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 康健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醫學博士,現為重症醫學專科醫師、胸腔內科專科醫師,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12屆(2012)大學傑出校友。

以最大同理心、積極的專...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大人社團 康健知識庫 癌症問康健 康健線上學習 康健嚴選 康健出版 康健影音 書香花園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電子報 首頁看文章專欄醫生這樣說 分享 分享 黃軒 醫學博士,現為重症醫學專科醫師、胸腔內科專科醫師,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12屆(2012)大學傑出校友。

以最大同理心、積極的專業與熱情,兼具謙卑與柔軟,面對病患與家屬。

著有《肺癌診治照護指南》、《生命在呼吸之間:胸腔科病房的真情故事》、《因為愛,讓他好好走》,最新作品為《還有心跳怎會死?:重症醫師揭開死前N種徵兆》。

新冠肺炎 為什麼新冠肺炎死亡會急劇攀升?醫:給氧太多壞了事 當病患出現低血氧,已經在呼吸衰竭中了,在這種情形下,以為缺氧就給氧,給予大量的氧氣,反而加速病患的死亡。

這中間的緣故,通常只有重症醫師知道,不但很多臨床醫師都不了解,連世界衛生組織(WHO)兩年前也才承認,關於給氧這件事情,WHO犯了錯。

在此也特別提醒所有醫療同業。

動手術時給高濃度氧氣WHO:我們錯了 2016年,WHO建議成人全身麻醉動手術時,宜給予80%濃度氧氣,如此可以減少傷口的感染。

然而,經過17個大型的重症醫療研究發現,使用80%濃度的氧氣,和只用30~35%較低濃度的氧氣比較,並不會讓傷口的感染減少,這些重症臨床研究,推翻了WHO的建議,迫使WHO在2018重新修正建議。

重症醫療針對1,156心跳停止的重症病患、經過急救後的病人案例研究,發現那些供血液超足夠動脈分氧(PaO2)超過300mmHg院內死亡率是63%,比那些正常血氧濃度的死亡率(43%)還要高。

為什麼大量給氧,反而壞事? 我們一般人的認知,以為缺什麼給什麼;事實上,身體是一台超精密的機器。

一開始,「缺太多」,真的會要命,所以剛開始的階段,確實是該缺什麼補什麼。

問題是,補到什麼時候該停止?要補多少?才不會弄壊這台精密儀器呢?為什麼說「補太多」,其實反而要了很多新冠肺炎危重症病患的命呢? 關鍵在於體內一種的活性氧類(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包括氧離子、過氧化物和含氧自由基等活性氧類,它們是我們體內有氧代謝過程中的副產品。

當大量供給氧氣時,這些活性氧類副產品都會大量供氧瞬間累積,反而導致大量發炎反應,破壞了體內細胞,導致大量細胞死亡,這時新冠肺炎病患的呼吸道內黏膜大量破損,清痰能力變差,肺泡表面張力素(surfactant)大量減少,肺泡大量塌陷張不開,這些都是導致新冠肺炎低血氧的病人,死於大量供氧治療。

給氧剛剛好,才是最好的治療 加護病房的一項研究發現,480位重症病患接受高濃度氧氣治療(PaO2超於150mmHg)和適宜的氧氣治療(PaO270~100mmHg),比較兩者的死亡率,病患接受高濃度氧氣治療,死亡率比適宜的氧氣治療高出約2倍(20.2%比11.6%)。

重症醫療也發現,在接受呼吸器維生的重症病患,那些維持氧合濃度在96%的,可比維持氧合濃度在100%更易脫離呼吸器。

看起來不是100分就是最好,剛剛好,才是最好,而如何能剛剛好,那就是重症專科醫師重要的角色了。

要降低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不是只有大量隔離病人,大量做篩檢,大量的供氧而已,而把病患放在病房內,保守觀察治療而已,而是要在真正後缐的重災區積極且做出適宜的治療,要做到這些,必須有更多的胸腔暨重症醫護人員的參與,我相信,重災區處理好,新冠肺炎存活率,才會更好。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8.3萬 家庭關係 慈悲,需要管理 (編按:14日凌晨台南玉井真理家族前輩堂遭人縱火,不幸造成7人死亡,震驚社會。

除了探討建築物本身的安全結構外,另個令人心痛的是,21歲的嫌犯明明是去那裡接受安置輔導,為何反釀成縱火悲劇?胸腔重症醫師黃軒提出他的看法。

) 玉井縱火案,似乎燒起了青少年輔導的隱憂。

試想一個剛滿20歲的青年,毫無自主能力打工賺錢,需要打電話給警察,然後才能向父母要錢?而且不只是一次,這就是非常嚴重無能力自主的行為,最重要的是,他本身的家庭溝通管道是否已經完全受阻,從而影響他的心智成長? 一般而言,孩子和家人溝通是很正常發展的管道。

也就是說,這孩子從青少年開始,他的生活安全軌道就已經彎曲、變形了,這個階段如果沒人適時管理,或者只等待偶有一輛輔導列車經過,卻沒有更進一步從根本導正,時日一久,任何看似不起眼的零星火花,也許將帶領著悲劇隨之而來。

