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史角度看 -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荷蘭人領臺初期,主要靠轉口貿易與鹿產之出口,然而,二者均有其侷限性,無法成為長期 ... 年至今中華民國之治臺,均持續地印證此一特點,雖然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產業。

          第十二期   2012年4月出刊      ▲黃富三(臺大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編按:  本文原為黃富三老師於2011年5月19日應邀在本系發表之退休演講,後經黃老師增修,收入由林玉茹女士主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出版之《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2012)。

惠承臺史所同意轉載,謹此致謝。

世界史中的臺灣史──學術生涯回顧 黃富三(臺大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二)近代世界史促成臺灣的興起:從經濟史角度看 然而,1624年荷蘭人統治後,在短短不到四百年內,臺灣何以有飛躍式的進步呢?考其根本原因,實與荷蘭人所實施的重商主義有關,特別是1630年代臺灣出現之「農商連體經濟」,而這又與近代世界的全球化有關。

我分成二大階段來談。

1.第一波全球化與臺灣的興起:大航海時代 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來臨後,在葡萄牙與西班牙主導下,出現第一波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世界型資本主義。

但至十七世紀時,荷蘭取而代之,成為最先進的海權國,向各地擴張商業勢力;1602年,設立聯合東印度公司(VerennigdeOostindieCompagnie,簡稱VOC),經營亞洲貿易。

1624年荷蘭占領臺灣後,在今日安平建商館,推動當時流行的重商主義,因而啟動了臺灣的重商傳統。

(註釋10) 首先,荷蘭人以安平為轉口站,設立商館,推動三角貿易。

當時東亞最有價值的商品是中國的絲、日本的銀、南洋的香料,臺灣位於三地之中央,乃轉口貿易的適當據點。

(註釋11)在亞洲商館中,其獲利亦僅次於日本商館。

此期因東印度公司派人常駐商館,貿易乃規律化,其規模亦擴大化,我稱之為旅舍型(Hotel)經濟,較前期之候鳥型貿易則大有進步。

接著,1630年代荷蘭人進一步發展貿易導向的農業,尤其是糖業。

荷蘭人之發展臺灣農業,並非原始規劃,而是因應當時貿易環境之變化而採取之對策,即生產甘蔗與稻米之必要性。

荷蘭人領臺初期,主要靠轉口貿易與鹿產之出口,然而,二者均有其侷限性,無法成為長期經濟發展的支柱。

絲產品在轉口貿易上受制於華商之手,來源與價格無法掌握,獲利不穩定甚至不佳。

(註釋12) 臺灣鹿皮是另一項重要商品,在日本具有極大的消費市場。

因此荷蘭人領臺後,即鼓勵出口鹿皮,每年有數萬張輸出。

1636年後,臺灣長官改為發狩獵執照予漢人。

漢人以陷阱與套索式獵法,效率提高,鹿皮產量大增,品質亦較佳,(註釋13因此出口量大增。

但也因過獵,影響繁殖,導致鹿口大減。

1639年,臺灣長官決定以每年7萬張為限發照。

(註釋14)此證明受制於鹿之自然繁殖力,鹿皮之產量有其限制,難以成為牟利之重要而穩定的商品。

荷蘭人深知糖有國際市場,原先自華南輸糖至臺,再轉銷日本、中東、歐洲等地。

來臺後,發現安平港背後有廣大的嘉南平原、鳳山地區,其地形、氣候宜於植蔗,於是鼓勵漢人來臺拓墾,蔗糖、稻米業興起。

至1630年代後,農產品逐漸取代鹿皮、絲品而成為最重要出口商品,農業與貿易結合為一體,我稱之為「農商連體經濟」。

米、糖乃植根於臺灣本土之產業,具有自主性與永續性,筆者名之為定居型(House&Home)經濟。

其後,明鄭與清朝沿著此一路線發展,但有二點值得注意:第一,米、糖為主的農商連體經濟規模越來越大,成為臺灣經濟的骨幹。

第二,稻米的重要性逐漸壓倒蔗糖而為第一大出口品,其中1700年代後之水田化運動最具關鍵性,臺灣成了中國的東南穀倉。

2.第二波全球化與臺灣的壯大: 十九世紀工業革命 十九世紀工業革命後,生產力大增,交通工具更大幅進步,尤其是汽船之出現,象徵新海權時代的降臨,因此出現第二波的全球化。

西方憑船堅砲利與雄厚的經濟力大舉東來,執行新帝國主義(Neo-imperialism)政策。

臺灣孤懸海外,自然成為列強覬覦之地,傳統的米糖經濟遭遇危機。

然而,洋商之來臺設立洋行,亦將臺灣產品銷往世界,反而成為新契機。

十九世紀後半,臺灣經濟面臨危機,至少有二因。

第一為傳統產業的極限。

至十九世紀,大平原已經開發殆盡,只餘零星之地。

第二為市場因素。

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後,五口通商,洋船自東南亞運米銷往中國,臺米遭遇競爭,臺糖亦因大陸糖之增產而受威脅。

