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剝奪孩子做家事機會!學會洗碗、打掃、煮飯是成為大人第一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爸媽生了三個孩子,每天有兩個孩子輪流幫忙洗碗和擦乾碗盤,. 父母吃完飯不用整理廚房,他們也輕鬆多了! 當然,孩子都不喜歡做家事,吃完飯我總 ... HOME 健康新知 醫療分科 腫瘤科» 婦產科» 男科» 兒科» 牙科» 骨科» 內科» 外科» 皮膚科» 耳鼻喉» 眼科» 精神科» 動物醫院» 醫療生技» 美麗新知» 兩性議題» 育嬰親子 產前照護» 產後護理» 哺乳» 育兒護照» 親子生活» 即時新聞 減重塑身 中醫減肥» 西醫減肥» 運動塑身» 減重營養» 塑身補習班» 吃出健康 低卡飲食» 防癌飲食» 疾病飲食» 健康小學堂» 養生保健 中醫調理» 自然偏方» 養生指南» 保健迷思» 銀髮族 失智症專區 銀髮樂活» 銀髮長期照護» 銀髮性生活» 常見疾病 失智症 攝護腺 退化性關節炎 心血管疾病 憂鬱症 銀髮骨健康 十大慢性病 關節炎 高血壓 高血脂 糖尿病 心臟病 慢性肝炎 腎臟病 氣喘 骨質疏鬆症 痛風 十大癌症 大腸癌 肺癌 肝癌 乳癌 口腔癌 子宮癌 胰臟癌 食道癌 攝護腺癌 胃癌 皮膚癌 甲狀腺癌 癌症百科 癌症飲食» 癌症照護» 線上諮詢 名人名醫 影音 健康新知 熱門影音 健康智慧 塑身補習班 健康小學堂 健康小食堂 專題 買健康 熱門: 大腸癌 腎結石 心肌梗塞 糖尿病 子宮肌瘤 首頁 >雜誌出版推薦 >健康類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收藏 1 2018/1/3下午07:58:36 華人健康網 收藏 (關鍵字: 教養 , 家事 , 學習 , 大人 , 獨立 ) 台灣父母:「孩子只要專心課業就好,別讓家事影響他的學習。

」VS.荷蘭爸爸的真心話:「從小讓孩子負擔部分家事,培養他學會自理生活。

」 台灣同學大學畢業了還不會煮飯 很多亞洲學生喜歡在大學畢業後申請外國的研究所,台灣年輕人特別喜歡去美國深造,我在台大念書時,便有許多同學申請上美國的研究所。

在歡送同學的聚餐中,除了問何時出國、行李打包好沒之外,同學通常會問一個令我非常疑惑的問題:「要出國一個人過生活囉,你會不會煮飯啊?千萬別餓死自己啊!」 這個問題之所以令我疑惑,是因為在荷蘭我身邊的朋友都是從國中、高中就開始幫忙煮飯,念大學時搬出去住後,因為外食實在太貴,所以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幾樣自己的拿手菜。

因此,我自然很意外台灣怎麼那麼多成年人連煮個飯都不會。

荷蘭父母這樣做:教出不依賴父母、能獨立面對生活挑戰的成人 煮飯對台灣學生來說之所以是件難事,大概是因為台灣父母只要求孩子把書念好,做家事只會讓孩子分心,長此以往,很多年輕人連幫忙的機會都沒有,遑論煮一桌飯菜。

像我太太有個朋友,她三十出頭結婚,跟老公共築愛的小窩,有一次我們到她家作客,帶了一些文旦打算一起享用,沒想到那個朋友居然兩手一攤說:「我才剛搬離我父母家,目前還在學習如何切一些簡單的水果,文旦難度太高了,你們幫幫忙吧。

」 這個朋友從小跟父母同住,在家父母總是強調念書或工作最重要,爸媽基於疼愛女兒的心,總是搶著把家事拿去做,結果女兒婚後,每天吃飯時間夫妻倆總是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

台灣的父母可能認為成績最重要,所以才一手包攬所有家事,卻沒想到督促孩子建立做家事的習慣,讓他們學會如何照顧自己。

「孩子早晚一定會離開你,要是沒有教他們怎麼做家事,到時候他們該怎麼辦?」 我父母常常提到,雖然是他們把我帶到這個世上來,卻不代表我們一輩子都會維持「家長照顧孩子」的關係,一旦我成年了,就得離開他們自立自強。