(推薦閱讀:當生命陷落時,我們都有可能是下一個「應思聰」) 任何青少年的性格異常、甚至犯罪現象,威脅到社會秩序,並不是被抓了、去法院、扣押他、審判他、判決他……等,青少年就會恍然大悟、徹底改變心性。

其實,台灣早在1997年起已有少事法庭,引入安置輔導制度,各少年法院將裁定,需要安置輔導的少年,安置在已和法院簽訂委託的安置機構中,由少年保護官個別與機構訂定安置輔導計劃,作為實際執行的依據。

(推薦閱讀:單靠國家補不起社會安全網的破洞)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已有安置輔導,為什麽悲劇仍會發生? 問題少年的狀況包羅萬象,可規納為3個問題: 家庭問題 如果少年的偏差行為是導因於家庭因素,而認為其成長環境有加以調整的必要,家庭輔導是首要工作。

這類個案僅需單純調整成長環境,提供一個適當的安置機構,即可有利他的健全自我成長。

我個人認為,安置輔導的處遇非常適合。

個人問題 如果少年的偏差行為是導因於個人的性格異常,當這類個案送往機構安置,不久就會發現,這種個案在機構內可能會不斷滋事(包括:逃離機構、竊盜、傷害、霸凌、性侵害、縱火……),令安置機構人員疲於奔命、焦頭爛額,連帶嚴重影響機構中原本已穩定的其他個案。

雙重問題 是家庭問題,也是個人問題。

這類個案就很複雜,雙管齊下是比較好的做法。

一是專業醫療人員評估和矯治他的性格,再加上部分社心人員評估和矯治其家庭,才可能讓這些個案達成健全成長的目標。

(推薦閱讀: 我的孩子反社會?) 這類個案若沒有經過專業人員協助,不管放置哪裡,都是未爆彈,也容易使個案心生不滿,就會做出例如報導引述的行為: 曾男情緒不穩定,曾家暴毆打父親10多次,但未對母親動手,家人申請保護令獲准,衛生局多次通知曾男到醫院精神科就診,曾男置之不理。

「本身情緒障礙」、「家庭保護令」,這是典型的雙重問題,非常棘手。

你叫一個有情緒障礙的人自己去看精神科,他病識感不佳,當然不會輕易就範;再加上「保護令」阻擋了家庭內的溝通,更易使得這些個案處在一個引爆點上。

前晚向家人要錢要不到,心情不佳,想到曾經住過的前輩堂,1年前想要再回去住時,竟被以「客滿」為由拒絕,忿恨不平下買汽油坐計程車去犯案。

「向家人要不到錢」、「拒絕住入輔導機構」,這就是兩點火花同時發生了,就會引燃大火。

他開始了反撲犯罪、置一切於不理了,這些反社會行為,讓我們常常發現愈輔導愈偏差、甚至把安置機構人員殺了、把安置機構燒了……,最令人心寒的是,犯罪後還會自我合理化: 曾冷回:「燒死一個也是這樣的罪,多燒死幾個沒關係。

」還說:「做錯事情,只要向神明懺悔,就會沒事。

」犯後態度令警方搖頭嘆息。

這真是輔導不成的社會大悲劇。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一張公文紙,可以保護得了誰? 如果遭受恐怖加害,我們常會向法院申請一張保護令,保護自己和家人不被侵犯。

但當一張保護令文件生效開始,也許就是家庭關係決裂的開始,也就是「危機意識高漲」開始啟動!如報導所述: 離開時曾撂話要放火,原以為是小孩子鬧脾氣。

如果這時還認為只是小孩子鬧脾氣,危險的肯定是自己了。

因為這孩子在一紙保護令開始同時撕毀了親情,在如此大力矛盾衝擊下,小孩可能會自動列入「高危險族群」,也就表示他的話不是説説而已,而是真的有機會去行動的,更何況: 曾嫌精神狀況不太穩定,對於父母親的管教相當排斥,過去曾不斷闖禍,因此頻頻進出少年中心收容。

當這些少年犯罪時,我們會讓他有機會教化,遠遠大於懲戒,於是法院就會求助或轉介一些宗教團體,試圖讓這些人可以改邪歸正。

是故當法庭得知,真理佛堂環境不錯,一張紙輾轉介紹曾嫌到佛堂修業,期盼以宗教的力量呼喚良心,幫助曾嫌找回自己。

但這些處置、安排要發揮作用,都需要經過專業團隊的合作: 1.評估: 這是非常重要的開始,評估少年犯罪因素源自於家庭、本人或雙重問題;還有他的犯罪嚴重程度,是否會造成安置機構的傷害。

一開始就做出精確的判斷,是這些孩子有沒有機會輔導成功的關鍵。

弄錯問題來源,輔導方向發展當然也出錯。

2.監測: 一張公文紙,由少年保護官與安置機構(多由機構社工員出面)所簽訂的輔導計劃書,能否真正滿足受安置少年現在的需求?再者,安置機構是否有能力處理危機,有受過專業輔導訓練?如果這些孩子開始不斷滋事,包括:逃離機構、竊盜、傷害等行為接連出現,如何能再轉介其他的機構或監獄呢? 再加上少年如果安置於未經合法立案機構或未受訓的輔導人員教育,是否能稱為「符合少年之最佳利益」,還是會使青少年受害更深? 3.合作: 青少年犯罪輔導需要跨專業人員合力完成,絕不會因為法務人員的一張紙,就可以讓他馬上變成乖巧聽話的孩子。

