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教育- 翰林雲端學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高中歷史- 日治時期教育 ... 西元1896 年頒布「教育敕令」,推行日語教育,在今臺北市芝山岩成立了最早的國語傳習所西元1898 年頒「臺灣公學校令」,日本人念小學校,臺灣人 ... 高中歷史-日治時期教育 西元1896年頒布「教育敕令」,推行日語教育,在今臺北市芝山岩成立了最早的國語傳習所 西元1898年頒「臺灣公學校令」,日本人念小學校,臺灣人念公學校,原住民念蕃人公學校,以日語教育為主。

中等教育以日本人為主,臺灣人只能就讀醫學校和國語學校。

西元1919年,頒「臺灣教育令」,確立臺灣人的普通、實業、師範等教育制度(著重中等職業教育)。

西元1922年總督府再頒布新「臺灣教育令」,增設高等女學校,形式上取消中等教育以上日、臺的差別待遇及隔離政策,強調日臺共學(師範學校除外),但事實上仍具差別待遇。

西元1937年推動「國民精神總動員」,加速皇民化與軍國主義教育。

修改「臺灣教育令」,西元1941年取消公學校、小學校的區別,統一改稱為國民學校,實施日、臺小學生共學制,但仍有日人適用第一課程表,臺人適用第二課程表的情形。

西元1943年推行六年國民義務教育,至1944年國民平均就學率達76%。

日治時期初等教育重視公民訓練和體育衛生,中等教育注意職業訓練,後因士紳請願及捐貲,始准林獻堂設立臺中中學校(今臺中一中),招收臺籍學生。

西元1928年設立的臺北帝國大學,成為研究華南、南洋風土民情的中心。

學校中,日籍學生占2/3之多,臺人入學不易,且只可報考醫科及農業科目,少數家境富裕且對法、政有興趣者,只得出國深造(留日最多)。

總督府為了普及初等教育和防治熱帶疾病,鼓勵臺人接受師範、醫學教育。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西元1896年)和臺灣總督府醫學校(西元1899年)曾一度成為臺人的最高學府,時人將兩校比作英國的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

延伸閱讀 中壢事件林義雄家宅血案江南案三月學運李國鼎產業升級時期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九二一大地震金融海嘯臺灣勞工立法鴻源案GNP循環性流動臺灣抽象主義繪畫民歌(民謠)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臺灣省參議會失落的世代孫運璿舊石器時代屈家嶺文化良渚文化齊威王史通皇朝通考北宋徽宗北宋欽宗戴震金瓶梅整風運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