也許其他荷蘭父母不會像我爸媽,那麼直接要求孩子成年後離家,但這種原則在荷蘭其實很常見,孩子也都接受父母的要求。

還記得我中學(六年制)快畢業時,所有同學都很興奮,因為只要再等幾個月就可以離開父母的「監控」,展開大學新鮮人的自由生活,開始屬於自己的人生。

荷蘭父母這種逼孩子離家的做法聽來似乎有點傷感情,但在我看來,這種態度其實也是提醒父母,從小就要訓練孩子,幫他們打下良好的人生基礎。

孩子早晚會離開,父母得確定他離家後,能夠在經濟與思考都達到獨立自主。

換句話說,荷蘭父母養育孩子的目的,是為這個社會培養獨立自主的成員,教出不依賴父母,能獨自面對生活挑戰的成人。

不過,要孩子成為獨立的社會成員,並不是一件信手捻來的事,就像田徑選手在踏上跑道前,也要花上跟比賽一樣長的時間來暖身。

在荷蘭,家庭教育就是每個孩子踏上人生跑道前的暖身準備。

荷蘭父母這樣做;讓孩子從做家事的過程中,實習當大人 當然,讓孩子自立可不是說說而已,回顧爸媽養育我的過程,可以看出他們一直在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讓我們學習如何在沒有原生家庭的保護下,仍能好好生活,而獨立的訓練就從做家事開始。

打從我念幼稚園開始,父母就會要求我在大人洗碗後,拿抹布幫忙把碗擦乾,再放回櫃子裡,那時我只有4、5歲,碗盤對我來說算是滿重的,雖然爸媽不會讓我擦最重或昂貴的碗盤,但我還是常常不小心把碗盤摔破,但這些損失被我爸媽視為教育成本。

因為,要是擔心打破碗,孩子就永遠學不會洗碗。

升上小學一年級後,我的家事任務也升級了,我不再只是幫忙擦碗的小弟,也可以開始洗碗盤。

爸媽生了三個孩子,每天有兩個孩子輪流幫忙洗碗和擦乾碗盤, 父母吃完飯不用整理廚房,他們也輕鬆多了! 當然,孩子都不喜歡做家事,吃完飯我總只想去玩樂高,一點也不想幫忙做家事,常為了不想洗碗跟父母鬧脾氣。

每次我鬧脾氣時,爸媽都會強調我們是一家人,大家同住一個屋簷下,不論大人小孩都有責任幫忙維持一個乾淨、舒服的生活環境。

爸媽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們覺得每個家庭總有一些任務要完成,例如:需要賺足夠的錢養家,需要保護與照顧每一個成員,而每一個成員也需要對這個家有所貢獻。

考量到孩子年紀還小,無法出去賺錢,那最簡單又公平的貢獻方式就是做家事,無論家庭成員的性別和年紀,都必須幫忙負擔部分家事。

我爸媽兩人都對家裡的經濟基礎有所貢獻,媽媽在我小時候兼職工作,工時比爸爸短,相對的她就負擔較多家事,花費較多時間在照顧孩子、煮飯、整理家裡。

但我爸也不是工作完回到家就沒事了,他同樣要幫忙洗、燙衣服和吸地板。

雖然看起來有點「男主外、女主內」的感覺,有趣的是,當我們三個孩子都成年離家後,反倒變成「女主外、男主內」,媽媽花較多時間在工作,而半退休的爸爸則樂於擔任家庭主夫。

荷蘭父母這樣做:透過各種家事,讓孩子逐步掌握「當家」與「持家」的本領 在家中人人都要分工的原則之下,除了爸媽有所貢獻,姊姊、哥哥和我也需要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每次跟父母吵不想洗碗時,我都無法推翻爸媽的原則,他們不會因為我鬧脾氣而心軟,我這個洗碗小弟總是抗爭失敗。

直到我10歲的某一天,爸媽忽然想跟我「談一談」。

「你不需要再洗碗了。

」 我媽說。

我一聽到當然很開心,以為我的長期抗爭終於見效了。

「但你必須做其他家事,」爸爸接著說,「你自己選,要麼繼續幫忙洗碗但不能再抱怨或發脾氣,要麼幫忙做其他家事,像洗廁所、吸地板、幫忙摺衣服等等。

」 有了這個選擇,從那天開始,討厭洗碗的我就改為幫忙洗廁所、吸地板、洗衣服、摺衣服。

開始幫忙做不一樣的家事,也是新的學習體驗,記得我第一次幫忙吸地板,忽略了客廳某個角落沒吸到,媽媽便很有耐心地對我說明吸地板的小訣竅:「客廳電視、沙發跟餐桌的角落常被忽略,但這是我們生活的空間,一定要吸乾淨,請你拿出來吸塵器再吸這個區域一次。

」 在這樣的練習下,我慢慢掌握到各種家事的技巧,熟能生巧地成為我家的吸地達人。

我爸媽很聰明,這樣不只解決了我們因為洗碗鬧得不愉快的問題,也擴大了我練習做家事的範圍,讓我更熟悉維持一個家庭需要什麼樣的家事,以及這些家事該怎麼做才能做好。

等我年紀再大一點,大概小學六年級時,爸媽開始要求我去買菜,也要求我幫忙煮飯,從簡單的切蔬菜、水果、肉開始,到幫忙煮米飯、馬鈴薯、義大利麵等等,漸漸地學習到一些食譜上才有的高級菜色,等上了國中,我已經可以一手包辦全家的晚餐了。

