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相關法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夫妻互負扶養之義務,其負扶養義務之順序與直系血親卑親屬同,其受扶養權利之順序 ... 者、其配偶或直系血親故意為虐待、重大侮辱或其他身體、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
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法學期刊論著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升學考試
相關法條
檢視現行法規
民法
(
民國104年06月10日
非現行法規
)
檢視現行法條
第1084條
子女應孝敬父母。
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
檢視現行法條
第1114條
左列親屬,互負扶養之義務:
一、直系血親相互間。
二、夫妻之一方與他方之父母同居者,其相互間。
三、兄弟姊妹相互間。
四、家長家屬相互間。
檢視現行法條
第1116條
受扶養權利者有數人,而負扶養義務者之經濟能力,不足扶養其全體時,
依左列順序,定其受扶養之人:
一、直系血親尊親屬。
二、直系血親卑親屬。
三、家屬。
四、兄弟姊妹。
五、家長。
六、夫妻之父母。
七、子婦、女婿。
同係直系尊親屬或直系卑親屬者,以親等近者為先。
受扶養權利者有數人而其親等同一時,應按其需要之狀況,酌為扶養。
檢視現行法條
第1116-1條
夫妻互負扶養之義務,其負扶養義務之順序與直系血親卑親屬同,其受扶
養權利之順序與直系血親尊親屬同。
檢視現行法條
第1118條
因負擔扶養義務而不能維持自己生活者,免除其義務。
但受扶養權利者為
直系血親尊親屬或配偶時,減輕其義務。
檢視現行法條
第1118-1條
受扶養權利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由負扶養義務者負擔扶養義務顯失公平,
負扶養義務者得請求法院減輕其扶養義務:
一、對負扶養義務者、其配偶或直系血親故意為虐待、重大侮辱或其他身
體、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
二、對負扶養義務者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
受扶養權利者對負扶養義務者有前項各款行為之一,且情節重大者,法院
得免除其扶養義務。
前二項規定,受扶養權利者為負扶養義務者之未成年直系血親卑親屬者,
不適用之。
檢視現行法條
第1119條
扶養之程度,應按受扶養權利者之需要,與負扶養義務者之經濟能力及身
分定之。
檢視現行法條
第1120條
扶養之方法,由當事人協議定之;不能協議時,由親屬會議定之。
但扶養
費之給付,當事人不能協議時,由法院定之。
檢視現行法條
第1121條
扶養之程度及方法,當事人得因情事之變更,請求變更之。
檢視現行法條
第1145條
有左列各款情事之一者,喪失其繼承權:
一、故意致被繼承人或應繼承人於死或雖未致死因而受刑之宣告者。
二、以詐欺或脅迫使被繼承人為關於繼承之遺囑,或使其撤回或變更之者
。
三、以詐欺或脅迫妨害被繼承人為關於繼承之遺囑,或妨害其撤回或變更
之者。
四、偽造、變造、隱匿或湮滅被繼承人關於繼承之遺囑者。
五、對於被繼承人有重大之虐待或侮辱情事,經被繼承人表示其不得繼承
者。
前項第二款至第四款之規定,如經被繼承人宥恕者,其繼承權不喪失。
法源法律網
網站導覽
|關於法源
|使用規範
|策略聯盟
|聯絡我們
法源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LexDataInformationInc. 建議將畫面解析度設定為1024*768
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50號6樓 6F.,No.150,Sec.2,NanjingE.RD.,TaipeiCityTaiwan104,R.O.C.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886-2-2509-3536
FAX:+886-2-2503-1122
著作權所有未經正式書面授權禁止重製轉載節錄敬請詳閱使用規範.
返回功能列
延伸文章資訊
- 1什麼是四等親以內的旁系血親或旁系姻親呢?- 保護服務司
1、直系:指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親、子女此類親屬關係。 · 2、旁系:指直系以外之親屬。 · 3、血親:具有事實上血緣聯繫之親屬,及法律上血緣聯繫(收養)之親屬。
- 2配偶、子女、媳婦女婿怎麼分?一張表看懂法律繼承順位
第一順位繼承人:直系卑親屬(包括被繼承人子女、養子女、非婚生子女、 ... 公婆在遺囑內寫上要給媳婦的遺產(不能損害到配偶與其他順位繼承人權益) ...
- 3什麼是民法的親屬?直系、旁系、尊、卑親屬? - 法律119
五、輩分─尊親屬、卑親屬如果是與父母同輩或是更以上的長輩,比如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是自己的叔伯阿姨舅舅,都屬於尊親屬。如果是屬於自己以下的親等, ...
- 4何謂直系血親卑親屬? - 天秤座法律網
- 5綜合所得稅列報扶養直系尊親屬,應有實際扶養照顧事實
而民法第1115條雖規定,負扶養義務者若均為直系卑親屬者,應以親等近者為先,惟該 ... 或其配偶對特定親屬盡其法定扶養義務而給予自所得中減除免稅額權利之立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