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如何「黑」入我們的記憶 喀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好希望我能睡一覺起來就把這些都記起來了。

」在求學階段的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願望?最新研究發現,聲音能夠在睡眠中幫助我們「鞏固」記憶。

第297期 首頁 第297期 聲音如何「黑」入我們的記憶 聲音如何「黑」入我們的記憶 「好希望我能睡一覺起來就把這些都記起來了。

」在求學階段的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願望?最新研究發現,聲音能夠在睡眠中幫助我們「鞏固」記憶。

這個願望似乎不再是不可能的事了。

聲音如何「黑」入我們的記憶 蘇嘉薇報導 2018/10/14 人的一天有1/3的時間都在睡覺。

然而,在工業化時代的背景下,我們為什麼需要花那麼多的時間在那麼沒有「生產力」的事情上?近期有一項實驗發現,人們在睡眠中增強記憶力,不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

然而,背後又是什麼樣的原理在支撐著它呢? 近期TED在官網上發布了一部關於《聲音如何在睡眠中「黑」入記憶》的實驗影片,該實驗是由一群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師生共同創辦並運行的組織BackyardBrains所發表。

他們主要做關於神經科學(neuroscience)的實驗,設計一些產品,讓人們可以對神經系統的內部運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實驗內容大致為,研究人員讓受測者用平板玩翻牌配對的記憶遊戲,每當受測者翻牌便會出現相對應的提示聲音,例如:翻開汽車的牌就會出現車子發動的聲音。

玩過一輪後,便讓受測者去睡覺。

透過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ph,EEG)得知受測者進入深度睡眠(deepsleep)後,就播放卡牌總數中一半卡牌的提示聲音。

等受測者醒來後,開始第二輪的翻牌配對遊戲。

實驗結果發現,受測者對睡眠中播放過提示聲音的卡牌較有記憶。

實驗中用以確認受測者進入慢波睡眠階段的腦波測量儀器。

(圖片來源/TED影片截圖) 睡眠的重要性 長期記憶的形成  過去有很多研究都指出,睡眠有助於強化記憶。

根據《Science》期刊上所發布的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所失去的記憶力,再強的腦部訓練也補不回來。

睡眠是對記憶固化(memoryconsolidation),即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非常重要的過程。

腦部會在人們進入「慢波睡眠(slowwavesleep,SWS,又稱深度睡眠)」階段後,才會開始「複習」新學的知識與技術。

什麼是慢波睡眠?睡眠週期(sleepcycle)中的第三階段睡眠。

睡眠週期主要分為兩種狀態,分別是快速動眼睡眠(REM)與非快速動眼(NREM)睡眠。

顧名思義,兩種狀態是指眼皮在閉眼狀態下,不同跳動速度的睡眠狀態,這兩種狀態在整晚睡眠中交替出現。

睡眠週期分為四階段,第一與第三階段屬NREM睡眠,第四階段則是屬REM睡眠,夢境的產生也發生在這個階段。

而整晚睡眠發生約4到6次的睡眠週期循環,每次大約是90分鐘。

換句話說,人在睡眠中會經歷大約5次的深度睡眠,短期記憶會在睡眠中複習數次,進而讓記憶固化成長期記憶。

睡眠週期四階段講解圖。

(圖片來源/蘇嘉薇製)資料來源:臺灣心理健康發展協會 回到BackyardBrains進行的實驗,聲音在睡眠中的刺激真的使人記憶變好了嗎?實際上只是讓人忘得更少。

BackyardBrains把這個原理運用在他們的實驗中,在慢波睡眠階段中播放與睡前記憶相對應的聲音,重啟快要被遺忘的記憶,證實了無意識的情況下人們能夠利用聲音來刺激記憶固化。

用聲音讓高齡者遠離「失智」? 雖然BackyardBrains所發表的實驗是項探索性實驗,但實驗背後是有許多具科學根據的理論作為實驗基礎。

上述提到,睡眠有助於記憶固化。

然而,隨著人逐漸老化,睡眠時間與品質下降,深度睡眠的時間也會隨之減少。

許多研究相信,這與記憶力衰退有著很大的關係。

美國加州大學神經科學與心理學教授馬修沃克(MatthewWalker)在他撰寫的《WhyWeSleep》一書中有提到,睡眠不足會影響大腦「創造」記憶的功能,說明了睡眠品質與記憶力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2017年3月,一群西北大學(NorthwesternUniversity)的科學家在《FrontiersinHumanNeuroscience》期刊中發表一項研究,他們發現微微「自然」的聲音,如瀑布聲,越與慢波睡眠中的腦波律動同步,越能提升年長者的睡眠品質,進而增強記憶力。

