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學】對工作失去熱情,是不是真的只能興趣歸興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甚至,當有興趣的事情變成了工作,我們還要處理這份工作麻煩的一面,例如業主很難搞、需求變來變去,或者報價很低等狀況。

時間久就更容易熱情倦怠。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商益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士奇傳播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 2021/08/15,職場PhotoCredit:iStock大人學「大人學」意指「成為大人的學問」,是兩位管理顧問:姚詩豪(Bryan)與張國洋(Joe)於2005年所創立的學習平台。

除了分享職涯發展、人際關係、溝通技巧以及經營管理等領域的文章外,也舉辦各類課程和工作坊。

每年超過7,000位來自兩岸三地與世界各地的專業工作者都加入我們的學習行列。

「大人學」的核心精神是「相信思考,勇於改變」。

離開學校後難免遭遇許多人生難題,但老師沒教,父母也沒提,「大人學」期望以理性思考為支點,社群協作為力臂,槓桿出優質正向的內容,彌補教育的斷層,讓更多人邁向成熟大人之路!(更多好文請上部落格:www.darencademy.com,成為更好的大人課程:shop.darencademy.com)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文:張國洋 本篇也可以搭配我們的Podcast《大人的SmallTalk》一起聆聽,或者選擇在Spotify上收聽也可以喔!這次,我要來回答署名「L」的朋友提出的問題。

他的來信是這樣: Bryan&Joe好,我是L,目前是一位設計師。

我剛入行的時候有著極大的熱忱,也因為有在網路上分享設計產業的工作經驗,累積了一小群讀者。

最近也有朋友找我創業,開設線上課程。

我知道做線上課程能創造被動收入,其他和我資歷差不多的同行也因為做了線上課程,變得比較「財富自由」。

但下班後的時間畢竟有限,我發現比起創業,我更想把時間投入在運動和其他事情上,所以我選擇退出創業計畫。

(這決定也跟工作團隊有點關係)只是,收到待付清的帳單和繳房租時,還是會懷疑自己決定放棄究竟是對還是不對。

尤其最近正職工作壓力很大,也讓我產生了「興趣真的不能當工作」的想法,對於經營與正職相關的自媒體這件事,也沒有之前那麼積極了。

我開始去做一些與正職不相關、但我也喜歡的事,像是外拍。

雖然做喜歡的事蠻快樂的,但又覺得這個興趣無法帶來收入,好像應該認真經營原本小有人氣的自媒體,用流量去變現⋯⋯。

總的來說,我想向兩位提問的是問題就是:我們到底該放寬心做自己有興趣的事,還是全力投入能變現的事?L敬上針對L的問題,我的想法是:「有興趣」和「能變現」這兩件事未必不能同時發生,應該還有些什麼可以做的。

此外,我認為驅動行動意願的最大關鍵,恐怕更在於過程的「成就感」。

也因此,我建議L從三個可能性來思考看看。

第一個可能:你是不是對本業熱情倦怠了?設計行業畢竟需要是需要長期累積專業技術的,也不是普遍台灣家長會強迫孩子選擇的工作類型,因此我猜L會選擇當設計師,一開始應該也是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絕不是什麼被家長逼迫進入的。

但麻煩的地方在於,雖然一開始必然是因為有興趣,但有時候隨著工作做久了,每天做的事情類似,人就會開始覺得厭煩。

甚至,當有興趣的事情變成了工作,我們還要處理這份工作麻煩的一面,例如業主很難搞、需求變來變去,或者報價很低等狀況。

時間久就更容易熱情倦怠。

想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關鍵是要找到合適的客戶,並且努力替自己找回初衷。

舉例來說,我們當講師授課時,如果台下同學都一副意興闌珊的樣子,沒人願意提問或互動,時間久了,一定也會感到疲憊。

可是,並非所有學員都是如此喔!這種狀況比較常發生在我們到企業去授課時。

因為學員可能是被公司要求出席的,學習動機本來就不強,所以在課程中未必會積極參與。

但自願報名「公開班」的學員就不一樣了,他們的學習動機大多都很強,也願意互動或提出疑問。

所以以我的狀況來說,這幾年我大約有八成的時間都花在公開班上,看到同學們熱烈的回應,我上起課來更有動力和成就感,也就比較不會感到倦怠。

這是我對抗職業倦怠的方式,我想設計行業或許也是類似的狀況--有很難搞的客戶,但可能也有會讓你有成就感的客戶。

如果可以,建議L盡量找到那些能讓你有成就感的客戶。

至於該如何「找回初衷」,我會建議如果可以的話,在目前手上的案子結束後,你可以讓自己休息一、兩個禮拜,趁這段休息時間回想一下自己剛進入這個產業時,是抱持著甚麼樣的期待與目標?這些目標現在是否達成了?你當初會踏入這個產業一定有些緣由,你可以趁著這段休息時間去回想,並思考有沒有機會把這份初衷重新帶回現在的工作環境中。

