由協調他人的努力,來完成工作與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2.組織層級與管理者高階管理者(EX總裁、總經理..)中階管理者(EX廠長、專案領導人..)基層管理者(生產性OR庶務性員工指導員..)基層員工逢甲六有臉上有笑心中有愛→A+級目中有人肩上有擔→A級胸中有墨手中有藝→A-級管理的功能1.規劃2.組織3.領導4.控制
1-8of8
Signin|RecentSiteActivity|ReportAbuse|PrintPage|PoweredByGoogleSites
延伸文章資訊
- 1小組筆記- 管理學綜合班7C學思日誌 - Google Sites
規劃是planning 計畫是plan 策略管理 決定組織長期績效的一套管理決策與行動。策略管理涵蓋規劃、組織、領導及控制等所有基本的管理功能,而為管理者重要的工作。
- 2管理層次 - MBA智库百科
- 3規劃三步驟
管理學. Chap 6 Planning, Strategy, and Changes. 規劃、策略與變革 ... 其他規劃提供基本架構。 ‧企業層級的策略. –指出組織想要在哪些產業和國家市場...
- 4管理學》管理與組織概論 - 風雲集
不論組織的型態、大小、層級或所在地,所有的企業都需要管理,此即「管理的普遍性」(Universality of Management)。在所有組織中,管理者皆需要執行規劃 ...
- 5第一章策略管理之導論
業層級(Business Level)合併為一(從事定期航運) , ... 策略管理經常可以正式寫成書面策略計畫,但是並 ... 設計一個合適的組織架構與控制系統,以使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