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教育交流處- 蒙古國情簡介 - 銘傳大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蒙古國情介紹. 教育制度簡介. 在文化教育方面,全國8所高等院校,在烏蘭巴托就有7所。

還有中等專科學校、職業技術學校和十年制中學。

據統計,烏蘭巴托人平均每四人中就 ...   蒙古國情介紹  教育制度簡介      在文化教育方面,全國8所高等院校,在烏蘭巴托就有7所。

還有中等專科學校、職業技術學校和十年制中學。

據統計,烏蘭巴托人平均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在上學。

   蒙古共和國在教育上,實行國家普及免費普通教育制。

1998年教育經費計畫撥款為566億圖格裏克。

截至1996年5月,文盲占全國人口的近10%。

2000年全日制普通教育學校683所,學生47萬人(1999年)。

1999-2000學年一年級新生達6.6萬人。

2000年各級學校學生達59.71萬人,畢業生達6.47萬人,比去年減少3.9%,即減少2600人。

現有高等院校60多所,在校學生約3萬人。

主要高等院校有:國立大學、技術大學、國立師範大學、國立農牧業大學、醫科大學等。

截至1996年4月,在蒙古共有16個國家和地區的321名留學生、研究生。

截至1998年9月,蒙在17個國家和地區共有1685名留學生、進修生,其中805人為自費生。

   蒙古大專院校協會(TheConsortiumofMongolianUniversitiesandColleges,CMUC)成立於一九九五年,蒙古私立大專院校協會成立於一九九六年,皆系蒙古司法機關備案的非營利性非政府組織。

分別擁有二十三所及六十七所成員院校。

根據其2002年整理的“大專院校名錄”,蒙古有大專院校117所,其中大學14所(國立9所,私立5所),學院45所,專科院校58所;其中國立高校49所,主要有:國立大學、科學技術大學、教育大學、國立師範大學、國立農牧業大學、醫科大學、人文大學、文化藝術大學等;私立高校128所,主要有奧特根騰格爾大學、蒙古商業學院、烏蘭巴托學院、鄂爾渾學院等;另有7所外國大學。

有65所私立大學被蒙古國家教文科部承認學歷。

    國立大學 大學 University 網址 蒙古國立大學 NationalUniversityofMongolia http://www.num.edu.mn/ 蒙古科技大學 Mongol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http://www.must.edu.mn/ 蒙古衛生大學 HealthSciencesUniversityofMongolia http://www.hsum.edu.mn/ 蒙古國立師範大學 MongolianStateUniversityofEducation http://www.msue.edu.mn/ 蒙古國立農業大學 MongolianStateUniversityofAgriculture http://www.msua.edu.mn/ 烏蘭巴托大學 UlaanbaatarUniversity http://www.ulaanbaatar.edu.mn/ 蒙古國防大學 DefenseUniversityofMongolia   蒙古國科學院 MongolianAcademyofSciences http://www.mas.ac.mn/   InstituteoffinanceandeconomicsofMongolia   蒙古國立大學TheNationalUniversityofMongolia(NUM) 該校系蒙古國最高學府,在蘇俄的幫助下於1942年10月5日成立。

當時設有教育、醫學和獸醫三個系,先後有400多名蘇俄大學教授和講師客座任教。

1958年,動物獸醫系從該校分出,成立農牧業學院;1961年醫學系又從該校分出,成立醫科大學;1969年蒙國立大學成立了科技大學和俄羅斯語言教育學院,上述兩所院校于1982年獨立。

由此可見,蒙古國立大學在蒙古高等教育方面一直起著主導作用。

該校自建校以來培養的畢業生約占全國知識分子的三分之一,現有數千名該校畢業生在政府各部門工作,並擔任各種領導職務。

目前該校設有生物學、化學和地理地質學等三個系,下設數學與計算機、物理與電子學、信息技術、蒙古語言與文化、外國語言與文化、社會科學、國際關系、經濟、法律等九個學院,共80多種專業,並在科布多、扎布汗和鄂爾渾省設有分校。

該校在五六十年代是蒙古唯一一所教授漢語的大學。

現下外國文化學院設有中文系,有漢語教師10名,學生160名。

同時,蒙文文化學院和國際關係學院也開設有漢語專業。

蒙古科技大學Mongoli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內蒙古科技大學坐落在首批全國衣冠文物城市、美麗的草原鋼城─包頭。

