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up101 台灣最大的新創募資媒合平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Startup101 創業募資平台,曝光各產業之新創企業,天使投資人可透過平台,與新創公司線上對話。

平台亦提供創業所需之股權、財務顧問、稅務、政府補助及資金規劃等 ... 找新創找投資人新聞發布 服務內容 進階服務 會員方案 加速器English中文English中文 立即登入 新創公司登入 投資人登入 創投動向 科技部聯手華陽創投打造最新型加速器Startup101,助新創走進國際! 華陽創投集團深耕新創投資圈30年,2022年推出Startup101加速器計劃,獲科技部TTA(TaiwanTechArena)肯定為國際加速器,成為台灣首家財務型新創加速器。

Startup101以創投角度出發,透過深厚的專業財務知識與背景、資金支持、投資人鏈結等資源,深化潛力新創團隊在資本市場的能量。

華陽期待透過Startup101國際加速器的機制輔導團隊,讓新創在加速期中快速成長策略思維,協助新創蛻變為「國際級新創」。

華陽創投董事長王韋中表示,為保有台灣長期的國際競爭力,必須更重視扶持早期新創,華陽致力為新創圈打造更健康的棲息地,培育更多具成長潛力的新創事業或早期企業。

Startup101加速器將提供給新創最有感的協助,除了資金的支持配合深度陪跑輔導,更將確保新創能獲得最全面的培育資源。

科技部部長吳政忠(左二)與各部會長官來訪,與Startup101執行長呂緗柔(右一)對談 新創團隊在入選Startup101國際加速器(https://startup101.biz/accelerator-program)後,培訓期間將有業師一對一輔導、專屬的財務與商業培訓課程、TTA工作與會議空間、引薦商業合作夥伴與媒合投資人等資源。

有別於國內其他加速器,Startup101最大的特色是專業投資經理將手把手協助新創團隊,建立財務模型、調整營運經營策略;團隊更可擁有AmazonWebServices雲端使用額度與技術產品諮詢;最後將於Demoday選出優秀的新創團隊,華陽創投集團將挑選1-3家團隊進行500萬以上的投資挹注。

(延伸閱讀:華陽創投聚焦5G、AI新創,助台灣隱藏獨角獸大放異彩) 鏈結台灣新創國際資源以及打造出最合適的培育環境,一直都是華陽創投持續努力的目標,Startup101將會陪伴新創走過未知且難解題目的創業旅程,一路過關斬將持續推進,協助新創快速面向國際市場,讓台灣具有獨角獸潛力的新創在世界被看到。

Startup101是台灣新創募資媒合最速的平台。

想知道更多新創資訊,記得關注Startup101臉書和訂閱Startup101電子報! 創投動向 Startup101獲經濟部「雲市集」肯定!助新創與投資人媒合,見證夢想啟航! 華陽創投旗下新創募資投資媒合平台Startup101,獲選為經濟部「台灣雲市集(TCloud)」認證廠商,與政府一同推動中小企業數位轉型!Startup101加速新創企業與投資人媒合,將新創公司創新的技術或商業模式彙整於平台,投資人可以迅速暸解各家新創公司的優點及營運模式,而新創也可以透過平台主動出擊與投資人聯繫。

自2020年起,全球受疫情影響,疫情加速消費行為的改變,舊有的營運模式受到挑戰,數位轉型是企業未來競爭的主要關鍵。

因應疫情對產業的影響,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推出「臺灣雲市集」補助計畫(https://www.tcloud.gov.tw),整合臺灣市場上各類雲端服務以及數位工具,並提供數位點數補助機制,降低中小企業採購雲端解決方案之成本,鼓勵中小微型企業善用數位科技創新發展商業模式。

業者凡是導入台灣雲市集認證廠商之數位工具,最高可獲得3萬元政府補助! Startup101上線不到一年,已擁有超過1000家新創企業會員、500位天使投資人,並促成新創企業獲得創投資金挹注交易6筆,而新創最高獲投金額高達8,000萬!展望2022年,Startup101將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被投資人看見,協助加速更多科技創新創業成功,並為新創團隊打造更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Startup101x臺灣雲市集專屬優惠方案 原價NT$24,000,在雲市集購買則可以使用超優惠價格NT$8,900! 只要兩步驟,立即以限定優惠價格購入黃金會員! 步驟一:選用「工商憑證」或「負責人手機認證」註冊加入臺灣雲市集會員 步驟二:在臺灣雲市集選購Startup101投資人媒合平台方案 我是否符合補助資格? 只要公司符合「中小企業認定標準」-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一億元以下或經常雇用員工數未滿200人之本國事業,皆可以加入臺灣雲市集會員,領取政府補助金,並於臺灣雲市集上購買您需要的雲端解決方案,詳細請見補助對象介紹。

更多資訊請參考:常見Q&A、如何申請工商憑證 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詢問[email protected] Startup101是台灣新創募資媒合最速的平台。

想知道更多新創資訊,記得關注Startup101臉書和訂閱Startup101電子報! 全部文章募資技巧經營管理產業趨勢創投動向觀點評估創業資源2022-07-11 【實習心得】感謝當初在華陽實習的選擇,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很幸運能在大四下來到華陽創投實習!公司的部門主要分為三個:營運部、投資部與管理部。

而我是在營運部門下擔任營運行銷實習生。

實習之前,我對創投、新創的生態圈其實所知不多,但能同時接觸到「營運與行銷」的工作內容非常吸引我!於是抱著挑戰自我、在新領域成長學習的心態,勇敢投遞了履歷!   實習結束之際,非常感謝當時自己的選擇。

  在將近7個月的實習時光中,充分感受到華陽是個十分看重個人潛力、且職場氣氛和睦的公司。

儘管進入華陽時,我沒有新創領域的先備知識,但在主管Tobey以及其他部門前輩的耐心指導下,我透過參與專案、廣泛蒐集新創資料、撰寫產業文章等方式,扎實的建構出對新創生態圈的認識!加上Tobey總是樂於和我分享專業知識、新創與創投的相關資源,讓我從原本對創投、新創一知半解,到在準備離開華陽時,已喜歡上這個充滿變化與活力的產業型態。

  回想在華陽的時光,接觸到的事務多樣豐富,每件都能讓我從中加強既有技能,以及學習新知!印象深刻的主要為下列兩面相:     產業文章撰寫 華陽創投集團底下的業務之一,為「新創101」——一個媒合新創與投資人的平台,定期發布內容文章,供新創與投資人參閱。

華陽給予實習生很大的信任與發揮空間,讓實習生每個月能撰寫一篇產業文章,發佈於平台上。

這讓以前從未撰寫過專業性文章的我感到既興奮又緊張。

一開始總需花費大量時間蒐集資料、擬定文章架構,接著來回修改段落、語句邏輯,然後忐忑地將初稿給予Tobey過目,總擔心自己寫的不夠全面專業。

而Tobey總是耐心的幫我修改、補充內容,並給予專業建議,讓我在產業文章撰寫這件事上,漸漸游刃有餘——習得從海量資料中擷取關鍵資訊,並在整理後,透過淺顯的文字傳達給讀者。

此外Tobey鼓勵我的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讓我明白到身為實習生,儘管無法寫出像CEO、資深媒體人那樣有前瞻性、專業度十足的文章,但光是有結構的整理現有資訊,就是一篇對新創、投資人有幫助的文章! 平台營運 上段提及的新創101,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平台,因此擔任實習生時,需要協助平台的功能優化、營運測試、使用者關係維護,這也是我第一次參與平台後端的營運工作。

參與平台營運的過程中,我學到要隨時以「使用者需求」作為思考出發點,來設計、修改平台功能,並透過協作工具(Slack、Jira),有效與工程師溝通。

因此如何把複雜的需求,簡化成有邏輯的圖文,再傳達給工程師,是這項工作教會我的重要技能之一。

實習過程中,參與的事物廣泛且多樣!不管是行銷(貼文撰寫、顧客關係維護)、營運(平台優化、專案推行)抑或是新創相關業務(參與了幾次DD過程!),都讓我在全新的領域中,滿足的學習、吸收。

相較於之前在大企業中的實習經驗(較為單一的工作內容),這次在華陽實習讓我了解到,自己較喜歡新創生態那多變多樣的產業環境,以及多元的工作內容!非常謝謝一路照顧提拔我的主管Tobey、總是刻意路過關心我狀況的美女CEOCami,還有所有親切的同事前輩們!會好好記著華陽教會我的事,在未來的職涯路上發光發熱!     Startup101 是台灣新創募資媒合最速的平台。

想知道更多新創資訊,記得關注 Startup101臉書和訂閱 Startup101電子報! 2022-07-11 2022-07-06 【實習心得】探索中前進,點滴都是收穫!所有的投入都有回聲! 為什麼加入華陽? 學生選擇實習最常見的原因,便是希望能夠透過在學期間的實習經歷,了解實際職場的工作內容,進而釐清自己的志願,並積累實戰能力。

而我當然也不例外。

在華陽創投的工作環境中,這樣的需求更是被大大的滿足,公司的事業體中有負責投資的華陽創投、與政府及育成中心合作的加速器計畫、新創體質的 Startup101新創募資投資媒合平台,既不會有為了接觸更多職場,在單一公司實習期間過短、學習成效有限的問題,亦不會有學生時期在一間公司綁半年實習計畫,沒機會了解更多產業的情況,在華陽,每個實習生都有機會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得到最多的收穫。

  工作內容是什麼? 我所負責的任務可以大致分為兩塊:營運和行銷。

Startup101為2021年3月正式上線的平台,隨著時間、使用者體驗的累積,平台持續在進行優化,除了找到平台的待優化點,要如何跟工程師溝通及功能完成後的檢驗也是我們的任務之一,相當於一個PM的角色;日常則需要審核待上架新創、關心平台新創及投資人互動狀況,及處理會員相關問題;另外,有時也會有一些新的任務,像是撰寫政府補助案,這些經驗不只讓我更了解公司的全部業務,又因為 Startup101平台本身的新創性質,讓我從中了解到一間新創內部是如何運作,及培養了跨部門、跨領域的溝通能力。

行銷方面的工作,則包含了撰寫產業趨勢等內容文章、設計電子報、製作行銷製作物、社群經營及公關任務等。

內容文章在撰寫之前,需要先了解平台客群在乎的議題,文章撰寫也必須反覆修改,確保具備易讀性及深度,另外MetaTitle(網頁標題)、MetaDescription(描述標籤)、配圖、內外部連結等,都具有學問,在主管的帶領下,我更深入了解SEO優化的相關技巧,我也從最初需要很多幫忙,變成現今可獨力完成許多產業文章,最讓人興奮的是,我撰寫的文章多次被台灣最大的創新與創業社群平台《Meet創業小聚》轉載,讓我覺得備受肯定;而電子報也是我初次接觸的領域,我認為「細節決定成敗」最可以形容電子報的製作,受眾會希望看到什麼呢?什麼樣的標題會增加開信率呢?這些都是需要反覆詢問自己的問題,透過實習過程,我不僅了解電子報行銷的的基礎知識,也更掌握EDM的技巧!身為營運行銷實習生,我接受到的任務包羅萬象,但也因為如此,我獲得滿滿的收穫!   工作環境 在華陽,主管總是很樂意參考實習生的意見,有些專案也會讓我直接進行發想,給了實習生很大的發展空間,另外主管也很關心每個實習生的狀況,常常會與我討論有沒有想嘗試的領域;而公司由於有創投、加速器、新創三種事業體,因此聚集了許多厲害的前輩,藉由與公司同事的交流,也讓我對於未來的發展更有想法,很開心能有機會成為華陽的實習生,在七個月的實習結束之時,能夠帶著滿滿的收穫迎接下一個旅程。

      Startup101 是台灣新創募資媒合最速的平台。

想知道更多新創資訊,記得關注 Startup101臉書和訂閱 Startup101電子報!   2022-07-06 創投動向˙創業資源2022-06-09 華陽新創加速器第一屆名單出爐,20家亮點團隊攏底家 華陽創投集團旗下品牌:新創101(STARTUP101)與科技部TTA共同舉辦第一屆新創加速器,從近百組新創團隊中選出20組極具競爭力及國際發展潛力之團隊,在6/8與團隊們第一次相見歡。

Startup101對台灣而言是個嶄新的線上媒合平台,過去新創團隊在面對天使投資人、創投募資,都採實際拜訪進行簡報pitch,過程耗時且不容易有效接觸對公司產業有興趣的潛在投資者。

