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經濟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聚集經濟是指企業向某一特定地區集中而產生的利益,亦稱聚集經濟效益,是城市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原因和動力。
聚集經濟是一種古老的經濟現象,1750年世界經濟就開始出現引 ...
聚集經濟 聚集經濟是指企業向某一特定地區集中而產生的利益,亦稱聚集經濟效益,是城市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原因和動力。
聚集經濟是一種古老的經濟現象,1750年世界經濟就開始出現引人注目的經濟地理集中現象,到了20世紀70年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西方已開發國家如美國、聯邦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國相繼湧現出了一大批聚集的“新產業區”,在地理空間上高度聚集的新產業,極大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和科技創新,成為這些國家和地區經濟競爭力的典型代表。
聚集經濟的概念城市是企業比較集中的地區。
集中有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屬於同一產業,或性質相近的許多企業的集中,如紡織企業的集中。
在一個地區內同類企業數目的增大,必然帶來生產規模的擴大,生產總量的增加,分工協作的加強,輔助產業的發展,其結果不僅創造大規模的外部經濟,而且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費用和成本。
第二種類型是:屬於不同產業,或不同性質的企業的集中。
這比各個企業孤立地分散設立在各個地區會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表現在:①擴大市場規模。
企業和人口的集中,彼此形成市場,產生較大規模的市場經濟,為工商企業增加了潛在市場,有利於它們擴大生產規模。
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地區,商業、金融、科技、信息機構條件更為優越,適合於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
②降低運輸費用,降低產品成本。
企業集中在一起,企業之間互為市場,彼此提供原材料、生產設備和產品。
不僅生產協作方便,供銷關係固定,而且距離縮短,運輸費用降低,銷售費用縮減,從而有利於降低產品成本和銷售價格。
③促進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的建立、發展和充分利用。
企業進行生產和經營,需要與之相適應的交通運輸、郵政通訊、水電供應等各項設施。
集中建設、使用和管理這些設施,比各個企業單獨進行建設、使用和管理大大節約費用,而且這些公共設施又為企業和居民所共享,使它們得到充分的利用,產生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④企業的集中必然伴隨熟練勞動力、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幹部的集中。
即使企業能夠得到它們所需要的各類人員,同時各類人員也容易獲得合適的工作崗位,發揮專長,從而創造出更多的社會財富。
⑤便於企業之間直接接觸,達到彼此學習,相互交流,廣泛協作,推廣技術,開展競爭,從而刺激企業改進生產、開發產品、提高質量,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
概括起來說,聚集經濟效益主要是由“外在因素”(或稱外在經濟效益)所組成。
即一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會對其他企業產生影響,提高(或降低)其經濟效益。
在一般情況下,當企業在地理上彼此接近時,會給企業和居民帶來外在利益,即聚集經濟效益。
城市具有明顯的聚集經濟效益,正是它促使企業向城市聚集,使城市規模日益擴大,變成擁有成千上萬個企業的地區。
世界上大城市的勞動生產率、按人平均的工業產值、國民收入等,一般都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當然,聚集經濟效益並不是絕對的,不是集中的規模愈大愈好。
當企業和居民過分集中,即城市規模過大時,同樣會產生和擴大外在的不經濟,明顯地增加生產和流通費用,造成環境污染,破壞合理的經濟結構和比例,最終導致聚集經濟效益的下降,甚至出現負效益。
所以,城市企業和居民聚集存在一個合理的“度”,也就是需要一個最佳的城市規模。
