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實證思想演變‧快詮新辨The Changing of Logical Empiricism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經驗實證論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約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他也是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地區,繼文藝復興後,啟蒙時代/啟蒙運動(Age of Enlightenment)的催生者, ...
行為研究
English
吳統雄
國際研究團隊
知識光譜
第1類知識
第2類知識
第3類知識
取用行為模式
研究目錄
教學課程頁
研究方法
統計多變項分析
參考延伸文獻
討論區目錄
站務與協助
☰
社群地圖
社群新聞
│吳統雄
履歷
研究
教學
服務
榮譽
│社科
第1類知識
第2類知識
第3類知識
研究方法
統計/多變項分析
投票行為與選舉預測
53237選民結構
人類取用行為新典範
取用行為國際研究團隊
│資管
管理學‧經濟學
資訊系統開發
電子商務
網路教育
數位電視
產學合作
就業進修‧甄選必勝
│文創
數位美學/數位文創導論
數位出版/電子書
視覺設計
優化網站
數位視訊/微電影
數位文創管理
大學青年‧網路雜誌
│電音
統雄數位音樂作品選
我,被禁唱的民歌手
數位音樂創作教學
統雄的音樂知識美學
歡迎聽歌.點歌.下載樂譜
│人文
公共評論
法律評論
社會評論
教育文化傳媒評論
科技科普評論
美語樂學
文學創作
萬象現代(NBA)
資訊社會
幽默人生
科學知識產生的程序
邏輯實證思想演變‧快詮新辨TheChangingofLogicalEmpiricismProcessesofScientificKnowledgeProduction
本文大綱
小鬼當家
爸爸的固體可燃論
圓柱可燃論
植物可燃論
框架知識
什麼是科學知識?
人性與非科學方法
科學方法四大程序
什麼是理論?
變項與概念模型
理論敘述
統計假設
收集資料
測量工具
分析資料
辯難與詮釋
知識的光譜與境界
邏輯實證思想演變
統雄老師對所有學術專有名詞的介述,均不採辭典學的堆積,也不用「文化產品品牌比較」的細瑣,希望擇其精要,是為快詮;賦與新義,是為新辨。
哲學與科學
亞理斯多德兼為哲學與科學的開拓者,也是統雄老師倡議「知識光譜」的先行者。
亞理斯多德建議的許多「知識」都是錯的,但他最重要的教學,是啟發人類對知識的興趣,以及發現知識的方法論,亦即邏輯實證程序的源起。
古希臘「哲學」原意是「愛智」,科學也是哲學的一支。
但兩者逐漸分離、甚至在「末儒/紅衣大主教」間形成對立。
哲學方法常採用的是:
Metaphysics 形上學方法:簡單講是思考、辯論、推理;但經常容易發展為:論道、玄學、禪宗。
Rationalism理性主義方法:簡單講是唯心論,也就是依靠天才與靈感,發揮批判洞察力。
科學方法則強調:
觀察與實驗:必須要在生活中,存在可體驗的資料樣本。
邏輯實證:要有一套收集、分析資料的程序,同時,在詮釋資料時,不但不排斥、且應整合較偏哲學方法的邏輯思辨。
經驗實證論觀念上的始祖應是亞理斯多德,首倡觀察與實驗;有趣的是,他也是形上學的始祖,反映哲學與科學的對立,實為哲學「末儒/紅衣大主教」排斥計量思想的結果,就知識的探索旅程,在長遠處亦會交集。
Empiricism經驗實證論
經驗實證思想在歷代都有投入者,但被認為是古典「Empiricism經驗實證論」思想始祖的是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
他提倡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知識論與方法論,強調科學歸納法。
他嘗試撰寫科學百科全書以推動科普,並積極協助在1660年創立了英國的最高學術機構「皇家學會」。
培根認為科學上最大的發明是:印刷、火藥和羅盤,而這3項都是中華的發明。
培根以後,歐洲與中華對科學的發展背道而馳,令人感慨尤深。
約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
孟德斯鳩(CharlesdeSecondat,BarondeMontesquieu,1689-1755)
