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日治時期教育政策列表
臺灣教育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系列條目臺灣教育
中華民國教育部
教育體系
幼兒學前教育
小學教育
國中教育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
國中教育會考
高中職多元入學
高中職教育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
大學指定科目考試
四技二專統測
大學多元入學
大專院校附設學校列表
高等教育
大專院校列表
國際學校
加強班、學術資優班、補習班
教育史
臺灣教育史
六年國民義務教育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教育制度改革
九年一貫課程
高中職社區化
教師會
教師工會
全教總
全教產
暑假、寒假
其他臺灣系列人口-原民-地理-歷史語言-文化-體育-節日政府-政治-法律-經濟藝術-文學-舞蹈-戲劇行政區劃-鄉鎮市區
臺灣主題首頁閱論編
臺灣教育史相對於臺灣開發史而言,啟蒙相當的早。
如果不包含沒有文字記載的平埔族群及高山族等原住民的教育方式,仍可溯源自荷西時期的宗教跟語文教育,之後歷經明鄭時期建設孔廟太學、清治時期建設書院、日治時期成立學校制度、戰後的戒嚴時期教育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直到解嚴後的教育改革。
目次
1荷西時期
2明鄭時期
3清治時期
4日治時期
4.1日治時期教育政策列表
5戰後
5.1戒嚴時期
5.2解嚴後的教育改革
5.32017年現況
6注釋
7參考文獻
7.1引用
7.2來源
荷西時期[編輯]
1625年,統治台灣的荷蘭行政長官馬蒂·孫克(MaartenSonck)要求荷蘭方面派遣2至3個能讀經、且可教化原住民的宣教師來台,使此地的原住民能改信基督信仰。
然而,第一批派遣來的是無權行使洗禮的探訪傳道。
一直到1627年6月,第一個正規的教區牧師干治士(GeorgiusCandidius)抵台後,才正式開始荷蘭人在台灣的傳教事業。
首先開始的傳教地區新港社,也在1630年集體表示接受基督教信仰。
[1]
1636年5月26日,荷蘭人在新港開辦了台灣史上第一所學校,這個學校不僅將宗教教育制度化,而且也引入西方的讀寫識字能力訓練。
由於荷蘭的教派主張以方言或口語來傳教,因此以新港語做為學校的教學語言。
除了用拉丁字母將口語書寫下來以外,同時也編輯了教義問答、祈禱文等做為教材。
宣教師尤羅伯(RobertusJunius)於1643年的教育報告中記載,新港學校已有80名學生,其中有24名學生在學習書寫,大約有8到10個人能整齊的書寫,在鄰近的目加留灣學校中,全部的90個學生中也有8個能夠書寫。
這些派駐在台灣的宣教師除了傳教外,也編輯各種的字典、教義書,如新港語的《馬太福音》、《法包蘭語彙》(FavorlangscheVraegstucke)等,成為後來學者研究原住民語言的依據。
當然,在這些留存下來的歷史文件中,最著名的就是原住民與漢人因土地關係而訂定的契約文書,俗稱為《番仔契》,也就是所謂的《新港文書》。
1627年,西班牙在臺灣北部設立教區。
明鄭時期[編輯]
1661年鄭成功擊退荷蘭東印度公司後,雖然隔年去世,不過繼承者鄭經與明鄭主要官員陳永華積極從事台灣教育工作。
1666年,陳永華於當時台灣首都承天府建造全台灣第一座孔廟,並在孔廟左廂內設置太學,即今該地全台首學由來,這也是全台灣的第一所由官方出資興辦的求學場所,名字稱為官學,又因為設於孔廟內又稱為儒學。
清治時期[編輯]
1683年大清國統治台灣。
大清國靖海侯施琅在台灣設立第一所名為「西定坊書院」的教育場所。
這場所為免費入學的義學。
1704年大清國政府於台設立而真正具有漢人傳統的的書院,則是台南崇文書院。
1683年-1895年,大清國於台灣設立了數十所書院,這些書院多是官辦或官民合辦。
這情形與當時大清國學院全由私辦的情形不太相同。
當時台灣,除了儒學、義學、書院之外,還有由私人籌辦的小型書房。
這些以八股文為主的教育體系,與現代的教育體系尚有一段距離。
