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業中最怕別人的關心⋯心理師:度過生涯退縮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社會悲劇都發生在失業階段,總是覺得別人看不起自己,老是感到被別人壓迫,讓自己無路可走。

生涯「轉變」要從「接受」開始。

當我們可以 ... 商周會員登入 ×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接收通知 下次再說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焦點 焦點首頁 時事分析 封面故事 今日最新 大家都在看 國際 國際首頁 全球話題 趨勢中國 財經 財經首頁 產業動態 商業趨勢 焦點人物 投資理財 地產風雲 新冠肺炎追蹤 相關網站 商周財富網 管理 管理首頁 創新策略 數位轉型 行銷密技 領導馭人 職場 職場首頁 職場修練 創業心法 心靈成長 英文學習 教育趨勢 共好ESG ESG專區 生活首頁 中場幸福學 養生保健 時尚藝文 美食 旅遊 相關網站 良醫健康網 alive 專題 名家專欄 特別企劃 影音 Podcast《商周Bar》 數位閱讀 商周知識庫 商周共學圈 商周陪你讀 百大顧問團 關鍵100天CEO作戰室 聲音商學院 商周Store 紙本雜誌 電子雜誌 數位訂閱 暢銷圖書 商周CEO學院 CEO領導學程 魅力領導學 職場學 青少年學習 圓桌趨勢論壇 服務 會員中心 訂閱商周 客服中心 常見問題 活動總覽 加入我們 序號兌換 商周紅包 追蹤商周 下載App抽好禮 訂閱電子報 現正閱讀 待業中最怕別人的關心⋯心理師:度過生涯退縮期,要學著隨時當「蘑菇」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waita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 職場 心靈成長 職場|心靈成長 待業中最怕別人的關心⋯心理師:度過生涯退縮期,要學著隨時當「蘑菇」 撰文者:林萃芬 非讀BOOK 2020.05.27 2020/05/2710:56:41 摘要 除了向運動員學習鍛鍊心理肌力、為自己量身打造壓力緩衝盾,學會在「彈性生涯年代」裡擁有選擇的力量,重新認識自己,並找到生命未來的意義,也將會是每個人未來必修的課題。

記得剛開始做員工心理諮商與輔導的時候,企業界HR提出的員工困擾行為,都是加班太多導致員工情緒反彈,要如何安撫員工情緒才能讓他們樂在工作。

沒想到,才過沒多久就遇到世界性的不景氣,企業想出以無薪假的方式來度過景氣寒冬,這個時候,員工又擔心無班可上,沒有收入該怎麼辦。

接下來,有些公司無預警被併購,無論併購方或被併方,內心都充滿焦慮,很多職位只能有一個人留下來,其他人要不等著被資遣,要不等著被調部門,不知未來前途如何。

望著他們緊縮的眉頭、抗拒的心門,彷彿在告訴我:如果工作沒了,現在減壓有用嗎?此外,更有不少國際級的百年公司或機構面臨倒閉或裁員的困境,由於事發太過突然,以前每天都去的公司,現在居然大門深鎖,員工陷入極度恐慌焦慮中,無法喘息呼吸。

廣告 不是只有被裁員能領!一次看懂失業補助領取7大前提歸納這十年來的諮商經驗,我整理出五大心理脈動:■心理脈動一:每個人都要鍛鍊強健的心理肌力(psychologicalmuscle)要想鍛練心理肌力,我發現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跟運動選手學習。

如何快速調整心理,不會被輸贏、挫折擊垮自信心,是很重要的「心理技能」。

讓自己一直保持高度動機,是成功重要的特質;面對一場又一場的比賽,需要掌握競技運動心理,懂得設定有效目標的方法,同時做好「心理能量管理」,才能讓運動生涯發光發熱,留下璀璨的最佳紀錄。

廣告 ▍跟運動員學習鍛鍊心理肌力▍在所有的生涯發展中,職業運動員最需要強韌的心理肌力。

幾乎每個成功的運動員,都是從小開始長期接受反覆嚴格的訓練,成果卻要在短短幾秒鐘或幾十分鐘內呈現出來。

無論技術多麼高超,只要成績不如別人,就要接受「輸了」的結果。

在高壓力的狀況下,運動員很容易表現失常,一個分心就失誤了,一個緊張就失手了。

所以,如何全神貫注投入比賽,同時又能讓情緒快速平穩,立刻鎮定下來應對比賽,不會因為剛剛的失誤而影響全局,是左右勝負的因素。

很多運動員都曾經面臨生涯瓶頸,因為運動受傷而被迫中斷賽事,因為表現不如預期而再度坐上冷板凳。

如何讓自己享受競賽過程,不會患得患失,比賽結束後繼續投入辛苦訓練,可說是影響職業生涯長短的關鍵。

倘若熬不過考驗,很多紅極一時的明星運動員,會為了想要馬上解除現實的挫折感,而沉迷賭博、酗酒、藥物、性愛中,罹患成癮症而不可自拔,從此人生過得荒腔走板,讓人不勝唏噓。

