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當真情愈來愈少,爭權愈來愈多 - 康健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黃軒生長在馬來西亞檳城,個性如東南亞的天氣一樣「熱」。
「看病的時候有問必答,會仔細叮嚀 ... 黃軒立刻陪他去急診,轉給心臟科醫師做心導管手術。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大人社團
康健知識庫
癌症問康健
康健線上學習
康健嚴選
康健出版
康健影音
書香花園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電子報
首頁
看文章
康健好書
醫學人文
黃軒:當真情愈來愈少,爭權愈來愈多
收藏
瀏覽數13,771
2011/07/13·
作者/張靜慧
·出處/康健出版
放大字體
生命在呼吸之間
作者/黃軒
了解更多
跟病人互通「情書」、常對病人說「我對你有信心」…,黃軒用真誠和細膩的關懷,撫慰每個病苦的靈魂。
接近午夜,台中慈濟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黃軒還在病房探視病人。
11點57分,他看著這位肺癌病人吸進最後一口氣,沒再呼出來……數不清多少次,他握著病人的手,陪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腦海浮現幾年來共同抗病的日子,那些笑容與淚水,總讓他心中激盪不已,無法言語。
如果你讀了他行醫故事的書《生命在呼吸之間》,相信你也會數度跟著情緒澎湃。
黃軒生長在馬來西亞檳城,個性如東南亞的天氣一樣「熱」。
「看病的時候有問必答,會仔細叮嚀要注意的事,很健談,常從有口水講到沒口水,」病患家屬劉先生形容。
熱情的外表下,他也有顆細膩的心。
有一天,一位近60歲的女士和一位45歲的男士同樣因為胸痛、無法入睡、呼吸困難而來就醫,男士的號次比較後面,但黃軒交代護士,等男士做完心電圖和X光後,要讓他馬上進診間看報告。
護士問:「那位阿姨的症狀跟這位先生一樣,而且年紀比較大,為什麼不讓她先看報告?」黃軒的判斷來自察言觀色,在診間門打開的瞬間,他已經在觀察病人的狀況。
當護士叫女士進診間,她很快就進來,但男士從起身到進門坐下,停頓了兩次,每次都至少3秒,而且臉色蒼白、在冒冷汗。
種種跡象顯示他雖然比較年輕,但病情可能比較嚴重。
檢查結果如黃軒所料,男士是急性心肌梗塞,若不馬上治療可能有生命危險。
黃軒立刻陪他去急診,轉給心臟科醫師做心導管手術。
怕自己失去真情醫生受的訓練,讓他們總是在病人面前表現得冷靜、專業。
「醫生必須掌握局面,做該做的事,不能病人哭,就跟著一起哭,」但黃軒認為,醫生的內心應該保有那份真情。
他說,菩薩是「覺有情」的意思,菩薩是覺悟的有情,並且能覺悟眾生的痛苦。
「不是叫人情感氾濫、情緒混亂,而是同理。
加護病房簡稱『ICU』,聽起來像『Iseeyou』,醫護人員要看到病人的苦,幫他們減輕這份苦。
」他直言,「很討厭一些醫生真情愈來愈少,爭權愈來愈多。
」同時,隨著職位愈來愈高,願意分享真情的人就愈來愈少。
以前他有位主管一坐下,旁邊的人就紛紛藉故離開,沒人想跟他講話,也不知講什麼。
「高處不勝寒,位子愈高,真情愈收斂,」他感慨。
他很怕自己不再用真情從事醫療工作,因此常提醒自己別失去真情,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就是多鼓勵病人。
從苗栗來看診的劉太太說,黃軒是第一個對她說「我對你有信心」的醫生,「我跑過很多醫院,從來沒有一個醫生這樣說過。
真的很感動。
」
廣告
這些鼓勵對病人來說像吃了定心丸。
有一天黃軒接到開刀房護理人員的來電,說有位病人希望在開刀前見他一面。
黃軒趕去,對病人說:「我對你有信心,我們一起度過難關。
你對自己有沒有信心?」病人說:「有!」然後安心進開刀房接受手術。
「用肯定的語氣解除病人的恐懼、焦慮,實在好重要!但很多醫護人員說不出來,」黃軒惋惜。
跟病人互通「情書」黃軒在診間辦公桌上放了一個木質名片座,造型是一雙併攏的手掌,好似捧上名片,歡迎病人拿取。
「每個人都需要誠意相待,需要尊重,」他說。
他還會跟病人通信,不只他的病人寫信給他,連在其他醫院治療、從未謀面的病人也會寫信給他,跟他分享治療情形、生活近況。
他笑稱:「這是我跟病人間的『情書』。
」不僅安病人的心,他也努力撫平家屬的痛與內疚。
曾有位得肺癌的阿嬤吃標靶藥一個月後,狀況好轉,家屬相信是因為阿嬤同時服用的草藥發揮效果,決定停止服用標靶藥。
黃軒只能尊重,但提醒家屬一定要每一、兩個月就帶阿嬤回來照X光。
X光顯示阿嬤的腫瘤愈長愈大,家屬卻不信,直到她快不行了才送回醫院,直接進加護病房。
兄弟姊妹開始互相指責對方不早點帶母親回醫院就醫、不聽醫生的建議,吵得不可開交。
黃軒出面緩頰:「之前的事大家就不要再提了。
大家都愛阿嬤,對不對?讓她善終,留一口氣回家吧。
」家屬聽了他的話,冷靜下來,不再爭吵,帶母親回家,平靜往生。
看到太多子女把父母遺棄在醫院裡胸腔內科重症病人多,例如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使用呼吸器的病人等等,因此黃軒是全院開死亡證明最多的醫生,「這不是榮耀,但這就是我的工作。
