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是指會議、展覽(Exhibition - 華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經濟產業
會展會展是指會議、展覽(Exhibition,TradeShow,Exposition,TradeFair或TradeEvents等)、大型活動等集體性的商業或非商業活動的簡稱。
其概念內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間,許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製度或非製度的傳遞和交流信息的民眾性社會活動,其概念的外延包括各種類型的博覽會、展銷活動、大中小型會議、文化活動、節慶活動等。
特定主題的會展是指圍繞特定主題集合多人在特定時空的集聚交流活動。
狹義的會展僅指展覽會和會議;廣義的會展是會議、展覽會、節事活動和各類產業/行業相關展覽的統稱。
會議、展覽會、博覽會、交易會、展銷會、展示會等都是會展活動的基本形式,世界博覽會為最典型的會展活動,目前國內會展產業鏈已經相當完善。
中文名稱會展外文名稱exhibition用途展覽、會議起源市集演變定義會展概念一這是會展早期的概念,主要是將會議和展覽簡單地加和起來。
展覽、會議、節事活動獎勵旅遊(是從國外引進的概念)會展概念二這種概念在外延上沒有擴大,但在內涵上有所豐富。
大型會議:奧運會、世界婦女大會中小型會議:論壇、高峰會議大型博覽會:世界博覽會中小型展示活動:汽車展、服裝節會展概念三這種概念無論在內涵和外延方面都有所豐富和擴大,創意產業已經成為社會開始關于會展的定義很多,狹義的會展僅包括會議和展覽會。
歐洲是會展的發源地,在歐洲,會展被稱為C&E(conventionandexposition)或者M&E(meetingandexposition)。
而廣義的會展就是通常所說的MICE(M:meeting;I:incentivetour;C:conventions;E:exhibitionandevents)起源關于展覽的起源尚在探討和研究,尚無統一、肯定的看法。
大致有:“市集演變”說、“巫術禮儀與祭祀”說及“物物交換”說等。
“市集演變”說認為:貿易性的展覽無論在中國或外國,都由市集演變而來。
歐洲是由城邦的傳統市集發展演變而成,這一演變發生在15世紀,萊比錫市集演變為萊比錫樣品市集(即萊比錫博覽會)是貿易性展覽起源的代表。
“巫術禮儀與祭祀”說認為:展覽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來源于原始人的萬物有靈觀念,原始人對自然神和祖宗神的崇拜祭祀活動,是展覽藝術的雛形和起源。
“物物交換”說認為,展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產生物物交換的初期,在物與物進行相互交換的初級方式中開始存在“擺”和“看”形式逐步從物物交換擴大到精神和文化的領域。
因此,展覽是隨著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的進步而產生發展的,是圍繞著人們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的需要而存在和發展完善的。
展覽的分期在歷史長河中,展覽也是分期發展的,一般說來,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出現的具有展覽形態的活動,如懸掛圖騰、物物交換等,和展覽的萌芽時期。
到了封建社會,由于展示手段開始豐富,展示規模不斷擴大(如廟會、祭祀展覽等),展覽便走向壯大時期。
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在中國是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資本主義經濟開始形成,刺激著各種宣傳媒介和信息事業,展覽也逐步走向多樣化,功能也日益擴大,便是展覽的成長時期。
展覽的發展展覽的發展,主要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的。