其實早在2012年,德國圖賓根大學(UniversityofTübingen)教授波恩(JanBorn)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就發現,人們進入深度睡眠時,播放與腦波頻率相協調的音樂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與增強記憶力。

西北大學的科學家們所發表的研究,正是以波恩教授所提出的理論作為其實驗的基礎,並運用在13名認知能力健康60歲以上的年長者身上進行實驗。

實驗內容為受測者須接受兩次實驗。

一次是受測者需接受研究人員設計的自然聲音刺激,另一次則不用,隔天醒來後便進行記憶測驗。

聲音對於記憶力的助益,可能是預防老人癡呆的新希望。

(圖片來源/Pixabay) 實驗結果發現,深度睡眠期間接受特定聲音刺激的受測者,隔天的記憶測驗表現會比未接受聲音刺激的對照組好。

雖然這項實驗只進行了一個晚上,但其結果卻證實這是個既對人體無害,又可提升記憶力的好方法。

若家中有年長者,這不失為幫助他們預防老人癡呆的好做法之一。

睡眠學習 指日可待? 綜合上述所說,聲音可以影響睡眠中人的記憶,那麼睡眠中學習是否指日可待?其實市面上已經出現許多「睡眠學習」的教材供人們在睡眠時聆聽學習,但這樣的學習方法是否有效,目前未得到任何科學的驗證。

雖然大腦能在睡眠中「複習」剛學的新知識,但若要它學習新知識的話,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

根據《Nature》最新科學報告指出,雖然大腦在睡眠狀態中還是會感知外界傳來的各種聲音,但人在逐漸甦醒的過程中往往就會忘了剛剛在睡夢中所聽到的內容。

事實上,基於先天上的限制,大腦在睡眠與清醒狀態中的運作方式是有差異的,因為大腦在進入慢波睡眠期間所有腦部的高級活動都會停止。

此時耳機中傳來的外文單字或是專業知識等同於「噪音」,因為大腦沒辦法像清醒狀態時對這些資訊作出分析。

由此證明,人類在睡眠期間無法學習新知。

  睡覺不再是件「浪費時間」的事 雖然「睡眠學習」目前在科學界多被認定是「不可能」的事,但在睡眠中加入聲音元素有助於記憶力,在近幾年已漸漸得到科學證實。

除了上述的實驗,2014年也有項實驗發現,在睡眠中播放當日所學的外文單字有助於提高對該單字的記憶。

然而,這些實驗的變項都受到研究人員的控制,並未在「實驗室」外的地方嘗試,因此是否適宜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待持續觀察與研究。

若上述種種的科學發現良好地持續的發展,未來預計可在人類的教育上提供一定程度的幫助。

學生可以在睡眠中進行課後複習,課餘時間得以拿來學習新知識與培養第二專長;而老師也不必重複複習已教過的知識,可以善用課堂時間教導新的知識。

最後,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些研究能實現預防阿茲海默症與提升教學效率的願景。

記者蘇嘉薇 想當一隻每天睡20小時的無尾熊。

編輯顏筱娟 愛吃、愛睡 自然醒是我的好朋友,希望能在這年偶爾見面幾次 記者蘇嘉薇 編輯顏筱娟 喀報 金喀獎得獎特刊 第十屆金喀獎 第九屆金喀獎 第八屆金喀獎 第七屆金喀獎 第五屆金喀獎 第六屆金喀獎 第四屆金喀獎 第三屆金喀獎 第二屆金喀獎 第一屆金喀獎 喀報 喀報客家週專題 梅竹賽 喀報辛丑梅竹特刊 喀報己亥梅竹特刊 喀報戊戌梅竹特刊 喀報丁酉梅竹特刊 喀報丙申梅竹特刊 喀報乙未梅竹特刊 喀報梅竹停賽特刊 喀報壬辰梅竹特刊 喀報辛卯梅竹特刊 喀報庚寅梅竹特刊 喀報已丑梅竹特刊 喀報戌子梅竹特刊 實習記者特刊 2019 第297期 所有期別 1九種黑暗人格特質 那是「D」 科技新知 陳儀軒 2我受害 為什麼還要檢討我 文化現象 翁邦晏 3擺脫保險套 男用避孕新選擇? 科技新知 許可晴 4Manspreading 女權還是仇男? 文化現象 李庭安 5佛系是什麼?你悟了嗎? 文化現象 許家芸 本期為喀報第297期,共計29篇稿件,本期頭題為林奕廷的國旗飄揚 青天白日滿地紅。

文章雖以科技新知佔多數,但照片故事、人物特寫均有不錯的表現。

總編輯廖庭歡 記者群 關於喀報 粉絲專頁 聯絡我們 2007-2022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AllRightsReserved. 記者群 關於喀報 粉絲專頁 聯絡我們 2007-2022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AllRightsReserv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