值得一提的是,清治時期負責台灣教育體系的台灣府儒學教授與台灣府儒學訓導隸屬於台灣道與台灣府,為台灣清治時期的最高教育體系地方官員,該官職主要從事台灣府境內之教育行政部分,該兩職品等雖不高,但是地位崇高。
也因為是從事教育方面,因此該官職通常為閩籍,語言可與台灣人互作溝通,事實上、教學上也以閩語為主,官話為輔。
在新式教育部分,由台灣巡撫劉銘傳推動在1885年於臺北大稻埕六館街創「西學堂」,是臺灣第一個新式學堂,學習科目包含英文、法文、史地、理化、算數與測繪等。
另外為培養實用人才也於1886年在大稻埕建昌街設「電報學堂」。
日治時期[編輯]
台灣日治時期教育系統圖
1895年乙未戰爭後,台灣日治時期正式開始。
1895年7月14日台灣總督府第一任學務部長伊澤修二,執掌台灣教育事務。
他在設置台灣公學校意見一文中,建議台灣總督府於台灣實施當時日本尚未實施的兒童義務教育。
1895年台灣總督府於台北市芝山岩設置第一所西式教育場所,也是台灣第一所小學(今台北市士林國小)。
隨後雖發生六氏先生事件,台灣總督府仍於1896年設置國語傳習所,設置更多義務小學。
之後,1898年國語傳習所於並升格至公學校,1941年再改為國民學校。
1943年,總督府正式實施六年國民義務教育,屆齡學童強制必須接受義務教育。
至1943年底,全台共有1099所國民學校,小學生932,525人,台灣兒童的義務教育普及率為71%,全亞洲只低於日本,已達先進國家之列。
日治時期的初等教育以種族分設學制,共有公學校、小學校、蕃童教育所、蕃人公學校。
[2]
中等教育方面,為普及教育需要的大量師資,日人採公費制的師範學校制度。
除師範教育外,經濟考量的實業學校是日治時期中等教育重點,包含農工商漁都廣設實業學校,以求台人只需會技術但不須深造學術,便於管制。
在普通科方面,一開始僅供日本人就讀,直至1915年臺灣仕紳籌設臺中中學校,臺灣人才有就讀普通科中等教育的機會。
日治中期各地增設,如臺北(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一高女、二高女、三高女、四高女)、竹中、竹女、臺中(一中、二中、一高女、二高女)、彰中、彰女、嘉中、嘉女、臺南(一中、二中、一高女、二高女)、高雄(一中、二中、一高女、二高女)、宜中、蘭女等。
女子教育部分,隨著教育政策的改變和社會的變遷,女子教學的內容日趨多元,但主要目標仍是期望女性成為「良妻賢母」,而非訓練女性能自立更生。
1896年後「國語學校」以手工藝為號召,正式成立女子分教場,而後從初等教育發展出中等女學校,但直到1930年代之後,女性受教育的情況才逐漸普遍。
[3]
早期並設有預科性質的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學校,是進入帝國大學唯一的途徑,現改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日本時代木製升學榮譽榜牌匾。
1928年設立台北帝國大學,若無法於考入台北帝大就讀,日治時期台灣人僅能負笈他鄉至日本留學,1945年統計,曾留過學的台人,共計20萬之譜。
此外,雖然日本於1937年開始便在台灣施行皇民化運動,更於1943年實施六年國民義務教育,但傳統的私塾仍偷偷存在,當時很多漢人父母也讓小孩仍趁著課餘時間到私塾,跟著漢文老師學習四書五經、作詩寫文,要他們不能忘本。
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白川英樹曾於3~4歲時定居台灣。
兩名諾貝爾物理學獎候選人久保亮五、小田稔畢業於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現址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日治時期教育政策列表[編輯]
1896年3月31日發佈《臺灣總督府直轄諸學校官制》[4]。
1896年6月22日發佈《臺灣總督府國語傳習所規則》[5]。
1896年9月25日發佈《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規則》,國語學校語學部教授國語[註1]及土語[註2][6]
1898年7月發佈《臺灣公學校令》[7][8]。
1899年3月31日發佈《臺灣總督府師範學校官制》[7]。
