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可以「掰」嗎?女孩寫「夢」得高分的啟示 - 鳴人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以前我都很簡化的說,先不要。

除非有把握寫得很真,或平常就是個善於編故事的人,限時做這件事的難度太高了。

這個 ...  作文可以「掰」嗎?女孩寫「夢」得高分的啟示|鳴人選文|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 全產品速覽 服務 會員中心 U利點數 我的新聞 歷史新聞 活動專區 udn粉絲團 udnline好友 新聞評論 聯合新聞網 願景工程 轉角國際 鳴人堂 倡議家 時事話題 世界日報 股市理財 經濟日報網 房地產 基金 中經社 樂透 發票 生活娛樂 噓!星聞 優人物 udnSTYLE 500輯 遊戲角落 發燒車訊 元氣網 運動 NBA台灣 野球夢田 運動筆記 健行筆記 閱讀創作 讀書吧 讀創故事 udn部落格 u值媒體 聯合文學 聯經出版 聯文雜誌 文創購物 數位文創 IP授權 瘋活動 售票網 買東西 報時光 更多產品 聯合知識庫 聯合電子報 聯合影音網 聯合學苑 有行旅 APP行動網 新冠肺炎 時事觀察 軍事評論 鳴人放送 法律評論 鳴人選書 影評 作者群 作文可以「掰」嗎?女孩寫「夢」得高分的啟示 鳴人選文 02Apr,2021 學生寫作文示意圖,非關本文當事人。

圖/教育事業部 文/陳姿含 最近寫作的時候,學生丟出了一個熟悉的問題:「這篇沒fu耶,可以掰嗎?」 OK,聽到這個問題就是標誌新一年的開始。

每年都要再解釋一次。

以前我都很簡化的說,先不要。

除非有把握寫得很真,或平常就是個善於編故事的人,限時做這件事的難度太高了。

這個回答學生總是不太服氣。

但我已經數不清改過多少類似情節,都是打開門剛好撞見____現場,外遇?家暴?空格自行填入。

最經典的是一篇車禍作文(以下情節經過改寫),目睹姐姐被撞飛,血噴灑在空中如玫瑰花瓣綻放,看著姐姐慢動落墜落地面,他在路邊哭天搶地。

(好想在評語接「麥可!!!」) 關於寫作文虛構這件事,倒是有個很深刻的經驗。

有次去某間國中上作文課,主題是記憶的空間。

一喊開始寫,學生們立刻唰唰振筆,只有一個女孩苦著臉,撐著頭。

「沒東西好寫啊。

」我走過去的時候,女孩了無生氣地說,「我的生活經驗就這樣那樣、就很無聊。

每天不是在教室,就是家裡,有什麼好寫的嘛!難道要寫客廳沙發?」 女孩恨恨地補了一句:「我唯一有感覺的空間,只有做過的一個夢啊。

這是假的,又不能寫。

」瞬間我的眼睛亮起來。

她繼續說,那是反反覆覆做的一個夢,像武俠世界,有一片螢藍色水池,夢裡的她踏水而行,周圍有菱狀水晶,有涼亭,涼亭頂上是星空。

「好喔就寫這個吧!」 「真的?」女孩眼睛瞪超大。

(好好哦眼睛怎麼可以那麼大。

) 「對啊,細節已經想得很清楚了耶。

」 「不是真的耶?」 「是真的啊。

那個夢是妳的夢,夢裡的感覺也是真實的。

我說寫真的,意思是寫你真正有感覺的東西。

」 女孩便開開心心地寫了,寫完還繼續聊個不停。

草草的筆跡,一片如星空的銀藍色水池像療癒遊戲《GRIS》的畫面。

灰白遊戲裡,憂鬱女孩探索內心地帶,蒐集光點,便會找回色彩,直到世界恢復了光和顏色。

在寫作裡面,一種失去的力量被尋回,是想像無邊的藍色。

那篇作文拿到了五級分。

示意圖/ingimage授權 這件事影響了我對於作文可不可以「掰」的看法。

這裡只談命題作文。

之前說不要這麼做是因為,多數時候學生都是在對題目無感的情形下,試圖借助虛構寫完,一旦把情節拿掉,往往沒說什麼,也看不出觀點。

這個「掰」的動作只是想求速成套路,拋一個大家熟悉的故事交差了事,迴避了更深入的思考。

不是說只要源自真實的經驗就一定比較深入,寫起來也可能像假的。

既然要寫,就至少要讓讀者覺得真。

真假的定義,更取決於對書寫者是否具有意義,是否貼近真實。

前面提到的那篇車禍作文,文字本身沒問題,刻劃得鉅細靡遺,讀者感受卻是刻意煽情,一看就是假的。

而這篇虛構的夢境,開宗明義說這是一場夢,沒有要刻意混淆虛構與真實的界線,卻是很真的感覺。

透過那場夢呈現出來的空間,是一個人對平靜的渴望。

後來學生問可不可以「掰」,我的回應就會是:「『掰』出這個故事,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結果學生答不上來,又默默回座位重想了。

咦不試著說服我一下嗎! 再多編造的情節,都無法取代意義。

與其爭論可不可以虛構,這其實是寫作更在意的事。

(本文轉自歪文系why_literature,原文標題為《作文可以「掰」嗎?》,授權轉載) 鳴人選文 作者其他文章 李明哲回台公開聲明全文 台大醫院工會/疫情重創醫療體系,向社會政府求救 政府還在用「武漢肺炎」?從三面向談新冠病毒的俗稱和歧視 不是所有文學都適合改編:《天橋上的魔術師》是成還敗的影視化作品? 文組發言被嗆「不意外」強調單一價值的台灣社會是狼性還是沒人性? 疫苗副作用害人不敢打?從空難恐懼談疫苗接種的焦慮 沒出事同情你,出事檢舉你:我們引以為傲的人情味其實很雙標 改名吃鮭魚無聊又貪小便宜?從另個角度看「鮭魚之亂」5個批評點 台灣抗疫不符人愛聽故事的大腦?從疫情看科學傳播的「敘事憂鬱」 藍玉雍/《進擊的巨人》:政治的開始是追尋自由,但最後是去背負犧牲 泛科學/20個新型冠狀病毒傳言,是真還是假?(下) 泛科學/20個新型冠狀病毒傳言,是真還是假?(上) 泛科學/從三篇新型冠狀病毒論文中,我們知道什麼? 官大偉/民族誌影展(二):誰的土地?從「人」的視角省思主權意義 羅素玫/民族誌影展(一):她們在自己的身體情慾裡,跨境流離 看更多內容 留言區 鳴人選文 編輯嚴選網上深度好文,延伸議題討論廣度。

最新文章 白菜怎會變石頭?運菜司機成獄中囚徒,尚待全面平反的520農民運動 「潤」出海外已成登天難事?中國加強嚴控「非必要出境」 王宏恩/一樁「去人化」的濫殺無辜:南加州槍擊案為何會發生? 回顧1987年的「流氓大亨」:多強鼎立、神仙打架的金馬獎 「矛盾大對決」:戰車上的主動防禦系統將成主流趨勢? 最多瀏覽 台灣疫情急轉直下:政府應立即修正錯誤政策,讓醫護空出雙手拯救生命 政治因素下的南加槍擊案:為什麼是台灣長老基督教會? 《西藏焚燒的雪域》:被中共消失的那個小男孩 「潤」出海外已成登天難事?中國加強嚴控「非必要出境」 政府力推台鐵組織改造:公司化等同於民營化嗎? 鳴人堂臉書專頁 鳴人堂 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