國外聚集經濟研究的新進展聚集經濟是指經濟活動在地理空間分布上的集中現象,主要表現為相同(類似)產業或互補產業在一個特定的、鄰近地理區位上的集中所形成的產業群或相互依賴的區域經濟網路。
聚集經濟是一種古老的經濟現象,1750年世界經濟就開始出現引人注目的經濟地理集中現象,到了20世紀70年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西方已開發國家如美國、聯邦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國相繼湧現出了一大批聚集的“新產業區”,在地理空間上高度聚集的新產業,極大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和科技創新,成為這些國家和地區經濟競爭力的典型代表。
我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隨著我國經濟特區、經濟開放城市和經濟開發區的不斷發展,以產業群為代表的聚集經濟已經是推動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20世紀80年代末,經濟活動在地理上的聚集現象開始受到主流經濟學派的關注,不同的學者從主流經濟學、經濟地理學、創新經濟學和組織經濟學的角度來研究聚集經濟現象,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聚集經濟研究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成果不斷出現,且研究聚集經濟各學派的理論交叉融合的趨勢尤為明顯,產生了許多有說服力的新學說。
在這些新理論學說中,尤以新經濟地理學、新經濟成長理論、新馬歇爾理論、創新經濟學和地區競爭優勢理論最為突出,以下分別對這些理論研究的新進展進行綜述。
新經濟地理學與聚集經濟(一)新經濟地理學與聚集經濟的形成動力1.新經濟地理學的形成。
標準國際貿易理論主要以新古典經濟學所假設的世界為基礎,即標準化的靜態均衡模型、規模報酬不變和完全競爭,這對以不完全競爭、規模報酬遞增和歷史積累作用為基礎的聚集經濟沒有任何理論上的解釋空間。
以克魯格曼為代表的經濟學者在20世紀80年代接受了規模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的概念,並將這兩個概念與地理因素納入了標準貿易模型之中,形成了新經濟地理學。
克魯格曼曾說“天賜神物或來自真實世界的神物很驚喜地在經濟地理和國際貿易理論這個獨特的領域中被發現。
”新經濟地理學主要是通過離心力和聚集力的互動,來模擬聚集經濟的形成過程,解釋了受這兩種力量影響的經濟地理分布和這兩種力背後廠商的微觀決定。
2.新經濟地理學與聚集經濟的形成動力。
從新經濟地理學的角度來解釋聚集經濟是一種全新的思路。
1991年克魯格曼提出了完善的中心外圍理論,它揭示了經濟地理聚集的內在運行機制。
該模型假設有南方和北方兩個地區,每個地區都生產農產品和製造品兩種產品,農產品是同質的,生產是規模報酬不變和完全競爭的;製造品包括許多差異產品,每種差異產品的生產都是規模經濟,進而形成了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每種生產要素都用於特定生產部門,農業工人只生產農產品,工業工人只生產製造品。
在中心外圍理論模型中克魯格曼認為行業地理集中主要受三種效應驅動。
一是市場準入效應,即壟斷廠商總是將其生產安排在大市場同時並向小市場出口的趨勢;二是生活成本效應,它分析了廠商區位對當地生活成本的影響,在有大量廠商集中的地區商品價格相對較低,從而會吸引大量的消費者聚集在該地區,進而節約了消費者的生活消費支出;三是市場擠出效應,在存在競爭的情況下,廠商總是向競爭者相對少的地區集中,也就是說,大量廠商集中在一起的結果,就會使得該地區的一些廠商向廠商相對較少的地區移動;前兩種效應的合力形成聚集力,它有利於廠商和消費者在地理上的集中,並且相互促進;後一種效應則形成離心力,促使廠商在地理上的擴散。
根據中心外圍理論,假設“南”、“北”兩個地區的初始狀態是相同且對稱的,並假設初始狀態的對稱關係被一個單一的工業工人從南向北移動所打破,由於移出的工人在當地(北方)消費,所以南方市場因勞動力的北移而變得相對狹小,北方市場因勞動力的移入而變得相對較大,這進而導致南方工業部門廠商整體移址到北方,此時北方大量工業廠商的集中會導致廠商之間的競爭進一步加強,工業產品的價格就會下降,北方的生活成本效應就會起作用,使得北方名義工資因商品價格的下降而更具吸引力。
也就是說,市場準入效應和生活成本效應所帶來的北方與南方工資的相對改變,將進一步激勵南方勞動力向北方移動,從而形成循環積累因果效應,而且這種循環積累因果效應是自我加強的。
當然,廠商向北方移動的同時也會增加北方廠商之間的競爭,日益集中的廠商將會以更低的名義工資來打破已有的均衡點,北方工業的過度競爭使得北方的地理區位對工人和廠商越來越失去吸引力,此時“市場擠出”效應就會顯現。
