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遊太魯閣Discover Truku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從亙古以前,太魯閣族就流傳這麼一句話,「只有臉上刺有紋面的人,才可以在死後回到祖靈守護的彩虹橋。
」而他們也始終堅信著,臉上的圖騰是帶領他們在世間奮鬥的終極目標, ...
傳頌Truku
經典工坊
驚艷秀Room
工藝新秀
原味遊趣
Truku網誌
分享資訊
友站連結
|
繁體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首頁
>
傳頌Truku
>
歷史探原
>
全文
洄瀾之夢—太魯閣族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夢,在面對現實生活的艱難時,夢想,會給我們許多奮鬥的力量,對身處高山、溪畔的太魯閣族而言,回歸祖靈守護的彩虹橋,正是他們美麗夢想的交會點……
從亙古以前,太魯閣族就流傳這麼一句話,「只有臉上刺有紋面的人,才可以在死後回到祖靈守護的彩虹橋。
」而他們也始終堅信著,臉上的圖騰是帶領他們在世間奮鬥的終極目標,死後回歸祖靈擁抱的唯一條件。
雖然經過時代的更迭,在歷史洪流的衝擊中,太魯閣族已不再像過去一樣,在額頭、臉頰、下唇留下這象徵性的美麗圖樣。
但,其中所蘊含的強烈象徵意義,卻一點一滴地融合在太魯閣族的精神中。
從編織、雕刻、祭典到生活的每一項細節中,都可看到太魯閣族令人動容的堅持。
遵循gaya的腳步,攀山越嶺來到Truku
曾經,太魯閣族穿越深壑幽谷,登上巍峨高山,在對未來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他們堅信祖靈的庇佑,一路披荊斬棘翻越過中央山脈及雪山山脈。
當他們終於抵達潺潺水流,純淨的立霧溪與木瓜溪畔時,展現在眼前一望無際,充滿秀麗的景致,讓他們當場忍不住脫口驚呼Truku。
那個時候,距離現在大概三、四百年前,Truku這句以太魯閣族語說的話,其意思正是「山腰的平台」、「可居住之地」。
歷經百年來的發展,目前花蓮縣秀林鄉不僅是太魯閣族人數最多的分佈地,而Truku這讚嘆的語詞,也成為今日吸引國內外觀光客爭相朝聖太魯閣地名的由來。
太魯閣族定居花蓮後,仍秉持著他們對祖靈的崇拜和信仰。
在gaya的指導下,太魯閣族以父系社會為主,家中財產為男性後裔繼承,實行一夫一妻制,並嚴格禁止近親通婚。
舉辦婚禮時,一般都在新郎家舉行,由親友準備喜宴,男方備有包括刀槍、珠衣、農具等聘禮,女方則除了必要的織具嫁妝外,還要送給男方家族織品;並且,在過程中,雙方都會殺豬以分享眾親友,藉此加深喜宴歡樂的氣氛。
事實上,當太魯閣族從原本南投的居住地,跋山涉水遷居到現在的花蓮,成為獨樹一幟的民族時,仰賴的就是他們對祖靈的崇敬,對gaya的信仰。
因此極具向心力,舉凡所有的慶典活動、日常生活都和祖靈息息相關,特別是曾令人印象深刻的紋面文化。
回到祖靈守護的彩虹橋
在太魯閣古老的傳說中,人死後都要回到祖靈所在的靈界。
而連接靈界的彩虹橋前有祖靈守護,唯有紋面的人才可以順利登上彩虹橋,回到祖靈所在的靈界,否則將飄搖在虛無的天地之間。
因此,即使紋面時,必須將整排茂密的針連續拍打入真皮內,劇烈的痛楚,只能綁住手腳咬牙忍受。
事後,還得煎熬可能長達一個月的療養時間,太魯閣族仍將紋面視為一種無上的榮耀,盡一切可能,義無反顧在臉上實行這「神聖的儀式」。
而且,為了刺上這美麗的圖紋,太魯閣族發展出唯有勇猛強悍足以保衛族人生命財產的太魯閣男子,才可以在唇下刺上「頤紋」;女子則必須擁有精湛的織布技術,才能在臉頰上刺上「頰紋」。
換句話說,強健體魄的男子,以及巧妙手藝的女子,在維繫著族人生存的同時,他們也是太魯閣族內最被推崇的人。
雖然在時代的演變下,太魯閣族已脫離狩獵、火耕的傳統生活,不用再因應敵人環伺的險峻自然環境下生存,而必須出草,獵取敵人的首級。
但精湛的織布技術,傳統尊崇祖靈,回歸彩虹橋的文化精神,卻以另一種形式存在於太魯閣族的生命中,繼續流傳。
編織著太魯閣族與祖靈之間的交流
為了登上彩虹橋,實現心中那個永遠的夢,回歸祖靈的懷抱,每一個太魯閣女子幾乎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開始,就被教育以擁有精湛、純熟的織布技術為人生主要的發展目標。
從小,她們看長輩織布,媽媽、阿姨們邊織,邊親切地對還是小孩的她們耳提面命說:不要小看這些織紋,路紋代表的是一生的路途平平順順,豆紋則是五穀豐收,菱形紋代表的是祖靈之眼永遠眷顧、保佑著你。
事實上,每一個織紋背後都有特有的涵意,最後,太魯閣女子總會知道這麼一件事。