這些包括了許多專業人士:醫療人員、教育人員、社心人員、軍警人員……等,我們迷途的青少年才有希望輔導成功。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慈悲,需要管理 我們的社會對於未成年孩子的失誤和犯罪,常給予滿滿的慈悲、輔導和原諒,如引述消息: 曾男過去曾有多項竊盜前科,性格相當偏激,過去在少年法庭庭長的介紹下到真理佛堂生活將近1年,教友也曾想教化他個性較偏激、情緒也不穩,有時會跟住戶起爭執,大家仍會包容跟勸導講道理給他聽。

我們多希望這些青少年只是一時迷航、走偏了,人生路迢迢,難免有行差踏錯的時候。

慈悲為懷,許多宗教團體或機構也是如此包容、願意付出的。

但是,「慈悲,需要管理」,當我們慈悲為懷,一直想要幫助輔導,卻在不知不覺中失去應有的安全警戒,輔導人員不知危險已靠近、機構人員不能判斷傷害已開始,這樣的「慈悲」,唯「慈」成「悲」劇,就太可惜了。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4.4萬 其他疾病 高以翔猝死 立刻急救可以活下來嗎? 身為重症醫師,常看到新聞報導哪位原本好好的人忽然猝死,都覺得可惜。

因為毎次當家屬把猝死的人送到醫院,幾乎都沒有心跳、血壓了…… 醫療統計資料已經一再告訴我們:現場的CPR(心肺復甦術)急救真的很重要,可惜憾事卻一再上演。

(推薦閱讀:好好健康的人,怎麼會猝死?) 猝死發生立刻急救 拉高存活機率 2019年9月,歐洲心臟學會(ESC)的醫療研究提到,如果舉辦運動相關活動時,主辦單位聘有專業急救人員在場,當原本健康的運動員發生猝死狀況時,其存活率是現場沒有急救人員的8倍。

因此,對於猝死,急救仍是目前第一缐、也是最有效的醫療技術,最能把猝死患者從鬼門關救回來。

救回猝死者 你只有4分鐘! 當猝死剛開始發生,只有4分鐘有機會救活他。

假如現場沒有醫生和護理、警消人員,任何會CPR的人,就是急救人員。

(推薦閱讀:勇消救婦就差救護器材 AED你會用嗎?) 遇到有人猝死,可以呼叫旁邊的人協助聯繫警消人員,趕緊尋找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並依照指示使用急救。

統計數據表明,如果能夠在猝死發生4分鐘之內,為病患施予心肺急救術,8分鐘之內,做好AED電擊,猝死患者的生存率,會馬上提高到60~75%。

如果是猝死發生4分鐘之後才進行急救呢?殘酷的現實是:馬上會從跪著CPR,變成跪著祈禱了,因為存活成功率僅為1%。

(圖片來源:康健資料) 哪裡可以找到最近的AED? CPR和AED是救治猝死患者的兩大絕配工具,但不是所有地方都有AED機器。

衛生福利部已推出「全民急救AED」手機App,它具有:1.119緊急呼叫功能2.能快速找尋最近的AED設置點3.可透過圖示、語音協助CPR4.可指導如何使用AED等5.有iOS和Android版本自從AED政策上路後,台灣已經成功搶救超過200多例心臟病患猝死者。

復習一下:若猝死者已經沒有生命反應,現場人士除了報案,更要準備為患者輪流胸部按壓,千萬不要等到醫療人員到場才做CPR。

急救猝死的病人應該是全民運動,人人有責。

如果有及時胸壓並用AED急救,猝死發生仍有機會存活下來。

因此一般民眾更要學會CPR和使用AED,也只有這樣,搶救猝死存活率才能提高。

(推薦閱讀:胸悶、胸痛等症狀別輕忽!以免猝死找上門) 如果你愛家人和朋友,一定要學會CPR和AED,哪一天摯愛的生命,可能就因你而得救!<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8.8萬 治療歷程與心得 人生最大悲柔 就是對生命悄悄地放下 當妳再睜眼看我,竟默默流下兩行淚。

妳對我說:「黃醫師,可知什麼叫『悲而無力』?」我輕輕搖頭,因為想聽妳說下去⋯⋯。

妳緩緩說起:「自從生病後,我才知人生不只是要面對無奈,而是要面對比無奈更困難十倍的悲從心來。

」 「當病人好不容易適應了病痛的悲傷,怎知又要面對一次次『治療成功又失敗、再治療』的循環。

一波又一波,如悲的撞擊,由心源源而來。

」 妳一字一句地說:「不管我原本多樂觀、多努力正向思考,都會愈來愈沒力。

尤其當生命漸凋、體力漸漸流失,似乎隨時要結束了,那種無力的悲傷,也愈來愈明顯。

」 這時妳把頭仰上看著我,似乎要把眼淚灌流回眼底內,也像是無助地尋求我的回答。

(推薦閱讀:醫:癌末病人猶如處在地獄 他們說「我很相信你」讓我感到愧對)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悲柔面對生老病死 汲取拔苦的能量 我才說:「中文的『悲』已有了涵義:當眼前人事物,『非』由『心』來,人會挫折、不安、失望、焦慮;而當一切似乎快撐不了,我們才能面對『悲』。