因此,市場準入效應、生活成本效應與市場擠出效應之間存在衝突。
當市場準入和生活成本效應(聚集力)大於市場擠出效應(離心力)時,則勞動力的移動就會啟動並自我加強,從而導致所有工業工人和所有工業都集中在一個地區(中心地區);當離心力大於聚集力時,勞動力移動的衝擊將會相對降低北方的實際工資,企業就不會再有離散的動力。
總之,當聚集力占主導作用時,移民衝擊將會自我加強,導致農業和工業分別在“南”“北”的聚集;當離心力起主導作用時,移民衝擊會自我校正,不會發生產業聚集現象。
(二)新經濟地理學與聚集經濟的形成機制1.新經濟地理學與聚集經濟形成動力的決定因素。
行業的地理集中主要取決於聚集力和離心力的相互作用,但是什麼因素決定了這兩種力的大小呢?克魯格曼認為,聚集力與離心力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南方和北方之間的貿易成本。
離心力主要受南北方之間貿易自由化水平高低的影響,一般說來,離心力是隨著貿易自由化的加強而逐漸下降的。
當南北方貿易完全自由化時,來自另外一個地區廠商的競爭和來自於當地廠商的競爭是一樣的,此時,競爭不是當地化的,從南到北的勞動力移動對廠商收入和對工人所付工資是沒有影響的;如果南北之間禁止貿易,兩地之間的貿易成本很高時,當地企業數量對當地競爭和工人工資的支付水平有很大的影響。
聚集力同樣也受南北之間貿易自由化水平的影響。
如果兩地之間的貿易自由化水平很高,貿易成本就相對較低時,不管廠商生產的空間如何布局,兩地商品的價格就沒有太大的差別,廠商生產區位的轉移對相對生活成本的影響就較小;如果兩地之間的貿易自由化水平很低,兩地之間的貿易成本就相對較高時,當地生產商品的市場份額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很大,廠商生產區位的轉移就會影響對當地的生活成本,當地生活成本的下降對另一地區的勞動力來說就越具有吸引力;與此同時,隨著該地區勞動力的增加,生活成本效應將導致當地名義收入的提高,對另一地區廠商也有吸引力,則該地區的市場準入效應就越強。
根據以上的分析可知,聚集力和離心力都隨兩地貿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斷下降,但它們隨著貿易自由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斷下降的幅度是不同的。
當貿易成本很高時,離心力比聚集力要大得多,但隨著貿易成本的遞減,離心力下降程度比聚集力下降的程度快得多(如下圖,這一現象可用數學模型求解得出的結果來證明)。
當貿易成本下降到某種程度(均衡點)時,聚集力將會超過離心力,並且會自我啟動循環積累因果效應,使得所有工業都位於一個地區,進而形成行業的地理集中。
中心外圍模型揭示了行業地理集中形成的重要特徵:在初始均衡的兩個地區,隨著貿易成本的逐漸降低,當聚集力大於離心力時,勞動力的移動最終會導致行業的不對稱地理分布。
在這一過程中,最初貿易成本的削減對廠商生產區位並沒有任何影響,當貿易成本一旦下降到“均衡點”,聚集力將起主導作用,所有的工業則會移到一個地區,而此時勞動力和工業區位的轉移並不是逐漸發生的,而會發生突變,這種現象雖然在經濟學中很少見,但在物理學中這種突變卻是很常見的。
中心外圍理論以同樣的方式來塑造地球上的經濟地理,其根本力量是逐漸積累的,就如地球上的地震和火山沉寂了幾十年或上百年,一旦爆發就能迅速改變地貌一樣。
2.新經濟地理學的意義及其最新發展。
新經濟地理學的核心是說明規模報酬遞增和運輸成本如何互動,從而影響生產活動的地理分布的。
在資源不可流動的假設下,生產總是聚集在最大的市場,從而使運輸成本最小並取得遞增報酬,但經濟地理集中的形成是一個力量積累的歷史過程。
中心外圍理論意義在於它可以預測一個經濟體中經濟地理模式的漸進化過程,初始狀態時,一個國家的地理區位可能有某種優勢,它對另一地區的特定廠商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並導致這些廠商生產區位的改變,一旦某個區位形成行業的地理集中,該地區的聚集經濟就會迅速發展並獲得地區壟斷競爭優勢。
新經濟地理學的出現又進一步引起了人們對中心外圍模型中特定產業的關注,開啟了對垂直生產地理聚集和水平生產地理聚集的研究,巴瑞特(Barryt)和埃克赫姆(Ekholm,2003)等人認為,垂直聚集和水平聚集主要與貿易自由化程度、兩地距離、兩地要素價格差異和潛在市場的大小相關。
如果兩地貿易自由化程度越低、距離越遠、兩地要素的價格差異越大,就越容易導致生產的垂直聚集;如果兩地貿易自由化程度越高,兩地距離越近,兩地要素價格差異越小,潛在市場越大,就越容易導致生產的水平聚集。
新經濟成長理論與聚集經濟新經濟成長理論主要研究巨觀經濟成長的機制及其主要動力,該理論雖然沒有把聚集經濟作為研究重點,但理論本身卻涉及到對經濟聚集現象的研究。
(一)新經濟成長理論的基本思想與聚集經濟1.新經濟成長理論的形成。