在荷蘭,讓孩子幫忙做家事是很理所當然的,我許多荷蘭朋友都是從幼稚園或小學一年級開始幫忙做家事,一開始先從簡單的做起,隨著孩子成長,父母會要求他們做更多家事。

荷蘭父母在分配家事時,主要會看孩子肢體協調性的發展程度而定。

當然啦,一開始孩子肯定越幫越忙,但在父母耐心的指導之下,孩子的能力往往總是超乎我們的想像。

雖然做家事會減少念書的時間,但透過做家事,每個孩子都能學習如何維持家庭運作,也能培養責任感。

除了學習怎麼「當家」,荷蘭父母也希望透過家事練習,讓孩子練習怎麼維持良好的生活環境。

在我看來,這個在家裡學到的「生活課程」,比學校給的功課來得實在重要太多了。

荷蘭爸爸的教養小提醒 ●做家事不僅能培養孩子自理的能力,也是培養責任感的大好機會。

●荷蘭孩子普遍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幫忙做家事,維持乾淨舒服的家庭環境,家裡的成員人人有責。

●雖然很多荷蘭父母從洗碗開始要求孩子幫忙做家事,但任何家事只要孩子的能力許可,都可以請他幫忙做。

例如: 4、5歲→幫忙擦拭碗盤,把碗盤收回櫃子。

小學→洗碗盤、洗廁所、吸地板、洗衣服、摺衣服。

國中→買菜、煮飯。

高中→打工賺自己的零用錢。

本文出自野人文化《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會獨立思考、創意高、行動力強的孩子才快樂!》 月經結束,該喝四物湯還是中將湯?一張表格輕鬆看懂! 女神愛吃「龐德飲食」 靠它減重、抗發炎、降三高 不喝咖啡也失眠?這些隱藏版咖啡因食物可能是兇手! 打呼震天響,鬧家庭革命怎麼辦?原來牙套能止鼾! 失眠、心情低落,冬天憂鬱症上身!中醫:喝排憂解鬱茶、6要訣助改善 冬天飲食重鹹「鈉」太高,心血管疾病跟著來!營養師:5大高鈉食物別踩雷 【影音版】熬夜不是故意的~夜貓族鞏固健康必吃5食材 【影音版】喝濃茶可解酒?喝錯了腎臟出毛病 【影音版】逆轉脂肪肝!趙函穎營養師:少碰「三白」食物 保健焦點 膝蓋卡卡好不了?當心半月板受損 男性吃B群,會增加肺癌風險? 膽結石放著不管,恐有膽囊癌風險? 打疫苗後吃什麼能緩解副作用? 酪梨不只助減肥,還能降血脂? 亂吃一通血糖、膽固醇失控! 認識乾眼症 乾眼症不只是眼睛缺水,跟缺油也有關。

吃素也會得大腸癌! 破解大腸癌罹病迷思 膽結石成因解析 膽汁易形成結晶體,長期不穩定滾動會變膽結石。

心肌梗塞只會心痛嗎? 從下巴、肩膀、胸部甚至到胃都可能會痛! 讓心臟強一點! 咖啡、抹茶、發酵大豆有夠讚! 不吃澱粉,助減重? 專家解惑10大減肥傳說 糙米替換主食有3好處! 糙米替換主食有3好處! 常見問題: 痘痘 減肥 月經 營養 懷孕 立即查詢 保健達人: [營養科]蔡怡瑄 [營養科]黃曉彤 醫生 診所 科別 不分科 骨科 牙科 兒科 眼科 整形外科 婦產科 泌尿科 皮膚科 中醫 內科 外科 耳鼻喉科 精神科 獸醫 不分科 長期照護 家醫科 健身 專家教授 復健科 腫瘤科 營養科 藥師 立即查詢 【講座線上直播】壓在心中的大… 【講座線上直播】失智症(阿茲… 【講座線上直播】膽結石、膽息… 【講座線上直播】走路會痛,灰… 【講座線上直播】名醫破解腸胃… 【講座線上直播】如何解決惱人…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 上班族 銀髮族 親子 男生 女生 健康新知 醫療生技 美麗新知 兩性議題 影音新聞 即時新聞 減重塑身 中醫減肥 西醫減肥 運動塑身 減重營養 育嬰親子 產前照護 產後護理 哺乳 育兒護照 親子生活 吃出健康 低卡飲食 防癌飲食 疾病飲食 養生保健 中醫調理 自然偏方 養生指南 保健迷思 銀髮族 銀髮樂活 銀髮長期照護 銀髮性生活 癌症百科 癌症飲食 癌症照護 族群分類 上班族 銀髮族 親子 男生 女生 其它 購健康 呼叫醫師 名醫開講 健康調查局 ×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接受並關閉視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