要評估一個運動員可不可以成為頂尖的運動員,最重要的是觀察他陷入低潮的因應之道,以及心理肌力的強弱。

在新聞上每每看到運動員上台領獎牌時,都喜極而泣,這淚水中包含多少汗水與孤獨,不只令人動容,也值得我們學習。

■鍛鍊「心理技能」挑戰極限羽球天后戴資穎在接受電視訪問時表示,她從小跟著熱愛羽球的父親一起打球,大人打球,小孩也跟著打。

小學開始練球,小六已經沒有對手,這個時候,父親決定讓她升級,跟年齡更大、球技更好的選手一起比賽,她又再度嚐到輸球的滋味,從此也接受輸球的挫折。

這個訓練過程,可說是呼應「練習目標」的功能。

「練習目標」可以幫助我們增強「心理技能」,提升我們的聚焦及專注力,激勵自己挑戰自我極限,增強超越的動機。

另一位棒球界的超級運動明星,鈴木一朗的練習歷程也很值得我們深思。

鈴木一朗在三歲時跟父親說想要打棒球,當時父親花了半個月的薪水買了一副棒球手套給他,還告訴他這不是玩具,而是工具,從此以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鈴木一朗每天都要去公園練投五十球、打兩百球、守五十球,無論天氣多麼寒冷,鈴木一朗多麼想玩,都不能調整、更不能鬆懈。

在馬林魚總教練馬丁利(DonMattingly)的眼中,鈴木一朗是個「每天都在球場上丟球,不斷求進步,並且從未停止。

有些球員會覺得倦怠或是偶爾停下練習,但他從不休息、日復一日的,這都展現了他對於棒球的熱愛。

」但是眾所皆知,鈴木一朗跟父親的關係非常疏遠,完全沒有互動,回憶父親訓練自己的過程,他也認為「嚴格」與「虐待」只在一線之間。

從教練和隊員的敘述中,會發現鈴木一朗有些強迫性人格傾向,像是固定用訂製的盒子裝棒球,每次踏上球場前都會清潔、擦亮手套。

從紀律的角度來看,鈴木一朗可說是達到極致;但從彈性的角度來看,他似乎沒有什麼空間;若從放鬆的角度來看,他則是從來沒有鬆懈過。

事實上,「心理技能」的訓練需要持續整個運動生涯。

大多數的運動員在一般狀況,或是低度壓力的競賽裡,「心理技能」都可以從容應對,可是在高度壓力的情境中,表現往往不如預期。

上場競賽時,為了追求最佳表現,需要強化的「心理技能」包括,落後慌亂時保持鎮定,不管什麼狀況下都對自己有信心,知道怎麼做好壓力管理。

退休之後,需要幫助自己調適心理,重新設定人生目標。

很多紅極一時的運動員走出運動場後,往往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

即使是締造泳池傳奇紀錄的天才型運動選手菲爾普斯,當他決定在倫敦奧運退役,離開游泳舞台後,他從此停止訓練,生活不知所措,體重開始暴增,沉迷酒精、毒品、賭博,連一手訓練他的教練都勸不醒。

走過迷惘混亂的歲月,菲爾普斯又重新振作,再度於里約奧運奪得金牌。

「心理技能」的終極目標,是鍛鍊「自我調整」的能力,不僅做好自我管理,幫助自己達成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

像台灣之光王建民無論是否上場比賽,都不間斷自主訓練。

他曾經表示:「我只是想要證明,只要我努力,就一定有機會重新上去(大聯盟)。

」這股自我管理的毅力,真的很令人佩服。

鍛鍊「心理技能」的過程中,保持樂趣也是很重要的,享受練習的過程,對自己感到滿意,比賽後有滿足感,才能夠源源不絕地產生心理能量。

■心理脈動二:未來是「彈性生涯年代」(proteancareer)近年來,全世界很多地區的心理諮商界,都在積極推動「彈性生涯年代」需要做好哪些心理準備?如何為自己創造想要的機會?如何在變動中增強自我的適應力?彈性生涯時代的特色是,每個人都需要自主自立,注重成長,在變遷中適應,勇於承諾自己,持續補充心理的成功能量。

也因此,彈性生涯時代非常需要培養「工作勇氣」,注重個人的生涯選擇,以及自我的實現,主控權在自己手上,而不是在公司身上。

■心理脈動三:學會處理生命中的偶發事件(chanceevents)平心而論,人在順境時,真的很容易低估環境風險,覺得努力認真把工作做好,就能確保未來工作無虞。

不過,在「彈性生涯年代」沒有所謂的「理所當然」。

學會處理生命中層出不窮的偶發事件,變成極為重要的能力,包括:能不能從生命經驗中提煉出豐富的養分,並轉化成未來需要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技能。