新古典經濟成長理論是以資本為基礎的經濟成長理論,該理論著重建立了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模型。
雖然該理論強調了技術的重要性,但並沒有將技術包含在模型之中,認為技術是“天賜神物”,以一個外生的固定的比率增長。
在發展經濟學中,技術有其固定含義,主要指生產過程將投入轉化為產出的方式,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式Y=Ka(AL)1?a中,A就是一個技術指標(參數a也是生產技術的一部分)。
新古典經濟成長理論把對生產有著決定作用的技術視為外生變數,是其理論上的重大缺陷。
新經濟成長理論是在彌補新古典經濟成長理論缺陷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20世紀80年代中期,保羅·羅默對創新和經濟成長的關係進行了研究,他認為創新與商品有著絕然不同的內在特性,這種特性就是它的非競爭性,即創新不會被創新廠商所專用,其他廠商也會從技術外溢中受益;創新對廠商要素積累的報酬是不變的,但對整個國家的全要素積累的報酬卻是遞增的。
羅默將創新的這些獨特的屬性納入其經濟成長模型中,新經濟成長理論由此而產生。
2.新經濟成長理論的基本思想與聚集經濟。
羅默對新經濟成長理論最卓越的貢獻是將技術內生化,羅默的技術內生模型有兩個重要的部分:即總生產函式和一系列生產要素投入方程。
總生產函式描述了資本存量K、勞動力L以及創新存量A與產出Y之間的關係,總生產函式為Y=Ka(AL)1?a,其中,A是介於0與1之間的一個參數。
如果將A視為給定的技術水平,總生產函式中的K和L的規模報酬不變;如果將創新A視為生產投入要素,即內生化時,總生產函式的產出就存在規模報酬遞增,即兩倍的資本、勞動力和創新存量的投入,會得到多於兩倍的產出,這種規模報酬遞增的存在從根本上說是源於創新的非競爭性,這種規模收益遞增正是廠商追求的所在。
廠商對創新所導致的規模收益遞增的追求,使得廠商將其廠址儘可能的聚集在創新活躍的地區,因此,經濟成長總是集中在創新比較集中的地區,創新的地理集中就會形成聚集經濟。
(二)新經濟成長理論中創新的動力機制與聚集經濟的形成1.創新動力機制的特點。
根據羅默的總生產函式模型,投入要素創新是知識存量在歷史進程中到時間t為止的創新總量,而任何一給定時間所產生的創新增量就等於試圖創新的人數LA乘以他們的創新速率。
即:(勞動力既用於生產,又用於創新發明,所以,經濟體面臨著勞動力的約束為LA+LY=L)。
對整個社會而言,創新增量函式中的創新速率可被簡化成為一個常量,但這一常量具有雙重屬性:一是創新速率依賴已有的創新存量,即是A的增函式;二是創新速率受已有創新的約束,創新一旦產生(即使是最簡單的),後面的創新可能就越發困難,即是A的減函式。
羅默對創新速率的這一雙重屬性進行了模型化,建立了創新速率的數學模型,即:。
在創新速率方程中,δ和均為常數。
當時,表明創新速率隨著已有創新存量的增加而提高;當時,表明創新速率隨著已有創新存量的增加而下降;當時,表明前兩者的作用正好相互抵消,創新速率與知識創新存量無關,。
創新增量方程和創新速率方程揭示了創新動力機制的特點。
一是對整個社會而言,社會創新速率被認為是給定的,單個創新者是渺小的,其創新速率被忽視,社會創新增量只與創新的人口有關;二是單個創新者而言,即使單個創新存在一個微小的變動,它也會對總體創新速率產生顯著影響。
因此,對單個創新個體來說具有顯著的外部性,特別是當時,單個創新就會產生正的知識溢出效應,這個效應被稱之為“站在前人肩膀上”(OnShoulderEffect)的效應,它會對整個社會的創新速率產生顯著的外部性。
2.創新的動力機制與聚集經濟的形成。
根據羅默的創新增量方程,雖然創新增量還取決於任何一給定時間點從事創新的人口數LA,但創新人數越多,重複創新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創新增量只與從事創新人口中的淨創新人口有關,與重複創新人口沒有關係。
羅默將創新人口的這一特性進行模型化的方法就是引入了創新人口函式,其中λ是一個介於0和1之間的參數。
將這一函式代入創新增量函,則新的創新增量函式為。
在羅默模型中,人力資本是創新技術進步的一個關鍵投入要素,更多的科研人員就會生產更多的創新,且由於創新非競爭性的存在,經濟體中的每個人都會從中受益。
也就是說,總人口中從事科研的人數比例持續提高對經濟的長期增長會產生積極的推動力,這也是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源泉。
總之,人口越密集、教育水平越高、人力資源投入越多的經濟體,提供的潛在創新者就越多,創新的可能性就越強,即創新的供給效應;人口的高度集中,創新的潛在市場也就越大,科研人員創新的積極性就越高,即所謂的創新需求效應。
根據以上的分析,聚集經濟之所以產生,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廠商追求創新外溢所帶來的規模報酬遞增,二是廠商為了獲得經濟成長的持續動力,即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與科研人員的地理集中以及科研人員占總人口比率的增長密切相關。