始建於1956年,最初為包頭鋼鐵工業學校和包頭建築工程學校,1958年兩校合併組建包頭工學院,1960年更名為包頭鋼鐵學院,隸屬原冶金工業部,2003年更名為內蒙古科技大學。

2000年內蒙古煤炭工業學校併入,2003年更名為內蒙古科技大學。

經過50年、幾代人的連宵躬耕,今天的內蒙古科技大學已發展成為以冶金材料、稀土應用、熱能工程、機械工程、土木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礦業工程為特色,以工為主,工、理、文、管、經、法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經過50年、幾代人的連宵躬耕,今天的內蒙古科技大學已發展成為以冶金材料、稀土應用、熱能工程、機械工程、土木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礦業工程為特色,以工為主,工、理、文、管、經、法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與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重慶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等兄弟院校以及美國、加拿大、澳洲、英國、德國、日本等國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師資培養、科技合作、學術交流、聯合辦學等長期合作關係。

並與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重慶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等兄弟院校以及美國、加拿大、澳洲、英國、德國、日本等國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師資培養、科技合作、學術交流、聯合辦學等長期合作關係。

畢業生的就業率、就業層次和就業質量一直保持蒙古內高校前列。

畢業生的就業率、就業層次和就業質量一直保持內蒙古自治區高校前列。

蒙古農業大學MongolianStateUniversityofAgriculture 或AgriculturalUniversity    位於首都烏蘭巴托,1942年10月5日成立。

當時是蒙古國立大學的動物獸醫系,1958年與蒙古國立大學脫離隸屬關係。

系蒙古農牧業教育、科研領域的最高學府。

學歷層次:學士、碩士、博士。

設有畜牧(AnimalHusbandry)、獸醫(VeterinaryMedicine)、農業經濟(AgricultureEconomics)、農業工程(AgriculturalEngineering)、農業生物學(Agrobiology)五個系。

下屬學院有達爾汗種植和農業學院(ResearchandTeachingSchoolofthePlantScienceandAgricultureinDarkhan)、科布多農業學院(AgricultureSchoolinHovd)和東方省農業學院(AgricultureSchoolinDornod)。

蒙古國防大學 DefenseUniversityofMongolia    蒙古的綜合軍事學府。

校長紮拉布紮布。

共有6個下屬軍事院校:國防研究所、國防管理學院、通用軍事學校、軍事音樂學院、軍事教育學院和士官學校。

開設有軍事科學、軍事經濟、炮兵指揮、飛行技術、防化、高炮、坦克、雷達等13個軍事學科和政治歷史、工程技術、無線電通信等11個民用學科專業,可授予博士、碩士和學士學位。

學制4年。

其國防研究所是專門研究國家防務問題的學術機構,有防務政策研究、軍事科學理論、軍事歷史、軍民關係和科學實驗等研究中心(室),研究員中有博士學位的占35%左右,有碩士學位的占60%。

為適應世界形勢的變化和新軍事變革需要,蒙古國防大學還非常重視對外交往,與俄、美、德、日、英、韓和土耳其等國軍事院校開展互派留學生或學術交流活動。

蒙古衛生大學 HealthSciencesUniversityofMongolia(HSUM) 原為蒙古國立醫科大學,成立於1942年10月4日,2003年改為現名。

該校自建校以來,培養了1.28萬多名醫學博士、傳統醫學醫生、牙科醫生、公共衛生管理人才、衛生學家和藥劑師。

有研究生院、醫學院、生物醫學院、傳統醫學院、牙科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等44個院系。

醫學院在戈壁阿勒泰省、東戈壁省和達爾汗烏拉省設有分院。

是蒙古衛生專業的最高學府。

蒙古國師範大學 MongolianStateUniversityofEducation或StatePedagogicalUniversity    亦稱蒙古國國立師範大學、蒙古國立教育大學,成立於1951年。

是蒙古國培養師資力量的最大學府,進行教育學教學科研的同時也講授和研究蒙古地區歷史文化、文化特性等相關蒙古學內容。

在五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該校為蒙古國培養了上萬名的專業人才,在諸多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國立師範大學致力於培養眾多專業領域的教育人才,始終如一地堅持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努力與國際接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注重學生人際溝通能力及專業技能的培養,為學生展示自身特長提供機會。

