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母親:為抗日獻出6位親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北京密雲,就有這樣一位母親。

習近平總書記曾高度評價她的英勇事跡。

抗日戰爭期間,她獻出了丈夫和5個孩子。

她就是被譽為“英雄母親”的鄧玉芬。

網站首頁重要論述 要聞要論 高層動態 權威發布 中央宣講團 要聞 要論 動態進展 地方 部委 企業 高校 體會感悟 學習踐行 媒體集萃 特別推薦 黨史百年 理論·經驗 為民辦事 我為群眾辦實事 領導留言板 榜樣在身邊 互動交流 黨史資料 黨的基本知識 黨史百科 百年影像 紅色展館 英雄母親:為抗日獻出6位親人 2021年09月02日08:20|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英雄母親:為抗日獻出6位親人   “最后一碗米,用來做軍糧﹔最后一尺布,用來做軍裝﹔最后的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的親骨肉,送他到戰場。

”   明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正如民謠所唱,在這場救亡圖存的偉大斗爭中,中華兒女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自由不惜拋頭顱、洒熱血,母親送兒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戰場,男女老少齊動員。

  在北京密雲,就有這樣一位母親。

習近平總書記曾高度評價她的英勇事跡。

抗日戰爭期間,她獻出了丈夫和5個孩子。

她就是被譽為“英雄母親”的鄧玉芬。

  終於盼來了八路軍   鄧玉芬,1891年出生在密雲縣水泉峪村,自幼家境貧寒,后嫁到了張家墳村。

她和丈夫靠租種地主的幾畝地過活。

從小在苦水裡泡大的鄧玉芬,生就一副剛強的性格,她不怕窮,不信命,相信隻要努力,家裡人丁興旺,日子總有一天會好起來。

正是懷著這種希望,她和丈夫含辛茹苦地拉扯起7個兒子。

  1933年,古北口長城抗戰失敗后,密雲長城以外的地區被日本侵略者佔領,劃入偽滿洲國,鄧玉芬的家鄉從此墜入了日偽統治的深淵中。

鄧玉芬一家的日子愈加艱難,為了糊口,三個大點的兒子隻得離家外出去扛活,夫妻倆也被迫帶著幾個小兒子搬到張家墳村東南的豬頭嶺山上開荒度日。

  生活上的困苦還在其次,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日本侵略者不但不許中國人使用中國的年號,還強迫中國百姓忘掉自己是中國人。

鄧玉芬雖沒有文化,也清楚這意味著什麼,她心中充滿了仇恨,每年祭祖時,她都一次又一次地叮囑兒子們:“記住,咱們是中國人,到死也不能忘了祖宗!”   鄧玉芬和鄉親們盼望著中國軍隊早點打回來,盼啊盼,終於盼來了八路軍。

那是1940年4月,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10團進入密雲西部山區開辟豐(寧)灤(平)密(雲)抗日根據地。

