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是「焦慮體質」嗎?精神科醫師:淺眠、易打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目前精神疾病的診斷系統中,所謂的「焦慮性疾患」就是一大類包含跟「焦慮體質」有關的疾病,除了「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外,還有「社交焦慮 ...
目前位置
首頁
新知
你知道自己是「焦慮體質」嗎?精神科醫師:淺眠、易打嗝、腰酸背...
黃偉俐醫師的精神診療室
About
撰文者黃偉俐醫師
2020-09-07瀏覽數:145846
現任黃偉俐身心科診所院長;經歷:臺大醫院精神部總住院醫師、臺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重度憂鬱症協會教育推廣委員、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老師、跨國大藥廠醫藥學術總監、新店耕莘醫院主任醫師
黃偉俐醫師的部落格
黃偉俐醫師粉絲團
photos放大顯示
「醫生,我很容易被驚嚇到,一天到晚肌肉緊繃,胸悶心悸,喉嚨卡卡,耳朵吱吱叫,到底是哪裡出問題?」在我的門診中,廣泛性焦慮症跟恐慌症的病人最多,他們往往都是所謂的「焦慮特質」(AnxietyTriat),也就是遇到事情會想太多、太擔心、太容易焦慮;常常有睡眠障礙、肌肉緊繃、煩躁不安,跟自律神經失調。
這種「焦慮特質」跟遺傳有很大的關係,父母親其中一個有,小孩可能有50%遺傳的機會。
在目前精神疾病的診斷系統中,所謂的「焦慮性疾患」就是一大類包含跟「焦慮體質」有關的疾病,除了「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外,還有「社交焦慮症」、「強迫症」、「特定對象畏懼症」、「創傷後壓力疾患」、「急性壓力疾患」,跟小孩子的「分離焦慮症」。
這些疾病所涵蓋的人口比率可能遠超過你的想像,正式調查的數字是24.9%,但當下因為焦慮而有實際生活及情緒困擾的人可能高達1/3以上。
焦慮是一個大家共通的經驗,跟面對的壓力或威脅有很大的關係,像是遇到常抓狂暴怒的上司、經濟出問題、家人生重病。
但是面對相同的壓力,有「焦慮體質」的人卻會出現嚴重很多的焦慮症狀,甚至變成長期失眠。
焦慮症往往比憂鬱症持續得更久,有時症狀從數個月到數年,甚至從當學生遇到考試就睡不著,直到很老了都必須靠安眠藥睡覺,幾乎可以糾纏一輩子。
焦慮體質跟焦慮中樞「藍斑核」的過度作用有關從醫學的角度來看,焦慮體質跟我們的焦慮中樞過度作用有關,焦慮中樞被認為是位在腦部中央的「藍斑核」(LocusCoeruleus),是位於腦幹的一個神經核團,其功能與壓力反應有關。
藍斑核是腦中合成去甲腎上腺素的主要部位,它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的投射很廣,包括脊髓,小腦,下丘腦,丘腦的中繼核團,杏仁核,端腦基底部,以及大腦皮質。
一般認為藍斑核內的單個神經元,通過其巨大的軸突分支,可以激活幾乎整個大腦皮質。
藍斑核產生的去甲腎上腺素對腦的大多部位具有興奮性作用,從而加強覺醒狀態,並控制腦神經元對外在或內在刺激的反應。
所以藍斑核主要是應對外來的刺激,決定了我們腦部的活化跟反應,而這些反應是很廣泛的,從頭到腳,從中樞神經(腦、脊髓)到自主神經(肌肉),跟自律神經(五臟六腑,像心臟、呼吸、腸胃、膀胱、汗腺)。
過度焦慮反應的影響像有些學生遇到要上台,會很緊張(腦部),心悸、冒汗、手抖(自律神經),全身肌肉緊繃(自主神經)。
有的則是考試前肚子痛、拉肚子,頻尿(自律神經),前一個晚上就睡不好、焦慮不安(腦部)。
像「焦慮體質」的人很容易肩頸緊繃,為什麼?當貓咪遇到狗狗的時候會渾身拱起來,尤其是肩頸跟小腿特別用力,因為這時藍斑核要下令給腦部跟身體進入「警戒狀態」,看是要逃跑或打架(當我們遇到獅子的時候,那就要直接動用腎上腺素,趕快逃命)。
影響部位腦神經:過度擔心、對外在刺激很敏感、難入眠、睡眠淺、中斷、煩躁易怒、性子很急、注意力下降、記憶變差自律神經失調:心悸、呼吸不順、胃脹、胃悶、易打嗝、腸躁症、頻尿、冒汗、手抖自主神經警戒:肩頸緊繃、頭痛、胸悶、腰酸背痛、小腿肌肉緊繃所以肩頸緊繃反應的是腦部的警戒狀態,睡不著是腦部神經元的過度警醒,恐慌則是全身自律神經都過度亢奮,導致心悸、高血壓、吸不到氣。
簡單說,「焦慮體質」的人是焦慮中樞對於件事情的反應過度敏感,不緊急的當作很緊急在處理,不須多想的卻擔心不已,像很多失眠病人講的,腦子有一堆事情在跑,明明該睡了,就是停不下來。
那有人焦慮中樞剛好相反,對於事件的反應過度遲鈍嗎?有的,像慢郎中就是焦慮症的人常常對另一半不焦慮的形容詞;另外像那種把一部電腦2萬塊標價成2千塊,過馬路一直滑手機,連綠燈變紅燈都不知道的天兵天將也是。
那要用甚麼藥治療焦慮中樞的過度反應呢?以前用所謂的BZD(苯二氮平)類藥物,俗稱的鎮定劑、安眠藥幾乎都是這類的抗焦慮藥物,1963年BZD開始上市銷售,在1977年,已經是全球最高處方量的藥物,主要就是用來治療焦慮性疾患的病人。
像心臟科就有很多焦慮症的病人,他們很常吃的藥物是一顆粉紅色橢圓形的藥物(如圖示),這是最常見的BZD鎮定劑,但這個藥作用在神經細胞,跟心臟可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第一頁
«
1
2
»
最後頁
單頁閱讀
標籤:
憂鬱
焦慮
焦慮症
安眠藥
評分:
1
2
3
4
5
(0)
列印
轉寄
按讚加入良醫健康網粉絲團
「安眠藥只是可以把你敲暈的棍子!」精神科醫師的真心話:數百萬台灣人每天都在敲暈自己...究竟失眠是不是一種病?