華陽一直設法促進投資者和被投資人間的連結,因此催生Startup101這個公開透明的投資媒合平台,希望集結想要募資的新創公司和有投資需求的投資人,讓他們能用更簡易的方式知道投資標的概況及投資人背景。

    20間新創團隊入選,角逐投資機會   華陽創投合夥人暨Startup101執行長呂緗柔表示:許多團隊在募資及內部財務管理上有諸多障礙,Startup101是臺灣首創財務型加速器,結合華陽集團本身優勢,提供新創募資與財務相關課程,引領團隊拓展及邁向國際。

除了輔導團隊募資能力以外,更會讓團隊與真實投資人進行實戰。

                                          本期團隊領域涵蓋:醫療科技、區塊鏈技術、數位內容、教育科技、生活科技與應用。

  入選的20家新創團隊為:圖靈鏈、聯騏技研、舒服美生技、山品壹合、翊誠科技、有戲數位、博時科技、高宇能源、維特實業、發覺科技、大話中文、球據、超越無限、雲梅藝術、嚴選娛樂、盈核創顧、非主流時尚、MovelAI、Soarogo、MishkanLimited。

    Startup101獨家資源,引領團隊前行 團隊將在進駐期間獲得新創募資與財務相關課程及線上一對一業師輔導,更可獲得實用創業資源: Startup101新創投資募資媒合平台價值NT$12,000的黃金會員資格。

直接投資Demoday選出的優秀團隊,並鏈結外部投資資源。

                                            華陽X新創101加速器除了提供新創團隊全方位的財務育成之外,也將於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aiwanTechArena)四週年慶中,嚴選極具潛力之亮點團隊於線上及線下曝光,以此獲得更多海內外投資人的興趣。

  Startup101將以財務募資為切入點,輔導團隊尋找各式各樣的投資單位與天使投資人並教導多元出場方式、協助團隊進軍國際市場。

    了解更多華陽創投x新創101加速器計畫 想知道更多新創資訊,記得關注Startup101臉書和訂閱Startup101電子報! 2022-06-09 產業趨勢˙創投動向˙創業資源2022-05-31 綠色科技聯盟串聯新創及產業領先者,再創綠色轉型新商機 由台北市電腦公會、華陽創投、台北創新實驗室、數位時代及聯經數位共同發起的「綠色科技新創聯盟」26日舉行成立大會;聯盟未來將透過領域垂直整合、企業參與新創(CSE)、海外資源締結等方式,成為國際重要綠能響應及應用先驅,扮演成熟解決方案提供者的角色。

  綠色科技新創聯盟發起單位多屬業界的佼佼者,在各自專業領域各擅其長;台北市電腦公會擁有眾多大型ICT企業會員,長期舉辦科技展會,擁有綿密的聯誼性組織資源;聯經數位挾其加速器及媒體資源,搭起與產業共創及合作的橋梁;數位時代多年深耕及培力新創,將扮演聯盟形象及相關重點訊息傳遞的操盤手;華陽創投透過資金及巿場資源,為新創找到營運活水;台北新創實驗室累積多年扶植新創能量,將是新創產業成長發展最信賴的推手。

  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全球極端氣候,持續衝擊著我們的住居環境,企業淨零碳排行動策略的腳步也日趨急迫,各類型產業紛紛出現綠色轉型需求。

台灣在全球高科技產品零組件的輸出扮演重要供應鏈的地位,面對淨零碳排與環境永續的時代潮流,「沒有ESG,就沒有訂單!」對於具有創新及新興技術的新創公司來說,正是全新加速進場的契機。

新創公司可藉由自身的技術能力及專業,協助企業達成綠色轉型,這也成為綠色科技新創聯盟成立的宗旨之一,在新創與企業間建立互惠共好的緊密連結,攜手迎接未來的挑戰。

  綠色科技新創聯盟是我國第一個完全以新創公司為主體的聯盟,也是一個以綠色新創需求發展為出發點而凝聚的平台。

聯盟發起二個月內,已收到超過60家綠色科技相關新創公司申請入盟,會員專業領域範圍涵蓋節能儲能、能源管理、廢水與廢棄物處理、物流運籌、區塊鏈與數據科學、物聯網與AIoT等技術,為聯盟累積出雄厚的資本,透過後續搭橋連結,發揮1+1大於二的創新賦能實力,能更有效率地為國內綠色轉型貢獻最大心力。

  聯盟除有一般新創會員,各領域佼佼者如安永會計事務所、活水影響力投資、awsstartups、MosaicVentureLab、仙人掌創業服務、智坊創客、歐司瑪再生能源科技、許杏宜律師、張嘉予律師、廖維達律師等都將成為聯盟的資源連結者(Linker),扮演聯盟最大的後盾及支持者,帶領聯盟成長茁壯。

  綠色科技新創聯盟在成立大會中選出友達宇沛永續科技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孝忠出任首屆會長,昊博國際執行長張亞菁、易象創意執行長袁易出任副會長。

會長李孝忠指出,聯盟短期目標在加強綠色新創解決方案之間的整合,集中戰力發揮1+1大於2功效;協助綠色新創與需求企業間的合作,成為大型企業的生態系夥伴是中期發展的目標,最終目標要讓國內綠色產業生態系完成垂直整合,在新創及企業綠色轉型兩端創造雙贏,讓台灣成為國際綠色科技領域重要的推動與參與者。

  歐司瑪能源科技總經理陳文熙是綠色科技新創聯盟重要的資源連結者,陳文熙指出,綠色科技新創聯盟主要目的是號召台灣所有與ESG及綠色科技相關的新創團隊加入,讓聯盟能成為產業通往2050淨零碳排放路徑的主要通道,加速國內產業及環境的正向改變。

歐司瑪做為台灣唯一一家可將多元廢棄物轉化為純綠電的再生能源科技公司,當仁不讓,為國家綠能貢獻一己之力。

  陳文熙指出,歐司瑪創新團隊致力於熱裂解技術之研發與創新,將難以分解與高汙染的廢輪胎、廢橡膠、廢塑料、廢機油等無機廢棄物,以特殊專利技術轉化為(Sustainableaviationfuel,SAF)等級的綠色航空用油,直接用於發電機,產生純綠電力,與新創團隊一起解決台灣再生能源問題。

  陳文熙指出,國內綠能發電包括風力發電為太陽能發電,其中風力發電非人為可控制,常因自然環境變動,造成能源輸出量不穩定,除此之外,設廠土地取得困難,也是風力發電的一大難題;此外太陽能發電受到雲層、天候之影響,電力不穩,太陽能板設置場域不易取得,兩者充滿潛在危機。

  歐司瑪再生能源科技發電最大的優勢是不受天候影響,將生產事業源源不絕的垃圾原料,透過自動化的生產流程,讓綠電能24小時全年無休地產出。

值得一提的是,歐司瑪的熱裂解設備,大多使用不鏽鋼為材料,使用年限長,易於再利用,不會造成二次汙染。

  為壯大綠色科技新創聯盟的影響力,聯盟廣邀8年以下的新創團隊,包括創能、儲能、節能、護能、AIoT等業者,或專長進行綠色科技整合,以及擅以科技解決綠色相關議題的新創公司或個人加入聯盟的行列,獲得產業相關商情、參與聯盟舉辦的相關主題或交流活動、法律及雲端技術相關諮詢、資源鏈結及媒體宣傳機會等各項會務。

    Startup101 是台灣新創募資媒合最速的平台。

想知道更多新創資訊,記得關注 Startup101臉書和訂閱 Startup101電子報! 2022-05-31 更多創業與新創資訊 新創不可不知的大小事!Startup101提供最關鍵的資金助力。

了解最新法規、新創資金政策、提供多元出場管道、協助進軍國際市場,給予新創事業全方位協助。

產業趨勢2022-05-23 行動支付、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你適合哪一種? 在疫情影響下,民眾的支付習慣逐漸朝行動支付發展。

金管會統計以2020年到2021年9月止,分析國人在綁定信用卡以使用行動支付的消費資料,表示民眾的支付習慣正在逐漸改變:使用行動支付付款的比例已越來越高,且成為日常生活趨勢。

  同時今年Visa最新「消費者支付態度調查3.0」報告顯示,「感應支付」在台灣和香港最受消費者喜愛——在台灣有51%消費者表示喜愛使用,包含感應式卡片及感應式行動支付,Visa預期此趨勢將持續成長。

當數位支付逐漸成為主流,市面上的數位支付類型百百種——行動支付、手機支付、感應支付、掃碼支付、第三方支付、電子支付、電子票證、電子錢包⋯⋯,你都明白之間的差異了嗎?這些數位支付的定義為何?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數位支付方式?以及還有哪些數位支付方式等著您開啟使用呢? 以下將逐一介紹各式數位支付的定義,及對應提供服務的平台業者,以帶您快速瞭解數位支付市場現況與未來趨勢。

數位支付簡介  ㄧ、行動支付 任何透過「手機付款」的行為,都可被稱作行動支付。

  行動支付是一種「無卡支付」的概念,而無卡支付最常用的載體便是智慧型手機,因此行動支付又稱作手機支付,兩者概念相同!行動支付的應用起源自Google電子錢包——GooglePlay商店的服務之一,讓使用者能透過手機直接購買應用程式。

  接下來將介紹行動支付的概念下,有哪些主要的支付工具! 感應式手機信用卡 讓手機成為感應式信用卡——兩支手機碰一下就能交易!   以往商家若想讓提供刷卡的付費方式,需向收單銀行申請刷卡機。

而「感應式手機信用卡」的出現,便是透過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讓兩個電子裝置彼此接觸後,進行無線傳輸。

因此手機也能成為刷卡機!兩台手機輕碰一下,便能完成收付款!對微型商家而言,「感應式手機信用卡」的出現不僅能讓其省下安裝刷卡機的成本,移動性也很高,適合有高度移動收款需求的行業! 目前感應式手機信用卡以「ApplePay」、「GooglePay」、「SamsungPay」為國際三大主流。

  掃碼支付 透過行動裝置照相功能,掃描店家出示QRcode,即可支付!   「掃碼支付」為透過有支援照相功能的行動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消費者掃描商家出示的QRcode、Barcode等,即可進行付費交易。

相較於「感應式手機信用卡」的支付方式,掃碼支付不限綁定信用卡,也可綁定銀行帳戶、應用程式的餘額帳戶,同時不受限智慧型手機機種,因此商家也不需要有NFC設備,就能提供支付服務。

低廉的建置成本因而讓「掃碼支付」受到小型商家的青睞。

目前常見的掃碼支付業者包含「LINEPay」、「街口支付」、「台灣Pay」、「歐付寶」等等。

  二、電子支付 使用者的帳戶間若能自由轉帳,此家業者即屬於電子支付業!   電子支付是行動支付的其中一種付款方式,然而目前台灣的電子支付,並不包含感應式支付,因此不等於行動支付!而電子支付最大的特色,是擁有「轉帳」和「儲值」功能,且經營單位須向主管機關申請到「電子支付牌照」,才能推出「金流處理」業務——包括轉帳(使用者間的資金移轉)、儲值(使用者支付現金,轉換成帳戶餘額)。

  在台灣,目前專營電子支付並擁有牌照的單位僅有六家,為「橘子支付」、「國際連」、「歐付寶」、「智付寶」、「ezPay」與「街口支付」。

三、第三方支付 透過買賣雙方以外的第三人,代收、代付金流!   「第三方支付」為代收代付金流服務,讓賣家不需在銀行開「公司戶」即可收款!也就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角色,是提供擔保服務的中介機構——暫時保管買家的錢,等買家確定拿到商品後,才會將錢匯至賣家的帳戶中,透過此方式確保交易安全進行。

  在此補充介紹第三方支付的收益流!主要可分為兩種:ㄧ、手續費(如:全球最大第三方支付平台Paypal,收取交易金額2-4%的手續費)二、利用大量平台資金,生利息(如:中國阿里巴巴整合支付寶、餘額寶等服務,便是希望利用生態鏈的方式,讓用戶把錢留在平台內)。

  目前台灣有六千多家以上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較著名的包括「PayPal」、「LINEPay」、「PChomePay支付連」、「Pi拍錢包」、「PXPay」、「icashPay」等等。

四、電子票證 一張卡片,有小額儲值功能,透過靠近讀卡裝置感應支付!   「電子票證」為可以反覆儲值、支付的實體卡片,只要靠近對應的讀卡裝置,就能在感應後完成付款作業。

