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性原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慣性原理(Inertia)可以表述為:一個不受任何外力(或者合外力為0)的物體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慣性原理是伽利略在1632年出版的《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 ...
慣性原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建議此條目或章節與慣性合併。
(討論)
慣性原理(Inertia)可以表述為:一個不受任何外力(或者合外力為0)的物體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慣性原理是伽利略在1632年出版的《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書中發表的,它是作為捍衛日心說的基本論點而提出來的。
根據亞里斯多德的物理學,保持物體以均速運動的是力的持久作用。
但是伽利略的實驗結果證明物體在引力的持久影響下並不以勻速運動,而是相反地每次經過一定時間之後,在速度上就有所增加。
物體在任何一點上都繼續保有其速度並且被引力加劇。
如果引力能夠截斷,物體將仍舊以它在那一點上所獲得的速度繼續運動下去。
伽利略在金屬球在斜面滾動的實驗中觀察到,金屬球以勻速繼續滾過一片光滑的平桌面。
從以上這些觀察結果就得到了慣性原理。
這個原理闡明物體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會保持其原來的靜止狀態或勻速運動狀態不變。
但伽利略的慣性觀點仍和當今我們所理解的慣性不同。
伽利略所闡述的慣性概念是「圓弧慣性」或者說水平慣性,也就是說,物體在不受外力的影響下將會沿水平方向作曲線運動,實際上是沿著圍繞地球的圓弧(水平線)移動。
伽利略的慣性原理是近代科學的起點,它摧毀了反對哥白尼的所謂缺乏地球運動的直接證據的藉口。
而被現代社會所普遍認知的慣性原理,來自於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MathmaticalPrinciplesofNaturalPhilosophy,1687),定義如下:
所有物體都將一直處於靜止或者勻速直綫運動狀態,直到出現施加其上的力改變它的運動狀態爲止。
牛頓的慣性原理是古典力學的基礎之一。
後來人們對慣性原理的理解也隨著現代物理學的發展而出現了變化。
參看[編輯]
伽利略、日心說、亞里斯多德
牛頓第一定律
物理學定律列表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惯性原理&oldid=60602517」
分類:伽利略·伽利萊物理定律經典力學陀螺儀隱藏分類:需要合併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新增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LIS情境科學教材-物理】慣性-伽利略- 聯合學苑
聯合學苑|閱讀‧寫作‧跨域學習【LIS情境科學教材-物理】慣性-伽利略科普閱讀.
- 2「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牛一) 和伽利略的「慣性」其實並不相同
伽利略的時代比牛頓早,他的論點裡把三種事情混合在一起: 1. 重力(地心引力對"牛一" 來說是外力,但伽利略將它視為慣性的一部份) 2....
- 3伽利略慣性實驗- 翰林雲端學院
國中理化- 伽利略慣性實驗 ... 在一光滑軌道上,左邊為固定的斜面,右邊為可調整傾斜角度的斜面,將小球自左邊的固定高度滾下。 小球滑至右邊斜面的最大垂直高度與原來高度均 ...
- 4慣性
伽利略用來檢驗慣性定律的斜面實驗。 伽利略·伽利萊主張,施加外力改變的是物體的速度而不是位置;維持物體速度不變,不需要 ...
- 5牛頓如何想出第一運動定律? - 物理系
動」,中世紀的「衝力」,伽利略的「圓慣性」,到笛卡兒的「固有力」,才使. 牛頓創造出外力概念與第一定律。 Take Home Message. 姚珩.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物理博.