蒙古文化藝術大學 theUniversityofArtsandCulture(MUAC)    位於首都烏蘭巴托,1960年成立,在蒙古國立大學和蒙古師範大學的相關專業基礎上組建。

校長著名作家D·策德布博士。

學歷層次有學士、碩士和博士。

設有社會科學、音樂、戲劇藝術三個系。

下屬學院(Institutes)有美術、無線電與電視、藝術設計、文化藝術研究院、文化專科學院、音樂與舞蹈專科學院五個。

有100多名資深教師從事教學和科研活動,其中有2名理學博士、13名哲學博士、15名副教授。

有60%獲得蒙古“最佳藝術工作者”和“最佳教育工作者”稱號。

蒙古科學技術大學 TheMongol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MUST)    1982年以蒙古國立大學的技術學院為主體成立,2001年改為現名。

是蒙古歷史悠久的唯一一所培養工程專業人才的大學。

以工科教育為主,理工結合,科研領域涉及採礦、建築、能源、通信、地質、食品生物技術、工業、管理、人文、材料科學、經濟、化學技術、語言等。

曾多次舉辦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

主校區位於烏蘭巴托市,在達爾汗、額爾登特、蘇赫巴托、前杭愛省設有分校。

設有17個專業院系、學院與3個研究院及36個實驗技術中心組成,提供大學、碩士、博士各階段的教學與實踐。

現有包括國際學生在內的2萬多名在校生,120名教授和上千名各類技術人員服務于學生培訓、教學和研究活動以及學校的行政與管理。

其民用工程學院是該校的重點學院。

蒙古人文大學 MongolianHumanityUniversity或UniversityoftheHumanities    位於首都烏蘭巴托,成立於1979年,原名高等教育學院。

現在人文大學在全球化浪潮中成長為國際化的一流大學,為社會提供高品質的大學、研究生教育與科研服務,滿足年輕人成長為國家的中間力量所需的知識。

校長楚龍道爾吉(B.Chuluundorj)教授。

在校生3000多人。

學歷層次:畢業文憑、學士、碩士和博士。

特色專業:人文、商業管理、電腦軟體、資訊管理、生態學、認知學、社會科學。

下屬院校:社會行為學院、商學院、外語學院、研究生院。

外語學院的中文系是蒙古的熱門科系,有200多名學生(大學),由中國訪問教授授課,採用中國漢語教材,並參加中國漢語資格考試(HSK)。

烏蘭巴托大學 UlaanbaatarUniversity    成立於1992年。

校長S·白格勒賽罕。

學歷層次:學士、碩士、博士。

設有工業技術、語言文學、社會科學、蒙古學系、亞洲系等學系。

下屬學院有蒙俄聯合人文學院(Mongolian-RussianJointInstituteofHumanities)、蒙美聯合國際學院(Mongolian-AmericanJointInternationalCollege)、蒙俄聯合能源學院(Mongolian-RussianJointEnergyInstitute)。

其蒙古學系培養蒙古學專業人才,該系開設蒙古語和朝鮮語研究班,主要研究和講授蒙古歷史、文化、文學、民俗學、人類文化學等。

該系主頁上經常報導蒙古學相關的資訊和教學科研動態。

私立大學 大學 University 天格爾大學  OtgontengerUniversity 哈拉赫林大學   KarakorumUniversity 鄂爾渾大學  OrhonUniversity 伊和紮薩克大學  IhZasagUniversity 蒙古文化大學   UniversityofMongolianKnowledge 天格爾大學 OtgontengerUniversity    位於首都烏蘭巴托,成立於1991年。

學歷層次:畢業文憑、學士、碩士。

設有法語教學與翻譯、德語教學與翻譯、日語教學與翻譯、中文教學與翻譯、英語教學與翻譯、司法、新聞、會計與經濟管理等學科。

伊和紮薩克大學 IhZasagUniversity    始建於1994年,目前在校生6000余人,在蒙古國高校中排名第5位,是蒙古國最大的私立大學。

校長尼亞姆•奧瑟爾。

該校是蒙古國一所年輕而富有朝氣的大學,現開設有法學、歷史學、旅遊管理、電腦科學等本科專業,具有法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