所以,凡是科技人口雲集且科技人口持續增長的地區,大都是經濟成長率較高和經濟活動比較集中的地區。
新馬歇爾理論與聚集經濟新馬歇爾理論主要是在外部規模經濟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研究了全球化對聚集經濟形成要素的影響。
(一)外部規模經濟理論與聚集經濟外部規模經濟理論首先由著名的經濟學家馬歇爾在1890年提出,後經克魯格曼等學者的完善而得到發展。
外部規模經濟理論認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行業規模較大的地區比行業規模較小的地區生產更有效率,行業規模的擴大可以引起該地區廠商的規模收益遞增,這會導致某種行業及其輔助部門在同一或幾個地點大規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規模經濟。
外部規模經濟對廠商的地理集中具有強大的吸引力,這是因為:1.行業地理集中能促進專業化供應商隊伍的形成。
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工業部門對所需設備的專門化水平要求就越高,各個環節的生產設備都要由專門的廠商來生產和供應。
而大量的廠商集中在一起,可提供一個足夠大的市場來維持專業化供應商的生存;同時,專業化供應商的聚集,也分散了專業化設備的開發和供應成本,單個廠商可以集中精力乾他們最擅長的專業分工。
因此,密集的專業化供應商網路的存在,使行業聚集地區的廠商比其他地區的廠商擁有更大的優勢,這會進一步強化行業地理集中的趨勢。
2.行業地理集中可促進勞動力市場共享。
行業的地理集中會導致一個穩定的人才市場,從而對勞動力的供需雙方都有好處。
克魯格曼在1991年建立了一個數學模型證明了他們之間的關係,克魯格曼認為:在行業集中地區工人的預期工資率為:,當工人總數量L一定時,預期工資率ω與廠商數量n成正比。
而廠商預期利潤率為:,當廠商數量n一定時,廠商預期利潤π與工人總數量L成正比。
可見,當其他條件一定時,行業地理集中可增加工人的預期工資率,而勞動力的地理集中可增加廠商的預期利潤率。
因此,行業地理集中所導致的勞動力市場共享對工人和廠商都是有益的。
3.行業地理集中能促進知識外溢。
如果許多廠商都在同一個地區,廠商的專業技術人員有了新設計或新想法就會與別人交流,這種想法就會得到普及,同時該設計者在與其他人的交流中也會獲得改進的建議來完善自己的設計。
因此,行業地理集中所導致的人才集中有助於技術外溢和普及,節約成本的技術會迅速推廣,當地廠商在與其他國家同類廠商的競爭中就會居於有利地位。
(二)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新馬歇爾理論與聚集經濟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許多學者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對外部規模經濟理論與聚集經濟進行了新的詮釋,形成了新馬歇爾理論。
該理論認為:經濟全球化進一步提高了聚集經濟在全球經濟網路中的專業化水平和生產的特質性,擴大了產品的消費市場,增加了獲取全球信息和新知識的途徑,促進了當地廠商的持續創新能力,增強了聚集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經濟全球化導致的聚集經濟國際競爭力的增強,反過來又進一步促進了當地聚集的引力,特別是世界大型跨國公司在當地的聚集。
經濟全球化與經濟活動的地理聚集之間的關係類似“雞與蛋”之間的關係,相互促進相互依存。
新馬歇爾理論的主要內容有:1.勞動力市場的變化與聚集經濟。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當地聚集的廠商被引入到一個空間更加廣泛的國際分工之中,它超越了當地廠商集聚地區的地理界限而擴展到了全球範圍,跨國公司及其相關的跨國生產網路也可參與當地勞動力的生產分工,進一步提高了當地聚集廠商參與國際分工的專業化程度,增強了當地聚集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2.中間投入品供給方向變化與聚集經濟。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為了迅速成功地適應需求的變化和掌握本地尚未運用的新的專業化技術,那些對當地集聚經濟發展起重要作用的中間投入品,會更多地從全球市場上採購,中間投入品的全球採購,雖然降低了聚集經濟對當地產業的粘性和依賴程度,但卻進一步增強了當地聚集經濟在全球生產網路(或生產鏈)中專業化的特殊性和專屬性,使當地聚集經濟置根於更廣闊的全球背景之中,從而擴展了當地聚集經濟的成長空間。