1899年4月13日發佈《臺灣總督府師範學校規則》,規定學校的組織[7]。
1919年發佈《臺灣教育令》。
《日台共學制度》
日治初期臺南孔廟作為教育臺灣人之公學校(小學程度)
臺北帝國大學的校門(今國立臺灣大學)
日治時期臺中一中校門
日治時期臺中一中舊校舍
日治時期臺中一中舊校舍
日治時期龍泉國小畢業證書,時任台灣日治時期最後一位日人校長。
芝山巖惠濟宮,曾為清朝時期的建築,日治時期的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
台北市政府舊廈,曾為日治時期的建成小學校
戰後[編輯]
國民政府遷台後,在教育資源與體制方面,則約承襲日治時期後期與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的綜合體制。
戒嚴時期[編輯]
南投縣立初級中學,導師指導課外作業,教室黑板上寫著「奉行三民主義,擁護反共抗俄」(1951年)
1949年5月19日,中華民國政府發佈《臺灣省戒嚴令》後,進入戒嚴時期;1950年發佈《戡亂建國教育實施綱要》及《非常時期教育綱領實施辦法》,國民中小學及大學課程中列有三民主義,極力推展愛國教育、反共抗俄、去日本化及國語運動,並且禁止說方言[9],學生講方言會被處罰[10]。
1968年,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解嚴後的教育改革[編輯]
主條目:臺灣教育改革
台灣1990年代以來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措施,不論是法令、師資、課程、教學、教科書、財政等方面,均有重大的變革,堪稱台灣教育史上變動最劇烈的階段。
由於教改牽涉層面相當廣,因此不斷為社會各界所廣泛討論,又因爭議頗多,且配套不足倉促上路。
實施至今各界給予不一的評價。
2017年現況[編輯]
主條目:臺灣教育
注釋[編輯]
^日語
^台灣話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蔡元隆;黃雅芳;張淑媚.圖解臺灣教育史.五南.2014-09-25[2015-08-12].ISBN 9789571176444.
^EP2魔法學校在台灣.gushi.tw.故事.[2017-10-24](中文(臺灣)).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女學生上課情形.斯土斯民展品列表-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國語學校.臺灣大百科全書. [永久失效連結]
^許佩賢.台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治初期國語傳習所的成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合編.2000:摘要[2015-08-12].
^陳文松.殖民統治與「青年」:臺灣總督府的「青年」教化政策.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03-23:83[2015-08-12].ISBN 9863500585.
^7.07.17.2邱各容.臺灣近代兒童文學史.秀威出版.2013-09-01[2015-08-12].ISBN 9863261548.
^初等教育.臺灣大百科全書. [永久失效連結]
^島嶼柿子文化館編.台灣小學世紀風華:第一本臺灣孩子的百年校園紀事.柿子文化.2004-03-30[2015-08-12].ISBN 9572944002.
^台灣語言政策大事記.國立臺灣文學館.[2015-08-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3).
來源[編輯]
黃昭堂著,《台灣總督府》,2003年。
臺北市:鴻儒堂出版社.
莊永明著,《台北老街》,1991年。
臺北市:時報出版社.
緒方武歲著,《台灣大年表》,1943年,台灣文化出版社.
又吉盛清著,《台灣今昔之旅》,1997年,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武內貞義著,《台灣》,1929,台灣刊行會.