然而電子票證並不等於儲值卡!單就將錢預先存入卡片、並在日後購買時進行扣款這點而言,兩者的概念相似。

但是以「可使用的管道」而言,兩者間存在巨大差異——儲值卡使用管道單一,電子票證則具備多管道用途!   因儲值卡的發行商多為單一企業,購買後僅可使用於「特定」企業的商品或服務,並不能支付購買其他家的商品。

而電子票證則可使用於「多家」企業、場所,如同《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指出的電子票證定義所述:「以電子、磁力或光學形式儲存金錢價值,並含有資料儲存或計算功能之晶片、卡片、憑證或其他形式之債據,作為多用途支付使用之工具。

」   現行的電子票證陸續被整合進入電子支付的範疇,如:悠遊卡(與「悠遊付」整合)、一卡通(與「LINEPayMoney」合作)、icash(與「icashPay」整合)、Happycash(與「HappyGoPay」整合)。

五、電子錢包 將錢包裡的各種卡片數位化、裝進手機裡,即獲得「電子錢包」!   電子錢包又稱作數位錢包,泛指能綁定信用卡、金融卡、銀行帳戶、電子票證的手機平台或是app。

在支付時只需點開手機平台、選擇想使用的信用卡,接著透過NFC感應或條碼掃描,即能完成付款。

使用電子錢包的好處,除了讓使用者出門不需攜帶實體錢包、提供了便利性與安全性外,同時也具備「記帳本」的功能——每一筆交易紀錄都能及時保存於平台中,讓使用者查帳更為便利。

  常見的電子錢包含:「ApplePay」、「GooglePay」、「SamsungPay」、「台灣Pay」、「LINEPay」、「街口支付」、「PayPal」、「Pi拍錢包」等等。

行動支付未來趨勢——給業者的話 隨著行動支付產業漸趨成熟,相關法規也持續放寬。

因此在科技技術不斷精進的時代下,未來的行動支付產業中,極可能出現「大一統」現象——使用者只需使用單一業者的服務,即能穿梭於網路店家、實體攤販、個人帳戶及交通運輸等各種消費情境!   如2021年《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於台灣正式完成修法上路,其中最大的特色為「不同電支品牌之間,可以相互轉帳、支付」,此能促進業者相互合作、朝一統方向發展。

全家超商跟全聯福利中心就於去年年底,宣布雙方將「通路共享」,此即為「跨品牌支付」的例子:雙方的支付工具,可以在彼此的通路互通支付——拿著全家的支付工具,到全聯也能刷,反之亦然。

全家與全聯決定以開放合作,取代過去的封閉競爭,看到的其中一項好處便是可以省去金流串接成本,並且擴大彼此支付通路,不僅讓店家節省成本,同時能滿足用戶多元場景的需求。

  然而目前行動支付的發展階段,仍屬業者間互相競爭的過渡期,主要原因與跟各業者的商業考量有關——會擔心多年來經營的通路,一次開放給其他競爭對手使用,能否為自身品牌加分。

行動支付未來趨勢——給消費者的話 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能從生活中感受到行動支付正在改變你我的生活!從早餐店、夜市、超商、到百貨公司,隨處可見各種不同的支付方式;或是到國外旅遊時,不需再苦於無當地銀行帳戶或貨幣,一支手機、一組帳號就能在不同國家消費及轉帳—— 行動支付的趨勢為業者帶來更多元的規模經濟可能性,也為消費者帶來更便利的生活選擇。

然而面對數位化的生活轉變,也必須小心資料安全及相關風險,並選擇適合自己的支付及收款方式。

相信不論業者或個人,在行動支付的趨勢下,都能享有更多可能性。

  參考文章: 電子錢包、電子票證是什麼概念?行動支付電子支付是什麼?全支付工具超白話解析 行動支付是什麼?行動支付、第三方支付、電子支付、手機錢包...名詞百百種,你需要哪一種? 疫情翻轉支付習慣Visa點出2022五大趨勢 全聯「全支付」獲營業執照,第2季前開業 「全全合作」電支互通,PXPay升級也可嗶進全家 後疫情時代數位支付成日常,一次看懂未來趨勢! 電子支付市場的新變革–你需要知道的二三事         Startup101 是台灣新創募資媒合最速的平台。

想知道更多新創資訊,記得關注 Startup101臉書和訂閱 Startup101電子報! 2022-05-23 創業資源2022-05-15 【新創競賽】越南最盛大新創大賽StartupWheel開始申請囉!立即加入拓展國際市場 越南最盛大新創大賽StartupWheel 由越南BusinessStartupSupportCenter(BSSC)和YoungBusinesspeopleAssociation(YBA)所舉辦,經過9年的越南創業生態系統建設,StartupWheel已幫助超過1,000家頂級創業公司在越南和該地區擴展業務。

在StartupWheel,新創團隊將可通過一系列活動與潛在客戶、合作夥伴、行業領先者和投資者建立聯繫,獲得充足的資源壯大企業,StartupWheel2022歡迎來自世界各地對越南和東南亞市場的新創團隊一同參與!   立即申請:https://startupwheel.vn/en/ 截止日期:2022年5月27日   -------------------------------------------------------------------------------------------   StartupWheel2022isfinallyback! After9yearsofbuildingtheVietnamstartupecosystem,StartupWheelhashelped+1,000TopstartupsscaletheirbusinessinVietnamandtheregion.AtStartupWheel,mostpotentialstartupswillbespotlightedandconnectedwithPotentialCustomers,BusinessPartners,IndustryLeaders,andLeadingInvestorsthroughaseriesofactivitiesandevents.  VietnamisoneofthemostdynamicemergingcountriesintheEastAsiaregionwithadigitalpopulationof72.10millioninternetusers,andoneoftherareeconomieshavingapositiveGDPgrowthrateby2020and2021.VietnamisalsoagatewaytoexpandingyourbusinesstoSingapore,Malaysia,Thailand,andothercountriesinSoutheastAsia. Let’sbepartofStartupWheel2022-AlaunchpadtoexpandyourbusinesstoVietnammarket.   Applynow:https://startupwheel.vn/en/ Deadline:27May2022     Startup101 是台灣新創募資媒合最速的平台。

想知道更多新創資訊,記得關注 Startup101臉書和訂閱 Startup101電子報! 2022-05-15 產業趨勢˙創投動向2022-05-06 綠色科技新創聯盟正式成軍,號召會員共築美好綠色未來 「綠色新創也有國家隊」,由台北電腦公會、聯經數位、數位時代、華陽創投及台北創新實驗室聯合發起的「綠色科技新創聯盟」正式成軍,號召臺灣所有與ESG、綠色科技相關的新創團隊加入,期透過運作機制,讓聯盟成為新創與產業之間,進行重要需求溝通及合作時的綠色通道,加速國內產業及環境的正向改變,冀在更後面的未來也能在國際綠色解決方案提供方的角色中佔據一席之地。

  全球節能減碳議題甚囂塵上,相關解決方案成為巿場剛需。

國發會亦於三月底公告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預估從企業到社會將面臨30年來一波大翻轉,故企業的淨零碳排行動策略也愈見急迫。

臺灣作為高科技製造業核心搖籃,在「不做ESG,就沒有訂單」的前提之下,或許恰好為專注於此領域的新創帶來一波綠色商機。

  「今日數位、明日減碳」已經從口號逐漸落實到大眾的生活之中,甚至是工業或商業場域,因此臺灣必須加快淨零行動的速度,更積極地推動產業能源轉型。

國內其實有不少將題目鎖定在綠能發電、低碳製程數據模擬平台、碳足跡計算、或應用AIIOT達能源檢測及廢棄物處理上的新創,都在蓄勢等待一波好的出場契機。

然新創規模不夠大、技術缺乏商轉落地經驗,是比較需要克服的問題,故期盼能藉由聯盟協助匯聚創新能量,並成為所有綠色科技新創的showroom。

  聯盟成立階段目標有三。

一、加強綠色新創解決方案之間的整併與合作、集中戰力發揮1+1大於2功能;二、協助綠色新創與需求企業間的合作、成為大型綠能企業的生態系夥伴。

三、催熟國內綠色產業生態系完成垂直整合,讓臺灣成為國際重要綠能解決方案應用者及輸出者。

  綠色科技新創聯盟會員以成立8年以下的新創團隊為主體,舉凡與創能、儲能、節能、護能、AIIOT等任何與綠色科技相關者,皆可申請加入。

聯盟初期資源包含法律諮詢、雲端技術諮詢、產業商情、主題交流活動、不定期輔導訓練課程、資源連結、展會展示機會、宣傳曝光等。

因應聯盟成立首年,將不收取年費。

  綠色科技新創聯盟發起單位各擅其長,台北市電腦公會擁有眾多大型ICT企業會員、科技展會及聯誼性組織資源;聯經數位挾其加速器及媒體資源、搭起與產業共創及合作的橋樑;數位時代多年深耕及培力新創、將扮演聯盟形象及相關重點訊息傳遞的操盤手;華陽創投透過資金及巿場資源、為新創找到營運活水;而台北新創實驗室累積多年扶植新創能量,將是新創最好的陪跑者。

歡迎有興趣的新創馬上加入我們,一同為環境創造更多的綠色空間。

線上報名,加入綠色創新聯盟:https://seminars.tca.org.tw/D10o03240.aspx   Startup101 是台灣新創募資媒合最速的平台。

想知道更多新創資訊,記得關注 Startup101臉書和訂閱 Startup101電子報! 2022-05-06 募資技巧2022-05-06 多年創投經驗帶你釐清籌資大小事,再也不被數字搞到頭昏眼花 當創業家們決定挑戰資本市場後.首先會完成商業計劃書(BusinessPlan)或募資簡報,接著則會積極參加各式商業活動,例如:參加DemoDay接觸潛在投資人。

製作募資簡報或進行募資活動,需要對自己的事業進行整理及檢驗,將投資人在乎的問題包含最基本的創意及營運構想、創新技術(如是否存在競爭者或潛在競爭者、團隊的獨特銷售點USP為何等)、獲利高的商業模式及與眾不同的策略規劃等納入考量。

此外,在募資過程中,新創團隊也需要思考現在的階段需要何種類型的投資人。

投資人包含天使投資人(AngelInvestors)、創投(VentureCapital)及企業型投資人(CVC),各類投資人追求的目標與時效性不同,有些具有階段性任務,有的則是重視快速出場獲利了結。

本文以下介紹新創團隊在募資過程中一定會遇到的籌資迷思:   籌資迷思1:增資股價越高越好 舉例:A公司原始股東投資成本10元,希望新股東X、Y、Z以50元增資。

創業家一定希望自己過去一段時間的努力可以換來估值與股價的增加,然而,如果再更下一次的增資是在50元以下時(DownRound),X、Y、Z股東會不滿,從而造成股東紛爭、經營權不穩、策略方向衝突等問題。

一般而言,公司的估值或募資行情會隨著大環境而有劇烈變動,雖然並非所有新創團隊都會遇到DownRound,但DownRound的募資情況非常常見。

因此,在評估公司每一階段的估值時,應有其合理性及需要有完整的財務預測、營運策略規劃作為支持股價的證據。

  籌資迷思2:股權稀釋沒有控制權 舉例:創業家A希望持有公司50%以上股權,以避免經營權旁落。

所有創業家都希望握有公司的絕對控制權,但從實際狀況來看,不僅創業家A自有的資金不足,公司亦須持續成長的資金,因此創業家A堅持握有50%以上股權可能造成公司成長受限,甚至被競爭對手追過或消滅。

從創投的立場而言,因為深知經營的成本與風險遠比從旁協助高,所以在資金投入後仍希望將經營權留給創業團隊。

創投的主要目標是協助補足資金缺口、減少公司燒錢的時間與犯錯的機率以及協助完善營運計畫與策略,因此基本上不干涉經營團隊,而是從旁給予相關資源與協助。

  籌資迷思3:能逃稅節稅最好 舉例:會計師跟我說這樣比較節稅,故以兩套帳方式處理公司會計。

外部投資人在投資公司時,一定會看公司過往的會計資料並且驗證其正確性。

若在驗證財務報表正確性的過程發現疑慮點,將會加長DD(DueDiligence,盡職調查)的時間。

常見的情況是:DD過程中,因為會計或稅務問題而無法進行投資。

因此,建議各位創業家們,若在未來有募資的需求或規劃,一定要將各項費用與收入憑證確實入帳,以增加募資的成功率。

  結語 常見的籌資迷思除以上三點外,還包含價值型投資人與高價投資人的選擇或技術作價。

本文提及作者於創投生涯中常見的迷思,這些都可能是讓募資案不成功的原因(DealBreaker),希望透過本文,讓創業團隊在募資前先暸解可能面臨的問題,供創業者們參考! (延伸閱讀:什麼樣的新創會直接被投資人畫上大叉叉?創業家最常陷入的七大迷思)   Startup101 是台灣新創募資媒合最速的平台。

