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市場與音樂 戒嚴時期台灣愛國歌曲的流變(1949-1987)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經由本文的研究,可以得知,在戰後臺灣戒嚴時期愛國歌曲生產與傳唱的過程中, ... 歌曲」及清新小品的「校園歌曲」之傳唱,另有因官方實施查禁政策而出現的「禁歌」, ... Home 文學院 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國家、市場與音樂──戒嚴時期台灣愛國歌曲的流變(1949-1987)   國家、市場與音樂──戒嚴時期台灣愛國歌曲的流變(1949-1987) Files n059422110801.pdf (5.55MB) Date 2011 Authors 高仲恆 JournalTitle JournalISSN Volume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本論文旨在從「國家」與「市場」二個面相及其交互影響,來觀察戰後臺灣戒嚴時期(1949~1987)愛國歌曲的發展流變。

本論文所探討之愛國歌曲,並不以狹義的國軍單位所傳唱之「軍歌」為限,而是廣泛蒐集具有「愛國意識」的相關各類型歌曲,包括:愛國歌曲集、愛國電影及連續劇主題曲、唱片公司所發行的專輯歌曲,特別是戒嚴時期國編版國中、小學音樂教科書中的相關歌曲,也納入本論文的分析文本中。

經由本文的研究,可以得知,在戰後臺灣戒嚴時期愛國歌曲生產與傳唱的過程中,官方的獎勵與提倡,實扮演關鍵的主導力量。

戒嚴時期的臺灣,在國民黨黨國威權體制以及反共政策的導引下,愛國歌曲大致可歸納為「反共意識」、「國家意識重建」與「領袖崇拜」三大類型。

197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臺灣的經濟發展及社會變遷,大眾傳媒對愛國歌曲生產與傳唱逐漸擴大其影響力。

在「國家」與「市場」兩大力量激盪之下,有突顯官方正面施政的「淨化歌曲」及清新小品的「校園歌曲」之傳唱,另有因官方實施查禁政策而出現的「禁歌」,愛國的表現形式與內涵更具多樣性。

總之,透過對戒嚴時期臺灣「愛國歌曲」流變的考察,吾人進一步的掌握了臺灣戒嚴時期的政治及社會文化意涵。

Description Keywords 愛國歌曲, 黨國威權體制, 淨化歌曲, 校園民歌, 禁歌 Citation URI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594221108%22.&%22.id.&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95295 Collections 學位論文 Fullitempag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