危機亦是轉機,臺灣被迫做產業轉型。

十八世紀後半葉,從英國開始的工業革命大幅提高生產力,它亟需市場消化其產品,亦需進口生產所需之原料,因此全力向世界擴張,產生工業資本主義與世界資本主義,中國、臺灣先後被迫開港通商。

新海權時代來臨後,臺灣由於位居東亞航線要衝,又因產煤而受列強矚目。

此外,山區特產樟腦、茶亦是重要國際性商品,二大產業乃崛起。

臺灣盛產的樟木,可為木料、船料,亦可熬製樟腦。

樟腦原本用於防蟲、製香,印度的需求很大;後來用途逐漸擴大,甚至成為製造無煙火藥、賽璐璐、膠捲的原料。

當時世界上只有臺灣、日本生產樟腦,其中盛產樟木的臺灣是世界最大的樟腦供應地,臺灣樟腦成為國際上半壟斷性的商品。

由於臺灣未開放通商,英商需要樟腦,因此常來臺私自交易。

1858-1860年開港後,因應世界市場需求,臺灣樟腦之出口量不斷增加。

在1864-1895年間,出口金額自70,464元激增至3,571,932元,增幅近50.7倍。

臺灣樟腦在世界市場上具支配性地位,出口量較另一樟腦出口區的日本為大,(註釋16)具有半壟斷性質,可說是一高獲利產品,裨益山區經濟甚大。

不少人因此而致富,如霧峰林家、黃南球家族等。

茶業亦在1858-1860年開港後,由於洋行之向世界市場推廣,快速發展。

英商JohnDodd於1864年至淡水考察樟腦,1866年攜帶安溪茶苗來臺,並貸款農民栽培、製作,再將茶葉運銷澳門、美國,是拓展臺茶外銷的功臣。

至遲在1867-1968年間,艋舺、大稻埕已設廠製茶,此即FormosaOolong(臺灣烏龍)之起源。

由於美國、歐洲市場大幅擴張,山區紛紛改種茶樹。

但臺茶也因外銷情況大好,茶農競種而過剩,且有摻假情形,商譽受損、市場萎縮。

臺茶原本即送福州混製為包種茶,1881年,同安茶商源隆號吳福老來臺精製,並銷往東南亞。

因此,包種茶與烏龍茶並列為二大出口茶,量價俱增,凌駕閩茶。

因茶業而獲利者除洋行外,尚有買辦出身的李春生與板橋林家等,茶農的生活亦獲得改善。

總括言之,在出口品中,茶增加速度最快,在1868-1895年間取代糖而為首要出口品。

至於樟腦與煤之出口量,大致上呈現波動狀態。

(註釋17)由於茶葉大多產於北部山區並由淡水港出口,對北部經濟生活之影響特大,故美記者JamesW.Davidson指出,北臺之榮枯取決於茶業之盛衰。

(註釋18) 由上可見,臺灣的發展深受世界史的左右,而只要開放通商,臺灣就能以其多樣的地理條件生產具有市場性的產品,創造新經濟。

在1895-1945年日本之領臺,與1945年至今中華民國之治臺,均持續地印證此一特點,雖然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產業。

註釋11 曹永和,〈環中國海域交流史上的臺灣和日本〉,收入氏著,《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頁1-36。

另外,印度的棉布亦很重要,但與臺灣較無關係。

註釋12 楊彥杰,《荷據時代臺灣史》,頁117。

註釋13 歐陽泰(TonioAndrade)著,鄭維中譯,《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2007),頁255-257。

註釋14 歐陽泰著,鄭維中譯,《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頁261-262。

註釋15 黃富三,〈十七世紀臺灣農商連體經濟的啟動〉,收入陳益源主編,《2009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1-142。

註釋16 黃富三、陳慈玉,〈商業的發展〉,收入黃富三編,《臺灣近代史:經濟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頁334-335;JamesW.Davidson,TheIslandofFormosa,PastandPresent:History,People,Resources,andCommercialProspects(London;NewYork:Macmillan;YokohamaKelly&Walsh,1903),p.442;東嘉生著、周憲文譯,〈清代臺灣之貿易與外國商業資本〉,收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經濟史.初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4),頁115。

註釋17 林滿紅,《茶、糖、樟腦與晚清臺灣》(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8),頁2-3。

註釋18 JamesW.Davidson,TheIslandofFormosa,PastandPresent:History,People,Resources,andCom-mercialProspects,p.394. 第5頁 上一頁 頁1 2 3 4 5 6 下一頁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DepartmentofHistory,NTUAllRightsReserved. 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