6月的一天,幾個八路軍戰士來到了豬頭嶺。

這是鄧玉芬第一次見到八路軍,當她得知這是一支抗日救國的隊伍,是窮苦人自己隊伍的時候,就像見到親人一樣地高興。

她一遍遍地聆聽八路軍宣講抗日道理,覺得句句都說在自己的心坎上,越聽心裡越豁亮。

她開始懂得了隻有窮苦人都行動起來,拿起槍杆打日本,才能救國救己。

  “別惦記家,安心打鬼子”   不久,10團參謀李瑞徵來到村裡組織游擊隊。

鄧玉芬和丈夫任宗武商量:抗日咱都得上,別人家出錢出槍,咱不能眼瞅著,把兒子叫回來打鬼子去吧。

任宗武二話沒說,揣了塊糠餅子就連夜出去找兒子。

  7月,豐灤密第一支游擊隊——白河游擊隊在豬頭嶺上成立,鄧玉芬的大兒子任永全、二兒子任永水加入了這支游擊隊。

從此,鄧玉芬的心就和八路軍、游擊隊緊緊連在了一起。

9月,三兒子任永興不堪忍受財主的欺凌跑回家來,鄧玉芬知道游擊隊正缺人手,又送三兒子參加了白河游擊隊。

  不久,游擊隊改編為主力部隊,到外地作戰,鄧玉芬托人給三個兒子捎去話:“別惦記家,安心打鬼子。

”   三個兒子在外抗戰,鄧玉芬在家也沒閑著。

她承擔起全部家務活,還帶著幾個小兒子開荒種地,讓丈夫騰出身來為八路軍運軍糧、背子彈。

鄧玉芬自己也曾冒著生命危險掩護和救治過八路軍和縣區干部。

  1941年秋末,日寇對豐灤密抗日根據地發動萬人大“掃蕩”,實行“三光”政策,瘋狂制造無人區。

  在這種殘酷的斗爭形勢下,鄧玉芬叫丈夫又把在外扛活的四兒子、五兒子找回來,參加村裡的自衛軍模范隊,堅持無人區斗爭。

至此,鄧玉芬家裡,除了未成年的六兒子和七兒子外,全部成為抗日隊伍中的成員。

  丈夫兒子為國捐軀   1942年春,借住在山外親戚家的鄧玉芬響應抗日政府“回山搞春耕”的號召,決定重返無人區。

鄧玉芬讓丈夫任宗武和四兒子、五兒子先回山裡,照料在柏梯子養傷的白河游擊隊隊長任永海,自己在城裡搞種子准備回山裡種地,不料這竟是永別。

  日軍得知任永海的藏身地點后,100多人穿著便衣,裝成打柴的,在傍晚包圍了村子。

霎時間,機槍、步槍炮響成一片。

年邁的任宗武剛想跳過院子外的小溝,不幸胸部中彈倒在溝邊,鮮血頓時染紅了白粗布衫,當場犧牲。

鄧玉芬的五兒子也在這場戰斗中犧牲,四兒子被抓。

  父子三人一夜之間死的死、抓的抓。

鄧玉芬得知噩耗后,猶如五雷轟頂,幾次暈厥。

然而,當她清醒后,做了一個決定——回無人區!她不顧親友的勸阻,拉起兩個小兒子,堅定地對他們說:“走,回家去!姓任的殺不絕!”   就這樣,鄧玉芬懷著對日寇的仇恨毅然回到豬頭嶺,拿起丈夫留下的鎬頭,沒日沒夜地刨地播種。

她隻有一個念頭,把丈夫和兒子的活都干出來,多打糧食、支援部隊、消滅敵人。

  然而,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

1942年秋,在八路軍主力部隊的大兒子任永全,於保衛盤山根據地的一次戰斗中英勇犧牲﹔1943年夏,被抓走的四兒子任永合慘死在鞍山監獄中﹔1943年秋,二兒子任永水在戰斗中負傷回家休養,因傷情惡化無藥醫治死在家裡。

  豬頭嶺上有個鄧媽媽   面對一次又一次白發人送黑發人,面對一個又一個沉重打擊,堅強的鄧玉芬咬牙挺著。

她眼裡沒有了淚,有的只是對日寇的仇恨和怒火。

她笑得少了,但對抗日工作更積極了,每天拼命地干活,春播、秋收,做軍鞋、照料傷員,從早到晚一刻不閑。

  她對子弟兵更親了,在她心裡,每個八路軍戰士都是她的兒子,都是她的希望。

她的家成了戰士的經常性住所,每個戰士到了她這兒就像到了家一樣。

燒水做飯,縫補衣服,為傷病員接屎接尿,喂湯喂水,她從不嫌煩。

她把倭瓜子、甜杏仁都攢起來,炒得香噴噴的端給戰士們吃,還磨了玉米面給戰士做貼餅子,自己和孩子就以野菜、粗糠充飢。

她養的幾隻雞下了蛋,最小的兒子饞得流口水,她卻對兒子說:“小七,這是給叔叔養傷用的,你不能吃!”每當傷病員痊愈后要離開時,她都像送兒子出征一樣,把衣服洗淨補好,帶足干糧,仔細叮囑著,把他們送出老遠、老遠……   自打八路軍來了那天起,誰也說不清鄧玉芬家究竟迎來送走了多少戰士,養好了多少傷病員。

