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測驗整理@ 這是私人考試重點(整理自阿摩.雅虎知識).並不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後來的智力研究大概可以分為三大取向: 一、心理計量取向是指智力理論以智力測驗為 ... 3.基爾福特(Guilford):在1959年提出智力結構理論,認為智力是包含思考內容、 ... 這是私人考試重點(整理自阿摩.雅虎知識).並不歡迎陌生人觀賞這裡記錄了我的考試重點.我要參加教師徵試的重點整理如有冒犯智慧財產請告知.我立刻移除.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208042158智力測驗整理?智能C那一種途徑主要在研究以智力測驗來評量兒童智力的差異以及預測兒童將來的成就?(A)訊息處理途徑(B)皮亞傑理論途徑(C)心理計量途徑(D)行為主義途徑 智力測驗就成為心理學界十分實用的工具。

後來的智力研究大概可以分為三大取向: 一、心理計量取向 是指智力理論以智力測驗為工具,以因素分析為方法,以測量結果的資料為立論的根據。

著名的學者有: 1.斯皮爾曼(Spearman):在1904提出智力二因論,認為智力包含普通因素(G因素),來自於先天遺傳並表現在一般生活上顯示能力的高低,以及特殊因素(S因素),只和少數生活有關,是在某一方面異於常人的能力。

2.塞斯通(Thurston):在1938年提倡基本心能論,認為人類的智力是由七種基本能力所組成,包括語文理解、語詞流暢、數學運算、空間關係、機械記憶、知覺速度、一般推理等。

3.基爾福特(Guilford):在1959年提出智力結構理論,認為智力是包含思考內容、思考運作、思考產物三個向度所組成的立體結構,思考內容包含視覺、聽覺、符號、語意、行為;思考運作包含認知、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擴散性思考、聚斂性思考、評價;思考結果包含單位、類別、關係、系統、轉換、應用,所以人的智力結構中至少包括5×6×5=150種能力。

4.卡泰爾和何恩(CattelandHorn):提出智力型態論,認為智力包含流體智力是來生理的成熟,以及固定智力是個人經驗的累積。

二、多維取向:理論上主張智力是由多種能力所組成,但不同意心理計量的分析方式。

著名的學者有: 1.嘉納(Gardner):在1985年提出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智力是由七種能力所構成。

包括語文能力、數理能力、空間能力、音樂能力、運動能力、社交能力及自知能力。

2.斯騰柏格(Sternberg):在1985年提出智力三元論,認為智力成分分別為組合性智力,指個體在問題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驗性智力,指個體在處理新問題時,形成頓悟或創造力的能力;實用性智力,指個體在日常生活中,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

3.桑代克(Thorndike):在更早之前也曾提出智力多因論,認為智力包括抽象智力、機械智力和社會智力。

三、認知發展取向:發展取向最有名的理論是布魯納(Bruner)的表徵系統論和皮亞傑(Piaget)的認知發展論,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就是智能發展,是為了適應社會,智能發展是有階段性、順序性的而且質量並重。

從不同的智力理論上看來,對於智力的解釋,越來越趨向多元,且相信智會隨著年齡、經驗、學習、社會互動而有增長,人是一個複雜的個體,除了傳統的智力外,如果能從多元智力的角度,從不同的能力去肯定孩子,也許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某一種能力的資優生。

心理測驗取向----智力理論 心理學家對智力內涵或組成成份的系統解釋謂之智力理論 1.(英)斯皮爾曼---二因論        一般因素--G因素;特殊因素--S因素 2.  弟子—(美)卡特爾        流動智力;晶體智力 3.  反論---桑代克--多因論  抽象智力;機械智力;社會智力 (象機社) 桑代克(Thorndike)不同意斯皮爾曼的二因論(智力由普通因素和特殊因素所構成),提出多種特殊能力組合理論的智力多因論,換言之,智力是由許多高度分化的能力所構成,智力是這許多特殊能力的總和。

1.抽象的智力(abstractintelligence):理解與運用數學符號的能力,如符號、語言、數字。

2.機械/具體的智力(concreteintelligence):學習事務與運用科學技術的能力,如感官、肢體。

3.社會智力(socialintelligence):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如相處的能力。