3.消費群體的變化與聚集經濟。
在外部規模經濟中,中間產品主要賣給聚集區內的廠商,最終產品主要賣給聚集區外的消費者。
但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隨著聚集經濟內部生產加工的更加深入和專業化,特別是全球範圍內多個地區消費者廣泛存在所帶來生產風險減少的情況下,中間產品生產商發現把其產品賣給聚集區之外的消費者更為有利,他們可以從更大的消費規模中獲得遞增的報酬。
因此,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消費市場重疊的存在,使聚集經濟獲得了更為持久的動力。
4.廠商之間網路聯繫的變化與聚集經濟。
廠商之間的網路聯繫和信息互動是聚集經濟分享創新思想和信息的主要機制,也是創新的基礎(Keeble,1999)。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全球化的網路聯繫為當地廠商獲取全球知識和信息提供了新的網路渠道,對當地廠商在全球市場上的成功競爭是十分重要的,它為廠商提供當地不能提供的知識和技術資源,使當地廠商能夠保持長期持續的創新,並避免“自生自滅”。
因此,當地廠商組織與外界聯繫網路的國際化,已被證明是決定廠商創新能力大小和競爭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
5.網路集體學習與聚集經濟。
有管理、有組織地參與區域集體學習並推動知識創新,對維持廠商和經濟聚集地區的創造力是十分重要的。
廠商為了獲取全球信息和新技術知識,避免創新能力的枯竭,當地廠商的學習日益步入了全球化的學習網路,全球化的網路集體學習對當地聚集經濟競爭力的維持和增強具有重要作用。
創新經濟學與聚集經濟(一)創新經濟學與傳統經濟學的區別創新經濟學在研究聚集經濟時與傳統經濟學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幾點:1.研究的重點不同。
創新經濟學更關注技術的變化和經濟個體差異對創新的影響,由於經濟個體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對稱,隨著學習的不斷積累,他們的創新行為會隨時改變,所以,創新是一個複雜的互動學習過程的結果,它既依賴於創新行為的動態變化,也依賴於創新個體之間的互動影響;而傳統經濟學只關注創新本身。
2.研究的範圍不同。
創新經濟學更關注創新機制和歷史的影響,以更加開放的方法將經濟、政治、歷史和社會等因素融合在一個理論之中,而傳統經濟學只關注經濟理論本身的合理性。
(二)創新經濟學對聚集經濟研究的主要內容1.技術知識的隱含屬性與聚集經濟。
創新的固化結果通常表現為知識,而知識根據其傳播和學習的特徵可分為明示知識和默示知識兩類。
明示知識就是公共知識,也是模式化的知識,它很容易儲存、複製和傳播,且遠距離傳輸的成本也很低;默示知識就是隱含的知識,也是非模式化的知識,主要表現為技術知識,它只有通過個人的經驗、經歷、參與或是個體之間面對面的交談、示範、指導等方式才能獲得,它是通過經濟個體之間的互動學習來進行直接傳輸的。
因此,廠商地理集中有利於廠商之間的相互接觸和學習。
廠商為了獲取特定的隱含性技術知識,總是選擇聚集在相同或類似廠商所在的地區。
因此,廠商聚集在特定地理區位的重要目的,就是通過廠商之間的互動交流來獲得這種默示性的技術知識。
2.創新過程的特性與聚集經濟。
首先,創新是一個風險不確定的過程。
這種不確定主要來源於創新相關信息的有限性和創新結果的不可知性,如果經濟個體與外部夥伴一起參加創新,共同參與或協作可使這種不確定性最小化。
所以,創新過程的不確定性激勵廠商集中在一起組成互動網路來進行創新活動。
其次,創新活動對即期研究非常依賴。
在100多年的經濟發展歷史中,大學等科研機構的即期研究對創新過程有持續的影響,單個廠商的創新主要依賴基礎研究提供的科研機會。
因此,廠商為了獲得即期研究成果,一般儘可能地接近科研機構較密集的地區,因為這些科研機構是前沿科技知識和信息自由傳遞的重要來源。
第三,創新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影響創新活動的因素經常發生變化,技術研究的複雜性也會日益增加,因此,當地廠商參與正式研究機構的創新活動,可降低獲取自身創新所需信息的成本。
第四,“乾中學”是創新過程的一個重要特徵。
技術創新和改進主要依賴默示知識,而這種知識主要來自於個體的“乾中學”,很難通過遠距離傳輸,這就導致企業將其區位選擇在與競爭者或供應者較近的位置,進而形成產業地理集中。
第五,創新是一個歷史積累過程。
創新的未來方向主要由目前的技術發展水平來決定,而企業和研究機構技術創新的可能性也主要由過去已經取得的創新成果所決定,因此,創新是一個歷史積累過程。
這一特性表明在過去取得創新成功的地區,也就是未來成功創新的最佳地區,創新因而也表現出顯著的地理聚集性。
3.創新體制與聚集經濟。
創新體制是創新活動的基本保障,創新體制首先是創新機會條件。