建校10年來,為蒙古國社會各界特別是法學界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贏得了很好的社會聲譽。

哈拉赫林大學 KarakorumUniversity 位於蒙古旅遊勝地哈拉赫林。

鄂爾渾大學 OrhonUniversity    位於首都烏蘭巴托,成立於1992年。

學歷層次:畢業文憑、學士、碩士。

設有英語教學、英語翻譯、中文教學與翻譯、日語教學與翻譯、德語教學與翻譯、俄語教學與翻譯、法語教學與翻譯、朝鮮語教學與翻譯等學科。

以上資料來自於http://www.mongg.cn/wenjiao/daxue.asp  地理位置 蒙古疆域遼闊、地跨三北(東北、西北、華北地區)。

東起東經126°O9西達東經97°1O,東西蜿蜓長2,400多公里。

每當早晨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大約需要兩個多小時才能把蒙古的大地全部照遍;南起北緯37°24,北至北緯53°2O,南北跨距1,700多公里。

南部早已是萬木繁榮的春天,北端依然是冰雪複地的寒冬。

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

深居亞歐大陸內陸,屬東亞,世界第二大內陸國(第一大為哈薩克)。

大部分地區為山地或高原,平均海拔1600米。

西部為山地,阿爾泰山自西北向東南蜿蜒。

位於中蒙邊界上的友誼峰海拔4374米,為全國最尖峰。

其他埃恩赫塔伊芳芳芳萬山海拔3905米、阿格拉山海拔3738米、尚德山海拔2825米、扎盧丘特山海拔2799米。

群山之間多盆地和谷地;東部為地勢平緩的高地;南部是占國土面積1/3的戈壁地區。

西部湖泊較多。

主要河流為色楞格河、鄂爾渾河、柯爾布多河、克魯倫河、扎布汗河等。

最大咸水湖烏布蘇湖面積3350平方千米,最大淡水湖哈爾烏蘇湖,還有姬兒吉斯湖、庫蘇古爾湖、阿奇特湖等。

屬典型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差大,夏季短而乾熱,冬季長而嚴寒,常有雪暴,是亞歐大陸"寒潮"的源地之一。

 烏蘭巴托為其首都,位於鄂爾渾河支流圖勒河上游北岸。

原稱庫倫,現名的蒙古語意為紅色英雄城。

為直轄市和第一大城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全國大部分工廠企業設此,工業產值占全國總產值一半以上。

有皮革、制鞋、洗毛、紡織、磚瓦、玻璃、肉類加工、麵粉、汽車修配等工廠。

現與臺北、天津和首爾有友好城市關係。

烏蘭巴托市民平均年齡非常輕,30歲以下的人口高達70%,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城市」。

天氣 蒙古屬典型的中溫帶季風氧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勻、寒暑變化劇烈的顯著特點。