想知道更多新創資訊,記得關注 Startup101臉書和訂閱 Startup101電子報! 2022-05-06 募資技巧˙創投動向˙觀點評估2022-04-25 上億投資的關鍵:新創募資必做的準備|華陽創投首推財務型加速器 華陽創投集團旗下品牌:新創101(STARTUP101)加速器在四月二十一日於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TA)舉辦第一場生態圈鏈結活動「新創募資經驗分享:獲上億募資的關鍵與募資前該做的準備」。

    本場活動同時具備創投與新創兩種視角,由華陽創投集團呂緗柔CamiLu營運合夥人暨執行長主持(右一),與兩位具新創成功募資經驗之前輩共同探討新創募資的秘訣與風險。

兩位講者分別為動見科技OmniEyes周俊廷執行長(左二)與亞馬遜雲端服務AWS鄭凱富新創生態系商務拓展經理(左一)。

  周俊廷執行長以教授創業的自身經驗,帶出其募資曾面臨的風險與挑戰,並提供完成A輪募資應具備的心法與準備。

鄭凱富經理過去亦有豐富成功新創公司營運與出場經驗,同時在知名跨國新創企業擔任管理階層,目前於AWS亞馬遜新創生態系服務,負責新創加速發展。

  活動重點回顧 【募資基本題,你一定要知道】     良好的關係,是募資的第一步。

  呂執行長表示,投資人十分看重創辦人特質。

創辦人是否能妥善運用資金、具有前瞻的眼界、圓滑的待人處事、誠信的道德準則皆是影響投資與否的關鍵,而越早與投資人相識與密切互動,越能提高未來募資成功的可能性。

  同時,募資成功的新創也要做好「被投後管理」。

拿到投資後也要維持長期的良好關係,重視創投的協助與建議,使更加了解公司營運狀況與未來目標,提高信任度,為下一輪募資做好準備。

  資金短缺時募資,是失敗的開始。

  周教授表示,募資中最困難的事,就是準時完成。

因募資期需要大量與投資人溝通、協商,通常耗時9-24個月。

新創是否已準備好募資期間的支出、盡可能放大手中籌碼,將是新創能否取得好的投資條件的關鍵。

因此周教授建議當新創有明確目標時就可以開始進行募資規劃,切莫等到資金不足時才啟動。

  系統化是募資的必備條件。

  鄭經理分享了過去協助新創募資的實戰經驗,大部分新創在募資時需耗費大量心力,平均每日要與1-3位投資人會談。

在此期間公司能否自主運行,充實的營運團隊、管理制度與服務成熟度,提升新創適應力與韌性,亦會是新創與投資人協議的重要籌碼。

  【投資人如何評估募資案】     創辦人最重要。

  除新創基本面外,我們看中的是創辦人是否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創業會愈到許多困難與挑戰,創辦人的抗壓性是否足夠、是否能有效調解股東、團隊間的矛盾,面對快速變化的環境是否能及時調整,以及是否能接受創投提出的建議與幫助,皆是創投關注的重要指標。

  具備亮點是必須條件。

  同時,創投需要看到亮點。

每位投資人平均單月看上百件新創簡報。

鄭經理表示,脫穎而出的秘訣,是新創必須具備特別價值,且此價值能專注解決市場上的痛點。

可以是對既有痛點提供不同解方,可以是技術領先全球,可以是創辦人資歷豐富,亦可以是靈活的商業模式與龐大的獲利空間與市場規模。

  【估值的認定為雙方的共識】     越多人出價,價格越漂亮。

  每位投資人對於估值有著不同的評估方法。

周教授表示,新創估值就像是商品買賣,高風險新創的價值並不是絕對的,而是比較後的結果。

新創公司應專注在公司成長、並讓投資人看見潛力,有越多投資人對公司有投資意願,在新創估值上就有更多溝通空間。

  高估值是把雙面刃。

  呂執行長提到過去募資的經驗,過往因為先前估值過高,公司營收卻無法有相對應表現,將導致未來投資人入場之疑慮、增加後續募資的困難,甚至有可能需賤價求售,對新創來說是相當沉重的負擔。

    本次活動很榮幸邀請到各界創投與新創夥伴一同參與,會談中提及許多募資應具備的心態與想法、詳細分析了海內外投資人之差異。

在會後QA與交流時間中亦有針對海內外創業環境異同、新創資源申請的議題提問與回答。

新創101(STARTUP101)加速器專注輔導新創進行財務調整與募資規劃,很高興能透過這個機會交流,也讓更多夥伴可以從創投的角度認識新創生態圈。

科技部TTA攜手華陽創投加速培養新創新星 華陽創投與TTA(TaiwanTechArena)於2022年首推財務型、投資型加速器,每屆將挹注500萬元以上保證投資、提供全方位培育資源、專注財務面輔導與媒合海內外投資人。

  六月始至九月終,為期四個月的培訓期間,華陽創投將提供加速衝刺課程、一對一業師輔導、創投媒合會、DemoDay等資源,協助掌握創業與募資精隨,並提升新創曝光機會。

團隊亦可進駐TTA工作空間,取得免費會議與活動場地,創業所需之資源一次掌握!   了解更多華陽創投x新創101加速器計畫   想知道更多新創資訊,記得關注Startup101臉書和訂閱Startup101電子報!   2022-04-25 經營管理˙觀點評估˙募資技巧2022-04-12 什麼樣的新創會直接被投資人畫上大叉叉?創業家最常陷入的七大迷思 在與各個新創團隊接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創業家常陷入一些迷思,而這些迷思每個都有可能是新創失敗的致命傷,但有趣的是,創業家們往往都自負不可能犯下這樣的錯誤。

為了讓台灣更多新創能走得更長遠,我們結合多年創投及輔導新創的經驗,整理出創業家最常遇到的七大迷思。

  迷思一、先發展技術再找問題 每相隔一段時間,創業市場總會冒出一個問題:創業到底應該是怎麼開始的?是要先找到市場的問題,再去尋找解方作為創業題材呢?又或是在一個新技術的產生後,再去發掘這樣的技術能解決市場什麼樣的問題呢?有人說這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無解問題,但當你實際創業後,便會發現這兩者究竟哪一種才是較適合的創業方式。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被解決,只要思考一個問題,消費者傾向做的選擇是創造問題還是解決問題。

若是一個技術被發明出來後,才去尋找技術在市場中的定位,可能會面臨此項技術無處可用的困境,這時候如果要生存就必須要要求消費者為了這項供給改變他的需求,這將是較困難的,且較難精準的符合市場,一堆在實驗室後便無消無息的技術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身為一個創業者,在創業開始前要問自己及為企業決定的第一個問題便是我要解決市場什麼樣的問題,一旦確定了問題,便可針對痛點進行開發,更快更精準的發展新創。

(延伸閱讀:「你想解決什麼,為什麼可以解決」,是創業者最重要也最不能忘的自我提問)   迷思二、什麼都可以做,就什麼都做 連接迷思一提及的先研發技術再尋找市場,將為導致第二項迷思的原因之一,為了呈現技術具備市場可行性,新創團隊常會表示此技術將可以應用在各個產業,但因為各領域的市場條件和適合的行銷策略有所差異,最後淪落至為每個市場看似都有機會,卻又都無法順利成交的情形。

  而另一項可能導致新創團隊認為自己什麼領域都可以做的因素,則是其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具備較多的功能,因此便期待能夠進入這些功能的每個市場,取得這些市場的聯集作為自身的發展方向,然而這樣的策略使得新創在前期要投注的資源大大增加,不論是資金或是人才的培育,過高的成本使得新創團隊面臨更高的風險,且各個產業皆插足,也很容易導致各個產業都不專精的問題,難與深耕該產業的其他企業競爭。

  事實上,許多新創團隊之所以成功皆在於從需求出發,確定了市場的定位,相較於什麼都想湊一腳,更選擇聚焦在特定市場,並針對該市場進行產品及服務的調整,將資源聚集全力發展,「沒有需求就沒有市場,找錯市場便遠離成功」創業家需要時時謹記在心。

  迷思三、問題必須具備獨特性才能成功銷售 「創業就是找到一塊未被發現的市場,開發出獨特的商業理念,並獨占該市場」錯!大錯特錯!許多想創業的人認為必須與眾不同並具有獨特性才能當作創業點子,於是一旦他們發現也有人在做一樣的事便會放棄,終陷入不斷卡在起點的泥沼。

然而,細想,全球會有多少個這樣從無人耕耘的市場存在呢?創業家必須謹記在心的是:有優秀的競爭對手是最幸運的事情,如果你是唯一一個賣你所賣的東西的人,你怎麼知道它有市場?藉由與競爭對手的較量,你也能更有效率地獲得優化靈感,並且你將不必獨自教育市場。

  MySpace在Facebook之前就已經存在;Google沒有發明搜索貨幣化;MicrosoftWindows不是第一個GUI操作系統;字節跳動旗下TikTok靠模仿起家,但現在幾乎沒人知道Musical.ly。

相較於從頭開發,藉由分析競爭對手的優劣點,再進行研發改善,將會大大提升效率,畢竟從1到100永遠比從0到1來的簡單得多,成功與否的關鍵從來不在成為第一,而是成為最了解消費者痛點的企業。

  不要擔心你的創業題目無聊,如果你的創業題目是一個常見的的問題,代表這是塊大市場;也不要擔心你不是第一個進入市場的企業家,從歷史上來看,最先進入市場的企業失敗的可能性也最大。

試著在提供的解決方案中,而不是在正在解決的問題中,保持獨特性,巨大的市場及產品或服務本身的真正價值,遠比看似顛覆性的商業理念更有價值。

  迷思四、完善完產品和商業計畫後,再開始募資 當新創漸漸茁壯後,對於資金的需求也將會出現,募資的時間點也令許多創業家感到困擾。

有人說,對於投資人來說,一間新創只有一次機會,若是在第一次Pitch無法引起投資人興趣,那之後基本上很難讓投資人改變心意,所以務必先將產品服務、商業計畫做到完美後再開始尋找投資人,但真的是這樣嗎?   若是如上段提及的說法來看,新創在募資時根本不該有種子輪、天使輪、ABCD等輪次的設計,每間新創應該就只會用完美的產品募資一次,然後便能順利上市,但實際上,募資並不是這樣發展的。

  市場每天都在發生變化,而對於尚未完全打入市場的新創而言,要做的事情應是隨時的調整產品以符合市場的需求,而不是始終堅持著不可行的計畫,因此身為一個創業者,最不該投注所有心力做的事就是制定一個完美的商業計畫,因為那並不可能發生。

基本上,只要產品服務已經有了初步數據、經過基本的市場驗證後,創業家便可以依據公司的規劃開始尋找適合的投資人,畢竟投資人是否投資新創,看重的是潛力,而不是現在的價值。

(延伸閱讀:創業圈當紅的精實創業)   迷思五、估值愈高愈好 對於創業家來說,新創就是自己的小孩,自然而然會認為自己的小孩是最優秀、最具價值的,因此有時候會將估值估得太高,在過高估值的情況下,反而會讓下一輪募資遇到很大很大的問題,因為下一輪原則上是要比這一輪做出更高的價值,假設前一輪談太高,反而會造成太大的壓力。

  這時候可能會有人產生疑惑:大家都說創投會砍價,我如果估值估的太準確,難道不會造成跟創投談判的空間縮小嗎?但這種傳統市場買賣大白菜的殺價方式跟新創募資市場的談判仍有一定程度的差異,只有估值離市場行情及該創投的可接受投資估值範圍不會太遠時,那才會開始有談判的機會,若是過高估值,很可能在一開始便被投資人打回票。

(延伸閱讀:新創企業的市場估值怎麼看?先從三階段分類做起)   迷思六、只要還在成長,盈利與否並不重要 在創業培訓估值課程中,學員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雖然我們現在都還在虧損,但那是因為我們還在成長,五年後我們將會成為xx產業的龍頭。