例如原始社會,生產力極其落後,展覽隻能是原始形態的展示,表如今宣傳性展覽上是很粗糙的岩畫、紋身、圖騰崇拜;表現有貿易性展覽上是物物交換的地攤和簡單的叫賣,因此出現了“敬天神、頌祖宗”的祭祀展覽。
展品較為豐富,有牲畜、酒食等;展具較為考究,有陶器、鐵器,甚至還有銘文;展出時還有鍾鼓音樂、歌舞染渲等,成為綜合性的展示藝術活動。
到了封建社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宣傳性展覽便有大型洞窟繪畫、華麗的壁畫、武器陳列、綉像陳列(如麒麟閣功巨像、凌煙閣功臣圖等)。
宗廟和祭祀展覽也更為豐富和隆重,次數也更為頻繁。
貿易展覽就出現“列肆十裏”的街市和慶會;尤其是廟會和集市,不僅定期舉行,還伴有文藝表演(如歌舞、雜耍、戲劇等)。
隨著貨幣的發展和流通,這種貿易展覽也由物物交換上升到貨幣結算,使展覽起了質的變化。
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更加發展,也就出現了大型博覽會,甚至是世界性的博覽會。
其規模和形式空前壯大,還到處出現各種不同類型的博物館、陳列館。
隨著科技的發展,展覽有形式上、內容上都有了重大的革新的突破,例如融聲、光、電于一體的綜合表現手法,甚至出現列車展覽、汽車展覽、輪船展覽、飛機展覽(即把展品裝在某一大型運輸工具上,到處流動,供人參觀),還有僅僅是放映錄像或張內貼圖表,甚至採用電傳交流的貿易展覽等。
發展《2015-2020年中國會展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1]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國現有會展場館269個,室內展覽面積超過715.14萬平方米,室外展覽面積403.75萬平方米,總展覽面積1118.89萬平方米。
2011年新增成會展場館17個,室內總展覽面積為56.2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79.67萬平方米。
報告分析認為,會展經濟能夠帶動第三產業的綜合發展。
具體來看,會展業不僅能帶來場租費、搭建費等直接收入,而且還能拉動或間接帶動數十個行業的發展,如商業購物、餐飲、住宿、娛樂、交通、通訊、廣告、旅遊、印刷、房地產等;不僅能積聚人氣,而且能促進各大產業的發展,對一個城市或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產生重大影響和催化作用,一個好的會展對經濟拉動效應能達到1:9。
但是,前瞻網建議各地在加快會展場館建設的同時,應選擇適合自身場館的盈利模式,以促進場館可持續的發展。
我們的報告總結了幾種會展場館的盈利模式,分析認為,基于會展場館租賃的盈利模式是指會展場館的所有者通過契約的方式租賃場館的使用權來獲得盈利的模式。
這種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的盈利模式是目前國內外會展場館使用最廣泛的盈利模式,特別適用于缺乏管理人才和獨立商業運作條件的場館擁有者。
目前,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北京展覽館和北京農業展覽館等均採用這種盈利模式。
新型產業展覽、大型會議、節慶活動、大型活動、企業形象展示專家論述孫剛:“會展業是……綜合性的、關聯度非常高的服務貿易行業,……並表現出一種經濟現象的多種形態”——2001年第2期《展覽與市場》楊虎濤:“所謂會展經濟就是通過舉辦會議和展覽,帶來直接或間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經濟現象和經濟行為”——2001年第3期《社會經濟研究》陳向軍、田志龍:“會展經濟是以會展業為支撐點,……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一種經濟”——2001年第5期《北京工商大學學報》龐瑩、魏志恆的論文稱:“會展經濟是……跨產業、跨地區的綜合經濟形態”——2002年第6期《經濟師》經濟產業會展產業是指有會展相關服務企業、機構、部門形成的產業體系。
會展經濟是指由會展及相關產業構成的經濟範疇。
會展產業是國內近幾年來高速發展起來的產業。