■心理脈動四:做好「隨時成為接受糞水磨練的小蘑菇」的心理準備會這樣比喻,是因為初學者的養成歷程其實很像蘑菇,常被放在不見光的角落,還會被各種不同類型的糞水淋身。

表面上看起來受盡委屈,實際上髒臭的糞水卻給了蘑菇最充足的養分,倘若蘑菇在長成階段時,被放在日照過多、備受呵護的地方,蘑菇反而會提早夭折。

過往,接受糞水磨練的小蘑菇都是最基層的員工,但現在,不管做到什麼職位,待在多大型的機構,都有可能再度成為小蘑菇。

有人於中年轉換跑道,一切歸零、從頭學習;有人是公司政策改變,需要降階重新開始。

如果做好「隨時當蘑菇」的心理準備,就能欣然接受所有的磨練際遇,轉化成寶貴的養分。

■心理脈動五:為自己量身打造一個「壓力緩衝盾」(StressBufferShield)十年的諮商歷程中,我看過太多人因為對壓力的耐受性太強,而忽略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

不願承認「自己會感覺有壓力」的人,通常是因為「理想我」期望自己是感受不到壓力的強者;也因此,會隱忍壓力的人,大多數不滿意自己是個普通人。

而這些「不承認的壓力」都跑到哪裡去了?多半都宣洩到別人的身上,尤其是家人跟屬下。

事實上,「暴躁易怒」就是典型的壓力反應。

在快速變動的年代,每個人都要懂得為自己打造一個「壓力緩衝盾」,協助自己及時釋放壓力與焦慮。

這面「保護心理健康」的盾牌,有五個部分:第一個是,累積生命經驗(LifeExperiences),讓自己更堅強有力。

第二個是,個人支持網絡(MySupportNetworks),內心困惑時,有人可以請教。

心情不好時,有人可以安慰;寂寞沮喪時,有人可以陪伴。

第三個是,正向的態度和信念(Attitudes/Beliefs),協助自己轉換角度,看到不同的見解。

第四個是,健康自我照顧習慣(PhysicalSelf-CareHabits),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況,找到有效抒解壓力的方法。

第五個是,行動技巧(ActionSkills),壓力事件沒有解決,壓力就不會消失,需要有改變現狀的行動技巧。

除了向運動員學習鍛鍊心理肌力、為自己量身打造壓力緩衝盾,學會在「彈性生涯年代」裡擁有選擇的力量,重新認識自己,並找到生命未來的意義,也將會是每個人未來必修的課題。

找到人生軌道,創造工作意義有個朋友曾跟我分享他在生涯退縮期發生的趣事。

朋友的鄰居總是趁他上班時把車子臨停在他的車位,有段時間朋友失業在家,這位鄰居每天早上都等不到車位,便旁敲側擊不斷詢問朋友:「今天沒去上班啊?休假喔,什麼時候上班?」朋友實在說不出口:「目前失業在家」,只好敷衍說:「正在休假」,偏偏鄰居不死心,天天來等他的車位,最後把朋友逼到躲在家裡不敢出門,深怕遇到鄰居,光是看到鄰居期盼他去上班的眼神,朋友就覺得壓力好大。

處於「生涯退縮期」最怕別人關心的詢問,不斷提醒自己「你沒事做」,久而久之,真的會對自己信心瓦解。

也有很多人問我:「生涯轉換的過程,休息多久比較好?」我通常都會建議:「不要超過六個月。

」這個期限是從諮商經驗得到的答案,無論能力多好、信心多強的人,長期失業,就有可能進入「生涯自我懷疑期」。

一旦自我懷疑,就很容易負向解讀訊息。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社會悲劇都發生在失業階段,總是覺得別人看不起自己,老是感到被別人壓迫,讓自己無路可走。

生涯「轉變」要從「接受」開始。

當我們可以接受現實,也接納自己的時候,才有能量吸收新的事物。

在國外,當企業面臨轉型,會影響到同仁的未來前途時,就需要引進「員工協助方案」,由專業的諮商心理師引導同仁調適身心。

我發現,同仁心理調適的關鍵在於是否「接受自己,也接受現實」。

「接受」可以讓我們不再抗拒,把能量轉移到學習成長。

想要轉型成功,了解自己是很重要的步驟。

做生涯諮商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詢問心理師:「建議我轉型到什麼領域比較適合?」心理師不會給特定答案,而是透過各種工具、提問技巧,引導對方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不了解自己的狀態,很容易讓自己陷入混亂中,越轉越不快樂。

