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有涯而知無涯- 莊子講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養生主》前兩句話指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莊子說 ...
莊子講記搜尋這個協作平台
首頁1st逍遙遊鯤魚化為大鵬鳥生命之息天亦非天境界大小的差別南北兩極相通四等人材禦風而行的列子堯讓天下姑射山神人居不龜手之藥無何有之鄉2nd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人籟地籟天籟咸其自取魂魄與神氣世上無如人欲險心態與情態有生於無,無中生有真宰是誰活著在等死師心自用道隱于小成言隱于榮華方生之說引喻失義天地一指萬物一馬朝三暮四民曰未便道並行而不悖生命的來源成虧之間用而不用不用而用道可道非常道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窮到源頭窮亦空春秋經世五不方能稱其大絕頂聰明絕頂癡聖人也有煩惱辯來辯去辯不完至人的境界孟浪之言姑妄言之姑聽之生者寄也死者歸也大夢誰先覺天地蜩雙翼莊生曉夢迷蝴蝶3rd養生主生有涯知無涯為善無近名庖丁解牛神雖王不善也隨緣世事無掛礙4th人間世從諡法說起顏回想作王者師德蕩乎名知出乎爭皇帝也為難活不長的忠臣端而虛勉而一內直外曲成而上比唐太宗和魏徵心齋波飛太液心無住為而不為自欺欺人被人欺虛室生白內聖的道統大使難當趙宋2nd南北朝名臣寇準名將郭子儀天下二大戒外交的哲學5th德充符無腿的王駘止的人生申徒嘉給子產難堪羿之彀叔山無趾天刑之安可解惡人哀駘它才全而德不形仙才李泌止水澄波德友而已顛倒眾生無情之人6th大宗師知天之所為以所知養所不知人為何短命古之真人道家好談兵仁愛無私進退存亡之道隱士與歷史文化失節夷齊隱痛詩人吳梅村高士嚴子陵真人的境界以刑為體以禮為翼拈提漢史丙吉問牛王霸雜用相忘於江湖莊子的寓言有物先天地得道之後聖人之道與才(天龍八部與九陽神功)安時處順善吾生善吾死心心相印子貢弔喪方之外與方之內忘乎道術君子小人生死問題是非仁義是刑罰橫豎三際遍彌十方坐忘命也夫7th應帝王四問四不知窮源溯本(帝王之道1)為政治國的哲學(帝王之道2)遊心與合氣(帝王之道3)立於不測之地(帝王之道4)神巫季咸地文之定—屍居機發於踵太沖莫勝不知其誰何守本分物來則應過去不留渾沌初開
首頁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2nd齊物論3rd養生主4th人間世5th德充符6th大宗師7th應帝王不知其誰何不龜手之藥世上無如人欲險丙吉問牛五不方能稱其大人為何短命人籟地籟天籟人籟地籟天籟仁愛無私仙才李泌以刑為體以禮為翼以所知養所不知兀者叔山無趾內直外曲成而上比內聖的道統南北兩極相通古之真人名將郭子儀名臣寇準君子小人君子小人命也夫命也夫咸其自取咸其自取唐太宗和魏徵善吾生善吾死四問而四不知四等人材地文之定—屍居坐忘堯讓天下境界大小的差別外交的哲學大使難當大夢誰先覺天下二大戒天亦非天天刑之安可解天地一指萬物一馬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天地蜩雙翼天龍八部與九陽神功太沖莫勝失節夷齊姑妄言之姑聽之子貢弔喪孟浪之言守本份安時而處順師心自用庖丁解牛引喻失義得道之後從諡法說起德友而已德蕩乎名知出乎爭心心相印心態與情態心齋心齋忘乎道術惡人哀駘它成虧之間才全而德不形拈提漢史方之外與方之內方生之說春秋經世是非仁義是刑罰有物先天地有生於無,無中生有朝三暮四機發於踵橫豎三際遍彌十方止水澄波止的人生民曰未便波飛太液心無住活不長的忠臣活著在等死渾沌初開為善無近名為政治國的哲學:帝王之道2為而不為無何有之鄉無情之人無腿的王駘物來則應過去不留王霸雜用生命之息生命的來源生有涯而知無涯生死問題生滅變化無常生者寄也死者歸也用而不用不用而用申徒嘉給子產難堪皇帝也為難相忘於江湖真人的境界真宰是誰知天之所為神巫季咸神雖王不善也禦風而行的列子窮到源頭窮亦空窮源朔本:帝王之道1立於不測之地端而虛勉而一絕頂聰明絕頂癡聖人之道與聖人之才聖人也有煩惱自欺欺人被人欺至人的境界莊子的寓言莊生曉夢迷蝴蝶虛室生白趙宋2nd南北朝辯來辯去辯不完逍遙遊進退存亡之道遊心與合氣:帝王之道3遊於羿之彀中道並行而不悖道可道非常道道家好談兵道隱于小成言隱于榮華隨緣世事無掛礙隱士與歷史文化隱痛詩人吳梅村顏回想作王者師顛倒眾生高士嚴子陵魂魄與神氣鯤魚化為大鵬鳥協作平台地圖
生有涯而知無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生有涯而知無涯
《養生主》前兩句話指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莊子說:生命是有限度的,而學問知識是無窮盡的,拿有限度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盡的知識,多危險呀!