國內開始正式提出會展產業大約在1998年—1999年之間。
由于國外專家認為會展產業對相關產業具有1:9的拉動作用,會展不僅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還能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
因此,會展產業受到很多地區和城市的重視。
功能會展具有強大的經濟功能,包括聯系和交易功能、整合行銷功能、調節供需功能、技術擴散功能、產業聯動功能、促進經濟一體化等。
聯系和交易功能聯系和交易功能會展孕育巨大商機,具有聯系和交易功能。
會展的聯系溝通作用非常明顯:聯系量大、聯系面廣、聯系效果好,因此會展可以向會展組織者、參展商、觀眾提供彼此聯系和交流的機會。
通常在短短幾天有限的會展期間,參展商往往可以接觸整個行業或市場的大部分客戶,可能比登門拜訪等其他常規方式一年甚至幾年所接觸的客戶還多。
展會參加者在專業展會上可以接觸到行業主管部門領導、本領域專家、現有客戶、潛在客戶、供應者、代理商、使用者等與己相關的各種角色的人,其中不乏決策人物、關鍵人物,形成的人際聯系質量高。
會展的環境氛圍典雅,有利于進行高質量的交流。
貿易成交一般有若幹環節:生產廠家向客戶宣傳產品,客戶產生興趣並進行詢問了解,客戶產生購買意向,廠家與客戶洽談,討價還價成交。
通常這個過程有時可能比較長,但在展覽會上,這一過程可以比較迅速完成。
在會展中,豐富的信息、知識交流傳播使得生產、貿易、生活趨于更輕松、直接、快捷、準確,消除了供求中的許多不確定因素,產生高效低耗的經濟功能,創造了經濟均衡的巨大可能性。
在展銷會上,參展商為賣而參展,參觀者為買而參觀,均有備而來。
參展商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廣泛地接觸買主,觀眾購買商可以在有限的空間裏最廣泛地了解產品,參展商可以于潛在客戶表示出興趣時就抓住機會開展推銷、洽談工作,直至成交甚至當場回款,買賣雙方可以完成介紹產品、了解產品、交流信息、建立聯系、簽約成交等買賣流通過程,展會起到溝通和交易作用。
國際展覽會與博覽會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大大促進國際間的交流與交易。
在中世紀時代,作為展覽會前身的貿易集市就定期或不定期地在人口集中、商業較為發達的歐洲城市舉行。
到15世紀末16世紀初,由于“地理大發現”的進展,世界各大洲的經濟文化交流密切起來,形成連線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國際市場,國際展覽業形成萌芽。
17世紀英國工業革命和後來的比利時、德國、法國、美國的產業革命,推動世界科技迅猛發展,特別是通訊和運輸工具的使用,在倫敦、法蘭克福、巴黎等城市,貿易集市發展成為較大規模的國際展覽會或博覽會。
1851年在倫敦首次舉行了世界博覽會,標志著舊貿易集市向標準的國際展覽會與博覽會過渡。
1895年萊比錫第一屆國際樣品博覽會,滿足了當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市場交易的需要。
國際展覽業形成對經濟全球化的強大推動力。
19世紀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展覽會與博覽會成為發達國家爭奪世界市場的場所,為世界經濟復甦註入勃勃生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一批因戰爭停辦的展覽會和博覽會重煥生機,例如世界著名的“米蘭博覽會”、“萊比錫博覽會”、“巴黎博覽會”,後被譽為連線各國貿易的三大橋梁,值得一提的是“萊比錫博覽會”在冷戰期間為溝通東西方貿易聯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前民主德國每年與西方國家達成的貿易額中,有三分之一是在萊比錫博覽會上達成的。
此外,原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特邀西方國家商人到“萊比錫博覽會”洽談業務,簽定契約,因此“萊比錫博覽會”被譽為“通往東歐國際貿易市場的門檻”。
通過商品或科技成果的會展,使供需雙方充分了解對方的信息和需求,再加上可以通過實物觀看,迅速促成供需雙方達成商務契約,因此會展市場孕育了無限的商機。