每每聽到這樣的話,其實創投心中白眼都已經翻到天花板了。

  我們能夠理解新創團隊在成熟前,需要不斷的調整優化,然而最不能犯的商業罪過便是忽視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商場上不同於單純的研究機構,每一筆研發成本的投入,都應考量到這筆成本在未來能帶來的營收,在這個時代,想要空口套白狼已經不再是那麼容易的事。

  迷思七、盡量避免犯錯 創業家的每筆資金皆得來不易,資金運用上當然要謹慎,世界上有三種可以一直不斷試錯的情形:還是小孩的時候、在學校的時候,和在創業的時候,所以常有人說,創業資金基本上應該規劃三分之一是拿來犯錯的。

  從犯錯中學習是最快速成長的方式,這也是為什麼新創可以犯錯,又或是說需要犯錯的原因,創業家的目標是犯具有大學習價值的廉價小錯誤,而不是昂貴的大錯誤,從錯誤中快速調整,這些養分便會堆積成最後的成功。

  結論 創業從來不是一條輕鬆路,其中甘苦辛酸只有創業家們能夠理解,成功失敗往往只是一線之隔,一路上會遇到千萬種的難關,避開以上七大迷思讓你關關難過關關過。

    參考資料: 創業跟你想的不一樣,創業最常遇到的問題 年輕創業家失敗的五大原因 45個最著名的創業迷思 年終回顧 :募資時創投發好人卡的理由   Startup101 是台灣新創募資媒合最速的平台。

想知道更多新創資訊,記得關注 Startup101臉書和訂閱 Startup101電子報! 2022-04-12 創投動向˙募資技巧2022-03-21 SUNSINOxStartup101InternationalAcceleratorisopenforapplication!!! ▍SUNSINOxSTARTUP101#ACCELERATORPROGRAMisComing▍   Ifyouarelookingfor#funding#investment,thisisachanceyoucan'tpassup!   🌐STARTUP101OfficialWebsite:https://startup101.biz/en-US/accelerator-program 🔗APPLYTOOURPROGRAM:https://forms.gle/eyjuMzQe8jBCCx7r9   ▍𝐏𝐫𝐨𝐠𝐫𝐚𝐦𝐇𝐢𝐠𝐡𝐥𝐢𝐠𝐡𝐭𝐬▍   DirectInvestmentAfterTraining #5MillionNTDorAbove Adirectinvestmentandextramatchmakingopportunitieswillbeprovidedto1-3enrolledteamseachbatchasrewards!   A#4-MonthPersonalizedTraining Wesupportourstartupsonimprovingtheirbusinessresilience. Withoursolidandcomprehensiveprogram,wemakesurethatourstartupsarecoveredfromallperspectives.Besides,bymainlyfocusingonmarketexpansionandfinancialplanning,Startup101enablesourstartupstoeasilyseizetheopportunitiesandefficientlymanagetheirbusiness.     WhatWillIGainFromThisProgram?  Wedeeplyunderstandhowtocollaboratewithpotentialinvestors,andaleantrainingsystemhasbeendevelopedtohelpstartupsreachthewin-winsituationintheirnegotiations.    Startup101willsupportstartupswith… ◼BusinessValuation ◼FinancialModelEstablishment ◼FundraisingandEquityPlanning ◼GlobalInvestmentMatchmaking   ▍Qualification ▍   Weacceptstartupsfromallindustries. However,somerequirementswillbeconsideredseriously: Aestablishedstartupcompany(lessthan8years) Equippedwithaspecificproductorservice,andhasfinishedthePoCvalidation   ▍𝐀𝐁𝐎𝐔𝐓𝐔𝐒 ▍   #SUNSINOVENTUREGROUPistheleadingmulti-assetalternativeinvestmentfirmbackedbytheTaiwanesegovernment.Establishedin1993,SunsinomanagesventurefundsofaroundUS$160millionfromprivatesectorsandTaiwangovernmentandinvestsmainlyinseed-round,A-round&B-roundstartupcompanieswithtechnologydisruptionorbusinessmodelinnovation.    #Startup101Startup101isafundraisingmatchmakingplatformthatreducesinformationasymmetriesandenablesstartupsandinvestorstoenjoyatransparentinformationsystem.BackedbyVCbackgroundandexperience,Startup101notonlyallowsstartupstobetterunderstandinvestorprofiles,butalsoallowsinvestorstoquicklyandaccuratelyidentifypotentialinvestmenttargets.   ▍FORMOREINFORMATION▍ 🌐STARTUP101OfficialWebsite:https://startup101.biz/en-US/accelerator-program 🔗APPLYTOOURPROGRAM:https://forms.gle/eyjuMzQe8jBCCx7r9 2022-03-21 創投動向˙募資技巧2022-03-14 【徵件開始】募資成功的隱形推手!科技部攜手華陽創投推出Startup101國際型加速器 SUNSINOxSTARTUP101ACCELERATORPROGRAMisComing!!! 科技部x華陽創投x新創101打造的#國際型加速器即將開跑!!! 怎麼在第一次見面時就擄獲投資人的芳心❓面對投資人如何擁有最佳表現❓ 👉立即報名線上說明會:https://fb.me/e/1GNOhsrpS 🌐官網徵件資訊:https://startup101.biz/accelerator-program ▍𝐏𝐫𝐨𝐠𝐫𝐚𝐦𝐇𝐢𝐠𝐡𝐥𝐢𝐠𝐡𝐭𝐬▍ 培訓後直接投資#五百萬以上資金池 我們將從培訓後的加速器團隊中,選出1-3組優秀新創並提供國際資源與注資! 新創101將聚焦協助潛力新創成長,提供為期#四個月加速訓練,以提升新創商業量能並進行市場拓展與募資準備。

我能從加速器計劃中獲得什麼? 面對投資人,你真的做好準備了嗎?我們深知如何與投資人溝通互動,並使新創取得雙贏合作 如果你有#募資需求,那你絕對不能錯過! 新創101加速器將協助新創們掌握: ◼公司估值分析 ◼財務模型建立 ◼募資與股權規劃 ◼海內外投資媒合 ▍申請資格▍華陽徵件領域多元,不限產業,唯需符合以下條件: 新創公司,已完成公司註冊登記(成立八年內) 已有具體產品與服務,並完成市場PoC驗證 ▍𝐀𝐁𝐎𝐔𝐓𝐔𝐒▍ #華陽創投集團由政府支持之多資產收益策略基金,累積近30年經歷,深耕新創企業與中小企業投資,為專注早期科技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的創投公司。

管理16支創投基金,總基金規模超過一億三千萬美金,投資超過250間新創公司,並有出色表現,合計共71間上市或被併購之海內外成功出場經驗。

#新創101為台灣最大公開創業媒合平台。

以創投經驗為本,募資經驗為輔,致力於協助新創企業建立真正有效之商業鏈結與募資計畫,並協助新創企業拓展直接面對投資人溝通之機會。

▍想了解更多計畫內容?▍ 立即參加線上說明會:https://fb.me/e/1GNOhsrpS ▸時間:2022年3月28日(一)14:00-15:00 ▸形式:GoogleMeet (https://meet.google.com/kec-xzfw-bbd)  🌐官網徵件資訊:https://startup101.biz/accelerator-program 🔗加速器計畫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xpHayKzu63Lof6Vw6   2022-03-14 更多創業與新創資訊 新創不可不知的大小事!Startup101提供最關鍵的資金助力。

了解最新法規、新創資金政策、提供多元出場管道、協助進軍國際市場,給予新創事業全方位協助。

產業趨勢˙觀點評估2022-02-24 數位轉型不轉不行!從各產業轉型方向及關鍵,帶你看到企業未來 許多有先見的領導者在過去十年間已默默開始進行企業數位轉型,大家都知道未來的世界只可能不斷往數位的方向前進,因此這可以說已經是一個不新的議題了,然而為什麼最近對於數位轉型的討論及論壇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呢?主要是因為近兩年疫情的影響,遠距離的生活模式使數位轉型的急迫性更是顯而易見,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指出:83%的受訪公司表示疫情加速了企業的數位轉型計畫,國際知名研調機構IDC亦預測2022~2024年直接投資於數位轉型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到16.5%,在2022年全球經濟將有超過二分之一的比重會建立在數位化的基礎上。

  究竟什麼是數位轉型呢?目前並未有一個統一的定義,綜合各大機構說法,數位轉型其實就是在客戶對產品和服務的期望發生變化的推動下,使用數位技術創新,藉由新技術、人才和流程改善業務運營和滿足客戶需求,以帶來新的收入來源、提高利潤及競爭力和尋求新的商業模式。

(延伸閱讀:數位轉型是什麼?變動中抓住翻身的關鍵機會)     數位科技應用三階段   企業在數位科技應用上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步驟便是數位化,簡單來說便是將紙本資料轉成電腦資料,而在這一階段,要整理的是過去幾十年來的紙本資料,同時間還要改變人長期以來的工作思維與習慣,因此在這一階段,來自外界的協助非常重要,專業的團隊能讓這段過程事半功倍,並節省大量時間。

  在完成紙本資料數位化後,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利用這批數位資料做應用,採用互連、統計、分析、視覺化、跨資料結合等數位工具,改善既有的商業活動,如強化顧客體驗、提升服務品質、確保資料安全等,進一步地加強營運效率和公司體質。

目前大部分企業都還停留在此一數位優化階段。

  最後一個階段便是大家常提及的數位轉型,數位轉型的重點是企業要能夠運用數位科技驅動企業創造新的商業模式、發展新產品或跨入新市場,不再僅是將既有的東西做得更好,而是創造出新東西,而創造出新東西的方式通常有二種,可以是公司從原先做實體商品發展出數位類型的商品,也可以是販售公司在進行三階段數位科技應用過程的服務,將過去的經驗化成商品協助其他企業進行轉型。

(延伸閱讀:Google《2021企業數位轉型關鍵報告》)     數位轉型要素   1.高層或領導人的支持 在進行數位轉型時,管理層常要面對短期營收與長期生存的抉擇,若是不轉型維持現有商業模式,可能近五年內公司仍將持續有穩定營收,但是五年後,便可能被市場拋棄;若是決定進行數位轉型,將需要投入大量資源,無論是時間、人力或是資金,公司將會需要面對來自股東、員工適應期等的壓力及需要承擔失敗的風險。

而若是公司決策者無法下轉型與否決定,呈現搖擺不定的狀態,員工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對於數位轉型將是一大傷害,但若決策者十分堅定轉型立場,並且投注資源親身參與,一般而言,員工便會明顯感受到公司對於數位轉型的重視程度,大幅提高轉型成功率、降低轉換的陣痛期。

(延伸閱讀:8成的公司「數位轉型」中!你的領導方法跟上了嗎?)   2.確定轉型目標 轉型目標的設定也為一大關鍵要素,現在大多數企業皆表示要進行數位轉型,但卻有一部份企業不知道轉型的目標到底在哪裡,盲目地引進數位工具,反而會造成舊工作思維和新工具之間的衝突,進而導致公司運作陷入混亂。

企業決策者應於數位轉型正式開始前便先決定公司轉型的目標為何?是創造什麼類型的商業模式、發展出哪類型的新產品、又或是全面無紙化、數位化等,應與員工溝通清楚對於轉型後的理想目標或樣子,並依據目標規劃出合適的步驟,員工方能有所依從。

  3.組織文化變革 數位轉型的核心並不是科技的轉型而是人的轉型,客戶的需求決定了發展方向,外部戰略夥伴提供轉型整合能量,內部員工提供經驗並採取創新心態接受新挑戰,跨部門之間的合作確保數轉方向正確,而數位工具只是一項協助執行的方法。

由於大多數員工日常便是完成指派的工作,因此較難察覺公司長期的危機,只是認為公司目前並沒有問題,因此常會對於高層要執行長期策略時必須改變工作日常的狀況產生反彈心態,在這時要如何讓員工了解公司策略便是關鍵點,公司應培養員工能夠進行水平且垂直的無摩擦溝通、跨部門的資源共享與合作,還有以客戶為中心發展的設計思維,讓員工並非被迫、而是了解原因後真心願意與公司一起進步轉型。

    服務業的數位轉型   服務業的數位轉型大概是在2015年麻省理工學院和勤業提出「數轉驅動力為策略而非技術」開始發展的,而在2019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因應消費習慣的改變,加速了各行各業的數位轉型,在各產業皆有超過半數的業者表示,將在未來兩年內增加對於數位轉型的投資,為顧客創造全新的數位體驗感受。