冬季漫長而寒冷,多數地區冷季長達五個月到半年之久。

其中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從南向北由攝氏 零下10度遞減到攝氏零下32度。

夏季溫熱而短暫,多數地區僅有一至兩個月,部分地區無夏季。

最熱月份在7月,月平均氣溫在攝氏16-27度之間,較相同緯度的其它地區顯著偏低。

極端最高氣溫為攝氏36-43度。

夏季氣候涼爽宜人,是避暑的理想地方。

氣溫變化劇烈,冷暖懸殊甚大。

氣溫平均年較差一般達攝氏34-36度。

氣溫平均日較差一船達攝氏12一16度。

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之說。

晴天多,陰天少,全區日照時數普遍都在兩千七百小時以上。

長者更達三千四百小時。

冬春風多風大,年平均風速在3米/秒以上,蘊藏著豐富的光熱、風能資源。

降雨量    降水量受地形和海洋遠近的影響,自東向西由500毫米遞減為50毫米左右。

蒸發量則相反,由西向東由3,000毫米遞減到l,000毫米左右。

與之相應的氣候帶呈帶狀分佈,從東向西由濕潤、半濕潤逐步過渡到半乾旱、乾旱區。

輻射率 從北到南明顯的陰暗減少使北方每年增加2,600小時日照,南方增加3,200小時的日照。

這意味著蒙古比北半球同一緯度的其他地方多200-500小時的日照。

一年中較暖和的季節的陰暗最大值,伴隨低氣壓活動,與增加雲量、引起降雨的氣流誘發上升有關。

冬季最低水準主要是由每年此時形成、不會到達山頂的分層雲層產生的。

而且,這種現象是穩定的冬季亞洲反氣旋帶來的。

白天,蒙古地區的表現接收到的直接輻射遠遠多於分散輻射。

沙漠和半沙漠暴露在最少的分散輻射外,不超過整年的20-30%。

充足的日照和晴朗的天氣為國家經濟充分利用太陽能提供了優良的條件。

空氣品質 冬季非常明顯的是亞洲高壓地區,以蒙古西北部的Uvs湖的山谷為中心。

風力較弱,並且缺泛接近中心的反氣旋。

氣流緩慢、雲層稀少,導致空氣寒冷,土壤因為只覆蓋了一層薄薄的雪而大量釋熱導致深度結凍。

該國東部,大氣壓斜坡度增加,氣流速度加快。

蒙古的夏季位於縮短了的線形氣壓的交叉點,從北部開始,以高高的山脊向東部延伸。

暖空氣從南往北、往西吹至高山脊的水準軸,冷風從北極海急劇吹至高線形窪地水準線的西南方。

沙層暴在植被稀少的沙漠,特別是沙土地區尤為典型。

春季是多風的季節。

每年沙層暴都要持續4天到10-15天,在東南部甚至每年有57天。

大風和颶風隨時發生。

溫度 一年一次的零等溫線穿過蒙古中部,與永久凍石的南部邊界一致。

在北部,冬季零等溫線長而且明顯。

全年平均溫度起伏在南方+5°C北方-5°C之間,在蒙古西北部的山谷和盆地中,最低氣溫達-7~-9°C。

蒙古地區冬夏兩季氣溫截然不同,大多數地方冬夏兩季相差45-50°C之內。

地貌的影響在氣溫分佈方面在冬季更加明顯。

盆地地區尤為明顯,冬季溫度極低。

蒙古最暖和的地方是南部,Sainshand鎮的歷史最高溫度為40.8°C。

大多數地區的月平均溫度變動在45-55°C,表現出明顯的大陸氣候。

此時平均溫度的最高點通常是南方日間溫度-45°C,中部-20°C,西北部30°C,山區最高溫度15°C,中部20°C,南部20°C。

24小時之內的溫度變化相對較大。

蒙古的一個明顯特徵是暖和時間長,尤其在春天乾燥少雲時,氣溫在12~18°C之間。

蒙古盛行最高氣溫。

只在冬季有最低氣溫,通常出現下最西北部的1月。

最冷月的氣溫低達-1~10°C。

夏季當熱赤道呈現下極端北部時,北方最高氣溫達+35°C,南方最高氣溫達+41°C,土壤表面氣溫分別為-50°C和-60°C。

在冬天,巨大的冷空氣從高緯度地區侵入,而且熱赤道位置極端南方的時候,這個地區出現最低溫,冬季氣溫降至-25~-35°C。

蒙古春末和初秋的霜凍氣候條件較差,植物生長總週期較短。

山區的霜凍開始早,遲結束。

霜凍減少了植物生長活躍期。

因此,大多數地區通常在5月的最後一周結束春季霜凍,山區則在6月中旬。

秋季的第一次霜凍大約發生在9月的第一周,山區約8月中旬。

因此,霜凍期分別約為100-130天和80-90天。

