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做事喜歡做一半,快完成了就不做了或者做得很慢 - GetIt01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為什麼做事喜歡做一半,快完成了就不做了或者做得很慢,這在心理學上是什麼心理? 04-12. 舉個例子:. 一瓶可樂,無論大瓶還是小瓶,都喜歡喝到剩下瓶底,大概剩十分之 ... 標籤:心理學心理學專業心理諮詢認知心理學 為什麼做事喜歡做一半,快完成了就不做了或者做得很慢,這在心理學上是什麼心理? 04-12 舉個例子:一瓶可樂,無論大瓶還是小瓶,都喜歡喝到剩下瓶底,大概剩十分之一,就會想,留著吧,然後就一直留著,直到過一兩天壞掉扔了學東西,學到一些比較核心或者讓我頓悟的知識點的時候就會打住,睡一覺,然後就很難再開始繼續學了,也許過了一兩個月都不會再碰 跑步,一開始都是儘力去跑,快到終點的時候就會放慢腳步看電視劇開始天天盼著快更新快更新到還有10多集結局的時候反而不看了等12個月以後或者1年以後再看諸如此類我只知道自己的行為和心理是如此,但是不知道問題的根源出在哪裡,希望有人能從根源上幫我剖析一下,我才能對症下藥 謝邀。

首先肯定一下你認識到了自己這些事情的相似性並提出問題。

開始提出問題就離解決問題不遠了。

我就你的問題分析一下,這種問題本質上是出於對自己全能自戀的一種保護。

全能自戀的解釋:全能自戀,是每個人在嬰兒早期都具備的心理,即,嬰兒覺得我是無所不能的,我一動念頭,和我完全渾然一體的世界(其實是媽媽或其他養育者)就會按照我的意願來運轉。

如果光有這一部分,那麼全能自戀也沒什麼,只不過是一種妄想罷了。

但是,全能自戀,同時會伴隨著可怕的無助感、暴怒與被迫害妄想等。

即,當全能自戀受挫的那一刻,你會體驗到自我和整個世界都破碎了,隨即陷入似乎根本不能動彈的無助感中,這種無助感你一點都不想體會,於是立即變成暴怒,轉而攻擊那個破壞你的全能自戀的人或物。

(摘自互動百科) 這種自戀在成年期的表現就是上述你說的那些癥狀,經典的還有拖延症,不做事和過度做都是一種全能自戀。

研究成就動機的心理學家阿特金森很久就提出,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成就動機:追求成功和避免失敗。

追求成功的人會享受成功的喜悅,失敗經歷的打擊不會太大。

這種人會選取中等難度的任務去做,成功概率大。

而避免失敗的就是上面提出的不做事和過度做,失敗經歷對於他們是毀滅性的打擊,而且對成功經歷總是歸因於外部因素(如運氣),而忽略自己的努力。

這種人總是趨向於選擇極易或極難的任務。

(這種是怎麼形成的?Forexample,小學考試考第一名,爸媽第一句:不要驕傲。

熟悉吧?)很諷刺的是,我們大多數都是第二種人。

下面把全能自戀心理和成就動機聯繫起來解釋一下:我們人總是趨向於自己是做成事情的(而很少考慮這事到底我的努力能不能控制),我們的潛意識為了保護我們易碎的玻璃心,它是很清楚的知道我們作為人根本不可能成為神,但是又得保持自己能控制一切的感覺。

拖延和做一半扔一半可以很好的維繫自戀感,我們這時候可以說,「我只是沒有去做,如果我做了,我一定能成功。

」選擇難的任務同理,因為很難,所以失敗了也不證明我不行,只是真的很難而已。

解決辦法,心理的成長之路絕對是一個過程,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但當下只有意識到了問題的點在哪裡,改變就發生了。

問題就在於,我們在心裡不能真的承認我們是人,不是神。

然後去承認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接受自己作為一個人不能做到的事情的能力。

推薦一個Timferriss的Ted.能幫你區分事情的可控性。

憂愁心。

害怕完成,害怕已經得到的快樂變異。

你要去做一件事情,那麼在事情剛開始的時候,你會全身心地投入,樂此不疲。

而當有另外一件事情吸引了你的注意力的時候,你對於目前這件事的專註力就會減少,或者說,目前這件事對你的吸引力就沒有這麼大了。

如果此時你還不能意識到這一點的話,那麼對於目前你正做著的這件事,你會覺得越來越無聊,越來越不想做,然後……比如說我,此時本應該是在改試卷的,emmm………………另一種情況就是,你自己覺得做這件事沒意思了,不想做了,主動分心去做其他的事情,主動把這件事情放棄了的……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於對自己的要求不夠嚴格吧,自律性不強,做事情的執行力又不夠,所以總是不能堅持到底,就半途而廢了。

拖延證吧,做完飯,吃完飯,本來想著刷碗,然後玩手機,一直沒刷,說白了,我覺得就是不自律,完成一個任務,就剩簡單的收尾,然後沒有做,一直放著等等就是不自律吧我也有這個毛病,一直在反思,是不是不自律的原因,我也在找原因 喜歡想像未來成功的喜悅感和掌控感,害怕事情完成後這種感覺消失。

謝謝邀請,看了你的描述,似乎這些事情你是有能力可以完成的,同時你又不想讓它完成。

那麼不妨假設一下,假設完成了,你將面臨什麼?喝完可樂,跑到終點,看完結局,得到頓悟,你避免了完整,或者說你的完整意味著有誰將會受到傷害?和爸爸的關係怎麼樣? 推薦閱讀: ※90後的晚年,要破產了※為什麼人願意沉浸在負面情緒中?※改變不了的事情,可以改變心態!※Ψ魔鏡|戊戌秋識※「我覺得你有病。

」 TAG:心理學|心理諮詢|認知心理學|心理學專業| 一點新知 GetIt0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