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是來溝通的,你真的想反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可以在部門會議中直接交辦工作,不管他們如何反彈、做何辯解,主管也不必反駁,就是採強硬態度直接做成結論,並列入會議記錄,這種情形反倒可以利用正式 ...
關閉廣告
凌帠的管理世界
跳到主文
兩難求解‧考驗智慧/想得輕鬆、說得容易、「做到最難」
部落格全站分類:職場甘苦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Aug06Sat201117:44
開會是來溝通的,你真的想反了!
主管的工作好像除了開會以外就還是開會,層級愈高的主管會議愈多,真不知道這些主管除了開會外,還有多少時間是用來做事的。
你可能會說:「就是因為溝通不良,所以才要來開會。
」奇怪的是,會開得愈多,溝通卻愈不良,那麼到底是因為溝通不良所以要開會,還是因為來開會才導致溝通不良的呢?
會議百百種、開會理由何其多,各種會議每天在各公司、各機關不斷的上演著。
晨會、週會、月會、季會、年會、部門會議、主管會議、全員會議、經營管理會議、董事會、股東會、產品會議、銷售會議、生產會議、品質會議、產銷協調會議、會前會、會後會、……。
公司內部要開會,公司對外也要開會,大家不停地開會,目的似乎都只有一個,就是要溝通。
我們每天開的例行會議中,大部分是屬於正式會議,長期開會的結果,最後經常變成「為了開會而開會」。
主管的工作至少應該有七成以上的時間是在做溝通,所以主管大部分的時間就是在開會,這樣說來,開會的目的應該就是來溝通的,但每每開會都是「會而不議、議而不決」這樣像是有溝通嗎?
為何要開會?
為了讓事情能夠順利進行,為了能夠匯聚眾人的智慧,為了協調相關單位能夠取得共識,為了……所以要開會。
要讓大家能有共識,能夠貢獻智慧,就需要溝通,所以——來開會就是來溝通的——這看起來好像還蠻有道理的。
既然是來溝通的,那為何經常在開會時,主席問大家有沒有意見,通常得到的都是無言的結局,主席一人大唱獨角戲,自娛而不娛人。
要不然就是會議中沒人反對,但一旦執行,卻抱怨連連——大家不是在會議中都講好了,也溝通過了嗎?有意見為何在會議中不講,卻頻放馬後炮。
再不然就是開會時大家意見相左、互不相讓、抵死不從,即使開再多次會議也協調不出個結論來。
開會無法溝通的原因
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就是對會議的功能在認知上有著嚴重的錯誤。
正式會議氣氛較嚴肅,會留下正式紀錄,在會議中有些話不能說、有些事不方便做、有些建議因為角色不對也不能提、有些時候即使沒道理也要力爭到底、有些面子是絕對不能丟的、有些明知道是錯的事情也不能指出……,所以如果把正式會議當成溝通的場所,常會愈溝通愈糟糕,就會造成以下種種的現象:
n 誰提的案子就由誰去做
方案是誰提出的,就由誰負責去執行,這是會議時最常見的現象。
這種情形只要多發生個幾次,大家就會學乖了。
沒人會嫌自己工作不夠多,沒事去標個工程回來累死自己。
本來自己只是好意提供意見,沒想到卻公親變事主,這樣以後即使有再好的建議,也沒人敢提出。
或是當你提出一個很好的做法,可惜的是,執行單位卻沒有能力去執行,而大家都知道你就是那位唯一有能力執行的人,那麼毫無疑問的,最後去執行的人,不是你,那又會是誰呢?