」 殊不知人的一生過程,充滿大大小小悲的挫折與悲的省思。

如果能集結一次又一次的覺醒,生命就有波動弧度。

只是我們平常不以為意,甚至一次又一次迴避、逃避那波動與弧度,直到驚覺生命隨時將變成一條平缐,才知道終點來到,人們既跑不掉也躲避不了,才如此悲醒。

「生老病死,由古至今都不曾變過,只是每個人生命心境起伏各異,」我看著妳,有感而發:「與其說『悲由心來』讓妳不斷遭受打擊,不如說『悲由心來』給了我們力抗生命難題的勇氣和拔苦的能量。

」 妳看著我久久才說:「黃醫師,也知悲由心來?」 我回答:「當我看到病人悲鳴不已,那都是一再地提醒。

」我知道,自己也走在生老病死的路上,無可倖免會變老、病苦和死亡,「但我是如此感恩,選了醫療這條路。

我傾聽病患悲鳴病苦,一再讓內心涙水洗滌自己也不逃避。

只有這樣,我才能悲醒看清生老病死。

這種悲不叫悲苦,也不是悲哀,而是生命中的一種悲柔,妳,懂嗎?」 那天妳聽完了,陷入沉靜良久。

今天我打開e-mail,看到妳的來信:「黃醫師,那夜聽你說完,我才知道『悲』也可以溫柔呈現,不用呼天搶地、怨天尤人去面對生命悲苦的變化。

我想了好久才想通,我好高興,就趕緊寫給你,怕自己忘了生命悲柔的意義。

下禮拜回門診見哦!」(推薦閱讀:生命終點前該思考的事)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我就在門診等妳回來,但妳卻沒有出現。

隔了一個星期,妳仍然沒有回診,我請護理師打電話到妳家,家人卻告知,妳那天留下e-mail後上床睡覺,從此就沒醒來過,妳在夢中往生了。

當護理師告知時,我愕然了幾秒。

「人生最大悲柔,就是對生命悄悄地放下」,而妳真的輕輕放下、靜靜離去。

這份悲柔,給了人間醫者一份美好的回憶,至今我仍然深深記著。

謝謝妳!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4.6萬 長照 長照給的生死教育課 別讓親情越來越陌生 只見伯伯一直低頭不看我,我就在他的輪椅前蹲下,目的是要看到伯伯的眼神。

他一直低著頭,我就比他的頭更低,才能讓他看到我呀。

這個舉動似乎嚇到伯伯了,他睜大眼睛看我說:「醫生,你為什麼要跪下?」 我説:「沒有跪呀,我只是蹲下,這樣伯伯比較容易看到我說話⋯⋯」 只見伯伯忽然一個起身,自己拉著椅子坐下來,這時輪到我嚇了一跳,原來伯伯的行動能力那麼好! 此時,只見伯伯低頭開始掉眼淚了,喃喃自語:「我的兒女,都不會像你蹲下來願意跟我説話⋯⋯」。

通常跟老人聊天,最容易進入話題的就是子女了,才聊了幾句,伯伯拭淚,「兒女不在身邊已經快20年了,他們最近請了外勞給我。

」 這樣老人的內心話,如果不認真思考傾聽,你一定會對伯伯說「你的兒女很孝順呀」,陷入社會習慣的假裝稱讚中。

但我說:「伯伯,你會想他們嗎?」 「想了有什麼用,大家都說兒女孝順,有外勞照顧我⋯⋯可是都看不到兒女人影。

」此時我已經感受到伯伯內心的失望了。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家庭情感疏離 長輩心聲誰真心洗耳恭聽? 我前天有個婆婆病患,她的女兒當晚從台北趕回台東。

因為她聽説老母親前天掛急診,她替媽媽掛我的門診,目的是想知道前晚在急診室發生了什麼事? 女兒要掌控全局病情,一旁年邁的父母親都低頭不語。

我告訴女兒,急診醫師有告知父母親,媽媽因為嚴重泌尿道感染才發燒,我看到年邁父母在她背後一直點頭。

現在的社會,兒女長大後離家去創業、工作、組家庭,這是大家很高興的事,但其中也隱藏了許多子女和父母的擔憂。

當家有年邁體弱的父母,卻因大家不在身旁,彼此之間的情感越來越陌生,甚至不信任,這是多麼令人擔憂的家庭長照運作模式呀。

(推薦閱讀:超高齡社會/一句掏心告白:我不怕老,只怕孤單!)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人生有三寶:生病、死亡、你會老 我常在演講時提到,我們一出生就有了三寶:「生病,死亡,你會老」。

(推薦閱讀:說「再見」,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告別方式) 但這三樣寶物,學校不教、家庭不說、親子避談,於是隨著時間流逝,子女長大了,這三寶陸續出現在眼前,焦慮替代了關懷、心慌取代了關注,大家以為親子關係依然融洽,實情卻是一家人遇到事情驚慌失措,甚至不知所措。

