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是怎樣養成的?|林沛理 - 灼見名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習慣是怎樣養成的? 習慣一旦養成,就會近乎條件反射地自然展開、實踐和完成。

腦袋不會因為習慣對我們不利而發出停止執行的指令,它根本不會花精神 ... 政局 中國 香港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電影 財經 地產 投資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普 科研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NoResult ViewAllResult 政局 中國 香港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電影 財經 地產 投資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普 科研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NoResult ViewAllResult 首頁 生活 習慣是怎樣養成的? 習慣是怎樣養成的? 習慣一旦養成,就會近乎條件反射地自然展開、實踐和完成。

腦袋不會因為習慣對我們不利而發出停止執行的指令,它根本不會花精神分辨習慣的好壞。

作者: 林沛理 2022-01-10 沛理論 標籤:別為小事心煩壞習慣好習慣微觀管理員持之以恆習慣習慣養成 養成習慣只需二十一天。

(Shutterstock) 0 SHARES 248 VIEWS ShareonFacebookShareonTwitter 據調查,一個成年人每天平均所做大大小小的決定多達35000個。

這些決定引致的後果不一,可以無關緊要,也可以生死攸關。

人若沒有養成習慣,每天要做的決定必然更多。

這勢必影響他的判斷力,因而做出錯誤的決定,後果可以非常嚴重。

讓良好習慣成為慣性動作 西諺有云:「別為小事心煩」(Don’tsweatthesmallstuff)。

同樣道理,我們不用為已成常規、慣例和指定動作的事情傷腦筋做決定,只需找習慣代勞。

管理學有個概念叫”micromanage”,指管理層連最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要插手,結果見木不見林(can’tseetheforestforthetrees)。

不想弄到自己身心俱疲,就不要做自己日常生活的「微觀管理員」(micromanager),而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關鍵是「良好」二字。

習慣一旦養成,就會近乎條件反射地自然展開、實踐和完成。

腦袋不會因為習慣對我們不利而發出停止執行的指令,它根本不會花精神分辨習慣的好壞。

對寫作教練來說,這意味着他除了要做一件困難的事情(幫助學生養成寫作的好習慣),還要做一件更困難的事情──幫助學生戒掉寫作的壞習慣。

有謂養成習慣只需21天。

只需連續三星期重覆做同一套指定動作,小朋友就會習慣每天早上起床後刷牙,成人會習慣開車前先繫上安全帶。

也有研究發現,養成一個要運用若干體力和意志力的習慣平均需要66天,例如每天跑步或做仰臥起坐之類的運動。

培養一生受用的好習慣 不管是21天、66天還是更長的時間,好習慣的培養都是值得的,因為一生受用。

試想想,只需持之以恆3個月養成一個好習慣,就可以確保在某件事情上終生都會做正確的決定,這不是太划算的投資嗎? 不管需時多久,習慣總是由3個步驟周而復始連接而成。

第一步是腦部收到提示(cue)進入「自動駕駛狀態」,隨即展開一套熟極而流的固定動作(routine),此乃第二步,第三步是從實踐習慣中得到獎勵與回報(reward)。

舉個例,很多人每天下班回到家裏,開燈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是開電視,然後坐在沙發上拿着遙控器無意識地轉換頻道(channelsurfing)。

在這個過程中,開燈是「提示」,開電視和轉換頻道是「固定動作」(routine),從開電視和轉換頻道中得到鬆弛和控制感(senseofcontrol)是「回報」和「獎賞」(reward)。

原刊於《亞洲週刊》,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2000年後出生的孩子過半可活到100歲?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業好習慣有多威?幫你省一萬小時你就是一顆珍珠重讀七宗罪和六大壞習慣 0 如果可以不工作 三種錢是花的愈多,賺的愈多! 毀譽如殺人,媒體吸睛更要良心 林沛理 評論家,香港浸會大學客席、香港電台《講東講西》節目主持,《亞洲周刊》及《南方周末》專欄作家。

