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三元理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智力三元理論(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是由羅伯特·史坦伯格,此智力理論是對於心理計量取向的學者如阿爾弗雷德·比奈、查爾斯·斯皮爾曼等人透過智力測驗與 ... 智力三元理論 語言 監視 編輯 智力三元理論(Triarchictheoryofintelligence),是由羅伯特·史坦伯格,此智力理論是對於心理計量取向的學者如阿爾弗雷德·比奈、查爾斯·斯皮爾曼等人透過智力測驗與因素分析等統計方法來理解智力的批判,史坦伯格希望以認知取向的方法來理解智力,他的理論是採用訊息處理理論的觀點來研究智力的。

史坦柏格認為智力的定義為「一個透過選擇與塑造,適應與自身生活有關的真實世界環境,的有目的性心理活動」[1],他是智力為一個個體在他的一生中適應外在世界變化的能力,他認為智力可以分為三個向度,包括分析智力、經驗智力以及實用智力,這三種智力的成分之間是互相重疊的結構。

[2] 目次 1訊息處理的不同成分 1.1組成-分析智力 1.2經驗-創造智力 1.3實用-脈絡智力 2引用 訊息處理的不同成分編輯  SchematicillustratingonetrialofeachstimuluspoolintheSternbergtask:letter,word,object,spatial,grating. 史坦伯格透過關於心智的一系列研究得出不同的認知成分,這些成分他分別命名為後設成分(metacomponents)、表現成分(performancecomponents)、知識獲取成分(knowledge-aquisitioncomponents)[1]後設成分負責進行問題解決、決策的認知工作,它主要是與我們要做什麼的大腦認知歷程有關連,這個智力的形式常常以中世紀的創造生物何蒙庫魯茲做為比喻,意旨我們透過這個部分的認知成分去控制我們的行動。

[1]表現成分則是我們實際上執行大腦所輸出的指令的歷程,透過這個成分,我們能執行日常生活中的行動,例如從長期記憶中提取資訊運用在工作記憶上 最後一種成分是知識獲取成分,它是我們用以獲取新資訊的成分,這些成分會完成從選擇性注意接受訊息到對接收的訊息做出認知處理(例如分類或合併)。

[3]史坦伯格在研究中指出這三種訊息處理的成分與它提出的三種智力結構成分是相呼應的關係,且都能在不同的情境中運用不同的成分。

組成-分析智力編輯 分析、判斷、評價、比較和對比的能力 經驗-創造智力編輯 實用-脈絡智力編輯 引用編輯 ^1.01.11.2Sternberg,RobertJ.BeyondIQ :atriarchictheoryofhumanintelligence.Cambridge[Cambridgeshir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5.ISBN 0-521-26254-2.OCLC 10777905.  ^Shaffer,DavidR.Fazhanxinlixue2ban.TaibeiShi:XinjiaposhangShengzhixuexiYaZhousirenyouxiangongsiTaiwanfengongsi.2014.ISBN 978-986-5840-34-1.OCLC 905678693.  ^Colangelo,Nicholas;Davis,GaryA.Handbookofgiftededucation3rded.Boston:AllynandBacon.2003.ISBN 0-205-34063-6.OCLC 49821508. 引文格式1維護:冗餘文本(link)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智力三元理論&oldid=72316589」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