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對慈禧的驚人評價,中國人怎么也想不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位名叫田原禎次郎的日本人在他的著作《日本人眼中的慈禧》中寫到:〝提起西太后,無需畫蛇添足。

她是清國的攝政皇太后、古今無與倫比的女性政治家,這一點恐怕無人不知, ... 老外對慈禧的驚人評價,中國人怎么也想不到!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慈禧在許多中國人心中只是一位一味求和,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享受權利與榮華的晚清統治者,是大清最可惡的統治者。

其實不然,慈禧太后在外國人眼中儼然是偉大的女性。

一位名叫田原禎次郎的日本人在他的著作《日本人眼中的慈禧》中寫到:〝提起西太后,無需畫蛇添足。

她是清國的攝政皇太后、古今無與倫比的女性政治家,這一點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上海《德文新報》曾刊登了一篇名為《中國西太后》的長篇文章,稱贊慈禧為非同尋常的女中豪杰。

慈禧像(網絡圖片)在光緒九年至十一年爆發了中法戰爭。

在李鴻章頻頻提出議和時,慈禧堅決反對。

起用馮子才,李秉衡與法國開戰。

取得諒山大捷與臺灣勝利。

可見慈禧并不是一味求和,而是尋找最佳解決方法。

大多數學者認為慈禧給清朝續命數十載!像亞瑟史密斯在《動蕩的中國》里評價慈禧:〝中國的門戶面對敵對勢力從來未被打開,這在中國半獨裁統治的歷史上可謂絕無僅有,要找一個原因,我想只能說是這位統治者本人擁有一種獨特的品質和才能。

〞美國公使田夏禮也曾言:〝西太后是世界大君主之一,使垂亡的帝國與列強結伴而行就是借此女杰之力。

〞慈禧的另一開明之舉便是準許滿漢通婚,禁止婦女纏足,雖然沒有得到貫徹實行。

慈禧曾下懿旨(雖未正式頒布):所有滿漢官民人等,著準其彼此結婚,毋庸拘泥。

至漢人婦女,率多纏足,由此已久,有傷上造物之和。

由這些方面可以看出世人對慈禧有很高評價,與我們今天聽到慈禧相左。

但時勢造英雄,大概是晚晴的硝煙湮沒了慈禧偉大的一面。

慈禧太后臨終遺言改變大清歷史至于慈禧,是〝老妖婆〞,還是〝不同尋常的太后〞;是地地道道的賣國賊,還是多讓大清王朝多延口殘喘30年之久的救世主……正所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回眸最后一天的慈禧,如今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1908年,11月15日。

凌晨時分。

慈禧像往常一樣,起床,即所謂〝請駕〞。

昨日,也就是14日,光緒帝駕崩。

慈禧終日忙碌于料理光緒帝的后事,沒能多加休息,很晚才休息。

銅幣上的慈禧太后(網絡圖片)不知為何,慈禧太后的氣色非但未有損,反而越發的好了。

起床后,便到了梳洗時間。

宮門外,專門伺候的太監早已靜候多時,譬如,專管梳頭的太監。

因為慈禧太后特別注重養護,故每日用于梳粧臺上面的時間很長。

梳洗完畢后,一太監喊道:〝打簾子。

〞專門此事的太監便連忙打開簾子。

與此同時,在場的所有太監皆聞聲跪拜,齊呼〝老祖宗吉祥〞。

其后,用豐盛的早餐。

早上六時。

慈禧開始召見軍機大臣,共與皇后(按:即光緒帝之妻,葉赫那拉氏,也就是日后的隆裕太后)、監國攝政王載灃等人洽談多時,后以新國君的名義下詔書,尊慈禧太后為太皇太后,又尊皇后為太后。

正午午時。

起初吃午飯時,慈禧還好好地,可吃著吃著,便開始頭暈目眩,且這一狀況持續了較久。

人將逝世時,當事人多了然,便曉得自己將不久于人世,故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并敲定太后管重要之事,監國攝政王裁定。

發完上諭后,慈禧病情越發加劇,便命令軍機大臣起草遺詔。

軍機大臣將起草的遺照呈上后,慈禧閱后,改了幾處,譬如〝不得不再行訓政〞與〝回念五十年來〞云云。

說罷,她又對身邊人說道:〝我畢生垂簾聽政數次,不了解的人認為我是貪婪權力,實際上是迫于時勢不得不做出此決定。

〞此時的慈禧還如素日一般,頭腦清晰,神志清醒,旁人觀之為和藹可親。

沒過多久,她便開始逐漸昏沉起來。

后倏忽,眼睛又開始炯炯有神,可這一情形未能維持多久,可見這是回光返照。

慈禧對這個自己執掌大權好久好久的大清王朝扔出最后一句話:〝此后,女人不可預聞國政。

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

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

明末之事,可為殷鑒(自我以后,任何女子不得干預國事,必須好好維護本朝家法,尤其是嚴防太監專權!明末之事,一定要引以為鑒)!〞下午五時。

慈禧張著嘴,面南逝世。

來源:網絡(責任編輯:隋詩) 2015-08-2308:56:26 [新一篇] 獨臥青燈古佛旁——讀《謝小娥傳》唐代傳奇 [舊一篇] 宋美齡在蔣介石的靈柩中放了些什么?(組圖) 相關閱讀 【考考你】湖南出那么多名人,你認得幾個? 【思享】光亭:志愿軍為什么要敵前潛伏 走向共和第五十七、八、九章 新疆人變成邊緣群體值得反思頭條 首屆中研院院士為何缺了錢穆 戴博:重要的是中國想成為怎樣的國家 章立凡:陳光甫洞觀國共 湯壽潛學術討論會綜述 民國“黃金十年”留給我們的反思 推薦文章 喜劇電影創作規律漫談 楊葵文章選:反應能力 胡適的墨學研究 林語堂:中國人是孔子主義者?鳳凰副刊 歷史上有哪些打臉的軍事故事? 海外華文文學研究  海外華文文學的比較文學意義 西游版卡牌:玩轉西游 黑洞中還有生命和文明? 內部人士解讀:廣電總局到底不讓看什么?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