哪怕不可能全部實現也沒關係,至少你的工作若又能承載住當初的夢想,做起事來也就更有方向和動力!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是,你想了一輪才發現自己一開始進入這行也沒什麼初衷。

那你可以思考下一個可能性。

第二個可能:你對這個行業或許根本沒興趣?L可能一開始對設計有點興趣,但這個興趣因為某些原因不復存在了;或者雖然具備設計技能,但並不是真心很喜歡。

當然,也可能只是學生時期誤打誤撞念了相關科系,畢業後也就順勢進入這個產業。

我自己就是這樣。

我以前主修土木工程,一開始會選這個科系,只是因為覺得對建築物有興趣,而且高中時上過一堂製圖課,覺得這似乎很好玩,於是大學時就選擇就讀這個科系。

但開始深入學習後,我才發現我對力學或結構計算等內容雖然還算應付得來,但其實不如我想像中那麼感興趣。

在學生時期我還沒意識到這是個問題,勉強完成學業後,出社會還從事相關工作三年。

不過後來,我確定自己不喜歡這個行業的工作,也就決定轉換跑道了。

因為有這段親身經驗,所以我很能理解:「可以做」跟「真心想做」往往還是有距離的。

不過我也要提醒L,如果你發現自己屬於這種狀況,也不必覺得在設計行業工作的這段時日是浪費掉了,有這個領域的工作經驗還是值得高興的喔!因為唯有真的把時間投入一份工作,你才會了解「真實面」跟「想像」的差異,也才會越來越確定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以及不擅長甚麼。

把這些事搞清楚了,你就能毫無懸念地決定是否要轉換領域了。

當年的我就是這樣。

如果確定自己對於目前產業沒興趣,不想進一步繼續了,你則可以想想第三個可能性。

第三個可能性:其他興趣或許也可以帶來收益,只是還沒找到方法?L提到自己目前更專注在其他興趣上,但信中沒有談太多跟其他興趣有關的事宜,唯一有寫到的是外拍。

雖然我不確定這指的是「拍攝」或者「被拍攝」,但無論是前者或後者,應該都是可以變現的方向。

所以,如果L對設計沒興趣,也可以思考其他興趣變現和轉換的可能性。

如果興趣可以轉換成收入,那經濟問題大概也就解決了。

換言之,我會建議不要只是「把興趣當成興趣」。

在從事興趣的過程中,也可以想想它能如何轉換成收入!!這背後要思考的事比較多,從客戶樣貌、商品設計到定價策略都得顧及。

可是如果你認真的有往這方向思考,你就有可能逐步讓自己的興趣獲得變現。

(如果對此一下沒想法,我則建議可以參考【銷售專業服務的系統化做法】這門線上課,裡頭集結了我這14年來的實務經驗,能幫助你在這條路上走得順利一些)透過思考以上三個可能性,L對於目前的工作以及接下來該做的事,大概就會有更清楚的想法了。

不過因為這樣的探尋也可能不容易,所以我想再額外提供L四個探索時的建議。

第一個建議是,如果你決定把新興趣經營成可養活自己的工作,你必須事先知道,它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就轉換成成熟的生意、替你帶來足以生活的收入。

所以在轉換初期,你恐怕必須邊做能有穩定收入的工作,同時逐步拉高自己投入在新興趣上的時間比例。

12»全文閱讀不想分頁?試試看我們的新服務猜你喜歡Tags:工作熱情動機團隊薪水價值感BrandStudio2022/06/22,理財photocredit: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關鍵特務關鍵特務為關鍵評論網與讀者溝通品牌形象及表達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專區,內容由BRANDSTUDIO團隊製作。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財富自由是許多人共同夢想,如果可以擁有足夠被動收入讓生活無虞,甚至還能每月度假,相信這是許多人欣羨的生活。

然而,財富自由確實是很好的理財目標,卻未必是「快樂」的終點。

36歲的心怡過去時常在各地飛來飛去長達八年,高壓工作、生活作息日夜顛倒,也為自己累積下遠高於同齡人的資產。

分析心怡的資產負債現況:現金活存、股票、外幣存款、美股、債券、保險,包含名下一棟房地產,即便房子還有500多萬房貸,但總資產淨值有1300多萬。

她的夢想跟許多人相同,希望能靠著理財就不需要工作,每月有10萬元用來度假、15萬生活開銷資金和給家裡5萬的孝親費,同時維持目前每個月公益捐款的好習慣。

現階段生活看似豐盛,但是距離自己設定的3億身家還有相當長一段距離,特別是盤點目前可動用初始資金只有美金3萬元,更讓心怡覺得目標難以達成。

而在離開上一份工作後就因為帳面不缺錢而始終待業中,也讓心怡對未來不時感到不安。

擁有千萬身價,想要過上相對充裕、財富自由的生活是否是件難事?或許關鍵就在於資產負債組合當中的「負債」! photocredit: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台灣區總經理黃士豪建議心怡善用負債,打造財富自由並進而追求人生使命感。