日本近現代史辭典編注委員會,《日本近現代史辭典》,1990,東洋經濟新報社.
蔡明雲編,《台灣百年人物誌》,2005,台北,玉山社.
《台灣懷舊圖說》(日文版)
《日人市街改正計劃》
林玉体,《台灣教育史》
蔡元隆、張淑媚、黃雅芳(2013).日治時期臺灣的初等教育:校園生活、補習文化、體罰、校園欺凌及抗拒殖民形式.臺北:五南。
閱論編臺灣多元入學與教育國中升學測驗入學(12年國教)國中會考、特色招生考試高中升學測驗入學登記分發(大學指考)-大學學測-術科考試-繁星計畫-繁星推薦-特殊選才-四技二專統測停辦測驗入學(九年國教)基本學測-高中職多元入學非測驗入學高中多元入學學制學前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國中教育-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高等教育相關機構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臺師大心測中心-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相關條目臺灣教育-台灣教育史-日治時期師範教育機構-加強班(國民中學)-完全中學-附屬中學-高中多元入學-高中資優班-科學班-省辦高中,縣市辦初中-九年國教-義務教育-代用國民學校-代用國民中學-台灣教育改革-台中四省中-台南四省中-北市五省中-八大省工-八大省商-高中職社區化
閱論編臺灣主題歷史歷史年表
史前時期
考古遺址
荷治時期
西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治時期
牡丹社事件
日治時期
自治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首個政黨
首次選舉
戰後時期
二二八事件
戒嚴
國府遷臺
白色恐怖
臺灣奇蹟
美麗島事件
民主化
解嚴
野百合學運
修憲
國會全面改選
總統全民直選
首次政黨輪替
對外關係史亞太
中國大陸
兩岸三通
服貿協議
太陽花學運
福建
香港
澳門
日本
琉球
韓國
印尼
菲律賓
越南
歐美
英國
西班牙
荷蘭
法國
德國
瑞典
俄羅斯
美國
巴西
地理
城市
氣候
自然災害
地震
地形
島嶼
海岸
火山
百岳
山峰
河流
湖泊
瀑布
濕地
地質
斷層
溫泉
特有種/保育物種
國家公園
國家風景區
自然保護區
自然生態保護區
環境保育
政治內部
政府
總統
副總統
行政院院長
總統府
行政區劃
臺灣
憲法
民主化
選舉
審查制度
國家安全會議
國安局
法律
警政署
國籍
行政院
立法院
司法院
考試院
監察院
軍事
國防部
國軍
空軍
海軍
陸軍
資通電軍
憲兵
後備兵
兵役
政黨
外部
外交
統獨議題
臺海現狀
中華民國在台灣
中華民國是臺灣
中華民國(臺灣)
中華民國臺灣
一邊一國
兩個中國
兩國論
特殊非兩國論
台灣地位未定論
議題
中華意識/台灣主體意識
臺灣意識論戰
去中國化/去臺灣化
臺灣本土化運動
中國史觀/臺灣島史觀
台灣民族主義/中華民族主義
中國統一
台灣獨立運動
白色恐怖
南北差距
轉型正義
不當黨產
軍公教爭議
年金改革
經濟
銀行
中央銀行
新臺幣(貨幣)
統一發票
經濟史
美援
十大建設
十二項建設
六年國建
亞太營運中心
新十大建設
愛台十二建設
前瞻計畫
台灣農業
土地改革
三七五減租
公地放領
耕者有其田
科技
科學園區
半導體產業
能源
電力
礦業
都會區
證交所
櫃買中心
交通
公路
汽車客運
鐵路運輸
台鐵
高鐵
捷運系統
飛航
民航相關事業列表
航空公司列表
海港
社會概觀
台灣社會學會
公衆假期與國定假日
文化輸出
臺灣書院
國際排名
人權
LGBT
社會運動
台灣之最
台灣之光
文化
文化史
次文化
飲食
小吃
夜市
茶文化
公益彩券
電影(電影列表)
戲劇
布袋戲
歌仔戲
梨園戲
電視劇(列表)
音樂
流行文化
語言
文學
文學史
建築
列表
攝影
觀光景點
台灣八景
哲學
人口
臺灣人
族群
原住民
漢族
本省人
外省人
閩南人
客家人