你看,真好!不要聯考,也不要念書,我要求同學寫日記,同學就說:老師你不要罵我了,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下面兩句你忘記了?我一點也沒有忘記,以有限的生命跟著無窮盡的知識去追,太危險了!記得抗戰時,在大後方,碰到一位老年朋友,問他身體好不好?他說很好,因為我很講衛生,第一就是不看報,他說看到報紙,又氣又傷心又煩惱。
所以,無知無識是幸福,這個是養生的道理。
但是,我們不要被莊子騙了,既然以有限的生命跟著無窮盡的知識去追,“殆已!”那他自己為什麼又寫《莊子》?對不對?等於白居易寫的一首詩:“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
”既然不說話是大智慧,老子自己又為何寫了五千言《道德經》。
老子若是碰到白居易,會問得一句話也答不出來。
所以,我們不要上莊子的當。
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我們再回轉來說,生命有盡,知識學問無盡,以有盡的生命跟在無窮的知識後面追,是很危險的。
既然如此,我們拿著一點點知識,就自以為了不起,自己認為是智慧,有學問,了不起,是自找麻煩,太危險了!
有許多學禪的同學對我講:老師啊,你不是說我們學識不夠,要我們看書嗎,那個六祖連一個大字都不認識嘛?我想,你該不是七祖呢?六祖以前沒有六祖,六祖以後也沒找到七祖,六祖是六祖,你是你。
六祖不能超越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從小到十幾歲,世間的學問學遍了,你為什麼不學釋迦牟尼佛?一定要學六祖呢?
就是這個道理。
真有道理,道理是什麼?學問到了極點,要“入乎其內,出乎其外”,進得去,跳得出來,然後把一切書本知識丟光,白紙一張,到這個境界,可以養生,可以談道,可以學禪。
所以莊子講的是對的,學問到了最高處,把所有學問丟光,這是高明人。
自己沒有學問,本來是一張黑紙,冒充白紙一張,是不對的。
*殆ㄉㄞˋ危險、不安
Your
intelligencemightbecausingyourdilemma.
謝淑薇冷靜穿越每一空隙得分,無論當時比數或過去失誤如何造成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講養生,中國民間文化歸納出兩句話,是從《莊子》裏面出來的,不過是消極的,不太好。
“知識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但是話說回來,為了養生,這兩句話是真正名言。
所以知識越高,痛苦越深,學問越多,煩惱越大,這是我們深深體驗到的。
有時自己看到書,恨不得把它燒掉,就是被書害,但書並未害人。
南朝梁元帝讀書讀呆了,敵兵臨境,還要文武諸臣戎服聽他講書。
他在投降時,放一把火,把收藏的十四萬卷圖書燒光了。
他說讀書幾十年,結果還弄得我亡國。
你說笨不笨?學問並不害人,要懂這個道理。
*梁孝元帝蕭繹(508年9月16日-555年1月27日),字世誠,梁武帝蕭衍的第七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己!”這兩句話從表面上看來是反對知識的,因為所知越多,煩惱越多。
譬如現在很流行的一本書,明朝理學家潵自誠先生的《菜根譚》,這本書兩百多年來不見了,清末民初,有人到日本留學發現了,就把它帶回國內,因此
《菜根譚》才流行。
書中第一條就說“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生。
”“涉世”就是處事的經驗。
“機械”代表心理、機心、辦法、煩惱。
年青人剛剛踏上社會,人生的經驗比較淺一點,像塊白布一樣,染的顏色不多,比較樸素可愛。
慢慢年齡大了,嗜欲多了,(所謂嗜欲不一定是煙酒賭嫖,包括功名富貴都是。
)
機心的心理,各種鬼主意也越來越多了。
這個體驗就是說,有時候年齡大一點,見識體驗得多,是可貴!但是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年齡越大,的確麻煩越大。
有些人變得沉默寡言,看起來似乎很沉著,似乎修養非常高,但實際上卻是機械更深。
因為有話不敢說,說對,得罪人,說不對也得罪人。
假使一個心境比較樸實的人,就敢說話了。
“故君子與其練達,”我們普通喜歡講做人要通達,“不如疏狂。
”不如有些地方馬虎一點。
意思大約是如此。
講到“練達”,就想起《紅樓夢》一書,我們小時候偷偷地看,書上的好句子都會背,那時認為《紅樓夢》已經黃得不得了,現在看起來清白得不得了。
《紅樓夢》上有幅名對子:“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世事一切都洞明,很透徹,是真學問。
“練”等於經驗很多,對人情世故很通達了,這是大文章。
這兩句話是人生最高的名言。
可以說,一個人一輩子的修養能夠做到這兩句話,就非常成功,書中的主角賈寶玉,不大肯讀書,這位少爺最討厭這幅對子,換句話說,賈寶玉之所以討厭這幅對子,就是受了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思想的影響。
