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識自己?畫出自我認知的四個象限 - LINE TODAY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美國心理學家魯夫特(Joseph Luft)和英格漢(Harry Igham)對「自我認知」進行了多年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周哈里窗」。
該理論認為,每個人的自我, ...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
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更新於2018年12月15日01:00•發布於2018年12月15日01:00•寶鼎出版
提高自己的情感能力,必須認識到,人與人之間有一種無關優劣的「不同」。
而在全世界六十多億人當中,你最需要知道的一個「不同」的人,就是你自己。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自我認知」。
圖片|來源過去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外向的人,到處演講,為別人提供諮詢服務。
但是,當參加自助酒會時,我發現有些人端著一杯香檳優雅的走來走去,碰見誰都能聊兩句,談笑風生,呼朋喚友。
而我呢?常常是一個人端著一杯可樂,靜靜的站在角落,誰也不想搭理。
我覺得這樣不對,但始終無法改變自己。
直到有一天,我參加了一項專業測評,終於知道:啊?我居然是個內向的人。
每個人的能量來源不同。
有些人的能量來自安靜的思考,有些人的能量來自熱鬧的社交。
而我呢?我能從獨處中獲取源源不斷的能量,所有熱鬧的場合對我來說,都是巨大的消耗。
至於我在演講中看似外向的行為舉止,其實都是源自後天的訓練,而不是先天的性格。
當我有了這樣的自我認知之後,就徹底釋然了。
我學會了自我調節:每次演講結束,或者與人長談之後,我都會給自己一些時間靜靜獨處,恢復心理能量。
甚至有些時候,我學會了放過自己:那樣熱鬧的場合,我就不去了吧!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要「認識你自己」。
不偏不倚的自我認知如此重要,怎樣才能獲得這樣的認知呢?(推薦閱讀:成長不是變成大人,而是認識你自己)美國心理學家魯夫特(JosephLuft)和英格漢(HarryIgham)對「自我認知」進行了多年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周哈里窗」。
該理論認為,每個人的自我,按照自己知不知道、別人知不知道,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盲目的自我、祕密的自我、公開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
圖片|作者提供第一,盲目的自我,即別人知道,自己卻不知道的「我」有人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不可能吧?有誰能比我更了解自己?還真有。
我曾經在朋友圈做過一個小調查,請朋友們用三個關鍵詞來評價我。
反饋最多的三個關鍵詞分別是:戰略顧問、網路轉型和笑話高手。
我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在朋友心中居然是個笑話高手!調查,尤其是匿名調查,可以幫助我們認知「盲目的自我」。
第二,祕密的自我,即別人不知道,只有自己知道的「我」很多人喜歡選擇性埋藏或否定這部分的自我。
現在反過來,怎麼把它挖出來呢?拿一張紙,在10分鐘內寫下20句:「我有__不為人知的一面。
」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寫完後藏好。
然後用三天時間來觀察對照自己的言行。
三天後,從20句中刪掉最不符合的10句,再補寫10句不重複的。
再過三天後,挑出前面5句──這就是「祕密的自我」。
(推薦閱讀:認識自己的五個誤區:你以為的你,是真正的你嗎?)第三,公開的自我,即別人知道,自己也知道的「我」比如,「我長得比較瘦」、「他長得比較帥」、「某某的邏輯思維能力特別棒」、「某某口才特別好」等等。
有時候,人們以為的「祕密的自我」,其實是「公開的自我」。
圖片|來源第四,未知的自我,即別人不知道,自己也不知道的「我」了解這部分自我,可以借助一些專業測評工具。
就好比,要想知道自己的智商多少、性格如何,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專門機構測一下(比如運用MBTI 1),而不是隨便從網上找測試題做。
還有兩點需要提醒的是:自我認知具有刻度性和動態性。
比如,問100個人:「你勤奮嗎?」估計有90個人會給出肯定回答。
「勤奮」這東西,是有刻度的。
六點起床的,可能比八點起床的勤奮;四點起床的,可能比六點起床的勤奮。
只有基於比較,才能得出自我認知。
再比如,有的人說自己不擅長演講,但是隨著練習,他會講得愈來愈好。
所以,類似這種自我認知,就是動態變化的。
遇到困難時,有人說:做自己。
一帆風順時,有人說:做最好的自己。
「做自己」,是現實自我;「做最好的自己」,是理想自我。
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要低估自己的潛力。
【KEYPOINT】自我認知自我認知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情感能力。
在認知世界、認知他人之前,我們要清晰的、不偏不倚的認知物質自我、社會自我和精神自我。
怎麼做呢?可以依據「周哈里窗」,用調查的方式,了解「盲目的自我」;用反省的方式,了解「祕密的自我」;用測評的方式,了解「未知的自我」。
延伸閱讀:心理諮商師帶你認識自己:該如何接受自己的黑暗面心理諮商師帶你認識自己:該如何接受自己的黑暗面加入女人迷Line@,好內容不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人際
延伸文章資訊
- 1突破心牆,促進關係更快樂:在我心開一扇「周哈里窗」
社會心理學家Joseph Luft和Harry Ingham提出「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概念,將自己和他人對於自己的想法交織出四個區域。藉由周哈里窗,能夠給予我們 ...
- 2全面認識自我的周哈里窗 - 壹讀
心理學家魯夫特與英格漢提出周哈里窗,展示了關於自我認知、行為舉止和他人對自己的認知之間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前提下形成的差異;周哈里窗包括四個 ...
- 3如何認識自己?畫出自我認知的四個象限 - LINE TODAY
美國心理學家魯夫特(Joseph Luft)和英格漢(Harry Igham)對「自我認知」進行了多年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周哈里窗」。該理論認為,每個人的自我, ...
- 4成為更好的人:從周哈里窗認識完整的自己 - 活動通
成為更好的人:從周哈里窗認識完整的自己. 透過活動拓展人脈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舉辦活動帶給朋友歡樂,發展興趣或專長增加自我魅力 成為更好的人:從周哈里窗認識 ...
- 5第10709期我是誰?你最該認識的人 你自己。 - 國立中央大學 ...
心理學家Joseph Luft及Harry Ingram提出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的概念:想像自己是一扇窗,4個窗格之間的分隔很厚,視線無法穿透。你站在窗子的一側看自己,只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