三寶一出現,有時候很容易引發子女間不和,父母病情沒有起色,還會質疑醫院誤診。

人世間的信任,完全經不起三寶的考驗。

但此時犧牲最大的就是老人們了,他們漸漸對自己身體失去主權、漸漸保持安靜,不和子女溝通。

這種劇情,在長照燈籠高高掛的今天,依舊照得很清晰。

原因或許正如我一位校長病患死前的最後一席話:「躺在床上任人擺佈,才知生死教育的失敗,是我一生巨大的恐懼。

」 雖然長照機構如今已到處林立,但我們對生命教育最大缺口,就是沒有針對這人生三寶「生病、死亡、你會老」,做好明確規劃和教育。

這會是我們來這人世間,最失敗的教育之一嗎?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2.7萬 肺癌 當病人已經無藥可救我能為她做什麼? 冷汗佈滿了她的臉,她正用最後一絲力氣問我:「醫師,我……會死嗎?」我握緊她冰冷、冒汗的手,試圖將自己手中的溫熱傳給她……我專注看著她回答:「放心,我不會讓你痛苦而死。

」才說完,懺悔和挑戰卻佈滿了我身為醫者的內心:因為明明知道她已病入膏肓,挽回不了,我還能做些什麼呢? 她初次來看診正值肺癌晚期,我向她說明治療計劃與存活率,而那時她才剛結束一段戀情,喔不!更具體的說法應該是,由於肺癌,她被未婚夫退婚了!現實的殘酷接踵而至,我仍然記得那時她在門診淚流滿面地說:「我失去了健康,也失掉了婚姻。

」 我給她鼓勵:「來,我有信心打贏這場戰爭……」 她的眼神瞬間從哀怨露出喜悅,小心翼翼問道:「真的?」我點頭,予她一個肯定的信心。

因為我們醫者喜歡和有信心的人一起抗癌呀!(推薦閱讀:就算化療掉髮,還是要漂漂亮亮)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兩年來,她完全配合我的治療計劃,我也是如此抱持信心把她的腫瘤從2.5公分,縮小到0.9公分,治療順利我們都很高興!於是她常常跟我分享自己去哪裡旅行,她每次都帶來很多照片給我看,我也是如此安靜聽她分享一切的美好時光。

直到有天晚上,她忽然劇烈頭痛被家人送來急診室,我接到急診醫師的電話便出現不好的預感,請急診醫師緊急為她做了頭部電腦斷層掃描,證實腫瘤已轉移到大腦。

她知道了竟然安慰父母,「不要擔心,黃醫師已經把我的癌細胞打到沒地方跑了,癌細胞只能一時偷跑上去到頭,很快就會滑下全被殺死了……」我還來不及跟她的家人説明病情,她卻已經如此樂觀看待。

確實有許多醫療研究發現,信心和樂觀可以正向協助抗癌病患,克服困境、提高求生存能力,研究顕示這些病人同時會對自己抗癌展開希望及幸福感的正向能量,並付諸行動將危機化為轉機。

她的樂觀也確實有幫助,加上我再度調整她的抗癌計劃,她又多活了兩年……(推薦閱讀:無懼晚期肺癌母女登南美最高峰) 後來她的狀況不甚理想,要她住入加護病房,她拒絕了,她竟又很有信心地、樂觀地告訴我:「任何再好的工具,也會有極限的……」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直到那天,她的生命快結束了,低血壓、心跳快速、呼吸急促,眼神開始很散、很飄移,那是因為癌細胞已佔滿兩邊的肺和氣管,由於她吸不到氧氣,腦袋開始缺氧,除了喘,缺氧也會使人焦慮不已,無法集中注意力。

但身為醫者的我又能做些什麼? 以前,我遇過好幾個末期患者這麼說:「醫生叫我們回家,已經無藥可救了!」只是回到家,然後呢?病人還是只能很困難地進食、大小便、很喘、難以入睡和活動啊!其實,這時候醫生仍有很多藥物可妥善處理病末者的不適症狀,我常常說:「我不能把每種疾病治癒,但我保證使毎個末期患者舒適離去……」因為醫療專業不只教會我危急重症處理,也教會我如何讓病末者善終。

(推薦閱讀:臨走前的綠豆椪,是她沒說出口的感謝) 命運把她交到我手上,成為我照顧的癌症患者,我和她曾經一起樂觀抗癌,當死神開始摧殘她的身軀,開始喘和疼痛時,我就用嗎啡注射藥物快速解除死神鐮刀揮下的不適感,也緩和了她的喘和冒冷汗,當她變得稍微舒服時,她竟然從抽屜拿出一個小粽子,用細微的聲音告訴我:「端午節快樂,謝謝黃醫師3年3個月的陪伴……」 記得當時我緊急被叫去急救別的患者,於是隨手將她送的小粽子放入醫師袍口袋。

當天下班前,護士小姐告知我,她剛剛在睡夢中甜美舒服地走了……摸摸口袋,她给我的小粽子不知何時已被我壓扁了,內心浮現了一點點內疚……每當端午佳節一到,對她的記憶總難以忘懷。