舉例來說,有一段時間金融業經歷很多變革,許多金融業的從業人員都覺得自己不適合這個行業。

但是,透過諮商技巧了解其工作性格後,發現他們還是最適合做金融業,那何以他們會強烈認為自己不適合呢?真正的原因其實是壓力太大、焦慮過高,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探索出真正的關鍵因素,便貿然轉型,未來可能會產生大量「怎麼轉都不對」的挫折。

轉型需要放下身段,重新當個小蘑菇。

但有些人拒絕當蘑菇,不想接受磨難,是因為不想讓自己去適應現實,而是想讓現實來迎合自己的規劃。

很多人從機構退休後,總是覺得社會對於領退休金的人很不友善,找工作時也會感嘆大部分公司都沒有善待員工,不是薪水太低就是工時太長,常常會說:「我不想幫這種老闆工作」。

當周遭的人提供工作機會的時候,也會強調:「這些公司都請不起我啦,薪水太低了。

」或表示:「我幹嘛浪費寶貴生命去賺這麼一點點錢,太不值得了。

」脫離現實的人,往往會為了獲得超出自己實力的評價,而驅使自己去做無法負荷的事情,在這樣的狀況下,就很容易分散力量,無法集中努力的焦點,內心常常會覺得:「這不是我該做的」,非但可能會導致努力沒有好結果,更引發強烈的挫折感。

如果你也常常出現「明明自己很努力,內心卻覺得很空虛」的感覺,不妨問問自己:現在的生活方式真的是我渴望的嗎?自己在何處、何時播下煩惱的種子?何以會訂定超乎現實的目標?想要兼顧「努力」與「充實」,除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外,還要將目標調到符合自己的能力範圍。

判斷自己現在的目標是否符合自己能力,有個簡單的評量方式:「目標會不會受到外界雜音的影響?」誠實地回答自己:「目標是發自內心的渴望?還是為了滿足外界的期望?」如果不是為了證明自己什麼,而是順應自己內心的渴望,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目標自然會調到符合自己的能力範圍,完成之後也會覺得充實而有滿足感。

書籍簡介 鍛鍊心理肌力:15項心理練習,擺脫那些職場與人際間的控制、害怕、停滯、危機與焦慮作者:林萃芬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18/10/23作者簡介林萃芬擁有諮商心理師的證書,多年來推廣心理學不遺餘力,除了「洞察人心」系列書籍獲得數十萬讀者的熱烈迴響外,更為企業量身打造「員工心理諮商與輔導」、「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師」的課程,協助企業提振員工的自我效能。

  ▍學歷: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  ▍證照:諮商心理師證書、教育部講師證書、中國國家一級心理諮詢師、中國國家一級企業培訓師  ▍專長:感情諮商、外遇後重建信任及親密關係、不靠藥物睡個好覺、好眠放鬆的各種技巧及方法、企業及生涯諮商、身心減壓、產後憂鬱媽媽的情緒壓力紓解、青少年情緒及自我探索諮商、人際溝通模式及互動技巧、夢的解析及隱喻治療、帶領父母做孩子的情緒教練、HRV情緒儀、睡眠輔助儀器  ▍諮商學派:阿德勒學派、完形治療、TA人際溝通分析學派、焦點解決心理諮商  ▍現任: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主任、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講師、松德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聯合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東吳大學兼任講師  ▍經歷:台灣師範大學兼任諮商心理師、青少年自我挑戰營督導、多家知名企業顧問、新女性雜誌主編、希代出版企劃總監  ▍網路部落格:林萃芬諮商心理師的生活EQ樂園www.fannyeq.com.tw 責任編輯:洪婉恬 延伸閱讀 失業、無薪假...3個問題,檢視自己的「反脆弱」能力有多強? 無薪假人數再創新高,沒錢繳房租怎麼辦?一線社工的急難救助資源整理 如果你是有無薪假、失業危機的職場中年人,怎麼自救? 德國之聲》比無薪假聰明!德國靠「短時工作」解救勞工、保護經濟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無薪假 失業 戴資穎 資遣 生涯 待業 諮商 王建民 鈴木一朗 壓力 心理師 運動員 非讀BOOK 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 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 台北上榜、東京跌出榜單!全球最昂貴城市前5,亞洲佔4個 Fed一口氣升3碼!華爾街日報警告:經濟衰退恐比預期快 眾人之志,可以來自一場精緻的提問 輕症居家隔離怎麼辦?7大QA一次看!同住照護者該注意4事項 廣告 大家都在看 「可以跟您加個Line嗎」懂商務禮儀的人,為何不會這樣說? 星巴克為何堅持把你的名字寫在咖啡杯上? 撤掉書報、用咖啡渣做枕頭 華航為何推「不寵客航班」? 一位退休補教名師告白:過去的我很殘忍,靠十年淨灘人生與過去和解 廣告 熱門快訊 廣告 立即註冊 獲得免費閱讀點數 付費訂閱 訂閱商周數位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