  在零售消費業,可以觀察到近兩年使用非實體平台消費的消費者急速增加,去年年中掛牌的台灣新創之光91APP也可以反映此一趨勢,該品牌協助零售品牌打造OMO(OnlineMergeOffline)整合,串接實體與非實體商店的數據及客源為重點,凸顯未來消費零售業在應用數位科技的方向,將會落在平台及實體店面的整合、使用AR技術提升消費者體驗、運用數據分析精準行銷、維護平台安全等。

  而對於本身已有使用電腦系統的金融業而言,其數轉程度相較於其他服務業較高,近期從先前將資料存放電腦的被動式管理改為主動式的利用雲端平台系統進行金融服務,然而金融業因法規受限多、銀行體系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未來要如何在網銀市場占到一席之地、面對企業客戶應如何串聯多系統、新型態貨幣交易或整合、金融科技創新等議題,皆為金融業未來面對數位轉型時的一大重點。

  另消費者對於醫療保健要求更好的時間、空間彈性及預防式醫療的需求增加,然目前醫療保健業由於法規等問題,數轉程度仍較低。

未來趨勢為將醫療院所及健身房等串聯,創造單一健康管理平台(EHR),提供遠程醫療服務增加就醫彈性,或是發展穿戴式醫療設備等。

  受疫情影響,旅遊飯店業在這兩年間面臨了極大的起伏,從疫情爆發時整個行業的急速衰退,到現在較預期強勁的復甦速度,皆在考驗著旅遊飯店業的韌性,也因為復甦速度遠勝於預期,去年因疫情裁減的人力無法及時補足,且基於健康衛生的因素,過去旅遊飯店業以人的服務為中心的模式被迫進行改變,而今各家業者應致力推動自動化系統,除使用AI/AR系統推動智慧旅遊,也可與資訊及電子商務平台等合作,利用數位科技創造流暢顧客體驗。

  與旅遊飯店業呈現相反狀況的便是物流業了,在疫情爆發以來,物流業的運送量劇增,目前正以8.8%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大幅增加的需求使物流人工紙本運作不再可行,為解決延遲危機,其數位轉型重點著重在利用雲端智能系統控制物流作業,並藉由數據分析系統預測需求,使失控的物流危機得到解決。

(延伸閱讀:服務業4.0時代如何提昇生產力:向新加坡取經)     製造業的數位轉型   相較於服務業的數位轉型,製造業開始數轉的時間點又更早了,自從2011年德國推行工業4.0後,數位轉型這個概念便慢慢地進入到製造業中,而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是製造業數位轉型的第一個加速點,當時的保護主義增加製造業自各國設廠的困難,業者不得不開始找尋新的方式發展,而同樣的疫情也為製造業的轉型添了一把柴火,配合居家辦公,許多訪廠的出差必須取消,監控各地的廠房變的愈加困難。

  在DimensionalResearch產製的2021製造業報告中,有91%的領導者提及在過去一年增加了在數轉的投資,並有95%的人認為數轉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具有必要性;而根據Deloitte與MAPI的調查也顯示,有86%的人認為,智慧工廠將在5年內成為製造業競爭力的關鍵。

  食品製造業在此次疫情前雖已採用自動化設備,但缺乏共享數據及遠端操作的智能整合設備和數據分析系統,在數位轉型的路上,若能使用數據預測系統,將能大大提高提高供應鏈面對外來環境變動的敏捷性。

  在化工製造業,供應鏈及勞動力問題加速數轉,已有化工廠進入擴大規模試驗的階段,已進行數位轉型和尚未開始的企業間的落差將會擴大。

產業主要數位轉型方向為,運用預測分析系統進行機台維護及預測需求減少成本、以感測器及數位雙生實施遠端監控、利用人工智慧及自動化更廣泛及快速地進行研發,藉由自動化預測及監控系統達到更高的韌性。

  紡織業也是數位轉型有感的產業之一,受勞動力成本提高、客製化少量製作的趨勢,數位轉型的進程幾乎可說是決定了此產業各企業的生存之爭,而在疫情中也顯示,比起數位程度較低的企業,數位程度較高的企業能有效降低損害,紡織業過去常被認為是許多地方的夕陽產業,然而若是能夠藉由數位轉型,整合硬軟體及上下游系統提高生產效率,或是利用電腦控制物料搬運系統節省成本,該企業持續生存的可能性將大幅提高。

(延伸閱讀:《數位升級篇》整合與共融數位化再創新企業彎道超車好機會)     總結   那數位轉型到底有沒有它的必要性呢?大多數人應都會給予一個肯定的答案,轉型確實不是立竿見影的行動,但卻是不得不做的策略,為的是追求企業未來的生存空間,也是企業拓展新的商業機會很好的調整,若是你不前進,當他家公司轉型成功時,客戶便會一瞬間的流失大半,終有一天會被市場淘汰。

  數位轉型是一個隨時在進行調整修正的動態進程,並沒有任何通用版或是速效的數位轉型策略存在,甚至很難量化投入之後的回報,在轉型時也會面臨陣痛期,但要想在時代的演進中,搶進數位轉型的浪潮成為未來企業,唯有投入資源、堅定內心、耐心等待,以客戶為核心確認最終目標,循序漸進帶領企業轉變商業模式、再造企業價值與重塑競爭優勢,方能實現企業永續經營。

      參考資料: 數位轉型的定義、案例、與企業轉型策略部署 數位轉型是什麼?3階段帶你認識「數位轉型」 認識數位轉型 Mckinsey研究:提升數位轉型成功機率的21項秘密     Startup101是台灣新創募資媒合最速的平台。

想知道更多新創資訊,記得關注Startup101臉書和訂閱Startup101電子報!   2022-02-24 產業趨勢2022-02-15 COP26將為氣候變遷帶來什麼改變?從COP26看再生能源市場 為期兩周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於2021年底舉辦,聚集了近200個國家代表,共同商討改善氣候變遷議題,並首次檢討巴黎協定成效,更被時代雜誌喻為「這一生中最重要的國際會議」。

而這場會議確立了煤炭時代即將步入尾聲,帶動了全球再生能源的蓬勃發展。

  COP26簡介   2021年10月31日至11月12日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COP26會議討論了全球氣候變遷的問題,COP26即為第26屆締約國大會(ConferenceoftheParties),是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itedNationsFrameworkConventiononClimateChange,UNFCCC)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氣候會議,更為目前聯合國之下唯一的國際性氣候會議,擔任近幾年氣候變遷議題重要推手。

  COP26出席會議者包含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Macron)、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Morrison),然而,亦有些大國領導人並未出席,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Putin)、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Bolsonaro)卻未出席。

  COP26部分與會領導人 圖片來源:IFIMES     COP26重要性   自1995年第一屆締約國會議至今已經舉辦過26屆會議,其中又有4屆特別重要,分別是簽訂京都議定書的第3屆、成立綠色氣候基金的第16屆、簽訂巴黎協定的第21屆,而第四個則為原定2020年舉辦,但因疫情影響延期至2021年舉辦的COP26。

  COP26重要性有二:第一、COP26將首次檢討巴黎協定的成效,2015年有超過190位國家領導人在COP21簽訂《巴黎氣候協定》,目標把地球平均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內,並協議每隔5年評估減排進展,而COP26便是第一個檢討《巴黎協定》的全球氣候峰會;第二、COP26也是美國前總統川普退出《巴黎協定》後,美國重回參加的首個締約方會議,美國為僅次於中國的第二碳排國,其對於氣候變的重視程度對此次會議的決議至關重要。

    COP26目標及成果   會前,COP26官網列出會議4大目標: 本世紀中葉達成全球淨零排放,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攝氏1.5度。

調整計畫以保護社區和自然棲息地,尤其透過保護和恢復自然生態,以及建造防禦、預警系統與彈性基礎建設和農業,避免失去家園、牲畜和生命。

每年為貧窮國家籌集1,000億美元的氣候資金。

確定巴黎協定規則手冊(ParisRulebook,指巴黎協定上路後的執行指導細則),加速氣候行動。

  而COP26會議實際成果如下: 淨零碳排放成為普遍共識,美、加、澳、英、歐、日、韓等國家承諾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中國、俄羅斯等國則承諾2060年達成目標,印度雖預計達成時間晚於其他國,落在2070年,但也做出承諾。

為首次在COP正文中出現減少煤炭的呼籲,將「逐步淘汰」改為「逐步取消」對煤炭和化石燃料補助,20多國同意2022年底停止向全球為減少使用化石燃料的能源部門提供新的公共投資。

巴黎協定第六條定案,確立碳權市場交易機制。

美、英、加、德、日、澳承諾增加氣候融資金額。

簽署格拉斯哥森林與土地利用領袖宣言,巴西、印尼、剛果等森林大國承諾2030年前終止森林濫伐。

簽署全球甲烷承諾,目標2030年甲烷排放量較2020年減少30%,然中、俄、印度、伊朗並未簽署。

    因應COP26淨零碳排而加速發展的再生能源   在COP26會議中,世界展現脫碳的決心較先前更為強烈,已有40多個國家做出承諾到2050年前逐步淘汰煤炭,意味著煤炭時代即將結束。

為達淨零碳排的目標,便需投入更多資源在再生能源,把全球能源系統從依賴化石燃料轉變為清潔技術主導的能源系統,由風能和太陽能主導能源結構。

  全球最大碳排放國前兩名的中國、美國,亦展現決心、投注資源在再生能源的發展。

美國能源部於2021年9月發布再生能源目標的相關研究,預期在2050年前將太陽能發電占比提升至45%;而中國則是提出在2030年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兩者的裝載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並強化相關補助政策,將2022年風電、太陽能、生物質發電補助資金預算提至38.7億人民幣。

  傳統能源的轉型,以及潔淨能源的發展,再一次成為各國政府的首要課題,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估計,若全球於2050年達成碳中和,能源轉型所需投資規模將高達120兆美元,而COP26會議中,掌控著130萬億美元資產的450家金融機構亦聲明將支持清潔技術和能源轉型,可見未來關於潔淨能源的商機將會持續擴大。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數據,再生能源發電量在2020年成長45%;其中,風力發電量翻升一倍,太陽能發電量更比疫情前成長近50%。

而由於中國、歐洲及美國等地再生能源擴展速度皆比預期快,國際能源總署對未來數年再生能源成長預測上調約25%。

  去年全球再生能源新增容量達280GW 圖片來源:RenewableEnergyMarketUpdate2021       台灣太陽能發展概況   據統計,臺灣的電力逾80%來自火力發電,煤炭進口量是全球前五大,且2020年臺灣碳排量在全球排名第21位,人均碳排量則是全球第20名。

  根據經濟部擬定的能源轉型計畫,期望能在2025年達成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的政策目標。

考量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台灣中南部的日照時數每年可高達2,000小時,太陽能的發展將會是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的關鍵。

為此,行政院推出「太陽光電2年計畫」,在公有設施的屋頂、閒置土地裝置光電設備,預計在2025年達成20GW的設置目標。

  因應全球綠能趨勢以及響應政策,台灣知名創投華陽創投集團,提前部署太陽能市場,與綠能營運商「微電能源」合作,現正募集台灣第一檔ESG綠電創投基金,投資人可間接持有已與台電併聯發電的太陽能電廠,比起直接持有太陽能面板資產,投資人可以獲得較佳且穩定的投資報酬率!   COP26確立了煤炭時代即將步入尾聲,再生能源的發展迫在眉睫,沒有任何人可以置身事外,目前台灣綠能市場已具備規模發展的條件,華陽創投希望透過綠色資產管理,支持綠能發展,促進更多企業、民眾加入,將資金投入到對社會、環境有利的產業,加速世界邁向淨零碳排。

      相關連結: 華陽創投攜手微電能源,促太陽能SPV投資 COP26官方網站 COP26:氣候變化、淨零排放目標和達到目標的七條路 聯合國氣候大會落幕,結果如何?減碳協議是成功還是失敗?     Startup101 是台灣新創募資媒合最速的平台。