就像今天早上,我只是摸到別人送的小粽子,又想起如此少見樂觀態度的年輕女孩,她往生時才29歲,我真的也願她「端午節快樂」,唉!只是我好後悔,那天要緊急去急救,我連這句話,都還來不及對她說呢!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6.5萬 睡眠 起床≠清醒 3招助你擺脫「睡眠慣性」 上班族都期望早晨起床時,能以最好的狀態擁抱新的一天,有飽滿精神和熱情,而不是眼皮沉重和打哈欠。

無論是以前的機械鬧鐘,或現在的3C產品內建鬧鐘,許多上班族每天聽到的第一個聲音往往是鬧鈴聲。

然而,鬧鐘始終只是把你喚醒的輔助工具,不代表身體已經清醒了,也就是說「你醒來了,不見得代表你清醒了」。

睡眠慣性(sleepinertia) 從醫療角度來說,身體要從睡眠狀態調整到完全覺醒,是相對緩慢的過渡過程,稱為「睡眠慣性」,這是人類生理自然反應。

睡眠慣性(sleepinertia)是指人被喚醒後,會出現暫時性的警覺性較低,甚至迷惑、行為紊亂,認知能力和感覺能力下降的狀態,相信大家都曾有剛睡醒時「迷迷糊糊」的感覺。

從起床到完全清醒的最佳狀態前,都處於睡眠慣性期間。

需要多久時間才會真的淸醒呢? 醫學院研究團隊找到一些志願者,連續3天監測他們從起床到淸醒的狀態,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試者認為,自己在醒來40分鐘之後已經清醒了,但是當下做認知能力測試,發現他們的「理智性」其實尚未清醒。

研究也發現,起床後3分鐘內,人受到「睡眠慣性」影響最嚴重,而這種情況通常會在10分鐘內逐漸減弱,大多在2小時內就能完全恢復。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為什麼會有睡眠慣性? 事實上,我們大腦中負責基礎睡眠生理功能的腦幹,幾乎在瞬間就能醒過來,讓人起床,但是負責高層次的理性決策和控制肢體的大腦前額葉皮層,卻需要慢慢被喚醒。

許多人不小心睡太晚,擔心上班遲到、匆忙出門時,會把衣服穿反,就是因為剛睡醒的幾分鐘內,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決策能力、注意力等都比平常低,甚至對簡單事物的判斷力也因此下降而不自知,所以容易犯一些小錯誤。

如何恢復清醒狀態 醫療上早已注意到人類的睡眠慣性特點,並提供日常生活的建議: 1.首先,下床前閉目養息約3分鐘(不是賴床喔)。

醒來後稍坐一會兒再起身,對緩解睡眠慣性非常有益。

2.光缐能減少睡眠慣性,所以只要增加環境中的光線,例如拉開窗簾、打開燈光就可以了。

3.讓肢體動起來,包括伸懶腰、起床後洗臉刷牙,對減少睡眠慣性也有一定的作用。

所以別小看「起床」這件小事,剛起來時只是身體讓你感覺自己醒了,實際上,大腦前額葉皮層仍然按照自己的步調緩慢甦醒中,就像參加運動比賽前需要熱身、稍微調整情緒,進入真實熱能狀態後,才開始一天的挑戰!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6.7萬 睡眠 想睡到自然醒 關鍵在「黑暗荷爾蒙」分泌 想睡到自然醒,要從我們身體內的物質開始說起⋯⋯ 褪黑激素是一種在動物、植物、真菌和細菌中的荷爾蒙物質,與內分泌調節機制密切相關。

在動物體內,褪黑素是調節生物鐘的激素,正常來說,由視網膜感知環境的藍光亮度,而這些光的刺激也會把光暗信號傳遞至大腦的松果體,令其在黑暗的情況下製造褪黑素,因此也被稱為「黑暗荷爾蒙」。

褪黑素的分泌在晚上的中段時間最多,晚上的後段時間較少,再隨時間逐漸減少,想睡到自然醒就得遵循這個自然變化,但是現代人時常不是處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狀態。

現代人處於「光害時期」 古代沒有電源,人類一天平均8~10小時生活在黑暗中,且當時的照明器具藍光成分刺激很少。

而現代人廣泛使用日光燈,身處黑暗的時間在8小時以下,加上手機和電腦的藍光刺激眼睛,影響褪黑素產生。

從白天到黑夜都有光害,不僅容易失眠,每天被固定鬧鐘鈴聲叫起床,「睡到自然醒」更是難以達成的夢想。

曾有研究人員找來受光害影響而睡眠不足的上班族,讓他們參加野外露營,遠離都市的喧囂和光線,短短1周之後,發現這些人體內褪黑素的分泌,在太陽下山時開始增加(表示要進入睡眠狀態),在太陽升起時則開始減少(表示大腦已經可以甦醒),甚至大腦起床的時間比平時早50分鐘。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上班族如何睡到自然醒 以下這些動作必須徹底執行,才有可能睡到自然醒: 1.躺在床上,睡覺前不要想東想西。