」天天照顧病重、病危的患者,對他的影響之一是――不敢生小孩,因為看到太多子女把父母送到醫院後就不聞不問,形同遺棄。
他舉例,一個27歲的年輕人和72歲的老伯同時住院,年輕人天天有親友來探望,十分熱鬧,但老伯伯卻無人聞問。
社工打電話給老伯的兒女,他們都說「很忙」,沒空來醫院探望父親。
「後來老伯在大年初三去世,沒有一個子女在身邊,」黃軒語氣沉痛。
他有個「幻想」:找一塊很大的地,蓋一間環境舒適的安養中心照顧老人,感謝他們年輕時對社會的付出,也讓子女安心。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太重要了,」嗜讀古書的他引用《禮記.禮運篇》說。
另一個影響是深切感受無常。
曾有位25歲的癌末病人說:「只要能活到明天,就是上天的恩賜。
」他聽了深感這個25歲年輕人對生命的體悟,比他這四十幾歲的人還深。
廣告
「無常往往比明天先到。
『每天都是最後一天』是我的口頭禪,常常這樣想,就會感恩,就會珍惜,」他微笑道。
醫生也是有血有淚的人正因為無常,當下更值得珍惜。
每天早晨出門聽到小鳥叫,他都感受到生命的躍動,心中充滿欣喜;每天晚上踏著星光從醫院回家,抬頭看星星或到海邊聽濤浪,想起今天跟病人的互動,心有所感,便寫文章、寫詩抒發。
雖然照顧重症病人,心情不免受影響,但他仍然常保持放鬆、微笑。
他提醒自己也提醒病人:珍惜每一天、珍惜身邊的人。
黃軒從小喜歡讀唐詩、宋詞、古文,12歲開始寫文章、寫詩,連餐巾紙上他都可以寫;行醫後,他更用寫作記錄人間實相、和病人攜手抗病的點滴,同時抒發壓力和真實情感,「這是一種心理治療。
」他寫出胸腔科病房的真情故事《生命在呼吸之間》,「希望讀者看到醫生也是有血有淚的人,我們也會害怕死亡,也會驚慌,」他坦承心情。
書中每個故事都是每條生命在病悲病苦中串成的,「我何其有幸能跟病人同乘一艘船共進退,一起學習生死,修行生死。
其實,我的病人不只是病人,更是我的人生導師。
」
看更多
文章關鍵字
照護者
病人
肺癌
胸腔內科
黃軒
生命在呼吸之間
作者:黃軒
出版日期:2011/06/28
本書分為三章,第一章寫醫院裡的人性試煉,比如口口聲聲說要照顧老父的「孝子」,把父親送到醫院後竟人間蒸發;第二章寫生命可能隨時因為疾病或意外而驟然中止,生命,其實只在呼吸間;第三章寫醫病情深,充滿「人傷我傷,人苦我苦」的大愛。
真情相待,看見最美麗動人的醫病深情。
病房中的真情故事,白袍下的生命對白
道出生老病死中的感謝、不捨與無奈
黃軒:生命故事在病悲病苦邊緣真實串成
更多書摘試閱
立即購買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看下一篇文章
【2022康健癌症趨勢論壇】重症治療新契機,成人周邊造血幹細胞儲存
熱門文章
1.
BA.5來了!社區流行勢不可擋,Omicron新變異株是否會引起重症?
4.
釋迦營養價值高!維生素C直逼芭樂
2.
冷氣開除濕可以順便降溫? 3招保持涼爽又省電
5.
好入睡,其實是身體發出的警訊!
3.
多吃貝類,可改善肩頸、眼睛疲勞
6.
「1234」飲食法 吃出漂亮血脂成績單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新冠後遺症咳嗽、頭痛、失眠?改善長新冠7招馬上學
最新專題
中年後重新愛父母 6個名人故事一起迎接新時代孝順之道
新冠確診、快篩陽怎麼辦?從預防感染到康復完全教戰 新冠復原指南
北榮專家說|讓醫療新知變得更簡單清楚
染疫醫生的確診日記
【母親節特輯】今年,不再與媽媽有距離
測測看,你有沒有心血管疾病?2022心腦血管就醫指南|康健雜誌
延伸文章資訊
- 1黃軒- 康健雜誌
醫學博士,現為重症醫學專科醫師、胸腔內科專科醫師,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12屆(2012)大學傑出校友。以最大同理心、積極的專...
- 2黃軒醫師Dr. Ooi Hean
黃軒醫師Dr. Ooi Hean. 16609 likes · 814 talking about this. 醫學博士重症醫療醫師/古文詩賦愛好者/專欄作家《綜藝大熱門》、《新聞.
- 3黃軒:當真情愈來愈少,爭權愈來愈多 - 康健雜誌
黃軒生長在馬來西亞檳城,個性如東南亞的天氣一樣「熱」。 「看病的時候有問必答,會仔細叮嚀 ... 黃軒立刻陪他去急診,轉給心臟科醫師做心導管手術。
- 4108-1 他鄉變故鄉系列-講座:馬來西亞文化特色
十一月二十六日,全人教育中心人文社會學科邀請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中心副主任馬來西亞籍的黃軒醫師,來與護理四技一二年級學生進行來台進行醫護工作的點滴分享 ...
- 5黃軒的文章 - 風傳媒
目前為台中慈濟醫院醫師,來自馬來西亞檳城,熱愛中文;古文詩詞,閱讀寫作;在台灣和馬來西亞許多媒體開設專欄;著有《肺癌診治照顧指南》《生命在呼吸之間-胸腔病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