潮濕度 蒙古大部分地區與中亞不夠潮濕的地區有關。

濕度規則最重要的指數-空氣濕度因為多高山和巨大山間峽谷的複雜地形而分佈不平衡。

濕度分佈的一個重要部分也屬於回圈過程的季節性變化,它決定了每年雲量和降雨量的分佈。

每年相對濕度最大的季節是一年中最冷、降雨量最多的季節,相對濕度最小的季節是酷熱乾燥的季節(春、夏)。

因此,相對濕度在冬天和夏天最高,分別約70-80%和60-70%,最低的在5月和10月,約30-40%。

冬季最高相對濕度與低溫有關,夏季與大量的降雨有關。

溫度高、土壤中的水量少時,秋季最低濕度不如春季的明顯。

一年中約90~120天相對濕度低於30%。

春季空氣乾燥比其他季節更頻繁,有幾天的相對濕度只有30%或更少,在南方特別明顯。

炎熱、乾燥的月份,沙漠和半沙漠貧瘠地區空氣平均相對濕度降至20%。

夏季,相對空氣濕度升至40-55%,氣溫全面上升,地面降雨量增加。

西部和西北部以及蒙古南部地區,四面環山,降雨量水準較低,氣候相當乾燥,因此相對濕度也較低約20-40%。

降雨量 月、年降雨量因地區和季節的不同而有極大的變化。

降雨量分佈在氣流的濕度方面因各地的海拔,尤其是山的位置不同而不同。

夏季在整個蒙古地區來說,降雨量是最多的,占全年降雨量的80-90%。

山區的年降雨量超過300毫米,草原為200-300毫米,戈壁南部少於150毫米。

年降雨量的65-78%發生在夏季3個月內,只有8-10%的年降雨量發生在寒冷季節。

夏季最大的降雨量與夏季內部氣流的對流過程有關。

從起源說起,蒙古夏季的最大降雨量與雨季不同,但它們在發生時間上是一致的。

除山區外,全國所有地區都會下小雨和毛毛雨。

然而,也有斷斷續續、短期的傾盆大雨;因此,幾次降雨或傾盆大雨就形成了全年的降雨量。

對發展農業不利的一個氣候條件是全國大部分地區缺乏濕度,春季和夏季土壤儲水量最少。

最理想的土壤含水量約60-70%,即使是氣候最好的年份。

重複乾旱相對較高。

因此,蒙古北部,從春季夏季44天的一段時間裡,有連續6年的乾旱,南方地區連續14年乾旱。

固體降雨在冬季發生,10月間山上覆蓋濃濃的積雪,直到第二年4月才融化。

因此一年有150-160天,山區都積雪覆蓋,但通常南方都不會有永久性積雪。

有時,雖然積雪覆蓋,但濃度只有2-5釐米,之後下雪的時間會較短。

第一場雪融化之後不會積成永久積雪。

飲食 蒙古族的飲食主要是肉食品、奶食品及飲料。

肉食 蒙古族道統的主食為肉食。

早期由於從事狩獵業,主要以獵獲物為食品,有兔、鹿、頑羊、黃羊、野馬、魚等。

從事畜牧業後,既吃獵獲物,也食家畜的肉和奶。

到12世紀主要食家畜的肉和奶,其中主要是羊肉。

直至現、當代,蒙古族,特別是牧區的蒙古族仍主食肉食品。

蒙古族的肉食品主要有以下幾種︰ 手把肉。

這是日常生活中主要肉食。

最受歡迎的是二歲羯羊肉。

做法是將綿羊開胸膛,斷主動脈,剝皮,取出五內,去頭去蹄,洗淨,切成若干塊,投入鍋內加水煮,煮至七八成熟取出,放盤內上即可以食,大人小孩都用蒙古刀割著吃,不用筷子而用手。

肉鮮嫩不膩,耐飢。

后來作了改進,增加了各種佐料調味,更為可口。

羊背子。

即通常說的整羊,這在蒙古為上等食品。

製作方法是去皮去五內,從背第七骨至尾部截為一段再割頭、頸、四肢、胛各為一件,帶尾入鍋,在開水中煮熟取出,按臥羊姿勢擺放在長盤中,以羊四肢作底,將羊背子、羊頭放在體首,端上,要把間向著主要客人。

在宴席上要唱贊歌,敬祝酒詞。

據說成吉思汗為慶祝勝利,設整羊席慶賀。

元朝宮廷中,諸王貴族擺整羊席隆重接待客人。

后來遇婚禮等喜慶也都設整羊席。

烤全羊。

蒙語稱“米瑪”。

其製作是將整羊去毛、五內,洗淨吊起來,將各種調味品軒于腹內或體外切口處,並于羊皮上涂上油,置爐內烤4小時左右。

烤成后放在大盤中,上席讓客人觀賞,然後撤下來,皮和肉發開,切成片或切笪新上桌供食用。

吃時可隨意用荷葉餅夾著肉和蔥、醬等佐料吃。

外皮酥香、味美肉嫩。

這是在非常隆重的上等宴會上才能有的肴饌。

蒙古八珍。

這是高級宴席上的佳肴,即醍醐(牛奶中抽提出來的棧油製品)麈肉(獐之幼羔肉)、野駝蹄、鹿唇(犴達犴唇)、駝乳、麋肉(四不像肉以火烤製)、天鵝炙(以天鵝肉烤製)、天玉獎八種珍貴食品。