經驗實證論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約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他也是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地區,繼文藝復興後,啟蒙時代/啟蒙運動(Age
ofEnlightenment)的催生者,這項運動的核心,簡單說就是科學宇宙觀,以及啟蒙自由與平等的人權,以取代神權與君權。
培根和洛克並沒有使用實證論一詞,但洛克和受其影響的學者,後來被稱為BritishEmpiricism英國經驗實證主義學派。
洛克在科學思想上最著名的作品是《人類理解論AnEssayConcerningHumanUnderstanding》是英國哲學家,成書於1690年。
洛克在《人類理解論》中討論了人類知識與理解的基礎,認爲人在出生時的心智猶如一塊白板(Tabularasa),隨後由從經驗所得的知識填滿,所以,知識是「後設的posteriori」,而不是先驗的。
洛克是科學經驗實證論的領導者,但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就狹義的分類,卻是社會的、人類行為的,即他寫的《政府二論TwoTreatisesofGovernment》(1689),推出了影響深遠的2個觀念:「政府契約論」與「政府權分立」。
「政府契約論」的核心是:政府權力的來源是「經受統治者之同意取得應有之權力」,即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同意,並且保障人民擁有生命、自由、和財產的自然權利時,其統治才有正當性。
後來被法國的盧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發展為社會契約論,寫成「民約論」一書,但似乎有點倒退為憧憬與人民簽約的是「仁君」。
洛克的「政府權分立」論,開創了國家權力應分立的觀念,後來被法國的孟德斯鳩(CharlesdeSecondat,BarondeMontesquieu,1689-1755)
有系統的發展了「三權分立」思想,後被反映在美國的獨立宣言上,再成為美國憲法的第一條。
洛克的墓誌銘有一句「他以追求真相為他學習的唯一目標」。
洛克被視為是啟蒙時代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和自由主義者,統雄老師更要提醒:他的人生實踐,也反映了「多元學習」,以及「科學知識」其實是跨越物質與人類行為、多向而連續的光譜。
不過,他也被批評,他的人權觀,只限於「白人族群」,並沒有包括英國在美洲殖民地的原住民等。
Positivism實證論/實證主義
實證主義(Positivism)其是繼承洛克以來「實證」為中心的哲學思想,其代表人為法國的奧古斯特·孔德(AugusteComte,1798-1857),他是實證論/實證主義的立名者,建立體系者。
更精確的說,他是社會科學的實證論/實證主義者,也是現代「社會學」的創始者之一。
孔德在《實證哲學》一書裡,認為人類進化分成三階段:神學階段、玄學階段,與實證階段,也就是科學的階段。
他強調對社會現象,也要運用觀察、分類,以及分類性的資料,探求事物彼此的關係,以科學方法追求解釋。
不過,孔德是思想內涵,趨近烏托邦社會主義,如:用科學來指導生活,沒有戰爭,很有秩序,大家有統一的信仰、教育權,輕視世俗地位,重視精神地位,社會大於個人等。
他反映的是「管制經濟思想」,甚至有以科技控制人民的「老大哥」傾向。
LogicalPositivism/LogicalEmpiricism
邏輯實證論
邏輯實證論(LogicalPositivism或LogicalEmpiricism)實質上是Empiricism經驗實證論、與Positivism
實證論的繼承與發展,而名稱上,則是由一群哲學家、數學家和物理學家,於1924年共同組成的「維也納學社Vienna
Circle」所提出來的,他們的觀念與觀念命名,後來廣傳到歐陸、英美、與全球各地。
其中英國的阿爾弗雷德·艾耶爾(AlfredJulesAyer,1910-1989),因1936年出版的《語言、真理與邏輯Language,Truth,andLogic》一書,成為了邏輯實證主義的代表人。
艾耶爾提出了「實證原則verificationprinciple」,亦即:
「一個句子,當且僅當它所表達的命題或者是分析的,或者是經驗上可以證實的,這個句子才是字面上有意義的。
」
其中的「分析的」,係指以數理邏輯表現的形式。
因此,他認為大部分的哲學,包括:形上學、神學和美學…都不能被判斷為真或假,故關於它們的討論都是無意義的、或只有情緒上的意義、沒有知識上的意義,這也是邏輯實證論曾倍受攻擊的原因。
