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寶玲副教授 - 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高學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諮商心理學組博士. 專長:個別諮商與心理治療、諮商督導、多元 ... 詹宗儀、葉寶玲(2017)。

台灣女同志的悲傷剝奪經驗。

葉寶玲副教授 職稱:副教授 電話:(08)766-3800轉31350 研究室:五育樓12樓1212樓室 最高學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諮商心理學組博士 專長:個別諮商與心理治療、諮商督導、多元文化諮商、生涯諮商、溝通分析治療、心理動力治療、諮商實習 E-mail:[email protected] Officehours: 星期三第4N節(11:10~13:00)       第89節(16:40~18:25) 星期四第1節(08:00~08:50)       第4節(12:10~13:00)   ★期刊論文   葉寶玲(2019)。

懷孕治療師與成人長期諮商與心理治療(三)。

諮商與輔導,403,17-20。

葉寶玲(2018)。

懷孕治療師與成人長期諮商與心理治療(二)。

諮商與輔導,394,23-25。

葉寶玲(2018)。

懷孕治療師與成人長期諮商與心理治療(一)。

諮商與輔導,393,5-7。

葉寶玲(2017)。

融合東西方文化思想建構個人諮商模式:以三位專家諮商心理學家為例。

本土心理學研究,48,279-330。

詹宗儀、葉寶玲(2017)。

台灣女同志的悲傷剝奪經驗。

台灣諮商心理學報,5,1-31。

葉寶玲(2016)。

治療師接受個人諮商與心理治療之必要性。

諮商與輔導,371,4-7。

葉寶玲(2016)。

多元文化諮商的核心:社會正義諮商。

輔導季刊,52(2),13-21。



葉寶玲(2014)。

談溝通分析治療在台灣的發展。

輔導季刊,50(4),69-75。

葉寶玲、陳秉華(2014)。

諮商師個人心理治療後與母親情感關係改變之研究。

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27,137-170。

葉寶玲(2013)。

心理諮商所與心理治療所網站經營經驗初探:中部地區兩例個案之訪談分析。

輔導季刊,49(3),28-35。

葉寶玲(2013)。

勞動?服務?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在校學生與畢業生修習勤毅教育課程經驗之質性研究。

載於玄奘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編),2013年通識教育教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7-46頁)。

新竹:玄奘大學。

葉寶玲(2012)。

淺談溝通分析取向治療之自我狀態理論及其新發展。

輔導季刊,48,19-24。

葉寶玲(2012)。

初探生涯混沌理論及其在生涯諮商中的應用。

輔導季刊,48,18-25。

葉寶玲(2012)。

應用內容分析與集群分析法評估台灣心理諮商所與心理治療所網站。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5(4),575-605。

(TSSCI)   ★研討會論文   Yeh,P.(2017,August).Service-learningofsocial-justicegraduateincounseloreducation.Paperpresentedatthe125thAnnualConventionofthe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USA:WashingtonD.C.. Yeh,P.(2017,July).ComparativeSpeechAnalysisofaLong-termPsychotherapyCase.Paperpresentedatthe8thcongressoftheWorldCongressPsychotherapy.France:Paris. 黃于真、葉寶玲(2017,12月)。

部落青少年自我認同工作坊之行動研究。

發表於2017台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台北: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Yeh,P.(2016,Nov.).ActionResearchinTaiwan:DevelopmentandInclusionofFeministPrinciplesCounselorTraining.PaperpresentedattheIEPCPInternationalEducationPsychology&CounselingPsychology.Greece:Rhodes. 陳裕朋、葉寶玲(2016,10月)。

成年女性愛情關係分手報復經驗之研究。

發表於2016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究會。

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Yeh,P.(2016,August).ActionResearchonPromotionandEmpowermentofGenderJusticeinUniversities.Paperpresentedatthe122stAnnualConventionofthe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USA:Denver(Poster) Yeh,P.(2016,April).InvestigatingProfessionalCompetenciesRequiredforFutureCommunityCounselors.PaperpresentedattheACA-CCPA2016Conference&Expo.Canada:Montreal. 鄒瑜庭、葉寶玲(2015,10月)。

莫拉克風災倖存者復原歷程。

發表於2015年第13屆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年度聯合會。

台北:實踐大學。

翁羚芸、葉寶玲(2015,10月)。

女性成人自我傷害之經驗敘說研究。

發表於2015年第13屆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年度聯合會。

台北:實踐大學。

顏桂英、葉寶玲(2015)。

勞燕已分飛,幼雛怎麼辦?家事調解員對離婚父母的子女監護、會面交往之成功調解策略研究。

發表於2015年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Yeh,P.(2015,October).GlanceStealingandDissociation:ALong-termPsychotherapyCase.Paperpresentedat theCPSYCInternationalCongressonClinical&CounselingPsychology.Turkey,Istanbul.(Poster) 葉寶玲、詹宗儀(2015,8月)。