在新加坡舉行的“2004年亞洲航空展”,單是公布的部分交易額就達到了35.2億美元。
整合行銷功能整合行銷功能會展作為企業之間的一個有效的行銷平台,為企業展示產品、收集信息、洽談貿易、交流技術、拓展市場提供了橋梁和紐帶作用,會展在企業市場行銷戰略中的地位日顯重要。
在發達國家,會展行銷已經成為很多企業的重要行銷手段。
同時,會展經濟也是一種競爭的經濟,眾多的供給者和需求者聚集在一起,供給信息和需求信息直接交流,信息被充分披露,是一個近似于完全競爭的市場,市場價值規律可以發揮最大的作用,產品的銷售價格趨近生產成本,消費者可以購買到價廉物美的產品。
整合行銷理論認為,在行銷可控因素中,價格、渠道等行銷變數可以被競爭者仿效或超越,而產品和品牌的價值難以替代,因它們與消費者的認可程度有關。
整合行銷的關鍵在于進行雙向溝通,建立一對一的長久的關系行銷,提高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
會展具有整合行銷功能,可以利用多維行銷的組合手段,如會展的報刊、電視、廣播、因特網、戶外廣告、實地展示、洽談溝通等各種行銷方式,這種整合行銷功能有利于企業與顧客的交流,增強消費者對企業產品與品牌的認同度,促進企業銷售工作。
在會展上,生產商、批發商和分銷商匯聚一堂,進行交流、貿易,某種程度上甚至就是一個信息市場。
企業可以利用各種信息渠道宣傳自己的產品,推介自己的品牌、形象。
企業與顧客可以直接溝通,得到及時反饋。
企業可以收集有關競爭者、新老顧客的信息,企業能了解本行業最新產品動態和行業發展趨勢,構成決策依據。
會展具備了其他行銷工具的相關屬性:作為廣告工具,會展媒介將信息針對性地傳送給特定使用者觀眾;作為促銷工具,會展刺激公眾的消費和購買欲望;作為直銷的一種形式,可以直接將展品銷給觀眾;作為公共關系,會展具有提升形象的功能。
會展行銷成本低。
據英聯邦展覽業聯合會調查,通過推銷員推銷、廣告、公關等手段的一般行銷渠道找到一個客戶,平均成本219英鎊;通過會展尋找一個客戶,平均成本35英鎊,僅為前者的1/6。
2004年7月沈陽“第二屆華商企業科技創新合作交流會”上,共有19位副部級以上領導、400位海外客商蒞會,東三省約有近千家企業在主會場和分會場與華商和華僑華人進行了項目對接和洽談。
本屆“華交會”使海外僑胞對東北地區的資源優勢和合作潛力有了進一步了解,45個最具代表性的項目在遼寧國際會館現場簽約,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吸引32.41億美元的投資總額,東三省成功行銷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經濟資源和區域形象。
調節供需功能調節供需功能展覽會可以視為信息市場,信息得以交換,企業參展產品的信息實為市場信息,是市場經濟的重要資源。
信息市場是經濟運行迴圈過程的軸心,會展信息市場反映信息交換中供求之間的各種經濟關系,它連線市場信息供應方、市場信息使用者、市場信息資源套用等重要生產力要素,促進各類市場資源得以最佳化配置,有效地刺激需求,調節供給。
1.刺激需求會展提供新產品示範的平台,通過參展的產品或科技成果的展示,廣大消費者可以發現以前未曾有過的消費品和相關信息,可以促進消費結構的最佳化和重組,提高自己的消費水準。
因此會展可以培養新的消費需求,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北京每年一屆的“中國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是國內外高新產品的“比武台”,中外高科技最新成果驚現不窮,異彩紛呈,叫人目不暇接,誘導市民進行現代消費。
2004年5月第七屆北京科博會上,國內高科技企業排頭兵,不甘落在境外高科技企業之後,海爾、首鋼、聯想、四通等國內著名企業紛紛在展會上強勢推出最新“看家殺手鐧”。
“863”項目成果“電動客車”每充電半小時就可以行駛150~200公裏,最高時速能達到90公裏;集機、電、液為一體的全斷面隧道挖掘機,堪稱現代“土行孫”。
新款個性化手機、數碼相機令觀眾愛不釋手,數碼門鎖、機器人吸塵器、智慧型化冰櫃也十分搶眼、深得觀眾青睞。
這些新產品一經展會亮相,經媒體報道,為全國眾多顧客消費群所了解,必定刺激中國社會產生新的產品需求。