創新機會條件主要指創新的利潤機會、創新成功的可能性和創新的普及程度(新技術在不同產品和市場中的使用程度),而創新機會條件與技術和產業的類型、某些關鍵技術突破和當地學習能力相關。
其次是當局條件。
當局條件主要指保護創新和防止技術外溢的可能性,當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越完善,創新的動力越大;而智慧財產權保護程度越低,技術外溢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廠商的聚集與當局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相關。
再次是積累條件。
積累條件主要指各種創新連續的相關程度,通俗地說,過去的創新不僅限制現在的研究,而且對未來創新有影響。
最後是技術基礎。
主要指創新活動所依賴技術的特性,一般說來,技術改變越快,其傳輸的默示性、複雜性也就越強,其非正式傳遞就越重要,廠商之間的距離對創新的影響就越強;技術越標準化、模式化和簡單化,則其正式傳遞就越強,距離遠近對個體之間技術的傳輸就越不重要,對創新的影響就越小。
4.創新體系與聚集經濟。
創新與一國政府的政策支持體系密切相關,根據夫瑞曼(Freeman,1995)的研究,國家創新體系這一概念,首先由朗德瓦爾(Lundvall)在1987年提出,並在20世紀90年代以後得到了極大發展。
創新體系主要包括國家創新體系、行業創新體系和技術創新體系。
在知識經濟時代,置根於特定社會環境的創新體系對知識的學習傳播體系和市場體系有重大影響,特別是對生產體系的地理分布會產生決定性的作用。
因此,一國創新體系對聚集經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地區競爭優勢理論與聚集經濟地區競爭優勢理論主要從組織經濟學、創新經濟學和經濟地理學的角度來研究產業聚集現象,該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學者波特(Porter,1998,2000)。
波特認為,產業聚集主要是在某些特定領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鄰近、有互動關聯的企業和相關法人機構,並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補性進行的經濟聯結。
產業聚集通常涵蓋不同的產業,產業聚集的大小、廣度和發展狀態也各不相同。
產業地理集中有利於地區競爭力的提高,它是地區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
1.產業聚集能增加廠商的生產能力。
首先,產業聚集加強了生產要素供應商的專業化,產業聚集區內的廠商能接近優質元件、專業化員工和準確快捷的信息;同時,多元化當地需求的存在,減少了專業要素供應商經營的風險;專業要素供給配置效率不斷的提高,進一步增強了廠商的生產能力。
其次,產業聚集有利於信息的獲得和傳遞。
大量廠商的聚集,使市場、技術和其他專業化信息集中在產業聚集區內,廠商鄰近形成的員工正式和非正式聯繫,使信息的傳播和獲得更加容易。
第三,產業聚集使廠商互補性增強,從而使產業聚集區內的產品整體質量和配置效率得以提高。
第四,產業聚集有利於廠商接近所需要的公共產品或準公共產品。
廠商的發展除了需要政府部門和交通基礎設施等公共產品外,還離不開教育培訓、信息、商展、金融、法律服務等專業化基礎設施,這些準公共產品是廠商發展的必要前提條件。
產業聚集使得這些準公共產品能被充分的利用,減少了廠商對準公共產品的投資,節約了大量的生產成本。
最後,產業聚集有利於廠商績效的評估。
產業聚集使廠商績效的評估有了比較對象,廠商更容易比較廠商的內部成本;員工的聲譽約束機制更容易發揮作用,節約了員工的監督成本。
2.產業聚集能增加廠商的創新能力。
產業聚集有利於廠商的創新,這是因為:在產業聚集區內,廠商能迅速有效地察覺到客戶的新需求及其變化趨勢,有很強的滿足客戶需要的創新動機;廠商與產業聚集區內其他實體的持續聯繫、互訪的便利性和面對面的接觸,有利於廠商在“互動中學習”(LearningbyInteraction),廠商能及早且持續地學習到發展變化中的生產技術和行銷知識,產業聚集區內廠商對新觀念和創新的需要的高度敏感,有利於創新的產生;同時,產業聚集會產生創新的壓力,如市場競爭、同行的持續比較等,廠商必須迫使自己以有創意的方式與其他企業區分開來。
3.產業聚集有利於新企業的產生和擴大產業聚集的規模。
產業聚集區內新廠商的出現更容易,這是因為:產業聚集會產生更多更佳的商業機會,所需資產、技能、元件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很容易在當地獲得,對發展新事業帶來很大的便利;當地投資者和金融機構由於對產業聚集區的情況相當熟悉,投資機構因投資資金風險溢價較小而更願意投資;產業聚集所形成的當地人才庫更容易提供企業家,而且對外地企業家也有較大的吸引力,這為新廠商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大量基礎性條件和優勢;而且新廠商在生產深化和專業化方面的成長,可進一步提高產業聚集的優勢,進一步強化了產業在當地的聚集。