元代宮廷由御用廚師製作。

舉行隆重的宴會,或御膳所陳的佳肴,常由皇帝賜給左右大臣。

到清代,蒙古族宴請巡幸的皇帝、皇帝回賜王公貴族時,都用八珍席。

臘肉。

牧區經常製作的肉。

每年秋冬之交,蒙古牧民宰殺牲畜製作臘肉,一般以羊肉為主,將羊肉切成細條陰干,待來年春天食用。

肉食中還有烤羊肉、烤羊腿、炒駝峰、炒蹄筋、煮肉粥等。

奶製品 奶是蒙古牧區的道統食品。

奶食色白,象徵純潔,蒙古尚白,以白色為美,稱奶食為白食。

蒙語作“查干伊芳德”。

奶食品種類很多,其營養豐富、味道可口,製作因地區不同各不相同、各有特色。

主要品種有︰黃油、奶皮子、起司、奶豆腐、奶油、奶渣、奶料米蘭等。

糧食 隨著農業的發展,糧食在蒙古成為必需的食品之一,在半農半牧區已成為主食。

牧區最普遍食用的是炒米,蒙語稱為“胡列補達”。

用糜子米炒製而成,有脆炒米和硬炒米兩種。

脆炒米用于泡奶茶;硬炒米作羊肉稀粥,或干飯。

炒米可作乾糧,不需要煮就可食用。

蒙古族的糧食食品各地區也不相同,內蒙古昭烏達盟地區吃什錦飯,土默川人愛吃一種酸飯。

除此之外,各地還吃奶煮麵條、肉湯面、蕎面粉腸、餡餅面腸、奶點心、奶果子等。

飲料─馬奶酒和奶茶 馬奶酒,蒙古族最早的飲料。

所製馬奶酒自飲之外,還在舉行宴會、款待客人、賞賜臣屬和祭祀時使用。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飲酒,所飲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區也飲用奶酒和馬奶酒。

每逢節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飲的習慣。

馬奶酒是鮮馬奶經發酵製成,不需蒸餾。

馬奶酒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能促使人體新陳代謝,還可以補血助消化,對胃病、氣管炎、神經衰弱、高血壓、肺結核等有明顯的療效。

元代除馬奶酒外,還有葡萄酒,不僅宮廷、貴族有,就是大都的市廛上也公開出售。

還有燒酒、羊羔酒、果酒等。

現、當代,內蒙古自治區發掘道統的釀酒工藝,結合現代科技開發了一批暢銷國內外市場的酒類品牌。

      奶茶,蒙古地區原無茶葉,牧民用肉湯解飢渴,後來茶葉傳入蒙古地區,從此茶成為蒙古族生活中離不開的飲料。

奶茶,其製法為先將水燒開,然後放入砸碎的磚茶,溫火煮二至三分鐘把茶葉濾出,倒入鮮奶,加一點鹽即成。

奶茶的製作過程,各地不完全相同,各有各的地方風味。

而奶茶也是蒙古族招待客人的常見飲料奶茶,有時還可以加黃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滋補飲料。

有人甚至認為,三天不吃飯菜可以,但一天不飲奶茶不行。

蒙古族還喜歡將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實、葉子、花都用於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風味各異,有的還能防病治病。

物價    傳統畜牧業國家,畜牧業和畜產品加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畜牧業人口占60%左右,多為遊牧。

牧場占全國面積83%,主要牲畜有羊、牛、馬、駱駝。

耕地面積僅占全國面積0.3%,主要集中在色楞格河和鄂爾渾河流域。

農作物以耐寒的小麥、燕麥、大麥、黍、馬玲薯、蔬菜和飼料為主。

春小麥占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90%以上。

工業主要是農牧產品加工和礦產採掘,還有一些電力、木材加工、建築材料、化學等工廠。

小規模現代化工業集中在烏蘭巴托、達爾汗、蘇赫巴托爾、喬巴山,農牧產品加工廠分佈全國各地。

主要外貿對象是俄羅斯等國,出口活牲畜和經過加工或半加工的羊毛、肉類、皮革、獸毛等畜產品以及礦產品等,進口有機器設備、石油、日用品、罐頭食品等。

匯率 匯率1NTD=37.6106圖格里克 (匯率計算基準:根據各國匯市收盤參考價格計算而得,此比例僅供參考) 風俗習慣   敖包 蒙語“敖包”意即石堆,通常在行人經過較多的大路旁,是蒙古草原上常見的供人祈禱、祭祀的場所,祭敖包是蒙古民間最普遍的一種祭祀活動。