2.調節供給會展活動能為產品供給者提供展示產品性能的機會,比較不同產品的性能、價格等方面的差異,測算市場供給方面的競爭態勢,為企業的市場供給決策提供依據,從而促進有效供給成長。
會展活動能增加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傳統習俗的人們之間的互相交流與了解,消除溝通障礙,擴大共識,為產品的跨區域、跨文化、跨民族、跨環節的流通創造條件,有利于供給實現和供給創造。
項目分類(1)按會展項目的性質分類可以分為貿易類會展項目和消費類會展項目。
貿易類會展項目是指為產業及製造業、商業等行業舉辦的展覽活動,參展商和參觀者主體都是商人,參展商可以是行業內的製造商、貿易商、批發商、經銷商、代理商等相關單位,參觀者主要是經過篩選邀請來的採購商,一般的觀眾被排除在外,展覽的最終目的達成交易。
消費類會展項目是指為社會大眾舉辦的展覽活動,這類會展項目多具有地方性質,展出內容以消費品為主,通過大眾媒介如電視、電台、報刊、網路等吸引觀眾。
觀眾主要是消費者,消費者需要購買門票入場,這類項目非常重視觀眾的數量。
區分展覽項目是貿易性質還是消費性質,主要標準是觀眾的組成,即觀眾是貿易商還是一般消費者,而不是以展品,即工業品或消費品來反映。
(2)按會展項目內容分類可以分為綜合類會展項目和專業類會展項目。
綜合展覽是指包括全行業或數個行業的展覽會,也被稱作橫向性展覽會,如重工業展、輕工業展。
專業展覽指展示某一行業甚至某一項產品的展覽會,如鍾表展。
(3)展覽會的級別分類標準這幾年,會展業的迅猛發展已經使其成為一個不可小覷的行業,在越來越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如何監督、引導會展業的規範發展已成為會展業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原來一貫的多頭審批製管理已經不再適應會展業的發展需求,隻有通過法規和行業標準進行間接調控和引導,才是其良性發展的保證。
原國家經貿委2002年12月批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行業標準《專業性展覽會等級的劃分及評定》(SB/Tl0358--2002)(以下簡稱《標準》),並于2003年3月1日起實施。
當前,我國隻有對專業性展覽會的等級進行劃分的標準。
在《標準》中具體規定了專業性展覽會等級評定條件。
(4)國際展覽會標準《國際展覽會公約》指出:展覽會是一種展示,無論名稱如何,其宗旨均在于教育大眾。
它可以展示人類所掌握的滿足文明需要的手段,展現人類在某一個或多個領域經過奮鬥所取得的進步,或展望發展前景。
從理論上講,有兩個以上國家參加的展覽會都可以稱作“國際展覽會”。
國際展覽局在其公約中就是如此規定的。
但是,在貿易展覽業中,使用比較普遍的標準是由國際展覽會聯盟規定的,具備下述標準之一就可稱作“國際展覽會”:20%以上的展出者來自國外:20%以上的觀眾來自國外;20%以上的廣告宣傳費使用在國外。
會展狀況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會展業在各城市發展迅速,形成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東北、中西部”五個會展經濟產業帶。
環渤海會展經濟帶——以北京為中心,以天津等城市為重點,其會展業發展早、規模大、數量多,專業化、國際化程度高,門類齊全,知名品牌展會集中,輻射廣。
長三角會展經濟帶——以上海為中心,以南京、杭州等城市為依托的會展產業帶已經形成。
該產業帶起點高、政府支持力度大、規劃布局合理、貿易色彩濃厚,受區位優勢、產業結構影響大,發展潛力巨大。
珠三角會展經濟帶——以廣州為中心,以廣交會為助推器,以深圳等會展城市群,形成了國際化和現代化程度高、會展產業結構特色突出、會展地域及產業分布密集的會展經濟帶。
東北會展經濟帶——以大連為中心,以沈陽、長春等城市為重點的會展經濟帶,依托東北工業基地的產業優勢及東北亞的區位優勢,形成了長春的汽博會、沈陽的製博會、大連的服裝展等品牌展會。
中西部會展經濟帶——以成都為中心,以鄭州、重慶等城市為重點的會展經濟帶,通過不斷發展,現已形成了成都的西部國際博覽會、重慶的高交會、鄭州的全國商品交易會等品牌展會。