總之,產業聚集在強化當地競爭優勢的同時,也為產業在當地的進一步聚集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誘因。
相關詞條 產業聚集 產業集聚的概念、形成模式和國內部分城市的經驗做法產業集聚的概念和形成模式、傳統工業園區和高新區,形成的前提就是產業聚集。
但這種聚集更多表現為“物理”的集... 形成模式 形成類型 產業集聚與產業轉移 集聚效益 相關詞條 制度因素在中國聚集經濟進化中的作用研究 內容介紹《制度因素在中國聚集經濟進化中的作用研究》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於分析聚集經濟形成和發展的進化機理,制度變遷的進化經濟學解釋及其在聚集經濟進化發展中的作用,共由7章組成。
《制度因素在中國聚集經濟進化中的作用研究... 內容介紹 產業聚集論 《產業聚集論》是在國家社科基金《區域發展中的產業聚集:動態分析與模式研究》(編號:01CJL011)的基礎上加以修改而成的,課題已經於2004年鑑定結項...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文摘 成都雙流空港聚集賓館 成都雙流空港聚集賓館距離雙流國際機場1.5公里,是雙流國際機場最近的星級標準化:舒心服務,環境優越,衛生整潔,經濟實惠,舒適優雅,方便快捷的商務旅遊型賓... 基本信息 酒店服務 交通指南 訂房須知 聚集創新 第一章第二章第九章 圖書信息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目錄 衡陽鋼管深加工產業聚集區 湖南省首家以企業為依託舉辦的園區——衡陽鋼管深加工產業聚集區,衡陽鋼管深加工產業聚集區位於衡陽市區西南部,距市中心城區5km,北接衡鋼集團,西鄰衡棗高速... 衡陽鋼管深加工產業聚集區簡介 衡陽簡介 衡陽鋼管深加工產業聚集區企業 總部經濟 總部經濟(HeadquartersEconomy),是伴隨著商務園區、中心商務區(CBD)的出現才被發現的一種經濟模式。
它因為某一單一產業價值的吸引力... 由來提出 綜合闡述 總部規劃 發展條件 內在機制 產業聚集形成的源泉 《產業聚集形成的源泉》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作者是徐康寧。
基本簡介 目錄 相關搜尋聚集經濟廠商理論AC313直升機增長極理論雙頭壟斷中間產品貿易世界大戰鐵路月票不完全競爭王家嶺煤礦維基祝壽海運門產業聚集理論俏江南企業規模經濟雙色球劉德華新經濟地理學公墓導購員WiMax大成就者龍朵加參熱門詞條BTCMcAfeeSecurityScanPlus三更刺蝟的優雅姦淫學徒恆春兮手牽手歌詞爛桃花田宮真愛眼睛按摩器紅色警戒胸部膠珠莎士比亞詐逃離伊甸園金相顯微鏡開卷八分鐘除臭劑驗車黃金國度黑田東彥306airplanecougarexitfencesHelloKittypronunciation七星威樂曼迪傳播最新歌曲李茂山梧桐樹結婚祝福臺北W飯店蜜蜂少女隊邱慧雯醋高演鼠魚吉利丁奧迪A4曼谷炒年糕顏行書風語者雞蛋糕黃嘉千聚集經濟@百科知識中文網
延伸文章資訊
- 1投稿類別:商業類篇名:聚集經濟之鳳山傢俱街作者
希望藉由這次的小論文來了解傢俱街的形成原因,「聚集經濟」對當地造成 ... 政策而聚集的高科技產業,聚集經濟看似是不好懂的地理名詞,但其實例子就在. 自己身邊。
- 2結合優勢發揮綜效,台灣產業群聚的下個目標 - 今周刊
... 相機街」或者是「家具街」,販售類似產品的店鋪,聚集在一條街上。 ... 臺灣經濟走過1 9 9 7 年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科技網路泡沫,和2008年金融 ...
- 3聚集經濟_百度百科
聚集經濟是指企業向某一特定地區集中而產生的利益,亦稱聚集經濟效益,是城市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原因和動力。
- 436.下列哪些現象可以用「聚集經濟」的觀點來解釋
舉個例子,這也就是為何當去購物時一次購足大量商品的情況下容易殺價的原因 聚集經濟: 產業之間如果有互相共同的需求,設施、交通、金融服務、產業聯繫等因素,而在 ...
- 5聚集經濟 - MBA智库百科
聚集經濟(Economies of agglomeration),也稱聚集經濟效益、聚集規模效益聚集經濟是指企業向某一特定地區集中而產生的利益,是城市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原因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