n 發誓給別人死
會議討論的議題,如果負責執行是別人而不是自己,那麼提出的建議就經常不會去考慮到可達成性。
有些人對現實狀況不甚了解,就經常會以理想狀況去思考事情,結果就會不切實際,提出一些難以達成的作法,或是要求達到不可能達成的效果。
這種看似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卻無法執行的建議,如果主席也對執行面不熟悉的話,那麼在討論時,就很有可能會去支持這些無法執行的建議,執行單位要是據理力爭、堅持反對,還會被認為是故意不配合,做事不夠積極。
譬如說,某個行銷會議,業務單位提出有客戶在使用公司產品時,經常感到不方便,因此建議若是能夠將產品調整一下,再加上某某功能的話,就更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這個建議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老闆立即裁示研發單位著手進行。
其實這只是個單一事件,大多數的客戶都不會用如此的方式來使用產品,業務單位當初只是因為也沒有什麼議題好提出,就隨便提個建議。
這個建議表面上看似非常簡單,只是將產品稍作調整,但實際在生產上卻是非常困難,原來的材質根本就達不到這個要求,如果要更換材質,那麼原來的功能又會出問題,因此這個建議根本就無法執行,研發主管遂立即提出強烈的反對意見。
這家公司的老闆是業務出身,對於技術可說是毫無概念,過去因為經常聽不懂研發單位艱澀的技術說明,就覺得研發單位配合度不佳,總是故意找藉口想要呼嚨他。
所以老闆對於研發主管的反對意見就立即給予駁回,「不要還沒做就認為做不到,你們做事要積極、要能發揮創意。
」
n 介面不明互相推諉
如果你沒做好,那我怎麼接下去執行呢?你最好是做不好,那我就不必接下去執行了。
因為是你沒做好,才會導致我做不好,所以錯都在你。
一件事情經常需要各相關單位的通力合作才能順利完成,所以事情在執行上,各單位經常會有上下游之關係。
當事情沒做好時,開會檢討,就會發生互相推諉責任的狀況,反正工作介面本來就很難釐清,所以都是前手沒做好,才會造成後手之困擾。
「為什麼出貨這麼慢,造成延遲交貨,耽誤到客戶的時間,造成客戶嚴重抱怨。
」最近公司常接到客戶對交貨延誤之抱怨,情況有擴大之趨勢,老闆遂召開會議,請相關單位出席,一起檢討造成的原因。
出貨單位一副很委屈的樣子,「不是我們動作慢,其實我們接到出貨通知時,就已經非常急迫了,即使我們用最快的速度來做也來不及出貨。
」
業務單位卻說:「我們也不是每次都到最後一秒鐘才通知出貨,好幾次其實是你們出貨單位自己動作太慢,而且最近也經常出錯。
」
唉呦!怎麼做賊的喊捉賊來了,出貨單位沒好氣地趕緊澄清:「最近有幾次出貨延誤是因為業務接單時,沒有確認清楚客戶要的規格,導致無法作業,公司產品根本就沒有這種規格,你要我們怎麼出貨啊!」
業務單位卻說:「有問題也不儘早反應,都要等到要出貨了,才說規格有問題,當然會來不及。
」
這樣也能掰得過來,真不愧是當業務的料,「我們一發現規格錯誤,就直接通知業務去跟客戶確認,只是業務一直都沒有提供正確的規格,我們催了好幾次都沒有回應,怎麼能怪我們延誤時間。
」
業務單位眼看一擊不中,就來個流彈四射,「客戶都跟我們反應,出貨單位的態度不好,也不即時通知客戶,讓客戶掌握不到狀況。
而且,也不都是我們把規格搞錯,出貨單位也經常出錯規格,害得我們被客戶罵死了。
」
這件事情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實則大家都沒理,大家講的事件都真的確有其事,只是有時張冠李戴,把A事情的因接到B事情的果,所以再怎麼溝通也無效。