2.晚上不喝酒和咖啡。

3.晚上睡覺時,避免各種人工光源,包括小夜燈、空氣加濕器的螢光屏幕、手機充電器的亮燈等,保持黑暗的環境,以免干擾褪黑素分泌。

4.如果不想天一亮就起床,不妨在睡前先拉上窗簾,起床時再拉開,讓光線透入臥房。

5.不要用閙鐘鈴聲嚇醒自己,或許可以試著用定時開啓式燈光,讓褪黑激素分泌逐漸降低,藉此提醒大腦該醒來了。

「早睡早起身體好」,若違反身體的自然時鐘,在數十年後,可能會付出代價。

缺乏褪黑素或長期褪黑激素分泌不足(長期睡眠不足),被認為可能是罹癌的原因之一;現在社會習慣晚上燈火通明,也被認為是科技發達國家越來越多人得癌症的原因之一,這些都是文明病的警訊。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10.2萬 健康新知 咖啡灌腸真能排毒、抗氧化嗎?敗血性休克常是最嚴重的併發症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為什麼坊間會流傳咖啡灌腸的做法?也許來自古代的醫療處置: 1.體內毒素 古代認為,糞便又臭又髒是因身體內充滿毒素和有害物質造成。

例如:古埃及人認為有一種叫「腐」的有害元素存在於糞便中,會引發疾病,在古埃及文獻中除了描述灌腸法,還記載法老有專屬的健康護理僕人──官位稱為「肛門守護者」。

經過了幾千年,隨著醫療知識進步,現在的我們已經知道,糞便在大腸中不會使我們中毒,除非是腸内黏膜受損,血管被破壞了。

2.黑膽汁鬱滯 古代認為,由於肝膽滯留太多黑膽汁,身體才會生病,而當時沒有引流手術,所以採取的治療方式是把膽汁從肛門排出。

灌腸就被視為最有可能的救星,能矯正人體內一切不正常的現象。

現代坊間的理論 現在的生理學、解剖學、病理學等醫藥知識已經相當清楚,不可能有肛門守護者的官職或黑膽汁理論,但是現代坊間仍有排毒理論,視腸子為毒坑。

以生理學來說,咖啡成分裡的棕櫚酸咖啡醇,可以刺激肝內的抗氧化物質分泌,例如glutathioneS-transferase,再加上解剖學,肝的門脈血管系統從腸系膜連結肝和腸,所以現代的咖啡灌腸理論是指,咖啡成分可以經由大腸吸收,再從門脈系統進到肝內,增加抗氧化功能,於是患者上廁所時看到臭味糞水一起排出,就以為真的有排毒了。

以上所述聽起來很順、很符合醫療理論,只是有一點違反身體自然機能: 1.灌腸很少灌洗全腸 一般民眾以為灌腸如同「通水管」的清洗,就是灌洗整條腸子。

事實上,一般簡單的灌腸只灌到乙狀結腸,最多只能將藥物灌到降結腸,但大腸包括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各自有其必要的作用,才能進行消化、排泄和吸收,維持健康的身體。

2.大腸吸收咖啡有限 人體的主要營養物質吸收都在胃和小腸,大腸的功能除了儲存糞便外,還能吸收部分水和電解質,至於咖啡中的咖啡因、菸鹼酸、綠原酸、咖啡酸、單寧酸等,真的可以有效吸收到血液循環中嗎? 2013年一項設計為隨機抽樣、開放的醫學研究,分2組研究群組,一組是用500c.c.咖啡灌腸,一組是飲用180c.c.咖啡,10天後再交叉互換,也就是說,原本用灌腸的變成喝咖啡,原本喝咖啡的變成灌腸,抽血結果發現,只要是咖啡灌腸的受試者,血液中的咖啡因成分,平均遠低於喝咖啡時的3.5倍,所以可以知道,腸子本來就非吸收咖啡的自然生理機能。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咖啡灌腸或喝咖啡,能排毒、提升抗氧化能力嗎? 科學家早已研究過這個問題,一項隨機抽樣、開放的研究,對象分為2組,一組是一周咖啡灌腸3次,來門診共6次,一組是一天喝2次咖啡,共11天,之後交叉試驗,期待患者血液中抗氧化物質麩胺基硫(Gluthathione,GSH)以及抗氧化能力的總量(TroloxEquivalentAntioxidantCapacity,TEAC)會增加,不好物質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會減少。

結果顯示,無論是咖啡灌腸或喝咖啡,此臨床試驗並未達成有意義的發現,身體排毒、抗氧化功能不會因此改變。

咖啡灌腸對癌症有療效? 目前的咖啡灌腸療效,多引用自日本或西方國家的葛森療法,其實在醫學界,這種方法從未被推崇或認證。

美國醫學家於2010年發表在《腫瘤(oncology)》國際期刊的論文表示,葛森療法的先驅宣稱癌症治癒率高達70~90%,但是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和紐約醫學會都表示,目前沒有醫療證據能證明是有效的。

而葛森療法中的咖啡灌腸,也曽造成幾個死亡案例,在醫療方面引發爭議。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臨床常見咖啡灌腸的併發症 反覆灌腸其實是危險的事。