傷肝、成癮,還有停藥症候群…精神科藥物到底救命還傷身?醫師這麼看
陳水扁吃鎮靜助眠劑傷腦?
精神科醫師:多數人都搞錯!失眠的兇手不是「腦神經衰弱」,而是...
第三劑疫苗教學》誰能打加強劑、追加劑?AZ、BNT、莫德納,如何選擇?醫師公開4種「疫苗組合」,這種保護力最高
第三劑全面開放》第三劑莫德納與第二劑的副作用雷同!AZ、BNT、莫德納第三劑「副作用」一次比較
陳文茜8年來接連住院,去年又罹肺腺癌!一張「重大傷病卡」讓她悟出:人生最後的結局原來是...
台灣700萬AZ接種者「保護力」將只剩20%!莫德納開始衰退...台大公衛學者給的「第三劑」施打建議
不是蛋黃、海鮮,害你膽固醇升高的元兇竟是....麵包!
43歲念研究所、姊弟戀相識相愛超過10年...林心如:可能不夠完美,但還是很喜歡這樣的自己
回應文章請先登入會員或註冊。
1第三劑疫苗教學》誰能打加強劑、追加劑?AZ、BNT、莫德納,如何選擇?醫師公開4種「疫苗組合」,這種保護力最高
2第三劑全面開放》第三劑莫德納與第二劑的副作用雷同!AZ、BNT、莫德納第三劑「副作用」一次比較
3台灣700萬AZ接種者「保護力」將只剩20%!莫德納開始衰退...台大公衛學者給的「第三劑」施打建議
4換掉浴室門口的腳踏墊,竟能讓家中產生大改變!日本達人的「家事減法術」,讓8成家事都不用做了
5打完BNT怕副作用,「第2、14、28天」要注意,醫師教你分辦:症狀只是副作用?或是有心肌炎風險?
陳翰韋
0人推薦
陳翰韋 (新北市 牙科)
陳醫師親切細心,溝通過程順利,對於治療成果也很滿意!
陳翰韋
0人推薦
陳翰韋 (新北市 牙科)
陳醫師對患者很親切、細心,溝通過程順利
對於植牙成果也蠻滿意的
手癢到像是有蟲爬來鑽去?糖尿病「這種併發症」嚴重竟恐壞死、截肢!中醫教「3招動手」改善
「政府調健保費,有經過你同意嗎?」醫師錢建文揭:你不知道的健保黑幕,原來都是「這個組織」在操控
上班族
銀髮族
媽咪寶貝
男生
女生
TOP
延伸文章資訊
- 1衛生福利部【台灣e院】-精神科 常見問題
依照你描述的情形,是蠻典型的焦慮症症狀,建議你可以前往身心科診所評估,而焦慮症的部分如果自我調適仍有困難,建議服用藥物以及心理諮詢來達到改善。祝福早日康復。
- 2有焦慮症狀,需要看醫生嗎? - 快樂心靈診所
一般人對於憂鬱、焦慮、躁鬱、煩躁、恐慌等名詞一知半解,有時會覺得自己或親友有些狀況,但不太確定到底是什麼問題。這時找精神科醫師詳細問診,可幫助 ...
- 3廣泛性焦慮症,該不該看醫生? - 台視樂活
- 4你知道自己是「焦慮體質」嗎?精神科醫師:淺眠、易打嗝
在目前精神疾病的診斷系統中,所謂的「焦慮性疾患」就是一大類包含跟「焦慮體質」有關的疾病,除了「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外,還有「社交焦慮症」、 ...
- 5罹患「廣泛性焦慮症」卻不自知!出現這些症狀可能是警訊
第一步要與「無感」、「怕看精神科」的病人溝通,因為他們通常抱持「頭痛醫頭、胃脹醫肚子、失眠吃安眠藥」的觀念,卻沒想到不舒服的來源可能是焦慮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