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字、俗體字和異體字 - 中國語文學習心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傳統裏,文字有正俗之分。

正字、俗字,又稱為正寫和俗寫,也稱正體字和俗體字。

正體字就是結構和筆劃正確,並且符合當時字書書寫規範的漢字的 ... 2012年3月5日星期一 正體字、俗體字和異體字 中國傳統裏,文字有正俗之分。

正字、俗字,又稱為正寫和俗寫,也稱正體字和俗體字。

正體字就是結構和筆劃正確,並且符合當時字書書寫規範的漢字的標準字體。

而俗體字則是民間為書寫方便,減省或變化筆劃而成的。

例如有人把「信」寫作「伩」;「餐」寫作「歺」都是俗體字(此兩寫法均非簡體字)。

很多俗體字逐漸被接納為標準寫法,而原本被視為正字的字則稱為「本字」,這些不同寫法的字通常也被視為異體字的一種。

異體字是讀音、意義相同,但寫法不同的漢字。

如「羣」和「群」、「考」和「攷」等。

在規定異體字中又可分為「完全異體字」(在任何情況下讀音和意義都一樣)和「部分異體字」(只在某些情況下才相通)。

異體字並不都是俗體字,俗體字一般是指民間手寫的、用於俗文學、俗文書的一種與字書規範寫法不同的字,但異體字並不都是民間的俗寫或不符合字書規範的俗字,如《說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個重文中,只有十五個是俗體字,其他一般認為並非俗體字。

另一方面,俗體字也不都是異體字。

一部分俗體字是利用「音近更代」和「異形借用」方法產生的,這類俗字不能看成異體字。

張貼者: lpmissng 於 晚上11:11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 標籤: 正體字, 異體字, 漢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Atom) 標籤 漢字 (3) 網誌存檔 ▼  2012 (3) ►  一月 (2) ▼  三月 (1) 正體字、俗體字和異體字 關於我自己 lpmissng 希望2012年能有更多時間為我的學生們貼些東西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