曾為《瞄》(Muse)雜誌編輯總監、美國紐約SyracuseUniversity香港中心客座教授、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英語教學出版總編輯、《香港01》執行總編輯。

Viewallposts 標籤:別為小事心煩壞習慣好習慣微觀管理員持之以恆習慣習慣養成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Pleaselogintojoin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灼見報道 中共二十大明早舉行王滬寧任大會秘書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15 國際觀 台灣是「礦坑裏的金絲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14 灼見專訪 專訪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引入設計思維突破房策框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13 灼見報道 中共七中全會通過修黨章習近平料二十大續任總書記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13 灼見報道 七中全會為中共二十大作準備領導層變動及經濟政策受關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10 影片 張建雄:歐洲金融動盪有機會出現黑天鵝嗎?美國經濟挑戰重重投資者可安身避險? 黃錦輝教授:北溪油管出事中國輸入能源如何防範變數?俄羅斯與中國成為命運共同體? 中大協理副校長金江(LauriePearcey):支持國家發展從不動搖香港中文大學60周年校慶有何特別意義? 霍詠強:俄烏衝突距離核戰只有一步之遙?誰把世界推向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邊緣? 曾鈺成:中央駐港機構有哪些分工?它們受《基本法》22條規管嗎? 黃錦輝教授:擔任航天載荷專家需要什麼條件?有哪些任務?香港科學家可以勝任嗎? 林冠傑中醫師:膝蓋痛、長短腳、O型腳是怎樣形成的?如何預防?穴位按摩紓緩痛症示範 黃錦輝教授:國際局勢愈動盪美國愈受惠?金融、醫療、軍火商如何齊齊發大財? 雷鼎鳴:美國通過《台灣政策法》挑釁中國能否奏效?上合組織如何不斷壯大抗衡西方? 中大協理副校長金江(LauriePearcey):為什麼香港是最有競爭力的亞洲教育樞紐?哪些是作為中國與世界橋樑的優勢? CurrentlyPlaying 熱門文章智能手機常霖法師預測中國繼任的領導層盧兆興國家利益是普世價值民族主義並未過時關品方專訪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引入設計思維突破房策框框本社編輯部誰把世界推向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邊緣?霍詠強歐洲人能不吃麵包嗎?張建雄取捨之間譚寶碩英國新舊鐵娘子的比拚張建雄為什麼要學英文?陳家偉《梁祝》面世一甲子香港青年音樂協會舉辦何占豪作品音樂會本社編輯部七中全會為中共二十大作準備領導層變動及經濟政策受關注本社編輯部張惠教授:將經典化為我用──《紅樓夢》與創意寫作本社編輯部李怡的《風風雨雨》劉銳紹灼見名家八周年論壇──後疫情時代香港新機遇本社編輯部我的第一位上司──悼念李怡崔少明專訪作曲家何占豪:《梁祝》實現人類對美好愛情的嚮往本社編輯部陳伊敏:迎接獨一無二的年華張灼祥67暴動與19暴動的連結嚴浩也談李怡馮應標本港5大學位列世界百強城大躍升逾50位清華位列亞洲第一本社編輯部推薦作家 鄧兆鴻 嚴浩 張灼祥 艾雲豪 李立中 張建雄 陳章華 陳家偉 袁彌昌 林超英 陳文鴻 胡孟青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85228183011 傳真:+85228183022 業務電話:+85228183638 電郵: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您的郵箱地址* 姓名* ©MasterInsightMediaLimited2022Allrightsreserved. 私隱政策 NoResult ViewAllResult 政局 中國 香港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電影 財經 地產 投資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普 科研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MasterInsightMediaLimited2022Allrights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toyouraccountbelow ForgottenPassword? Filltheformsbellowtoregister Allfieldsarerequired. LogIn Retrieveyourpassword Pleaseenteryourusernameoremailaddresstoresetyourpassword. LogIn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