給心怡的建議一:財富自由的關鍵在於善用「負債」。

與多數諮詢的學員相比,心怡的投資體質跟觀念都算相當完善,特別是本身資產分配方向十分多元,表現出對於投資她是有長期研究且願意嘗試的。

而透過完整檢視「資產負債」「資產損益」及「投資組合」三張表格,我可以在短時間內理解學員本身屬於哪種類型投資者,目前於投資理財方面存在什麼問題通常也能一目了然。

財務問題一定是出在負債嗎?以心怡這個案例來看,反而是卡在分配最多資產於「保險」上,而能讓自己加速達成財富自由的機會,反倒是唯一且最大的負債「房貸」。

心怡的房子目前剩餘房貸已經低於房價50%,我建議她可以尋找銀行重新談30年換貸並加上使用三年房貸寬限期,這樣除了立即將每月10,000多元房貸支出減輕為幾千元,對待業中的心怡來說可減輕相當大支出負擔,還能取得一筆不小的資金將防守型資產轉為進攻型資產。

如果又進一步將那些投資報酬率過低的儲蓄險贖回,將資金都投入進攻型投資項目中,能在三年寬限期內靠著投資達成每月10,000多元的被動收入,等同於用手邊資金幫自己繳未來每月房貸。

給心怡的建議二:明確財務目標,距離財富自由其實很近。

但想要財富自由真有那麼困難嗎?或許單靠心怡目前手邊資產能在60歲前達成願望。

如果以心怡目前保障型資產高達518萬、防守型資產1400多萬、進攻型資產僅有250萬,分配比例為24:64:12現況來看,如果維持投資組合現況每年約8%獲利計算,要達到3億身家需要40年9個月。

photocredit: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資產配置比例分配示意圖但如果能將保障型資產降低至6%,防守型資產降低為31%,進攻型資產提高到63%,就目前心怡於美股平均獲利為15%,只需要將獲利提高至20%,16年又8個月就能實現3億身家目標。

photocredit: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資產配置比例分配示意圖但事實上3億真的是必要目標嗎?如果以心怡希望的未來生活來看,即使加上換房、換車及新房裝修等開銷,也只需要1億3千多萬資產,同樣投資組合、同樣獲利只需要13年,心怡於50歲前就能實現財富自由夢想。

給大家的財富建議:比起追求金錢,更該追求使命。

雖然心怡有相當大機會達成財富自由的夢想,但在諮詢過程中我也發現她對未來的不安感,主要原因來自缺乏「使命」。

即使可以靠著理財就擁有不錯的生活,但缺乏使命可能會讓人覺得人生沒有重量感。

除了追求財富自由,我常常建議學員建議一定要找到「沒有錢也會願意做」的事情,才有辦法創造更多財富,所以建議目前待業中的心怡可以趁著目前還沒有生活壓力,找到「使命」並做為主動收入來源。

我也會透過一連串問題引導學員,從這些問題的答案中找到一個方向後確實執行,無論透過創業、找到相關產業或相關職位,建立屬於自己的中長期志業規劃。

在執行跟學習過程當中,也能夠找到更多元的新道路,這是每個成功者在找到財富事業前必經之路,藉由系統性的分析、規劃及目標設定,讓自己找到真正的人生快樂泉源。

關鍵在於:你有找到屬於自己的「使命」了嗎?photocredit: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本文章內容由「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

猜你喜歡Tags:人生目標財富自由資產配置財富管理投資焦慮投資組合資產負債組合負債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財務目標機會成本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泰國大麻合法化改變了什麼?民眾買賣不再遮遮掩掩,還自蓋「開心農場」收入多元化1則觀點【淺談初音未來】為什麼你應該花點時間,認識這位綠色雙馬尾的虛擬歌姬?1則觀點香港地標「珍寶海鮮舫」被拖離,港人不捨送別:「一個時代的終結」1則觀點連續兩週的國際羽球賽事掀起印尼「國球熱」,也為雅加達迎來新冠疫情後最熱鬧的景象1則觀點校長畢業有感:「校長致詞」是種必要之惡,所以我訂下五個盡量不落俗套的自我要求1則觀點魏晉風雲:隱藏在「周處除三害」神話背後的政治意涵1則觀點Google工程師聲稱聊天機器人LaMDA「擁有知覺」,公布完整對話紀錄:「其實我非常害怕被關掉」1則觀點游錫堃談俄烏戰爭啟示:台灣已有「雲峰飛彈」可打到北京,人民應展現防衛意志1則觀點是促轉會公信力不足,還是社會沒共識?——寧靜革命的台灣,轉型正義之艱難1則觀點美國最高法院對女權與槍枝的奇異解讀,要從保守派看待憲法的角度說起3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