臺灣新住民
在臺外國人
省籍情結
國語政策
日本情結
倭寇
皇民化運動
國語家庭
灣生
去日本化
族群械鬥
原漢衝突
閩客械鬥
漳泉械鬥
海外臺灣人
日本籍
越南籍
美國籍
加拿大籍
澳大利亞籍
媒體
媒體史
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新聞記者協會
電視
電台
報業
報業史
雜誌
新聞紙雜誌圖書管制
電玩
雜誌及期刊
地下電台
兩報三台
南臺灣三大報
媒體操縱
黨政軍退出媒體
亂象
財團化
統派
泛藍
親中
獨派
親綠
三民自
醫療
十大死因
國家衛生研究院
衛生福利部
全民健保
疾病管制署
國家衛生指揮中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醫療機構
醫學中心
教育
教育史
發明與發現
體育
學術期刊
文獻資料庫
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政大機構典藏
華藝學術資料庫(英語:Airiti)
國家檔案館
環境
環境汙染
空氣汙染
垃圾焚化爐
分類
主題
閱論編亞洲各國家和地區教育史聯合國會員國
阿富汗
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
巴林
孟加拉
不丹
汶萊
柬埔寨
中華人民共和國
賽普勒斯
埃及
喬治亞
印度
印尼
伊朗
伊拉克
以色列
日本
約旦
哈薩克
北韓
南韓
科威特
吉爾吉斯
寮國
黎巴嫩
馬來西亞
馬爾地夫
蒙古國
緬甸
尼泊爾
阿曼
巴基斯坦
菲律賓
卡達
俄羅斯
沙烏地阿拉伯
新加坡
斯里蘭卡
敘利亞
塔吉克
泰國
東帝汶
土耳其
土庫曼
阿聯
烏茲別克
越南
葉門
聯合國觀察員
巴勒斯坦
未受國際普遍承認國家
阿布哈茲
阿爾察赫
北賽普勒斯
南奧塞提亞
中華民國(臺灣)
屬地和其他特殊政區
阿克羅蒂里和澤凱利亞
英屬印度洋領地
聖誕島
科科斯(基林)群島
香港
澳門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臺灣教育史&oldid=68461309」
分類:台灣各主題歷史台灣教育史隱藏分類:自2018年4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條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連結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English日本語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我們不一樣!日治義務教育下的學校不一樣!
日治時期的義務教育採種族隔離政策,日本人的孩子才能唸小學校,公學校提供一般漢人學習日文,而蕃人公學校則是讓原住民孩童學習日語的學校。不只念的學校不一樣,學的內容 ...
- 2初等教育|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臺灣歷史檔案資源網
首頁 › 館藏選粹 › 日治時期臺灣影像紀實 ›. 初等教育. 日人治臺後,將其國內的學校制度引入臺灣,其中對臺灣影響最大的是初等普通教育(簡稱初等教育)。
- 3[歷史回想].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教育制度的回顧 - Tony的 ...
例如, 我的父母都接受過日治時代的「公學校」(小學)教育,而我曾就讀過的學校也是成立於日治時期。 這篇文章提到一些學校,也蒐集了一些舊照片,或許 ...
- 4日據時期台灣教育史研究- 同化教育政策之批判與啟示 - 嘉義大學
- 5初等教育
日治時期由公學校、小學校構成的初等國民教育。公學校以臺灣人兒童為招收對象,小學校則以日本人兒童為招收對象。公學校及小學校均成立於1898年(明治31年),原住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