想知道更多新創資訊,記得關注 Startup101臉書和訂閱 Startup101電子報! 2022-02-15 募資技巧˙經營管理2022-02-21 商業計畫書撰寫指南-手把手示範寫出新創BP 商業計劃書(BusinessPlan,簡稱BP)是發展新事業、創業時,一定會接觸到的文件之一,常常讓創業者一個頭兩個大:「投資人說他想看BP⋯⋯什麼是BP?我該怎麼寫好BP?」為什麼BP能做為投資人評斷新創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而好的BP又該具備哪些要素呢?以下透過安永《商業計劃書指引》的一段話做為開場,簡單說明BP的重要性:   Agoodbusinessplancanhelptomakeagoodbusinesscredible,understandable,andattractivetosomeonewhoisunfamiliarwiththebusiness.Writingagoodbusinessplancan’tguaranteesuccess,butitcangoalongwaytowardreducingtheoddsoffailure. (筆者譯:意即一份好的商業計劃書,可以幫助事業創辦人在不熟悉、欲了解事業營運狀況的外人面前,營造出可信賴、明瞭、且吸引人的事業形象。

儘管這份好的商業計劃書並不能保證事業的成功,然而長遠來看,可以有效降低失敗的風險。

)   那一份好的BP,為何能提升事業成功率,並降低失敗風險?   淺談誰需要看新創公司的BP   期待查看公司的商業計劃書的對象不乏兩方面,分別為對內與對外。

對內是予自家公司內的團隊成員——透過統一的商業計劃書,能釐清創業的初衷及目標,並瞭解所處的市場前景(包括面臨的機會與威脅)、競爭狀況,以及自家公司所擁有的優勢與劣勢為何,進而確立團隊共識、凝聚向心力,一同為一致的產品發展方向努力。

  對外則是予協助創業的育成機構(如:孵化器、加速器),使其能迅速掌握公司的發展現況,並提供對應的輔助。

此外,創業者撰寫商業計劃書最重要的目的,便是予任何類型的投資人參考,此時BP要達成的目的只有一個——   「吸引資金,吸引資金,吸引資金!」(因為太重要了所以筆者寫了三次)   而投資人最看重的,便是BP是否傳遞出「創業者看見了市場上的好機會或痛點,並且有足夠能力,發展出可以抓住此機會的產品或服務,進而創造獲利」的理念。

  因此一份好的BP,不僅能協助新創公司有效凝聚團隊內部共識、釐清發展方向,也能使其獲得育成機構提供的合適輔導。

更重要的是,成功吸引投資人青睞、獲得資金!   商業計劃書撰寫示範:如何順利填寫Startup101新創會員資料 為降低新創與投資人媒合上的時間及溝通成本,Startup101平台致力加速雙方從初步了解彼此、開啟對話、投資協商等過程,因此,新創註冊Startup101平台時,必須確實填寫「公司/專案介紹」的相關資料,以作為簡要BP供投資人參考並快速了解。

  本文將模擬國內外各一家新創(分別以FunNow以及Uber為例),其於創立前期所撰寫BP的簡易版本,近一步說明一份好BP所需包含的撰寫要素,也希望能協助各個新創團隊在填寫Startup101資料時更有方向。

  商業計劃書撰寫架構   一、團隊介紹 說明:人才是驅動事業成長的關鍵要素,也是說服投資人信服於新創團隊的重要要素之一,因此團隊成員的背景、經驗、能力介紹十分重要。

規模較大的新創公司,可透過組織架構圖大方向的說明公司團隊組成,以及各部門的業務範圍,並針對各組織或各部門領導人物的背景做較深入的簡介。

  二、產業與市場分析 說明:需明確了解公司所處的環境、產業,可從過去狀況、市場現況、未來展望三層面進行思考及闡述,例如過去市場中出現什麼樣的問題或痛點,所以目前市場中發展出那些現有的參與角色、角色間的互動機制、競爭狀況等等,藉此說明為何這塊市場是值得重視、入場的。

而在說明產業現況時,可透過五力分析模型佐以思考、說明產業吸引力。

(延伸閱讀:波特新論競爭五力)   若欲使市場分析更為深入精闢,應進一步分析評估市場規模的大小,而TAM、SOM、SAM這三項核心概念,能佐以新創者循序漸進地評估所在市場規模。

對於投資人來說,也會非常希望了解新創未來可拓展的市場有多大、市場還具備多少潛力等。

相反地,若若市場規模太小,則可能會面臨成長停滯或投資無法回收的困境。

(延伸閱讀:什麼是TAM、SOM、SAM?)   以Uber為例 在美國,有搭計程車需求的消費者僅能透過上街攔車、打電話等方式叫車,而上述兩種方式常不能滿足尖峰時段的叫車需求。

此外若當地計程車產業對車輛無統一品質控管、車費的定價系統缺乏監控,乘客便會面臨司機素質不一、車費過高等情況。

而在行動網路逐漸普及、智慧型手機取得門檻降低、GPS即時地圖服務系統逐漸成熟的便利環境下,消費者對網路及手機的依賴度提升,促進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的誕生。

因此Uber將可成為先行者,透過科技革新技術,改良傳統計程車產業中的消費體驗。

  三、顧客痛點分析 說明:任何成功的產品或服務,都是為了解決「某個市場中尚未被滿足的需求」而生。

因此顧客的痛點是創業的基石,也是新創獲利的來源與成長動力。

可透過設計思考(DesignThinking)的步驟,找到確切的客群、顧客痛點,再進而研發出對應產品,才能真正打中市場需求。

(延伸閱讀:服務不是愈多愈好!設計思考5步驟,創造顧客「最有感」的服務)   以FunNow為例 隨著科技發展迅速、人手一機的時代來臨,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速度大幅增加,也造成對購買程序(如:上網搜尋、打電話預約等等)延遲的容忍度降低。

然而現今的休閒娛樂市場被切割得十分零碎,不僅資訊、價格不透明,品質也參差不齊。

因此顧客面臨上述情況,需花費時間上網找評論,在確定行程後打電話訂位,然而卻可能在最後遇上客滿的狀況,導致又得重複上述過程。

另外,商家也面臨著淡季、冷門時段,產品、服務閒置,導致收益不佳的困境。

因此,FunNow團隊認為,現有的休閒娛樂產品購買程序過於複雜,讓原本期待出遊的消費者,在搜尋資料、訂位預約、等待的消費過程中付出太多成本。

而對於商家而言,若能更有效率的管理訂單、顯示可訂購資訊等,便能提高商品銷售的可能、提高客戶轉換。

  四、產品/服務介紹 說明:可透過簡要的文字、圖片、影片,說明產品的功能與使用方式,讓投資者能確實快速地理解產品。

而產品所具備的功能,需能對應、解決上述提及的顧客痛點。

  以FunNow為例 秉持著「快速」、「便利」的原則,結合「最後一分鐘搶購(LastMinute)」的概念,團隊開發出了一款App──FunNow,是一款提供用戶尚有空位的休閒娛樂資訊的App,將合作店家於24小時內,還能接受訂位的產品或服務,限時優惠提供給消費者。

消費者只要在App上點選喜歡的產品,即能訂位、付款,簡單三步驟後能得到一組兌換碼,拿著兌換碼便可直接前往商家享受休閒娛樂的服務。

讓消費者省去搜尋篩選、打電話預約的繁瑣購買程序,馬上找到可從事的休閒娛樂。

商家也能藉FunNow提供的預約便利性,於冷門時段接收到網路預約;並透過彈性定價,於冷熱門時段制定不同的價位,以吸引消費者、創造收益。

  五、競爭分析 說明:比較自身與競爭者的產品、市場佔有率、客群等經營績效表現,並可透過SWOT分析,找出自家產品的優劣勢、核心競爭能力,進而提出因應的競爭策略。

(延伸閱讀:SWOT分析怎麼做?4個面向,為企業和個人指出成功模式!)   以FunNow為例 KKday與Klook是FunNow在市場中最大的競爭對手。

此二家競爭對手的服務範圍遍及全球,提供的產品與服務也較FunNow廣泛。

(筆者:實際撰寫BP時可透過表格詳述比較、列點自家與競爭者的「服務範圍」、「產品與服務」、「市佔率(若為軟體提供者可分析下載量)」等差異)然而透過分析顧客旅程地圖,可發現消費者在旅程初期(規劃行程階段)、旅程中期(有開票券需求)時,才有開啟KKday與Klook的產品需求,也就是說一旦顧客完成旅程規劃、開啟完電子票券後,使用平台的需求即大幅降低。

因此FunNow主打「即時預訂」的市場需求,讓顧客在旅程中看到喜歡的店家、突然有想去的景點,甚至是毫無頭緒不知還可以去哪玩時,都能隨時開啟App查詢、預定,這讓FunNow的產品使用頻率、有需求的場域、時機,能高於競爭對手。

此外,由於服務範圍較競爭對手小,能更嚴格把關、管理上架於FunNow的店家,讓產品與服務擁有較高品質,進而擁有高用戶黏著度。

  FunNow KKday Klook 建立年份 2015年 2014年 2014年 建立地點 台灣 台灣 香港 服務範圍 5個國家、合作店家3000間 80多個國家、500多個城市、2萬多個行程 80多個國家、250多個城市、8萬多個行程體驗 產品與服務 餐廳、交通、住宿等訂購,強調在地行程、小商家體驗(如美容美甲、酒吧、KTV) 票券、戶外活動、城市導覽、餐廳、交通、住宿等服務 票券、戶外活動、城市導覽、餐廳、交通、住宿等服務 (資料參考:FunNow、KKday、Klook官網)   六、商業模式 說明:「獲利」是投資人在挹注資金時的首要目標。

因此商業模式可說是整份BP的核心——新創需清楚說明獲利方式,以吸引投資人。

新創在營運前期處於虧損階段無妨,但必須清楚表達收益流、成本結構的組成,以及能在何時產生營收。

商業模式的架構可參考商業模式九宮格。

(延伸閱讀:用三分鐘時間,讓你徹底明白什麼是商業模式!)   以Uber為例 收益流:向司機收取25%~40%的抽成(可透過當下預估的市場規模,計算出預期收益)、其他通勤服務收入、快遞服務收入 成本結構:營運成本(如:平台維護)、行銷成本(如:廣告支出)、人事成本   撰寫注意事項 有了明確的BP架構後,撰寫時並非僅是制式化地將企劃書填滿,整份計畫書需符合邏輯與一致性,並避免呈現出降低投資人好感的問題(Redflags),如:產品或服務並無解決市場需求、過度看好市場競爭情形、商業模式無法有效維持至獲利、競爭優勢與核心能力無對應⋯⋯等,才能讓BP成為敲門磚、成功開啟與投資人的後續談話,並增加獲得投資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紅色警戒!募資環節的諸多禁忌) 參考資料:   EricS.Siegel,BrianR.Ford,JayM.Bornstein(1993),TheErnst&YoungBusinessPlanGuid 商業計劃書,新創募資的進入門檻 決勝BP!新創閃約的進入門檻  【林克威電商專欄】抓對重點事半功倍,創業企劃書BP就該這麼寫! 跳過定位與等待,FunNow讓享樂無計劃、說走就走! 無論愛它或恨它,都該來看看到底為何Uber能夠席捲全世界         Startup101 是台灣新創募資媒合最速的平台。

想知道更多新創資訊,記得關注 Startup101臉書和訂閱 Startup101電子報!   2022-02-21 募資技巧2022-01-03 直擊「台灣新創生態圈」!一次搞懂所有重要參與角色 為何有些前景看好的新創,他們擁有創新的想法、追逐成長中的商機、定位於正確的市場,最終卻以失敗收場?哈佛商業評論《WhyStart-upsFail》的文章中提及,導致新創公司失敗的其中一種模式,便是「缺乏援手」:在擴增規模的道路上缺乏資金、管理團隊,導致原先良好的想法、產品服務等無法被妥善落實,並在成本推升、策略虛浮、企業文化失能的情況下倒閉。

  因此新創要成功,絕不能僅靠新創自身的一己之力,「新創生態圈」中各個角色對新創的成功與否皆至關重要。

以下將介紹台灣新創圈中,有那些重要角色參與其中、共同為新創的未來努力。

  新創公司   新創(Startup)   在法規上,根據經濟部的定義,新創的實收資本額需在新臺幣一億元以下,或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二百人,此外需依法辦理公司或商業登記,且設立未滿五年(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者,不受設立滿五年之限制)。

  依外國申請人之本國法、我國公司法或商業登記法,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具創新能力: 一、在國內外認可的募資平台籌資新臺幣二百萬元以上。

二、已登錄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創櫃板。

三、經過相關智慧財產權登記,或是取得專利權。

四、於一年內獲得相關機關認可為優良新創育成機構。

五、負責人曾參加國內、外具代表性之創業及設計競賽獲獎。

六、負責人曾於國內、外具重要性之影展入圍或獲獎。

七、獲中央政府核予補助金額達新臺幣二百萬元以上,或地方政府相關補助金額達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上。