隨著經濟快速成長,中國內地已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展覽市場。
到2006年末,中國共擁有2000平方米以上的各類會展中心和展覽場館170家,可用于展覽的總面積達536.58萬平方米,其中近三分之二為室內展館,三分之一為室外展館。
展覽總面積已居世界前列。
在會展業蓬勃發展的同時,行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市場化程度低,不正當競爭猖獗,缺乏品牌會展,誠信不夠等等。
針對這些問題,政府也出台了相應的措施,提出會展業發展的建議,以及行業建立協會等來規範中國會展業的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會展業在國家的發展地位越來越重要,國外會展企業不斷的進入中國,2010年,中國的會展業必定會取得巨大成就。
缺乏統籌規劃與巨觀調控從發達國家情況來看,舉辦會展活動不需經政府部門的行政許可,這也是國外會展業市場化、產業化的重要前提。
我國現行的行政審批體製存在著許多弊端,由于政府機構不是進行專業化的管理,對所申報的會展活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的估計不夠或完全不加以估計,再加上這種審批的手續繁雜、時間過長,導致了一些檔次不高、影響力不大的會展活動的出爐,而一些真正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影響力的會展活動則因審批效率過低而喪失了良好的市場機會。
目前,國內尚沒有統一的會展管理部門和行業自律組織。
根據現行的展覽管理辦法,國務院各部委及其所屬的工貿公司、外貿公司、協會、商會、中國貿促會及其行業分會和地方分會、地方政府或省市級外貿主管部門、展覽場館、境外展覽機構等都能舉辦會展活動。
這種多層次、多渠道辦展的局面使得會展管理}昆亂。
這種管理上的政出多門、本位主義,導致多頭辦展、重復辦展、惡性競爭的現象出現。
與行政幹預、計畫管理的“錯位”相對應,是行業管理的“缺位”,全國會議展覽業缺乏權威和廣泛、有效的行業規範及自律。
會展履歷背景近幾年來,我國會展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每年以20%~30%甚至更高的速度成長。
然而,會展經濟繁榮的背後,存在著許多問題,其中之一就是“騙展”。
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會展業都出現“騙展”、“拼盤展”、“重復展”等問題,甚至形成了一批有資金、有經驗的騙展團伙,嚴重影響了這個前景很好的服務業的健康發展。
政府相關部門、辦展機構、參展企業各方應吸取教訓,採取措施,積極防範,讓中國的會展業健康發展。
隨著會展業的發展,也不斷曝出的騙展事件,讓企業在選擇展會時難以決斷。
為此,有關專家提醒企業在選擇展會時對以下幾個方面應格外留意。
首次舉辦騙展事件往往發生在首次舉辦的展會。
所謂騙展,通常的理解就是組展方虛假設展,騙取參展商的展位費。
這種招數隻可能使用一次,所以首次舉辦的某某展會其可信度就要仔細考察。
事實上,很多騙展一開始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騙。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有關專業人士曾在廈門針對騙展問題做過調查,很多展覽公司一開始還是想把展會做好,但在項目運作過程中,由于展覽的主題或是展覽公司的招商情況不好,原定的規模達不到,不能收回費用,而前期已經投入很多,主辦方沒有勇氣承擔損失,隻好溜之大吉。
這類騙展在騙展事件中佔了絕大部分。
除了完全騙展的,更多的展覽主辦方是抓住參展商急于尋找買家的心理,在展會宣傳上誇大其詞,編造專業觀眾的情況。
經常參加展會的某小家電廠商負責人高先生就常常在其招展材料中看到買家的情況都非常誘人,有很多展會吹噓買家來自多個國家,有的吹噓有多少個大型採購團。
但是自己在展會上看到的情況,卻是要麽沒有幾個外國人,要麽就是沒有幾個真正的專業觀眾。
高先生表示,這種情況雖然不算是騙展,但也有欺詐的嫌疑。