沒有聲音的故事:華人女同志悲傷剝奪經驗。

發表於全球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

上海:上海師範大學。

廖春滿、葉寶玲(2015,4月)。

空難罹難者家屬慢性悲傷之研究。

發表於2015年心理、科技、跨領域研討會。

新竹:玄奘大學。

邱怡欣、葉寶玲(2014年,9月)。

心理治療見習的學習歷程與學習成效之評估研究。

發表於2014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究會。

台北:台灣大學。

Yeh,P.L.(2014,August).ActionResearchofIntegrationofGenderandCounselingUnitintoTaiwanGraduateInstitutesCurriculum.Paperpresentedatthe122stAnnualConventionofthe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USA:WashingtonD.C..(Poster) 胡祖豪、葉寶玲(2014年,5月)。

被擠壓的櫃子:一位男同志被家人逼婚之敘事研究。

發表於2014年暴力與毒品犯罪心理與矯治兩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學術研討會。

新竹:玄奘大學。

葉寶玲(2014年,5月)。

核心能力、專業素養與就業力培育成效之研究:諮商實習專業督導與實習生雙方的觀點。

發表於2014年暴力與毒品犯罪心理與矯治兩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學術研討會。

新竹:玄奘大學。

顏桂英、葉寶玲(2014年,5月)。

四位家事調解員對離婚父母的子女探視、會面交往調解策略初探性研 究。

發表於2014年暴力與毒品犯罪心理與矯治兩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學術研討會。

新竹:玄奘大學。

葉寶玲(2014年,5月)。

寫日記改變大學生和研究生使用Facebook經驗之研究。

發表於102學年度玄奘大學通識教育教學發展學術研討會。

新竹:玄奘大學。

葉寶玲(2014年,4月)。

諮商與心理治療實務專題課程創新教學效果之個案研究。

發表於2014年數位學習時代教學實務研究暨教學研討會。

新竹:玄奘大學。

Yeh,P.L.(2014,March)。

StudyoftheBenefitsofRedecisionTherapyGrouptoGraduateStudentswithPersonaland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Disturbance。

Paperpresentedatthe9thIAGPPacificRimRegionalCongress2ndChineseGroupCounselingandGroupPsychotherapyConference.China:Beijing. 葉寶玲(2013年,12月)。

台灣軍訓教官對教育暨輔導知能學分班知覺與成效之研究。

發表於2013年玄奘大學學術研討會。

新竹:玄奘大學。

(壁報論文) 葉寶玲(2013年,12月)。

失去自我感與現實感:一位男大學生長期心理治療的主題與歷程分析。

發表於2013第十一屆台灣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聯合會。

台北:實踐大學(壁報論文)。

葉寶玲(2013年,9月)。

2023年諮商心理師在社區諮商實務工作將面對的挑戰與需具備的專業能力之研究。

發表於暨南大學「社區諮商研究與實務的趨勢與創意—未來十年(2013-2023)的展望」研討會。

南投:埔里(壁報論文)。

Yeh,P.L.,Weng,L.Y.,Zou,Y.T.,&Chen,Y.P.(2013,August).AStudyoftheChangeofEgoStateandResilienceProcessofSurvivingSecondarySchoolStudentsfromthe88Flood.Paperpresentedatthe2013ITAAInternationalConference.Osaka:Japan.(poster) Yeh,P.L.(2013,July).CounselingandPsychologicalTherapyModelsIntegratedwithEastern-WesternCulturalIdeologyConstructedbyTaiwaneseCounselingPsychologists.Paperpresentedatthe121stAnnualConventionofthe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USA:Hawaii.(Poster) 詹宗儀、葉寶玲(2013年,5月):女同志伴侶悲傷剝奪經驗之初探性研究:以一位女同志為例。

發表於2013年暴力與毒品犯罪心理與矯治國際研討會。

新竹:玄奘大學。

(壁報論文) 葉寶玲(2013年,7月):勞動?服務?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在校學生與畢業生修習勤毅教育課程經驗之質性研究。

口頭發表於2013年通識教育教學發展學術研討會。

新竹:玄奘大學。

葉寶玲(2013年,1月):大學生專業課程學習經驗之研究:以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大四學生為例。

口頭發表於玄奘大學第一屆學生特質及學習回饋研討會。

新竹:玄奘大學。

葉寶玲(2012年,12月):心理師提升幸福感的策略-接受個人心理治療對自我與專業工作正向影響之研究。

發表於2012第十屆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年度聯合會。

台北:國立台北健康護理大學。

(壁報論文) 葉寶玲(2012年,11月)。

台灣諮商/輔導學系沿革及大學部課程之初步觀察-以13所大學院校為例。

口頭發表於2012年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

葉寶玲(2012年,10月):多元文化下助人者如何融合東西方思想建構輔導與諮商模式?以三位專家諮商心理學家之文獻分析與比較為例。

口頭發表於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2012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得獎論文)。

葉寶玲(2012年,9月):台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定點諮商服務多元文化議題之初探性研究:心理師的觀點。

口頭發表於2012年國際心理治療研究學會臺灣分會第三屆地區性學術研討會。

南投:暨南大學。

    ★專書   葉寶玲(2011)。

華人家庭倫理脈絡下諮商師透過個人心理治療關係與母親情感關係改變之研究。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

葉寶玲(1999)。

死亡教育課程對高中生死亡態度、憂鬱感及自我傷害行為影響效果之研究。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