既然已經說了“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就已經不夠洞明世事,不夠練達了。
真洞明世事,真練達了,連句話都沒有,就是既高明,而又到達最平凡。
因此我們又曉得,關於這一類的人生哲學思想,在中國文化裏是非常特殊的。
在西方文化裏也有類似的行為,卻很少構成這一類的文字,變成系統的哲學思想。
但這一類文字,這一類思想對於中國文化,對於每一個人的影響都很大。
袁才子和鄭板橋
比如請朝名士袁枚(字子才)、鄭板橋等都受這種思想的影響。
清代才子袁枚在康乾盛世,二三十歲就名滿天下,出來做縣長,赴任之前,去問老師,乾隆時名臣尹文端辭行請訓,老師問他:年紀輕輕去做縣長,有些什麼準備?他說什麼都沒有,就是準備了百頂帽子。
老師說年輕人怎麼搞這一套?袁枚說社會上人人都喜歡戴,有幾個像老師這樣不要戴的。
老師聽了也覺得他說得有理。
當袁牧出來,同學們問他與老師談得如何,他說已經送出了一頂。
這是袁子才很有名的故事。
他做了兩任縣長,太平盛世做官是很舒服的,“一任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做兩任知縣後,不幹了,回來當名士,買了《紅樓夢》的大觀園,改名叫小倉山房。
那時,兩三百年前,他的房子裏已經裝上透明紅色玻璃,還是進口的,小倉山房在裏頭,樹林、林園之美沒得說。
跟袁子才相反的,就是有名的鄭板橋。
他沒有考取功名前是教書的,很可憐。
古今中外教書的都一樣可憐。
鄭板橋在教書時,刻薄的主人給吃的稀飯,他形容“鼻風吹動浪悠悠。
”鼻子的呼吸使飯碗裏的稀飯起波浪,你說有幾粒米在裏頭?所以有名的詩:“命薄不如趁早死,家貧無奈做先生。
”他是江蘇人,而逃難到揚州來教書,為什麼?過節時,債主來要賬,賬還不起,只好逃避到外省去。
他後來考取功名做了官,此人非常有趣,也非常高雅,做了兩任知縣就不幹回家了。
他有幾句名言,我們可以知道,但不要學,學不好要學壞的,畫虎不成反類犬:“聰明難,糊塗也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
”絕對的聰明,最後通達了,學到絕對的糊塗更難。
“放一手,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
”作人處事,放一手,等於現在請放一馬,當下心裏就很安祥,但並不像宗教家萬事慈悲,來生要得個大福大報。
在中國文學、哲學中,充滿了這一類思想教育。
歷代走這種路線的人太多了。
鄭板橋、袁子才等等,講究穿、講究吃、講究玩,在康熙、雍正、乾隆一百多年間,差不多的中國知識份子都是這一現狀,為什麼?當時天下實在太平,社會太安定了,安定到人活著不曉得怎麼打發這個生命,那麼自然合於莊子講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如果要引用歷史上的資料,來說明莊子的這個道理,事例太多了。
集中這些資料,可以寫一部很厚的專著。
現在我們歸結下來,莊子所講的少知道,少煩惱,知識學問越高,痛苦煩惱越大,尤其生當亂世,知識學問越高的人,所謂憂世、憂國、憂民的心理,隨時都有憂煩中,在這種情形之下,才構成了莊子所講的《養生主》前面這段話。
這個時候,人生不經過變亂,乃至說不經過我們這個時代,物質文明發展了,人為了追求物質的文明,自己不能安祥,為生活在奔走,為生存而競爭時,自然感覺到知識越高,欲望越發展,痛苦越大的道理。
Signin|RecentSiteActivity|ReportAbuse|PrintPage|PoweredByGoogleSites
延伸文章資訊
-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話的表達的究竟是什麼意思?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是莊子在告誡人們學習知識還要善於思考,舉一反三,把知識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使其上升到理論,再用於指導實踐。知識 ...
- 2[轉貼]被人誤解的六句古話之4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 3吾生也有涯_百度百科
- 4而知也無涯」,學無止境還是點到即止?錯誤理解竟然有五種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莊子·內篇·養生主》. 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無止境還是.
- 5生有涯而知無涯- 莊子講記
《養生主》前兩句話指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莊子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