在會議中爭吵是不會有結果的,大家死要面子,事情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經常主席對細節了解的也不是很清楚,真理就愈辯愈不明,面子卻愈爭愈重要,反正大家也搞不清楚狀況,所以就只能比氣勢,口頭上就絕不能吃虧了。
n 只能做,不能說
有些事情只能在檯面下的運作,卻不能在檯面上公開。
要靠雙方的默契,若是提出來討論,這件事就破局了,反倒無法執行。
所以要是開會時被提出來,反而就沒有運作的空間。
有些事情用正規的方式很難解決,但可以有點小疏失,只要一個無傷大雅的小疏失,事情就能解決了。
因此在檯面上就不能講,只能在私底下運做。
例如對於品質的問題,公司的政策永遠是品質第一,但遇到特殊狀況,實在無法處理時,必須暫時犧牲部份的品質,這時就不能拿到檯面上檢討,否則就會讓大家以為公司對於品質的堅持只是喊喊口號而已,實際上根本就不重視品質,這樣未來就很難要求了,所以碰到這種狀況,就只能在檯面下做特殊處理,不經意的發生小小的疏失,而不宜拿到檯面上檢討。
有時遇到重大危機時,只好採特別手段,這時老闆無法公開授權,只能心領神會。
一個較為極端的例子,影集《24反恐任務》中的JackBauer,當國家遭到恐怕分子攻擊,有重大危機時,在情況緊急時必須採取非法的手段,這些做法總統當然是不能允許授權去做的,但為了廣大民眾的生命安全卻非做不可,因此只能私下暗示總統以取得默契,但檯面上總統卻只能表達完全不知道這件事。
另外,譬如說有些事情並不屬於該部門的業務,但卻有能力來執行,要是在檯面上提出,就有越俎代庖之嫌,也怕以後這些業務就轉到自己單位,如果不協助,事情又無法順利執行,所以就只能在檯面下協助,檯面上不能點明,下次再禮尚往來就是了。
或是有些情況是需要對方的特別通融,這些也只能私下進行,不能公開討論。
你這次就幫幫忙用開發別的產品的名義,動用你的研發資源,幫我處理掉這個技術問題,否則會無法處理,這些都不能在正式會議中討論的;有些則是利用私人關係來處理,也不好在會議中討論,所以才會是「只能做,不能說。
」
n 主席的錯
事情出了狀況,有時是因為老闆或主席下錯決策而不自知,卻誤以為是執行單位執行不力所造成的。
開會時當然是沒人敢說出真正的原因,大家就閃爍其詞,故意不說出重點,這樣自然是討論不出結果來。
有時要是真的認真去討論,當錯誤原因直指老闆時,很可能會觸怒老闆,而老闆為了面子問題,是絕對不會承認是他的錯誤,就會胡亂找個藉口,故意偏離檢討方向,結果就是愈是檢討錯誤就愈是嚴重。
n 難言之隱
有些問題或原因涉及隱私或是不能說的原因,這時若在正式會議中公開檢討,就永遠都不會有所進展。
例如:公司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檢討到最後發現問題是出在供應商進貨的價格偏高。
奇怪的是,為何進貨成本偏高,卻仍固定要跟某廠商進貨呢?原來該廠商是老闆的親戚,是老闆特別交代要跟他進貨的,這個原因根本就不能在會議中討論,所以在會議中採購單位就只能胡亂掰些理由了。
又例如:生產單位急需採購一台新機器加入生產,方足以應付客戶訂單的需求,但開會討論時採購單位卻一直以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來塘塞,採購進度一直拖延,導致生產單位極度的不滿,奇怪的是老闆也不責問採購單位不積極的態度,因為真正原因是公司最近有資金缺口,無法支應採購設備的需求,這個原因是不可能跟大家說明的,一旦讓大家知道公司財務有危機,那可是會動搖軍心的。
還有一種狀況就是老闆交辦某單位處理某件事情,因為執行成果不佳開會時就被檢討。
執行單位其實並不是沒有執行能力,而是因為部門中有位尸位素餐的國王人馬,沒能力做事卻喜歡唱反調,又剛好負責關鍵的工作,才會造成事情執行不力,遇到這種狀況時,應該不會有人那麼白目,在會議中明確說出真正的原因吧!