因為灌腸屬於醫療技術,也是一種侵入性醫療行為,一般民眾沒有經過醫療訓練就自行操作,當然有一定風險,操作不當可能會腸穿孔,腸道內的糞便汙染物流入腹腔,最後引發感染而死亡。

黏膜破損的傷害 臨床醫學上已經有咖啡灌腸死亡的案例,不是因為咖啡過量,而是肛門附近的直腸黏膜長期反覆摩擦、破損。

原本在腸道糞便的細菌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是只要黏膜有破損,甚至破洞或黏膜上的微血管破裂,讓細菌有機可乘侵入感染,稱為細菌位移(Bacterialtranslocation),情況輕微會引起直腸炎,嚴重則會循著腸血管侵入血液中,再去攻擊身體各器官, 尤其肝臓或腸系膜的血管豐富,有利細菌大量繁殖、釋放毒素,導致肝化膿、腹膜發炎,甚至腸穿孔,這種病人通常都死於細菌感染引起的敗血性休克,是咖啡灌腸最嚴重的併發症。

破壞腸道菌群生態平衡 人體腸道內大約有幾千種細菌,稱為「腸道菌群」,在大腸內執行對人體健康很重要的任務,如幫助吸收消化、防止感染等,特別是結腸黏膜上是IgA的抗體主要分布之處,維持著人體正常的免疫功能。

頻繁反覆的灌腸不僅容易破壞腸黏膜,也破壞腸道「細菌生態」,非但沒有提升免疫力,反而降低身體內的防衛系統,不可不慎。

常灌腸也許會加重便秘 從臨床醫學得知,灌腸能夠幫助便秘、肝硬化及手術前準備工作等。

不過,由於肛門附近的腸道黏膜很敏感、很容易受刺激影響,所以一開始做灌腸,常會叮嚀患者最好在靠近馬桶的地方,因為腸道黏膜敏感,常會忍不住,大便就出來了。

灌腸的動作是一種對腸道的刺激,久而久之,腸道對這種刺激產生依賴,已經習慣了、沒有刺激了,有時連腸蠕動也減緩了,最後可能導致更嚴重的便秘,也許就更離不開灌腸的命運了。

總結 咖啡灌腸會不會要人命?灌腸是要非常小心處理的醫療行為,記得跟你的専業醫師好好討論。

灌腸不能把細菌、病毒或癌細胞反覆地「灌死」,咖啡當然也不能把細菌、病毒或癌細胞「溺死」。

適時治療疾病才能挽救自己的生命。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推薦閱讀: 45歲生酮飲食名醫謝旺穎患肝膿瘍過世 醫師訝異:這個病少見且治癒率高 該做咖啡灌腸嗎? 萬病之源原來在腸道! 人氣8.6萬 健康新知 早起工作不一定最有效率 而是取決於2因素 年齡的考量 研究人員發現,年紀大的人往往容易在清晨時,達到記憶力高峰,而年輕人則是在下午和晚上,較容易達到記憶力高峰。

回想一下,自己讀小學和中學時,媽媽覺得早點起床的工作效率會更好,所以一早就喊你起床念書,那是因為年紀較大的人常感到「我早上精神很好」,想必我的子女也是如此! 殊不知出現個體差異的原因,很可能是年輕人有更多的夜生活或工作壓力大,造成光照時間比較嚴重,因此清晨時大腦皮層褪黑激素濃度仍未消退,較慢清醒;而年紀大的人比較常早睡早起,所以清早起來做事效率較高,但是到了下午或晚上則精力下降,記憶力也逐漸下降。

記憶的考量 不過仍有些人即使早起,還是可以一下子就展現工作效率。

科學研究發現,人類記憶力高峰出現的時段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一群學生當中,有10%的人在任何時間都能集中精力,也許就是我們常說的「學霸」;有30%的人在早上起床時記憶力最佳,符合老師和家長口中「勤奮」好學生的標準;還有30%的人記憶力在下午最活躍;最後一種就是所謂的「貓頭鷹」,他們在晚上時記憶力特別好。

我認為,屬於個人的健康生活,其實就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例如你只在晚上才有靈感,那就放下對「早起工作效率高」的期待,盡量在晚上執行工作,只是要注意別睡得太久或長期睡得太少,畢竟長期累積太多或太少的睡眠都是不好的警訊。

因此,選擇自己效率最高的時段工作,才最有效率。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推薦閱讀: 中年後記憶力變差,「腦撲滿」該怎麼存?試試5個小秘訣 起床後感到昏沉、還想再睡 2招擺脫「睡眠遲惰」 4種助眠食物、調整用餐和睡眠時間 讓你值夜班不傷身 人氣1.2萬 1 2 3 4 5 6 下一頁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中醫養生 排便不順好困擾 5個通便穴位能促進腸胃蠕動 推薦專題 中年後重新愛父母 6個名人故事一起迎接新時代孝順之道 新冠確診、快篩陽怎麼辦?從預防感染到康復完全教戰 新冠復原指南 北榮專家說|讓醫療新知變得更簡單清楚 染疫醫生的確診日記 【母親節特輯】今年,不再與媽媽有距離 測測看,你有沒有心血管疾病?2022心腦血管就醫指南|康健雜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