那時,由於缺醫少藥、少糧,戰士一旦受傷,就意味著要忍受巨大傷痛折磨,往往還要面對死亡。

但10團指戰員和豐灤密根據地縣區干部、游擊隊員都知道,豬頭嶺上有個堅毅善良的鄧媽媽,隻要到了鄧媽媽家,就有了生的希望。

  “咱們勝利了!”   1944年春,日偽再次對無人區發動瘋狂的“掃蕩”。

鄧玉芬背著最小的兒子躲進山洞裡。

  山洞陰冷潮濕又沒有吃的,孩子生病發高燒,大聲哭鬧。

正巧日偽搜山,如果被敵人聽到,不僅母子二人喪命,必然還會給旁邊山洞裡隱藏著的區干部和鄉親們帶來殺身之禍。

眼看著敵人越來越近,情急之下的鄧玉芬從破棉襖裡扯出一團棉絮,一狠心塞進孩子嘴裡。

孩子猛踢猛掙,鄧玉芬緊緊把他摟在胸前,死死捂住孩子的嘴。

  過了許久,敵人終於走了。

鄧玉芬忙把棉絮扯出來,可憐的孩子已經臉色青紫,奄奄一息。

鄧玉芬心如刀割,焦急地搖晃著孩子,一聲聲呼喚。

好半天,孩子才緩過氣來,可憐巴巴地望著媽媽,用微弱的聲音喃喃地說:“媽媽,我餓,餓……”鄧玉芬的心都要碎了,她多想豁出這條命,沖出去給孩子找點吃的來,可此時,敵人還沒走遠,為了不暴露鄉親們,她不能這麼做啊。

  就這樣,不滿6歲、連個大名都還沒取的小七連病帶餓死在媽媽的懷裡。

鄧玉芬再也承受不住這喪子之痛,她撕心裂肺地哭了一聲:“孩子!”當即昏死過去。

當鄧玉芬從昏迷中醒來時,鄉親們含著眼淚告訴她,小七埋在山坡上。

鄧玉芬掙扎著來到孩子的小墳前,扑過去失聲痛哭,淚水扑簌簌滑落。

  淚哭干了,她又一捧一捧地往墳上添著泥土,然后守在墳旁,坐了整整一宿。

終於,在曙光重又出現的時候,堅強的鄧玉芬重新站了起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中國人民在付出巨大的流血犧牲后,贏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鄧玉芬來到親人墳前,眼含淚花,告慰九泉之下的丈夫和兒子:“鬼子被咱們打敗了,咱們勝利了!”   1946年,全面內戰爆發,為保衛解放區,鄧玉芬又毅然將身邊唯一的六兒子任永恩送到了密雲縣支隊。

任永恩帶著媽媽的囑托奔赴解放戰爭的戰場,在1948年隨部隊攻打密雲黃坨子伙會據點戰斗中壯烈犧牲。

  三次謝絕政府照顧   鄧玉芬,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為了打敗日本侵略者,為了解放事業,無私地獻出了丈夫和孩子。

黨和人民沒有忘記她的貢獻。

全國解放后,黨和政府在生活上給了鄧玉芬很好的照顧。

  但鄧玉芬卻覺得自己給國家添了負擔,感到不安。

為此,她三次謝絕了縣領導要把她的家遷到平原富庶地區的好意。

1956年國務院內政部一位負責同志接她到北京去住,她去了幾天就硬要回家,臨行前工作人員陪她逛商店,要她買些需要的東西,但她只是飽了飽眼福,一分錢也不肯花。

她說:“眼下不缺吃不缺喝,怎能再給國家添麻煩。

”   1970年2月5日,鄧玉芬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享年79歲。

臨終前,她囑咐說:把我埋在大路邊,我要看著10團的孩子們回來。

  為了緬懷鄧玉芬的英雄事跡,2012年12月,密雲縣專門在石城鎮張家墳村修建了英雄母親鄧玉芬雕塑。

雕塑中的她,眺望遠方,盼望親人和戰士們勝利歸來。

  在廣闊的中華大地上,無數像鄧玉芬一樣的英雄母親為國家舍小家,無私奉獻。

在平北、平西、冀東抗日根據地就有許多這樣的人。

平北紅色第一村沙塘溝村村民閆來榮將4個兒子都送去參軍﹔盤山磚瓦窯的楊老太太家裡不知保存過多少抗日物資,掩護過多少子弟兵,她被譽為“八路軍母親”楊媽媽﹔密雲農村黨員張自明,將八路軍留下的孩子小秀芳視如己出,本就不夠的奶水都緊著她吃,自己6個月大的三丫頭卻因飢餓而夭折……   在她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婦女百折不撓的斗爭精神,看到了偉大的母愛情懷。

她們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用行動樹立起了英雄母親的豐碑。

(侯莎莎) (責編:劉圓圓、萬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Copyright©1997-2021bywww.people.com.cn.allrightsreserved 返回頂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