還有其他難言之隱的情況,例如配合單位與執行單位中的某人不合,不願與之配合,或是執行團隊中有害群之馬,大家過去與之合作已多次吃虧,這次再怎麼樣也不願與之配合了,這些事情沒有人會在會議中直接明說的,就會故意找一堆堂而皇之的理由,說明自己無法配合。
n 誰要當壞人
對於某個議案大家都知道是有問題的,其實是沒人贊成,但主席講得興沖沖的,因此沒人願意開第一砲,潑主席的冷水,只好等看看有沒有人要首先發難,只要有人發難後,大家就可以觀察主席的反應如何,如果沒事,當然就盡快附和,要是有事,那就繼續閉嘴,為烈士默哀三分鐘。
n 面子問題
由於事前沒有溝通,大家又有本位主義,各持己見,堅守立場,那麼當場辯論的結果,絕不能認輸,輸了就下不了台,即使沒道理也要硬抝,所以再怎麼樣也不會接受別人的意見,會議勢必不會有結論。
n 沒準備,沒辦法討論
經常會議主辦單位會前並未提供充分的資料讓大家先思考,或是召開的時間很緊急,臨時通知要開會,這會造成很多意見或看法,都是不成熟的、經常會考慮不周,有時這麼突然的意見,會需要時間去搜尋資料或是做些驗證,因此在會議中就無法繼續有效的討論。
n 故意派低階人員與會
開會前看到議題,就知道於己不利,那麼乾脆就派個層級不夠的人出席,來個授權不足,開會時,對於本單位不贊成的議題,就表示需要回去請示才能確定,開會就很難會有結論。
n 氣氛不對,不好談
正式會議太嚴肅,氣氛太緊張,在這種場合下,大腦運作困難,沒事就少說話,以避免犯錯,這種情形下,自然不容易談出什麼有用的結果出來。
n 下錯命令,喪失威信
在會議中有時要指揮調度,還得要有把握,也就是要做好事前的溝通及準備,這樣才能順利進行,要是事前沒做好準備也沒做好溝通,在會議中就驟然下命令,也是經常會出問題的。
例如主管有件棘手的工作要交辦某部屬去執行,事前沒先跟該部屬溝通,就在部門會議中直接交辦,結果該部屬竟然在會議中表達強烈不滿,說明自己目前的工作量已經過度飽和了,每次困難的事情都派他負責處理,這次實在沒有能力再承接這個工作,這位員工確實是部門的台柱,也很認真負責,這個狀況,卻讓這份工作硬是交辦不下去,徒然造成主管權威的傷害。
相反的,對於懶散的員工,平時交辦工作,他們總是推三阻四,講一堆似是而非的理由,主管好說歹說就是說不動這些部屬,這時反倒可以利用正式會議來解決這個問題。
可以在部門會議中直接交辦工作,不管他們如何反彈、做何辯解,主管也不必反駁,就是採強硬態度直接做成結論,並列入會議記錄,這種情形反倒可以利用正式會議來樹立主管的權威。
簡潔有效的會議
如果把溝通的工作搬到會議中來,會造成冗長的會議,溝通需要時間去了解對方的想法,需要時間表達自己的看法,更要時間去找出雙方都能同意的做法,如果有多個單位要溝通,事情就更麻煩了。
但不就是因為有很多單位要協調,才會召開會議一起討論,才比較有效率嗎?
這個誤會可大了,要能讓會議進行得簡潔又有效率,主辦單位要在會前徵詢各與會單位的意見,對於主要的單位,最好能夠親自面談,彙整各方意見後,再協調其中有衝突的部分,探知其中的原因與考量因素,分別協調之,當大家意見沒有衝突,有了一致的方向後再來開會。
正式會議是來做決議的
把正式會議當成溝通場所,可能會發生上述各種狀況,造成無效的溝通,使得會議無法有效地進行,所以會議不是討論的地方。
要避免上述各種狀況,溝通就要在會議外私下進行,或是以非正式會議的方式進行,每當達成共識後就在正式會議中確認,作成決議,以此建立基準線,逐次縮小範圍,才會有結果,所以正式會議是用來做結論的,不是用來討論的。
怎樣的主席開怎樣的會
一個會議開得成功或是失敗,最重要的關鍵就在主席身上。
主席若是對會議的觀念不清,就會誤將正式會議當成討論的場所,結果就是一直討論不出成果來,主席一惱火就批評大家沒有溝通的能力、沒有溝通的誠意。
其實會造成這個情形,問題都出在主席身上,無法體認是自己的問題,就只會將責任往下推,當然愈討論狀況就愈糟糕,最後就會是「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
」所以你以為開會是來溝通的,那你就真的想反了。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凌帠
凌帠的管理世界
凌帠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財經企管個人分類:你真的想反了此分類上一篇:這件事你決定就好,你真的想反了!