  心理測驗取向----智力群因論 (美)塞斯頓—基本心理能力的組合 1.語文理解 2.語詞流暢 3.數字運算 4.空間關係  5.聯想記憶 6.知覺速度 7.一般推理     心理測驗取向----智力結構論 (美)吉爾福德—三類心理事件活動的組合 1.思維內容—視覺、聽覺、語意、行動、符號 2.思維產物---單元、類別、關係、系統、轉換、涵義 3.思維運作---評價、聚斂思維、擴散思維、記憶保存、記憶收錄、認知     多維取向----三維論 (美)斯頓柏格---從認知心理學的訊息處理論發展出來 1.組合智力—後設認知;吸收新知;智能表現.訊息處理 2.經驗智力---運用舊經驗;改造舊經驗 (創造) 3.肆應智力---適應環境;改變環境;選擇     智力測驗的要件 1.標準化與常模   ---測驗形式;代表性樣本;建立常模 2.信度與效度    信度大於0.8以上認為是可信賴的測驗 3.實施程序與記分方法     智力測驗的發展 1.生理計量時代---19世紀(英)高爾頓 2.心理年齡時代---20世紀(法)比奈  (1)比西量表 3.比率智商時代---(美)推孟  (1)斯比量表…IQ=(MA/CA)X100 4.離差智商時代---(美)韋克斯勒    修正推孟的比率而產生離差智商     智力測驗與能力分班 1.智力測驗的正用---預測未來;輔導依據 2.智力測驗的誤用---測驗結果假象誤導教學依據 3.班級間分班---   同質分班(能力);異質分班(常態) 4.班級內分組---   普傑林計劃(班級內的能力分班) -------------------------------------------------------------------- 1904 斯皮爾曼的「二因論」:G因素 (一般因素)、S因素(特殊因素)   1927桑代克的「多/三因論」:抽象、機械、社會智力   1938賽斯通的「群因論」:(1) 口語理解(2) 文學流暢(3) 數學運算(4) 聯想記憶                                              (5) 知覺速度(6) 推理能力(7) 空間關係   1959吉爾福的「結構論」:思維內容、思維產物、思維運作   1963卡特爾的「二智力」:流體智力(天生的)、晶體智力(後天的)   1983迦納的「多元智能」:語文能力、邏輯數理智力、空間智力、音樂智力、運動智力、人際智力、內省力、自然觀察能力 ***   十大智能理倫始於美國,在八三年哈佛大學教授加納(HowardGarner)指出, 每人都具有八大智能: 語文、邏輯、空間、動作、音樂、人際、內省及自然探索能力, 而另外的兩大智能就是: 情緒商數(包括自覺性、意志力、表達及控制情緒的能力等)及逆境商數(能積極面對逆境及挫折的能力 1985史坦伯格的「三維論」: 組合智力(IQ)後設認知.訊息處理、適應智力(EQ)、經驗智力(CQ)創造 二因論 斯皮爾曼Spearman G因素(一般能力)→智力測驗 S因素(特殊才能)→性向測驗 卡特爾Cattall 流體智力(先天因素) 晶體智力(後天學習) 多因說 桑代克Thorndike 抽象智力(符號運用) 機械智力(肢體感官)、 社會智力(人際相處) 群因論 (智力七因素) 塞斯通Thurstone 語言理解、語詞流暢、聯想記憶 數字運算、空間關係、一般推理、知覺速度 智力結構 多因論 基爾福特Guilford 包含三種向度:(5X6X6=180種) 思維內容、思維運思、思維結果 階層理論 默隆Vernon 綜合斯皮爾曼G因素、塞斯通群因、基爾福特結構 層次最高:普通因素/次高:語文教育、實用機械 多維智力理 (八種) 葛敦納Gardner 語文、數學空間、音樂、體能                      社交、自知、自然觀察 智力三維論 史登伯格Sternberg 組合智力(處理訊息)、適應智力(適應變化) 經驗智力(運用經驗解決問題or創造) 雯/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關鍵字 我的相簿 st868221's新文章新課綱兒童的遊戲能力有三個具體的發展變遷培根的四偶像分6E品德教育教學法史岱的親子溝通金字塔論蒙特梭利的敏感期幼兒園行政組織及員額編制標準幼兒園與其分班設立變更及管理辦法高瞻(HighScope)蒙特梭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