LogicalEmpiricalMethodology
統雄老師的邏輯實證方法論
許多文獻都提到:邏輯實證論退流行了、落伍了,反映一種「文化產品品牌比較」心態,是在思想史演變過程中,由於「學術紅衣大主教」現象,當一個學說誕生後,日久經常忘了該學說的義理,而變成對相關學派細節的爭辯。
譬如電扇問世後,忘了電扇創新的意義,而變成比較大同電扇、華電電扇。
把思想視為產品,文獻上還出現某某「流不流行了」的記錄,非統雄老師所取,也不會因此而避用「邏輯實證」一詞。
但極端邏輯實證論,如艾耶爾不承認美學是知識,統雄老師也不認同,事實上,統雄老師也已有符合「實證原則verification
principle」的長期「美學實驗」成果。
觀察「反邏輯實證論」與「極端邏輯實證論」文獻,兩者卻有共同的現象,其中許多文獻顯示:
1.缺乏計量思想、計量技術的興趣或能力。
2.缺乏「機率性知識」觀念;也就是以為科學只有「因果性知識」。
3.缺乏「知識光譜」觀念;當然更缺乏「非等機率性知識」觀念。
譬如,在「反邏輯實證論」文獻中,常反對「科學預測」、常攻擊邏輯實證方法「太簡化」。
就是陷於以為「科學預測」只有因果預測、點預測;不知道還有機率預測、區間預測;非等機率預測、與類型預測。
而「科學目的就是求簡、以簡馭繁」,在過程中會萃取「核心變項」,但並不表示就忽略周邊變項,也會衡量「核心變項」的比重。
又如,在「極端邏輯實證論」文獻中,對美學的嗤之以鼻,其實只是看到唯心的「古典美學」而已,還有實驗美學、知識美學。
統雄老師參酌邏輯實證思想演變,建議的邏輯實證方法論,是科學知識產生的四大邏輯實證程序,包括:建構理論,收集資料,分析資料,辯難與詮釋。
這四項程序名稱雖為統雄老師所訂,但並非統雄老師獨創,而是參閱、整合許多歷史上巨人思想的結果。
後邏輯實證論
發現有文獻提出:邏輯實證論就是價值中立,又有「後邏輯實證論」就是價值判斷。
由於邏輯實證的目的是追求知識、不是衡量價值,這是把「邏輯實證」又哲學化的處理,統雄老師並不推薦。
什麼是科學知識
燒開水實驗
第1類知識:物理知識
實驗:伽利略
滾球實驗
計量方法與預測力:牛頓
微積分
計量思想與限制:反身律、等加律…
第2類知識:生理知識
實驗:Mendel/大雄活佛
神水實驗
計量方法與預測力:Pearson/Fisher
推論統計
計量前方法:招親實驗
計量思想與限制:常態分配、逆向思考…
第3類知識:人類行為知識
實驗:統雄老師
Google排行榜實驗
計量方法與預測力:TX
取用行為模式
計量思想與限制:非等機率方法(接龍實驗)、空時座標…
1分鐘小遊戲‧瞭解自己
人類如何決定取用行為?
本站Google排行榜‧全球冠軍
延伸文章資訊
- 1從邏輯實證論到科學實在論——哲學思想的思辨基礎 - Devil Red
也就是說,今天不能『證明』聖經是上帝默示的,所以『聖經是上帝的啟示』這句話為『不可信』。於是這種邏輯實證論寄望能把人類的思考方法完全型式化成邏輯 ...
- 2邏輯實證論:統合科學的理想- EP83 - 香港01
在實證的層面,邏輯實證論主張只有科學才能帶來知識,而純粹思考不能夠帶來任何知識。因此,學圈的成員沒有一個是純粹的哲學家,也就是說,他們每人都至少 ...
- 3邏輯實證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邏輯實證主義最顯著的特點體現在「實證原則」上。其觀點是:任何不可驗證的陳述都既非真,也非假,而是沒有實在意義。邏輯實證主義只允許邏輯 ...
- 4Logical Positivism - 邏輯實證論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邏輯實證論是二十世紀分析哲學運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支,基本上並不是一個嚴格 ... 與其近乎同義的說法還有「邏輯經驗論」、「科學經驗論」(Scientific Empiricism)等。
- 5邏輯實證思想演變‧快詮新辨The Changing of Logical Empiricism
經驗實證論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約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他也是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地區,繼文藝復興後,啟蒙時代/啟蒙運動(Age of Enlighte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