此分類下一篇:提高待遇就不會離職,你真的想反了!
上一篇:寫給社會新鮮人(14)—延畢與升學
下一篇:寫給社會新鮮人(15)—會計vs.財務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文章分類
菜鳥主管求生術(6)財務密碼(26)管理IQ(46)社會EQ(13)你真的想反了(22)怎樣才有執行力(23)關於面試,誤會大了(31)寫給社會新鮮人(84)心得分享(30)未分類文章(1)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20四月(1)
2020三月(1)
2019五月(1)
2018八月(1)
2018七月(2)
2018六月(1)
2018五月(1)
2018三月(2)
2018一月(1)
2017十二月(1)
2017十月(1)
2017八月(1)
2017七月(2)
2017六月(2)
2017五月(2)
2017四月(2)
2017三月(3)
2017二月(2)
2017一月(2)
2016十二月(1)
2016十一月(2)
2016十月(2)
2016九月(1)
2016八月(3)
2016七月(1)
2016六月(3)
2016五月(2)
2016四月(2)
2016三月(3)
2016二月(2)
2016一月(2)
2015十二月(2)
2015十一月(2)
2015十月(3)
2015九月(2)
2015八月(3)
2015七月(3)
2015六月(2)
2015五月(2)
2015四月(2)
2015三月(2)
2015二月(2)
2015一月(2)
2014十二月(3)
2014十一月(2)
2014十月(2)
2014九月(2)
2014八月(2)
2014七月(3)
2014六月(2)
2014五月(2)
2014四月(3)
2014三月(2)
2014二月(3)
2014一月(2)
2013十二月(2)
2013十一月(2)
2013十月(3)
2013九月(3)
2013八月(2)
2013七月(2)
2013六月(2)
2013五月(3)
2013四月(2)
2013三月(2)
2013二月(2)
2013一月(3)
2012十二月(4)
2012十一月(4)
2012十月(4)
2012九月(4)
2012八月(4)
2012七月(5)
2012六月(4)
2012五月(4)
2012四月(4)
2012三月(3)
2012二月(3)
2012一月(3)
2011十二月(4)
2011十一月(5)
2011十月(6)
2011九月(4)
2011八月(7)
2011七月(11)
2011六月(8)
2011五月(5)
2011四月(5)
2011三月(5)
2011二月(4)
2011一月(6)
2010十一月(8)
2010十月(22)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月曆
«
六月2022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最新留言
新聞交換(RSS)
QRCode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PIXNET
Facebook
Yahoo!
Google
MSN
{{guestName}}
(登出)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
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最多顯示6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標題(最多顯示9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內容(最多140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
送出留言
延伸文章資訊
- 1要看一個主管的管理品質,就看他怎麼開例行性會議的
- 2例行性會議,反應了一家公司管理的素質 - 數位時代
只要改變例行性會議的報告內容、進行方式與跟進工作,團隊的整體能力也會有 ... 會浪費自己與員工時間的主管,思維基本上是有問題的,開會是為了解決 ...
- 3例行性會議,反應了一家公司管理的素質 - Medium
要看一個主管的管理品質,就看他怎麼開例行性會議的。. “例行性會議, ... 只要改變例行性會議的報告內容、進行方式與跟進工作,團隊的整體能力也會有大幅度的提升。
- 4開會總是沒效率?讓主管愛上你的10個高效會議技巧
優先事項:絕對必須涵蓋哪些內容? 預期結果:我們需要在會議上達到什麼目標? 參與者:誰需要參加會議才能成功?
- 5開會是來溝通的,你真的想反了!
可以在部門會議中直接交辦工作,不管他們如何反彈、做何辯解,主管也不必反駁,就是採強硬態度直接做成結論,並列入會議記錄,這種情形反倒可以利用正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