人們常常到敖包祈禱、還愿,病愈的人則在敖包上留一件病時舊物,表明是神壓服了病魔。

有的敖包兼有路標或界標的作用。

路過敖包的人一般均下馬下車,按順時針方向繞著敖包走三圈,並在上面添加石塊,同時祈禱許願。

日積月累,有的敖包可高達數米,底基周遭可達十餘米。

  哈達 蒙古哈達為絲製,長度不一,有藍、白、黃、綠、紅等五種顏色,其中以藍色為尊。

敬獻哈達時,哈達的疊口應對著接受者。

晚輩向長輩敬獻哈達時,應雙手獻上哈達,同時致祝詞,接受者雙手接過哈達,並自行將其搭在頸上;長輩向晚輩贈送哈達時,可直接將哈達搭在晚輩頸上。

有時向貴賓敬酒時,將酒碗置於哈達上,用右手獻給客人,客人只取杯飲酒而不必接哈達。

  蒙古包 蒙古牧民至今仍保持著游牧生活模式,無定居房屋,靠蒙古包棲身。

蒙古包主要有三大構件︰可摺疊的網狀圍壁條木、搭起傘狀圓頂的椽木、覆蓋圓壁和頂棚的白色濃氈。

蒙古包頂有圓形天窗,可以用來通風、采光、排煙。

氈包有大有小,其共同點是適合草原上的氣候條件和生活環境。

進入蒙古包后,主人會請客人坐至蒙古包中最尊貴的位置(后半部的座位),男賓應從左手方繞過擺放在蒙古包正中央爐子走向座位。

主人用茶、點心、奶製品等款待客人。

當主人敬酒時,如客人一飲而盡,主人會認為是對自己的尊敬和誠意。

  服飾 蒙古袍是蒙古民族道統服飾,男女均穿。

有皮袍、棉袍、布(綢、緞)袍。

女式袍子因地域和部族的不同而異,一般均以緞料為主,袍子上扎的腰帶以整幅綢子為之;男子腰帶喜用金黃色和橙黃色,女子愛扎紫和綠等顏色的帶子。

男子袍多用棉布料,也有用緞料。

男子戴的帽子分冬夏兩種,冬季戴皮帽、風雪帽,夏帽為尖頂圓帽和氈帽,婦女戴涼圈帽。

帽子一般以獸皮作裡,綢、緞、布料做外套。

蒙古靴子為高統靴,有革製、氈製和布製的,上有道統花紋。

男子通常腰佩蒙古刀、火鐮和鼻煙壺,婦女則喜用頭飾。

在現代,蒙古牧區人仍多著蒙古袍,而城市居民則多穿現代服裝,在慶典和重要節日時才著蒙古袍。

  禁忌 衛生方面︰蒙古人忌往火裡扔臟東西,不能從火上跨越,不能在火旁放刀斧等銳器;由於自古以來隨水草而居,蒙古人特別崇敬水,認為在河裡不能洗澡、洗臟東西,更不能倒垃圾、大小便。

宗教方面︰禁止在寺廟周遭打獵,禁止在寺內殺牲畜,不能在經堂內吸煙、吐痰。

生活方面︰蒙古人喜歡馬,故不喜歡吃馬肉;送禮物時忌送帽子,因為帽子的口朝下,送人會損壞別人運氣;穿蒙古袍時,忌捋袖子,因為這樣會使人理解為要打架;在進入蒙古包時不能踩門檻;在接遞物品時,以雙手接遞為敬,也可用右手,但不能只用左手接遞。

資料出處 http://mn.china-embassy.org/chn/ http://www.doroo.net/home/ http://mongolculture.com/ http://big5.china.com.cn/ch-shaoshu/index33.htm http://www.57sz.com/nmg/namenggushiyongxinxi/200712174542.html http://www.nmgov.edu.cn/default2.aspx?pid=1&pti=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