知名度高的大展現代展覽業發展到今天,每個行業的展覽都形成了自己的“龍頭老大”,成為買家不可不去的地方,如芝加哥工具展、米蘭時裝展、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等。
通常來講,展覽會的知名度越高,吸引的參展商和買家就越多,成交的可能性也越大。
如果參加的是一個新的展覽會,則要看主辦者是誰,在行業中的號召力如何。
名氣大的展覽會往往收費較高,為節省費用,參展企業可與人合租展位,即使如此,效果也會好于參加那些不知名的小展。
有些企業就是因貪圖便宜,選擇參加題材類似的不知名展覽,結果當然是事倍功半,這也成為大量低檔次展會得以生存的土壤。
國內會展業的發展現狀是,展覽業發展快,數量多,但大多數展覽都不具備規模和品牌,具有行業領軍作用的展覽不多。
那些低檔次展會的存在,除了有主辦方的原因外,還有來自低貭素參展商的原因。
據他介紹,業內一般把這種檔次低的展覽稱為“野雞展覽”。
“野雞展覽”之所以能存在,是因為有相應的低貭素的參展商,很多參展商參展的目的並不明確,隻要收費便宜就參加,貴了就不參加,沒有參展的基本經驗。
專家意見業內專家提出,選擇展會應從以下四方面來考慮:其一,看一看是不是能滿足公司的銷售策略,增加現存市場的產品銷售,推出換代產品,開拓新的市場,還是區域或縱向銷售。
其二,不同的展覽會吸引的展商和觀眾是不同的,有的吸引的是全國各地的買家,有的吸引的是當地買家,因此,當然會影響到企業的銷售針對性與效果。
在一個以科技為主的展覽會上,也許推出採用新技術的產品更合適一些,突出其技術的先進性與含量;在這樣的展覽會上如果想靠採取優惠的方法去增加老產品的銷售,顯然是不合適的。
其三,這樣的展覽會是不是適合企業展出自己的產品,包括產品的上遊下遊展出類型與情況。
其四,展出的時機是不是合適,是不是能配合企業的銷售計畫。
總之,企業要選擇好展會,自己應該先成為一個好的參展者,需要多方面地掌握信息,加強對展覽知識的學習。
相關詞條會展業展會展覽會展策劃獎勵旅遊會展概論參展商博覽會會展經濟與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會展與節事行銷會展服務節事活動會展行銷會展策劃師展銷會展台設計對比行銷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會展場館經營與管理會展物流會展業職業經理人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河南省商務廳廣州國際會展中心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展覽服務展覽展示設計網上展覽會相關搜尋會展經濟與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會展策劃師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會展策劃與管理會展業會展服務會展旅遊會展設計會展管理其它詞條CADgoogle協作平台亂保暖手套剩餘公主勇者的浪漫吃香腸戀愛補給品恆春古城櫻庭奈奈美洋基老爹玉山圓柏玩命肩胛骨蘇梓玲諜戰巴黎轉運站金大班雪鐵芋霹靂布袋戲會展@華人百科會展
延伸文章資訊
- 1會展產業概論
中華國際會議展覽協會(TCEA;. Taiwan Convention &. Exhibition Association). 一群人在特定時間、地點聚集來研商或進行某特定活. 動。含意最廣泛,...
- 2會展產業_百度百科
會展產業是通過舉辦大型國際會議和展覽,來帶動當地的旅遊、交通運輸、飯店及相關服務業的一種新興產業。會展產業是新的朝陽產業,從效果看, 政府型會展發展模式對拓展 ...
- 3會展產業-MICE @ 楓韻雅閤 - 隨意窩
會展產業「MICE」指的是一般會議(Meetings)、獎勵旅遊(Incentives)、大型會議(Conventions)與展覽(Exhibitions),MICE的興盛,正足以作為一個國家經...
- 4會展產業 - MBA智库百科
什麼是會展產業[1]
- 5會議展覽產業之發展策略 - 臺北產經資訊網
「會議展覽產業」(簡稱為:會展業)是一項以服務為基礎,以資源整合為手段,以會議展覽為主體,以帶動衛星產業為目的,所形成的一種產業型態。在全球化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