八、其他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

  因此新創企業不只要有理念,還要具備創新,才算是良好發展的新創企業。

  育成機構   加速器(Accelerator)   加速器,顧名思義是幫助新創「加速」成長的機構。

新創向加速器提出申請後,會參加密集的工作坊計畫(為期通常為3到5個月),目的為在短時間內進行商業成長規劃、修正試錯。

最後於工作坊接近尾聲時,加速器會為新創舉辦Demoday或PitchDay,讓新創向投資人、媒體、大眾展示階段性成果,並藉此曝光增加知名度、吸引投資人挹注資金。

而計畫結束後,加速器與新創間會建立長期的良好關係,透過校友活動讓往年進駐的新創回頭分享自身經驗,並為現有新創與投資人間牽線,促成資源的正向循環,並吸引更多潛在新創進駐。

(延伸閱讀:加速器是什麼?一次明白說完企業加速器怎麼運作)   新創在通過評選加入加速器後,部分加速器會給予新創團隊資金的挹注,包含獎金或入股,或部分國外加速器會以換股方式當作加入條件。

而在投資方面,加速器多半擁有可投資運用的資金池,會針對加入或優勝新創團隊進行後續投資,金額及投資條件因單位而異;同時,亦有部分加速器未有投資資金,偏向單純提供加速計畫與資源,協助新創快速成長。

因此建議新創團隊在挑選加速器時,除了加速器的計畫內容與資源外,也應考慮加入的條件及方式。

  加速器和孵化器最大的差別,便是提供新創資金、成為股東,進而與新創成為「生命共同體」,會更加積極的為新創尋找資源、協助其成長。

例如加速器會根據自身擅長的領域,挑選進駐於加速器中的業師,以提供新創行業的相關經驗與技術,加速產品市場化。

此外,加速器也擔任新創、投資人、企業三者間的橋樑,以提供人脈連結,除了能增加新創募資成功的機會,也能間接引薦新創給投資人或大企業,讓新創獲得創業上的意見回饋、業務合作機會。

  孵化器(Incubator)   英文為Incubator,有時也翻成「育成中心」。

孵化器多由政府、私人機構、大專院校成立,能提供創業相關課程、共同工作空間租借、業師諮詢服務、協助輔助金案件申請等,以及舉辦Demo大會,促進新創的曝光度及同業交流。

學校類型或過往而言,孵化器的業師大多待在學術界,較難提供產業上的輔導支援。

然而,由於孵化器的成立機構多為政府或大專院校,經常能引薦新創參與政府案件,也能提供免費或較為便宜的共享空間。

  目前民間一般的加速器與孵化器的差別主要為,孵化器專注在孵化、輔導新創團隊從0到1的過程,也許一開始新創團隊只有一個創新想法,但尚未發展商業模式(BusinessModel)、Traction或MVP等,此時孵化器可透過較長的進駐時間或計畫,來協助新創團隊從0到1進展;而加速器主要透過較短的計畫培訓,加速新創團隊從1到100或更後續的發展,因此計畫內容相對較緊湊、新創目標更明確。

(延伸閱讀:認識孵化器與加速器,健全創新創業生態圈)   綜合上述,孵化器非常適合技術與產品想法仍在早期時期、資源仍屬匱乏的新創,讓其獲得基礎創業資源與知識。

  新創基地與園區(Hub)   根據NicolasFriederici博士對於新創基地(Hub)的定義,其認為應具有四項特點(TuukkaToivonen&NicolasFriederici,2015):一、以企業家為中心的交流協作社群;二、融合多樣化的成員,匯集差異化的知識;三、在數位或實體空間中進行創作或協作;四、促進全球企業家文化在地化。

由於基地設立的目的為「增進新創交流、整合創業資源」,其會提供進駐辦公室、共同工作空間,除了新創,產業中的成熟企業也會進駐並擔任業師角色,提供新創學習機會。

而大多的新創基地通常會主打一個專業領域,讓於此領域內的企業、新創、有想法者一同交流。

  新創基地大多由中央及地方政府投入資源建造,例如在台灣,中央政府興建的知名新創基地有:TaiwanStartupHub新創基地、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AA)、林口新創園、臺中社會創新實驗基地等等;各地市政府成立的新創園區如:臺北創新實驗室(TaipeiCo-Space)、贏地創新育成基地等等。

而近年來也有私人營利機構、創投、大專院校或基金會等單位,成立專屬的新創基地,為新創提供更多面向的資源、降低創業門檻,一同促進新創發展。

(延伸閱讀:解析六都市新創產業基地)   投資機構   天使(Angel)   英文為AngelInvestor,又可稱為BusinessAngel,意指於新創創立初期就開始投資的投資者,大多為高資產個人、成功創業家、各界公司老闆高管等。

除了資金上給予新創幫助外,有時也能為公司帶來人脈與其他資源,如:同時擔任輔導與顧問的角色,並為新創介紹其他投資人。

  而由於在新創成立早期就投入資金,天使投資人需要承擔極高的風險(早期新創公司倒閉風險較高、狀況較不穩定等因素),然而也往往能用最低的價格取得新創公司的股權,若未來新創發展成功,天使投資人可以獲得數十倍甚至百倍的投資報酬率。

通常在新創公司首次IPO或是被收購時,天使投資人便會退場。

(延伸閱讀:什麼是天使投資人?)   創投(VentureCapital,VC)   當新創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初創期、A輪募資時),往往會需要更大筆的新資金,來推動公司往下個階段邁進。

這筆新資金規模可能無法單單依賴天使投資人、3F(Family,Friend,andFool)提供。

此時創投就扮演了重要角色。

  創投(VC)通常是由一群在市場、產業、技術、財務運作等方面,具有專業知識和經驗的團隊組成,會尋找具有高成長機會的新創,為其提供資金,以及人脈介紹、管理知識分享、招聘人才等服務,並以換取股權作為交換。

最終在新創公司公開市場上市(IPO),或被其他公司收購後退場。

(延伸閱讀:新創如何提高創投投資機會?抓住創投目光的三大要素!)   而創投的資金來源為外部投資人、大型金融機構、家族辦公室或是大企業公司,因此創投本身扮演類似私募的基金池管理人角色,需定期向資金提供者匯報新創的發展狀況、資金運用、投資後情形等。

  根據上述的資金分配方式,創投通常採「合夥人制」,主要包含2種合夥人:普通合夥人(GeneralPartner)及有限合夥人(LimitedPartner)。

創投的角色為GeneralPartner(GP),意即會參與日常運營的Partner,包括案源開發、評估投資案、投資決策、投後管理都是GP負責。

而資金的出資者為LimitedPartner(LP),一般不參與日常的運營,不過創投在決定要投資哪些新創時需經LP的同意,GP也需定期向LP報告資金運用的績效。

(延伸閱讀:創投基金是什麼?)   私募股權(PrivateEquity,PE)   現今私募股權與創投的團隊組成、資金來源相似,皆為私募基金(PrivateOfferedFund):集合特定的投資人資產,作為公司的資金來源。

與創投較大的差異為,私募股權基金偏好投資低風險、於新創公司發展趨於穩定時(成長期、C輪募資後)給予資金,並同樣於新創上市或被併購時退場。

  企業創投(CorporateVentureCapital,CVC)   企業創投(CVC)是目前國際企業普遍採用的新創投資或創新發展的方式之一,跟創投(VC)的財務性目標不同,CVC主要目標是策略合作、拓展新市場或新技術、尋找企業未來的成長動能或創新解決方案。

企業內部會透過成立專責的投資部門,或另外成立一家外部創投公司,以投資具有潛力的新創。

(延伸閱讀:認識新創關鍵字:CVC與VC有何不同?)   對企業而言,CVC不僅可彌補內部研發的不足,以加快研發創新速度、協助企業數位轉型,也能對整體產業趨勢有更全面的了解。

長期而言,CVC可持續為企業帶來第二、三成長曲線的機會。

  對新創而言,與企業合作能獲得產品銷售的直接通路管道、驗證場域(POC)、加入開發產品計畫等,以更快地將產品市場化、了解市場反應與使用狀況。

  新創成長歷程   文章最後透過圖表,呈現新創的成長歷程,以及上述新創生態圈中,各個角色的進退場時機,以讓讀者更明確掌握新創生態圈的運作情況。

  圖一:新創成長歷程   募資階段   募資階段代表的是「第幾次」獲得資金,因此一般而言並無嚴謹的定義,僅按照字母順序依序往下編排。

而根據不同的新創團隊屬性、投資人喜好,也有跳過種子輪、先從天使輪開始募資情的情況,或者在A輪即獲得大筆資金。

因此以下僅簡單說明募資與發展的歷程經過,以及各期較常見的定義。

  種子輪(SeedRound):除了新創自身團隊成員的投資,資金幾乎都來自3F(Family,Friends,Fools),或少數願意投資種子輪的天使投資人、創投。

  天使輪(AngelRound):此時新創的商業模式漸趨完整,能吸引天使投資人、孵化器、加速器投資或合作,可說是新創第一次拓展人脈、獲得關鍵資源的重要時機。

  死亡谷(ValleyofDeath):在產品開始獲利前,收支無法平衡、現金流為負的時期,極多數新創公司會於此階段倒閉。

  A輪(SeriesA):新創於此時正式進入市場,開始驗證已成熟的商業模式。

進入A輪募資反映了市場對產品看好,新創於此時期需趁勝追擊,於獲得資金後搶佔更多用戶數與市佔率。

此時資金來源也從天使投資人轉為創投居多。

  B輪(SeriesB):新創進入B輪募資後,大多皆已進入獲利階段,正在考慮開發新產品或開拓海外市場。

此時資金來源仍以創投投資為主。

  C輪(SeriesC):進入C輪募資的新創,往往已具有多角化經營能力,並為上市(IPO)做好準備。

此時投資人中的私募股權基金佔比會多於創投。

  D輪、E輪(SeriesD、E):準備上市或穩定維持經營。

  發展階段 根據資誠2021台灣新創生態圈調查,新創發展階段的定義如下:   種子期:有獨特創意、技術、團隊,但尚未完成具體產品與服務。

創建期:產品開發完成,但尚未大量商品化生產。

擴充期:已被市場肯定,但仍需要更多資金擴大營運。

成熟期:營收成長、開始獲利,並準備上市或繼續穩定經營。

重整期:營運遇到瓶頸、陷入虧損,需重新調整經營管理。

  而如下圖所示,目前台灣新創幾乎都在創建期和擴充期:     圖二:台灣新創發展階段佔比   未來展望 新創之於社會有何貢獻?為甚麼各個新創生態圈中的角色需要各司其職、以扶植新創成長?為何台灣需要一個完善的新創生態圈?   長期推動創業的美國克夫曼基金會(KauffmanFoundation)在2009、2010年間進行一系列研究,發現到企業的年齡才是真正影響就業機會數量的關鍵因子,而非企業規模,尤其是初創0~3年內的新創企業,對美國經濟、創造就業機會的正向貢獻相當大。

此外,在經濟蕭條期間,新創所創造的就業機會數量也同樣穩定。

近幾年全球因疫情肆虐,在經濟、生活上皆受到嚴重衝擊。

然而與此同時,許多新創公司於疫情中提供創新模式的服務、商品,讓大家可遠端工作、減少生活中的接觸、提升醫療效率等等,多少改善了疫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由此可知,新創事業對就業機會與經濟有正向影響,也是引導台灣走向創業型社會的關鍵。

因此新創的成功,不僅僅攸關創業者的個人理想實現,也有助於促進產業的持續創新與成長。

尤其在新興領域的新創,更有助於促進生產力提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提升整體社會生活。

  因此「如何成功扶植新創成長」成為重要的政策議題與趨勢。

若台灣能擁有完善的新創生態圈,必能促進整體經濟成長、增加社會福祉,讓台灣朝向創新型經濟邁進。

      參考資料:   創投如何評估早期投資案? 新創如何提高創投投資機會?抓住創投目光的三大要素! 認識新創關鍵字:CVC與VC有何不同? 認識孵化器與加速器,健全創新創業生態圈   Startup101是台灣新創募資媒合最速的平台。

想知道更多新創資訊,記得關注Startup101臉書和訂閱Startup101電子報! 2022-01-03 關於我們服務條款常見問題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2022新創101 追蹤我們的最新消息! 訂閱電子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