不過,一直要到開始學習,太魯閣女子才會真正醒悟到,要完成這麼一件事,織成一張美麗的作品,必須歷經多少波折和付出。
織得不好,就割斷!即使最後只差那麼一點點,一般人根本察覺不出的小瑕疵。
因為太魯閣女子知道,所有的織品代表的不僅僅只是她們精湛的手藝,更是和祖靈之間的交流。
透過每一個織紋,訴說著太魯閣族對傳統文化的堅持,對族人豐沛情感的依戀。
一把刀、一把鹽,生活單純而自然
而今日的太魯閣族男子雖已不再紋面,脫離過去以狩獵為主的生活方式,但他們仍遵循傳統,堅守祖靈訓誡。
耕種時,保持對大自然尊敬的態度,雖然靠山吃山,卻絕不浪費糧食,烹調食材也只用水煮、火烤、石燜及竹蒸等簡單的調理方式,食器都是就地取材。
也依然重視飲食禮儀,先讓客人用餐,小孩子才可以上桌,好吃的內臟則必須獻給最年長的人。
並且,在gaya的領導下,太魯閣族男子彷彿多才多藝,除了擅長狩獵外,還擁有絕佳的工藝技術。
譬如藤編,舉凡搬運用的背筐、儲存用的藤簍、魚籠、籐帽等,太魯閣族男子只要用一把刀、一個錐子和一個小木鑽,就能創造出生活中各式各樣實用的工具或是裝飾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太魯閣族男子引以為傲的刀。
有句俗話說,「一把刀、一把鹽,就可以在山裡生活。
」刀是太魯閣族極重要的生活工具,不論是授獵、農耕,或是建屋、飲食都缺不了它,特別是形狀像彎月的「銅門刀」。
堅韌、鋒利、造型優美,至今不僅是太魯閣族男子生活中的必需品,更成為許多人特地造訪太魯閣族的理由。
透過祖靈凝聚族人向心力
另外,太魯閣族的服飾,也總蘊含著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堅持。
大體上來看,衣服雖各有不同的圖紋、款式、紋路和質地,但,僅依照每天的生活和工作性質而作概略的分類。
譬如平日的穿著以素色麻布衣為主,工作時的衣服則材質較粗,祭典時則以紅、黑、白為主色織出華麗紋飾的服裝衣服,並搭配貝珠、貝板等諸多材料所製成的各式裝飾品。
沒有明顯的階級之分,即使是頭目家族,穿著的衣飾也和一般族人無異。
不過,衣服上最主要的紋飾,都會織有多個各色的菱形紋,代表「祖靈的眼睛」。
尤其是太魯閣族的女子,在以白色為主的穿著中,下半身的二片式的圍裹裙上滿是菱形紋飾。
而衣服上的多彩橫紋,則是代表死後要走的彩虹橋。
總之,所有的太魯閣族人都會謹記,不管做什麼事,都不能違背良心、不能作壞事,不能口出惡言,否則就會被祖靈看到,因此常常將「祖靈的眼睛」等相關圖樣大量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服飾、木雕,還有傢具裝飾中。
正因為太魯閣族認為天地萬物的存在、個人部族的禍福都與祖靈有關,因此每年九月小米收割後,就會舉行盛大的「祖靈祭」。
現在,雖然很多都改稱為「感恩祭」,或者又分別舉辦「播種祭」、「織布祭」、「狩獵祭」及「收穫祭」,甚至在祭典儀式中,加入了許多趣味競賽活動,譬如捉野豬大賽等,但同樣都具有凝聚族人向心力的重要功用,也讓太魯閣族傳統文化藉此得以繼續薪傳與生根,流傳到後世。
指導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主辦單位:花蓮縣政府、花蓮縣秀林鄉公所執行單位: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Sitemap
延伸文章資訊
- 1藝術類篇名: 太魯閣族菱形紋圖騰象徵與設計運用作者
圖騰與傳說,我們以太魯閣族為研究對象,找出不被多數人注意的文化,探究不一樣的 ... 2004 年1 月,太魯閣族正式成為台灣第十二個原住民族,從過去被人所知的泰雅族.
- 2原來花蓮這樣玩, profile picture
原民小學堂-太魯閣族五大圖騰】 美織織品工坊宋美枝老師說:「織布是給孩子的禮物,我稱之為祝福的記號,而且太魯閣族的菱紋圖騰很多,菱紋的內容紋路都不一樣。
- 3城鄉藝術活動原住民部落-太魯閣族
◎工藝藝術太魯閣族細膩的紡織技藝在原住民中最為發達,豐富的色彩、多樣圖騰、線條具臺灣工藝美學的極致代表;菱形是太魯閣族最具代表的圖騰,常呈現在編織上,菱形就像祖 ...
- 4藝遊太魯閣Discover Truku
從亙古以前,太魯閣族就流傳這麼一句話,「只有臉上刺有紋面的人,才可以在死後回到祖靈守護的彩虹橋。」而他們也始終堅信著,臉上的圖騰是帶領他們在世間奮鬥的終極目標, ...
- 5太魯閣族圖騰故事 - 送給孩子的禮物- 痞客邦
太魯閣族圖騰故事 ... 就是祖靈之眼。 ... 在很久很久以前,Truku族中有著這麼一則傳說故事流傳著,當夜晚來臨,貓頭鷹若常常出現在住家外頭,並發出高亢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